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香港電視廣播歷史
由Rastinition在話題收視率、節目質素、廣告收入的下滑趨勢上作出的最新留言:8 天前
收視率、節目質素、廣告收入的下滑趨勢
編輯@Dara005閣下將我添加的章節〈收視率、節目質素、廣告收入的下滑趨勢〉由1980年代移往1990年代,並刪除有關編劇質素的段落。對此我的意見如下:
- 不同意移動,應保留在1980年代。該些統計均是從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大部分時期均涉及80年代。觀眾滿意度是指明在80年代初、80年代中、90年代初三次,趨勢是平均下跌。該書雖沒有詳列收視逐年趨勢,但也不見得是進入90年代才突然大幅下降,正如「1989年無綫初嘗利潤負增長」,也許是在80年代末下跌較顯著。
- 被刪除的編劇學歷低、開始因循作風之說,我願意簡略一筆帶過,更強調只是一家之言(暫時來說),但我堅持要寫出來,尤其因循作風,這是一家獨大的無綫其後被無數人所詬病的問題,90年代初已有人提出,這點值得一提,亦能呼應我在70年代一章引用的「收視調查尚未完善、市場的影響力尚未形成,讓該時期的編導有着較大的創作自由度」之說。
另現時2000年代及之前的內容嚴重缺乏來源引用,甚至大部分香港舊電視劇條目都有這個問題,如重視這些條目,請多補充來源。--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1月21日 (六) 04:25 (UTC)
- @HKTVBOLD我所寫的內容均已列出來源,且為具學術價值書籍,不同意你的刪除理由。基於不過三原則,如有異議,將到互助客棧詳細討論。--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2月6日 (一) 13:40 (UTC)
- @Factrecordor僅告知你溝通的對象是Wikipedia:傀儡調查/案件/Calearm77#2024年10月24日,因為經過數年下來只有我注意到並放到傀儡調查,他因為一直沒被發現而放鬆戒備,所以是比較容易辨識的case,最簡易的辨識方式是檢查有沒有th.wikipedia.org的帳號建立紀錄,只要是非新註冊的帳號,甚至是近期新註冊的應該都可以照這個方式辨識--Rastinition(留言) 2025年1月3日 (五) 14:06 (UTC)
觀察與編寫取向建議
編輯- 近期章節:現時條目內容的傾向,除了是原創研究、非中立內容的溫床,越是近代的章節越是過度細節,也可以說偏向微觀。仔細地記述個別節目的迴響、個別時段不同台節目的比較、某年某月的形勢(不管地有立場、選擇性地編寫,或是較為中立地編寫)。維基不僅有大量電視節目已有自己的條目,也有電視台條目、電視台轄下的頻道條目,很多節目列表條目其實也可寫點概述,亦可如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相關爭議進行拆分,近來才知原來還有較宏觀的香港劇集,因此香港電視廣播歷史作為僅次於香港電視廣播的高層次條目,內容及來源上都應採納最宏觀的角度,不可能當前有來源就什麼都收錄,較微觀的東西就應該記述於較微觀的條目。
- 早期章節:在搜集來源和反思此條目的編輯衝突時,意識到一件令人頭痛的事,往往在考慮動筆時感到糾結及卻步,就是學者/文化界觀感與大眾/通俗觀感(可見於一般報刊)的分歧,對於電視這媒體的黃金期、電視節目何時期開始因循苟且等事,都是前者超前或說後者滯後,好比小時候就有營養師提醒快餐有害健康,但到了三十歲才會重視起來。還沒有找到一個來源提及以至分析這種分歧,自己寫出來又好像原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