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ME-WE 3
海地光缆
亞歐3號國際海底光纜(South-East Asia - Middle East - Western Europe 3,或簡稱:SEA-ME-WE 3)又稱法新歐亞三號海纜,2000年底建成,是全世界連接區域最長的海底光纜。該海纜由法國電信和中國電信牽頭籌建,共有92個電信業投資者參與投資建設,2000年3月委任新加坡電信管理。
海纜全長39,000公里(24,000英里),[1]使用波分復用技術和基於同步光網絡,使其能在長距離傳輸中保持高質量的信號質量和增加通信流量。
此海纜曾多次升級,光纜有兩對光纖,截至2007年5月,每對能負載48個波段,每波段提供每秒10Gbit的通信流量。[2]
光纜登陸點
編輯全光纜網絡有39個登陸點,連接了四個大洲。[3]
亞洲編輯
|
非洲編輯
|
歐洲編輯
|
大洋洲編輯
|
|
光纜中斷
編輯- 2005年7月,巴基斯坦登陸點卡拉奇以南35千米外的一段光纜發生故障,導致巴基斯坦與國際互聯網連接的主要互聯通道中斷,一千萬用戶受到影響。[4][5][6]
- 2006年12月26日,懷疑由於2006年恆春地震影響,包括此光纜的多條光纜中斷,遠東地區的互聯網服務受到嚴重破壞。據報道,該光纜花費三周時間去進行修復。[7]
- 2008年1月30日,一艘船隻在埃及亞歷山大港撞斷了作為冗餘線路的新光纜SEA-ME-WE 4,導致從中東和南亞至歐洲和美國的互聯網服務嚴重遲滯,而埃及連接互聯網服務的速度損失了70%,但作為印度最大的互聯網供應商印度國營電信公司則表示只對印度10%~15%的用戶的互聯網服務造成影響。[8]
- 2008年12月19日,服務中斷的同時影響到亞歐海底光纜4、環球海底光纜和GO-1。[9][10]
- 2010年12月12日,由於亞歷山大港至塞新布拉之間的光纜有中斷而服務中斷,最終確認斷點於亞歷山大港登陸點31千米外。
- 2013年1月10日,在新加坡大士登陸點1126千米外的345號、346號中繼器之間中斷。[11]光纜修理船「東盟探索者(「ASEAN Explorer」)」被派到所在位置並請求印度尼西亞簽出許可允許修理。於2013年3月3日報道到,修理船營運商表示修理許可仍未發出,預計2013年4月9日會修理好,但不能給出明確時間確定能恢復。[12]
- 2014年11月30日,雅加達至帕斯段發生故障,「東盟探索者」再次被派往所在地區維修,於2014年12月24日確定斷點位置,經過一周的修理,於2015月1月1日恢復。[13]
- 2015年1月8日,雅加達至帕斯段發生故障,故障仍在調查中。[14]
- 2017年8月31日,珀斯至新加坡段發生斷裂故障,澳大利亞網絡運營商Vocus稱預計修復時間為2017年10月13日之前。[15]
通信監控
編輯在2013年8月,一家德國主流報紙刊登一個由西方及亞洲組成的情報同盟已經成功截取光纜用以情報獲取。南德意志報,德國最大發行量的報紙,根據斯諾登所提供的信息,寫到英國政府通信總部在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技術支持下一直努力於光纜的情報截取,相當於英國情報部門得到美國情報部門的支持。[16][17] 後來澳大利亞隨後披露,澳大利亞國防情報局也有參與該計劃,而且同樣將獲得大量的截取情報信息分享給美英的同行,世紀報披露澳大利亞情報部門為新加坡國防部的安全和情報部門提供截取光纜信息的便利。[18]
前身
編輯此海纜的前身是亞歐二號海纜(South-East Asia - Middle East - Western Europe 2,簡稱:Sea-Me-We 2),其在1994年10月18日時仍是當時最長的光纜網絡,長18751千米,由兩對單模光纖構成,每對能提供每秒560Gbit的通信流量,共計每秒1.1Tbit通信容量。[19]
- 登陸國家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Background.. SEA-ME-WE 3. n.d. [201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6).
- ^ Background.. SEA-ME-WE 3. n.d. [2009-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6).
- ^ Submarine Cable Map. [2015-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30).
- ^ Pakistan Times | Top Story: Standby Net arrangements terminated in Pakistan.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3).
- ^ Communication breakdown in Pakistan.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9 June 2005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2).
- ^ Pakistan cut off from the world. The Times Of India. 28 June 2005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 ^ Asia phone links start to recover. BBC News. 28 December 2006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8).
- ^ Bloomberg.[永久失效連結]
- ^ Severed Cables in Mediterranean Disrupt Communication. Bloomberg. 19 December 2008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30).
- ^ GO submarine cable fault part of wider disruption between Italy and Egypt. Times of Malta. 19 December 2008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5).
- ^ Perth-Singapore cable severed. iTnews. 15 January 2013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7).
- ^ Fault Notice 2295154 iiNet | naked dsl - broadband - adsl - phone - voip.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Fault Notice 3669107 iiNet | naked dsl - broadband - adsl - phone - voip.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7).
- ^ Fault Notice 3757465 iiNet | naked dsl - broadband - adsl - phone - voip.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澳大利亚运营商确认珀斯至新加坡海底光缆断裂. 藍點網. [2017-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1).
- ^ Süddeutsche Zeitung. 2013-03-28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1).
- ^ John Goetz, Hans Leyendecker and Frederik Obermaier. British Officials Have Far-Reaching Access To Internet And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2013-03-28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8).
- ^ The Age. 2013-03-29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5).
- ^ Anton A. Huurdeman. The Worldwide History of Telecommun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31 July 2003: 462– [19 February 2013]. ISBN 978-0-471-2050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