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lakkhaṇa,梵语लक्षणlakṣana),佛教术语,字面意思为外形、形象、特征与属性等,源自古印度哲学,指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其意义接近于古希腊哲学中的现象

字义

编辑

梵语lakṣana,与其同义字nimitta,意指事物的外显特征。在梵文与巴利文中,相可以用来指人的长相与外形,例如佛三十二相;可以用来指占卜时观察到的某些迹象,如吉相与凶相。在佛教中,“相”是法自身所具备的,能被六根六识所认识的特性[1]

用这个名词可以形成其他的复合名词,如空相(śūnyatā-lakṣaṇā)、自相共相

对于外界,经由心的作用()而得相。心所取的影像,又称禅相(nimitta)。无相(animitta)是指心中不取一切相、面对境界心中不浮现对应的相,因此“无相心三昧”是观色、声、香、味、触、法相灭尽,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

概论

编辑

参见

编辑
  • 自相(svalakṣaṇa、svabhāva-lakṣaṇa)
  • 有为相(saṁskrta-lakṣana)
  • 共相(sāmānya-lakṣana)
  • 行相(ākāra)
  • 相(nimitta、pratibimba)
  • 自性(svabhāva)
  • 本性(prakṛti)
  • 空性(śūnyatā)
  • 法性(dharmatā)
  • 实相(tattvasya-lakṣana)

注释

编辑
  1. ^ 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卷5:“大慧!此中相者,谓:眼识所见名之为色;耳、鼻、舌、身、意识得者,名之为声、香、味、触、法,如是等我说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