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是一种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本性趋向善,行善比作要容易。性善论下有不同的学派,有性本善论人性向善论

中华

编辑

儒家

编辑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对人性本来是的看法;同为儒家的荀子相持性恶论则相反,认为人性本来就是的,“其善者伪也”,为善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但也有人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并没有明白、直接地称人性本善,“性善”是点出(或强调)人性中有善性,以及具有向善的一面。

性善与四端心

编辑

人性论是中原哲学重要课题,第一个谈“性”的是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但孔子并未明言性为善或为恶。到孟子以善言性,指出仁、义、礼、智正是性善的端倪,就是四端心。孟子讲“心”,不单只是行为的表现,不单只是修养,还深入到人的性情发起的地方、发端的地方、端始的地方,在这里去体会人的性善,人内心的光明。孟子在端始上找根基,找那个本心,所以孟子是立本之论。性善论及四端心的观点,也得到了日本江户时代的儒教思想家伊藤仁斋的赞同及传播。[1]

其著作关于人性善的言论有如: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

朱熹

编辑

朱熹在孟子的性善论基础上有所发展,但也有所变化。孟子论‘性善’,未名‘本善’或‘向善’,而朱熹主张‘性本善’,天理本善,但后天出现了趋恶的人欲,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

普遍

编辑

中原通行启蒙读物《三字经》首句即“人之初,性本善”;此似乎是普遍文人老百姓的看法。学者劳思光认为,传统中原文人对人性过分乐观,未能如西方般设立各种制衡权力的措施,以致几千年来都无法根治贪官污吏[2],而荀子的性恶论则会向威权主义发展[3]

西方

编辑

亚当·斯密

编辑

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性善,天生关心别人的命运,具备同情心或怜悯心。他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4]

卢梭

编辑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在原始时代,人们一无所有,愚昧无知,自由自在,但同时没有任何社会性,纯洁、善良,不会相互欺压,因此人性天性本是善良的,天生拥有自由、理性和良心,如果接受自然主义教育,顺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实现善良的社会。[5]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伊藤仁斋“性善”思想略考.黄誉婷.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2. ^ 劳思光,《历史之惩罚》
  3. ^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
  4. ^ 《道德情操论》
  5. ^ 孟子与卢梭关于性善论的比较及教育意义.万梦君.《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第11期.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