[1]本文闡述如何為條目添加腳註(英語:footnote;或稱註腳)。需要注意的是,這裏所指的「註腳」並非狹義的用以解釋說明的文字(即「註釋」)。

註腳用於:

  • 為文章的正文註釋/註解
  • 標明被引用於正文或註解的資料來源

一般,註腳會在文章內以符號或數字標示,然後在文章末端(也就是文章的「腳」),列出所有的補充、資料來源的詳情。註腳讓編者補充細節之餘,也不影響行文的聚焦,讓版面顯得更整齊。

維基百科非常着重所有內容必須可供查證,所以編者必須為自己的貢獻提供資料來源

當然,註腳標籤並不是提供資料來源的唯一方法。您還可以遵循哈佛參考文獻格式({{Harnvb}})。

但是,如果一篇條目不是以上一句這幾種方式來顯示來源,或者是同時使用這幾種方式雜陳來源時,若發現當下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協助清理的話,請在條目的最上方加上{{來源清理}}模板。

用法

編輯
  • 開始標籤「<ref>」和終結標籤「</ref>」之間的文字,會集中在「<references />」。
  • 若不輸入任何標籤,則所有註腳都不會顯示。
  • 您正在閱讀的這個頁面就使用了註腳,會顯示成這樣子[1]。查閱本頁的原始碼就可以看見使用註腳功能的實例。
  1. ^ 1.0 1.1 這是「用法」一段的註腳。

例子如下:

科學家說,太陽是挺大<ref>作者註:原文為「太」,應該是筆誤</ref>的。

不過,月亮就沒有那麼大了<ref>《科學雜誌》第9期第88頁</ref>

== 參考資料 ==
<references />

顯示效果:

科學家說,太陽是挺大[1]的。

不過,月亮就沒有那麼大了[2]

參考資料
  1. ^ 作者註:原文為「太」,應該是筆誤
  2. ^ 《科學雜誌》第9期第88頁

如果要用<ref>標籤提供參考資料,其內部文字一般是{{cite}}或其衍生模板,這樣寫起來的參考資料比較規範。具體見Wikipedia:列明來源#文獻參考的格式

多處標明同一項註腳

編輯

如果想在多處標明同一項註腳,請用「 <ref name="name"> 」代替「<ref>」,name是該註腳的名稱。文章後段如果需要參照同一個註腳,您僅需再次輸入帶有"name"的註腳標籤就可以了,系統只會參照第一次標籤的註腳,如果在多於一個的標籤裏面寫東西,系統會提示錯誤訊息。您可以將整個註腳標籤重新輸入一次,或是輸入斜線在末端的空標籤:「<ref name="name" />」。

以下例子使用了同一項註腳3次:

這是多處標明同一項註腳的例子<ref name="multiple">請謹記,多次使用同一項註腳,系統只會參照第一次的註腳文字。</ref>

這種方法可以表明,同一項資料來源作出了多項表述<ref name="multiple"></ref>

使用斜線在末端的空標籤,讓原始碼顯得更整潔<ref name="multiple" />

== 資料來源 ==
<references />

上述文字碼會顯示成:

這是多處標明同一項註腳的例子[1]

這種方法可以表明,同一項資料來源作出了多項表述[1]

使用斜線在末端的空標籤,讓原始碼顯得更整潔[1]

資料來源
  1. ^ 1.0 1.1 1.2 請謹記,多次使用同一項註腳,系統只會參照第一次的註腳文字。

注意:

  • name屬性對大小寫和繁簡都敏感。
  • 刪除多項註腳的第一項標籤的時候,應當特別留意,以免影響文章後段的一切註腳連結。

把註腳分組

編輯

如果想把註腳分組,請用<ref group="xxx">,group是該註腳的組別,顯示成這樣[xxx 1]。而使用<references group="xxx" />便可把該組的註腳顯示。

以下例子使用了兩組註腳:

AAA<ref group="ref">參考a</ref>BBB<ref group="note">註b</ref>CCC<ref group="ref">參考c</ref>
----
;參考組註腳:
<references group="ref" />
;註解組註腳:
<references group="note" />

則會顯示成:

AAA[ref 1]BBB[note 1]CCC[ref 2]


參考組註腳:
  1. ^ 參考a
  2. ^ 參考c
註解組註腳:
  1. ^ 註b

注意group屬性對大小寫和繁簡都敏感。

由於技術限制,組名為“参”「參」(或“注”「註」)時,系統為分成兩個組,為了方便編輯,在條目中腳註分組僅有參考和備註時,推薦使用 {{refTag}} 和 {{noteTag}} 這兩個模板來顯示帶「參」和「註」字的上標;而對應的列表區模板分別是 {{refFoot}} 和 {{noteFoot}} 。詳細用法請見這裏,又或者參考這個條目的原始碼來了解用法。另為避免混淆,如果分組註腳被使用,未分組的註腳均應進行分組。

預定義分組

編輯

通過四個模板實現參考資料和註腳的分組顯示,避免參考資料和註腳混合不分的影響。

四個模板分別為:

註腳文本寫在列表區

編輯

如果希望在註腳列表區(通常位於「參考資料」或「參考文獻」章節)編輯註腳文本,而不是在條目正文的<ref>處書寫,可以使用帶name屬性的<ref>標籤。

即在需要註解的地方用<ref name="x1" />,同時在資料來源章節使用

<references>
<ref name="x1">foo</ref>
<ref name="x2">foo</ref>
……
</references>

便實現註腳集中書寫。

每一個<ref>的name值要取一個唯一的名字,除非是需要多處標明同一項註腳。

以下例子使用了兩組註腳:

AAA<ref name="ref1" />BBB<ref name="ref2" />CCC<ref name="ref1" />
----
;註腳:
<references>
<ref name="ref1">foo</ref>
<ref name="ref2">bar</ref>
</references>

則會顯示成:

AAA[1]BBB[2]CCC[1]


註腳:

  1. ^ 1.0 1.1 foo
  2. ^ bar

你也可以使用模板{{Reflist}}產生同樣的效果,具體請參看模板的說明文檔。例子請參看許志永波蘭國旗

文內引注後面標註頁碼數字

編輯

使用{{rp}}可以引用長篇來源的部分頁碼,從而不必讓同一篇參考來源在文後列表中出現多次。

我喜歡唱<ref name="jntm">偶像練習指南</ref>{{rp|1}},跳<ref name="jntm" />{{rp|2}},rap<ref name="jntm" />{{rp|3}},籃球<ref name="jntm" />{{rp|4}}。

{{reflist}}

則會顯示成

我喜歡唱[1]:1,跳[1]:2,rap[1]:3,籃球[1]:4

  1. ^ 1.0 1.1 1.2 1.3 偶像練習指南

至於何時使用{{rp}}、如何與{{cite}}配合使用等問題,不是本幫助的範圍。

模板參考表

編輯
說明 分組名 標註模板 對應的列表模板 標註效果 備註
參考模板
<ref>...</ref> {{reflist}} [1][2][3]
{{refnest}} {{reflist}} [1][2][3] 參考中需再嵌角標時使用
{{RefGroupTag}} {{RefGroupFoot}} [參1][參2][參3]
{{RefTag}} {{RefFoot}} [參 1][參 2][參 3]
註釋模板
{{NoteGroupTag}} {{NoteGroupFoot}} [註1][註2][註3]
{{NoteTag}} {{NoteFoot}} [註 1][註 2][註 3]
小寫字母 lower-alpha {{efn}} {{notelist}} [a] [b] [c] [d] [e] [f] [g] [h] [i] [j]
大寫字母 upper-alpha {{efn-ua}} {{notelist-ua}} [A] [B] [C] [D] [E] [F] [G] [H] [I] [J]
小寫羅馬數字 lower-roman {{efn-lr}} {{notelist-lr}}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大寫羅馬數字 upper-roman {{efn-ur}} {{notelist-ur}}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小寫希臘字母 lower-greek {{efn-lg}} {{notelist-lg}} [α] [β] [γ] [δ] [ε] [ζ] [η] [θ] [ι] [κ] IE7以下不支援

格式指引

編輯
  • 內部連結應該照常用雙方括號,像:維基百科
  • 有些編輯者會喜歡將註腳放到標點符號後面,[註 1]像這樣。[註 1]不過,同一個句子可能出現多個[註 2]需要添加註腳的詞語[註 2],而這些註腳和個別詞語相關,這樣將註腳放在詞語旁邊比較合適。
  • 不應使用滾動框列出註腳,因為在打印時滾動框內的註腳可能不會被完整印出。
  • 應避免使用固定分欄列出註腳,因為在打印時註腳文字(尤其是未縮略的註腳)會被擠壓;而且當分欄註腳的左右兩邊有旁側浮動顯示的元素佔位時,註腳在螢幕顯示(尤其低解像度)會出現不正常。
    • 英文版現已淘汰固定分欄用法的註腳(即如{{Reflist|2}}的用法已不再建議)。
    • 手機版瀏覽時即使設定分欄,系統仍會強制單欄顯示。

已知內部錯誤

編輯
  • 在<ref></ref>之間可以使用內部連結,如「<ref>[[某某書]] ISBN xxxxxxxxx</ref>」這樣,但不能使用管道符自動生成簡易消歧義連接功能(Pipe trick),如在原始碼為「[[道路交通法 (澳門)|]]」會自動生成「道路交通法」,但使用「<ref>[[道路交通法 (澳門)|]]</ref>」則註腳仍會是「[[道路交通法 (澳門)|]]」。
  • 不能嵌入調用<ref>(即<ref></ref>標籤裏面又有<ref></ref>標籤),例如「<ref>註中有註<ref>註</ref></ref>」會不能正常顯示。
    • 解決方法:透過tag魔術字產生<ref>標籤,語法為:
      {{#tag:ref|外層ref{{#tag:ref|內層ref}}外層ref}}
  • 應避免使用替換引用subst:)去替換<ref>標籤,在某些情況下<ref>標籤不能透過subst:語法被完全地展開,在使用subst:時請先確定顯示是否正常。
  • 不能透過模板參數傳遞方式把參數值傳到被<ref></ref>包住的參數(如某模板中有一段這樣的程式碼「<ref>{{{1}}}</ref>」,即使{{{1}}}有參數值傳入,在註腳中仍只會顯示為「{{{1}}}」)。不過,它仍會顯示參數空值的預設值,如「<ref>{{{2|預設文字}}}</ref>」在註腳中會顯示為「預設文字」。另見mw:Extension:Cite/Cite.php#Current_problemsen:User:Pengo/pageusingref
    • 解決方法:透過tag魔術字產生<ref>標籤,語法為:
      {{#tag:ref|註腳文字|name=同項註腳名稱|group=註腳群組}}
  • 當頁面使用了已分組的號碼註腳時,應避免同時使用未分組的號碼註腳。在某些情況下,分組與未分組的號碼註腳同時出現時(即同一頁使用了<ref>的同時又使用了<ref group="xxx">),系統有時會發生組別衝突而無法把相應的號碼註腳正常顯示。
    • 當頁面已使用<ref group="...">時,而同一頁出現了未分組的<ref>,請為其另外設定group屬性,這樣便可以避免此錯誤。

關於該註腳系統的應用

編輯

是已模板化的<references />,能實現更多功能:對註腳列表的字體調整,對註腳資料統一存放管理。詳見{{Reflist}}的文檔說明。

更多閱讀

編輯

曾經的註腳標註方法

編輯

MediaWiki系統於2005年12月發佈註腳標籤(<ref></ref>)擴充套件,並且所有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維基百科都安裝並啟用了該擴展(但個人自己安裝的MediaWiki網站還需要另外配置)。在這之前維基百科以前曾使用過ref模板等方式來標示來源。現在,編者不應再使用ref模板。

發佈於2013年5月25日的MediaWiki_1.21開始內置註腳標籤擴充套件,於是個人自己安裝的MediaWiki網站也能使用註腳標籤。

註解

編輯
  1. ^ 1.0 1.1 這是《芝加哥格式手冊》(Chicago Manual of Style[參 1]所建議的。
  2. ^ 2.0 2.1 數個註腳
  • <references />之後若以#號添加列表,所標示的數字不會繼續。

資料來源

編輯

引用列表

編輯
  1. ^ 可以在這裏註腳引用信息:《芝加哥格式手冊》的版本、頁碼等。可以使用哈佛參考文獻格式或其他引用格式。

來源列表

編輯

包括未被直接引用的但被參考的文獻;可細分文獻類型:書籍、期刊文章、電子文獻等等,例如:

書籍
網站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