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布鲁斯·伊斯梅
约瑟夫·布鲁斯·伊斯梅(英语:Joseph Bruce Ismay,1862年12月12日—1937年10月17日),常称作布鲁斯·伊斯梅,是一位英国航运业商人,白星航运董事长兼总经理[1]。1912年,他身为白星航运最高级的官员,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中登上救生艇幸免于难,受到当时国际瞩目和严厉的批评。
约瑟夫·布鲁斯·伊斯梅 Joseph Bruce Ismay | |
---|---|
出生 |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英格兰兰开夏郡克罗斯比 | 1862年12月12日
逝世 | 1937年10月17日 英国英格兰伦敦梅费尔 | (74岁)
死因 | 糖尿病并发中风 |
国籍 | 英国 |
别名 | 布鲁斯·伊斯梅 Bruce Ismay |
职业 | 白星航运董事长兼总经理 国际商业海洋公司总裁 |
知名于 | 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 |
配偶 | 茱莉亚·佛罗伦斯·席费林(Julia Florence Schieffelin) |
儿女 |
|
父母 |
|
早年生活
编辑伊斯梅出生于兰开夏郡(后来升格为默西赛德郡)的克罗斯比,他是汤马斯·亨利·伊斯梅(1837年1月7日 - 1899年11月23日)和玛格丽特·布鲁斯(Margaret Bruce,1837年4月13日 - 1907年4月9日)的儿子[2]。汤马斯·亨利·伊斯梅是伊斯梅-伊姆里公司(Ismay, Imrie and Company)的高级合伙人和白星航运创始人[a][3]。年轻的伊斯梅在埃斯特利预备学校和哈罗公学就读[4],然后在法国当了一年助教。他在父亲的公司里学习了四年,之后去世界各地担任助教。然后以公司代表身份前往美国纽约市,升为公司代理人[5]。伊斯梅也是1882年利物浦漫步者足球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6]。
1888年12月4日,伊斯梅在美国纽约市与茱莉亚·佛罗伦斯·席费林(Julia Florence Schieffelin)结婚,育有五子[7]:玛格丽特·布鲁斯·伊斯梅(Margaret Bruce Ismay)、亨利·布鲁斯·伊斯梅(Henry Bruce Ismay)、汤马斯·布鲁斯·伊斯梅(Thomas Bruce Ismay)[8]、伊夫林·康斯坦斯·伊斯梅(Evelyn Constance Ismay)、乔治·布鲁斯·伊斯梅(George Bruce Ismay)[9]。1891年,伊斯梅带着家人回到英国,并成为伊斯梅-伊姆里公司的合伙人[3]。
白星航运董事长
编辑1899年11月23日,他的父亲汤马斯·亨利·伊斯梅去世后[10][11],伊斯梅接替他担任白星航运的董事长,他决定打造4艘全新的远洋客轮超越父亲的海洋号,这些船被称为白星航运四巨头:凯尔特号、统帅号、波罗的号和亚得里亚号。这些船的尺寸、航速和豪华设施都打破了纪录[12]。白星航运在他的领导下蓬勃发展,除了经营船舶业务外,伊斯梅还担任其他几家公司的董事。1901年,他开始与几位希望建立国际航运集团的美国大亨来往(包括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克莱门特·格里斯科姆、伯纳德·贝克、约翰·艾勒曼爵士)。
1902年,伊斯梅协议将白星航运出售给J.P.摩根公司,该公司正在组建国际航运集团,已经并购了几家大西洋航运公司,主要是美国和英国航线。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于1902年10月1日融资成立国际商业海洋公司[3],是一家属于美国的控股子公司,拥有自己的子公司。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希望利用该公司与其他铁路公司安排连锁董事会,或以合约、协议等方式来垄断跨大西洋贸易运输业,但由于海上运输的性质、美国反垄断立法以及与英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13]。白星航运是国际商业海洋公司旗下最大的子公司。1904年2月,在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支持下,伊斯梅成为国际商业海洋公司的总裁[14]。
英国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
编辑1907年,伊斯梅与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董事长威廉·裴礼男爵会面,讨论了白星航运主要竞争对手——冠达航运当时推出的新船卢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伊斯梅决定打造新型船舶与之抗衡,不以航速来与对竞争,而是要创下远洋轮船史上空前的尺寸和奢华内装,后者主要是为了吸引富豪阶级和越来越富裕的中产阶级。最终设计和建造了3艘奥林匹克级邮轮,按照奥林匹克号、泰坦尼克号、不列颠号的顺序推出。在一项后来极具争议的决策中,伊斯梅在建造前2艘奥林匹克级邮轮时,授权将救生艇的数量从48艘减少到16艘,后者是英国贸易委员会规定要求的下限[15][16]。
伊斯梅偶尔会参加自己公司的新船首航,泰坦尼克号就是如此[3]。在首航期间,如果时间允许,伊斯梅会与轮机长约瑟·贝尔或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谈论测试速度的可能性[17]。1912年4月14日晚上,当泰坦尼克号与纽芬兰大浅滩以南约650公里的一座冰山发生碰撞后,救生艇数量不足以让全船人员逃生,因为在有任何船只到达该地区救援之前,泰坦尼克号就会先沉没,这项事实震惊了伊斯梅。在完全沉没40分钟前,他于1时40分登上了C折叠艇[18]。他后来作证说,当泰坦尼克号在沉没的最后时刻前,他转头过去,没有看见船是如何沉入北大西洋。沉没大约3至4小时后,卡柏菲亚号救起C折叠艇的人员。
获得卡柏菲亚号救助之后,船员将伊斯梅带到了船上医生法兰克·麦吉(Frank Mcgee)的舱内。他后来要求卡柏菲亚号船长亚瑟·罗斯特龙发送一条消息给白星航运的纽约办公室:“我深表遗憾发出这项通知,泰坦尼克号与碰撞冰山后,在15日凌晨沉没,导致严重的生命损失,等待进一步细节。布鲁斯·伊斯梅”。在前往纽约的整段旅程中,伊斯梅都没有离开医生的船舱,没有吃任何东西[19][20]。另一位生还者杰克·赛耶(当时17岁)尽管刚在沉没事故中失去了父亲,但他还是去拜访了伊斯梅,试图安慰他。当伊斯梅抵达纽约时,寄宿在公司副总裁菲利普·富兰克林家中。他还收到传唤通知书,出席由共和党参议员威廉·阿尔登·史密斯领导的委员会调查。伊斯梅后来在美国参议院泰坦尼克号沉没调查和英国沉船专员泰坦尼克号沉没调查(由默西勋爵主持)的听证会上作证。
批评
编辑灾难发生后,伊斯梅遭到美国和英国媒体的抨击,因为他逃生时仍有许多女人和小孩在船上。有些文章称他为“泰坦尼克号的懦夫”或“畜生伊斯梅”,并建议将白星航运的旗子改为黄色肝脏旗子。有些人画出了讽刺漫画,描绘他弃船。当时芝加哥的一位年轻报业记者本·赫克特写了一首诗来对比船长史密斯和伊斯梅的行为,最后一节诗文写道:“在阴森之夜葬身大海・是一名海员的职责・但是趁乱逃走・是船东的崇高权利”[21]。有些人则认为伊斯梅遵循女人和小孩优先的原则,帮助了许多妇女和儿童。英国官方调查委员会捍卫了伊斯梅的行为,后者发现“伊斯梅先生在帮助许多乘客后,发现C折叠艇——右舷最后一艘救生艇实际上正在降下,当时那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还有空间,所以他跳进去。如果他没有跳进去,只是徒增一条人命损失,即他自己的生命,在死亡人数上加1而已”[22][23]。
伊斯梅曾与头等舱乘客威廉·恩斯特·卡特(William Ernest Carter)登上C折叠艇,他们都表示,当时这艘救生艇附近都没有其他女人和小孩,所以他们就坐上去了。然而,威廉·恩斯特·卡特的行为受到他的妻子露西尔·卡特批评,后者于1914年诉请离婚;她作证说,威廉·恩斯特·卡特在事故发生后离开抛弃妻儿,并指责他是个“残忍、待人野蛮、侮辱他人”的人[24]。伦敦社会孤立伊斯梅并称为他懦夫。1913年6月30日,伊斯梅辞去国际商业海洋公司总裁和白星航运董事长职位,由哈罗德·山德森取代[25]。伊斯梅在美国调查期间宣布,国际商业海洋公司的所有船只将为所有乘客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艇[26]。在调查之后,伊斯梅和生还的4名泰坦尼克号副官搭乘亚得里亚号返回英国。
泰坦尼克号争议
编辑在美国参议院调查期间,一些乘客作证说,在泰坦尼克号航行期间,他们听到伊斯梅向船长施压、要求加快航速,以便提前到达纽约,借由新闻免费为公司宣传。保罗·卢登-布朗(Paul Louden-Brown)在2000年所写的书《白星航运公司:图录》(The White Star Line: An Illustrated History)中指出,根据伊斯梅的纪录,找不到任何迹象足以支持这项动机,因此这种说词的可能性不高[27]。在英国广播公司新闻杂志网站上撰文的记者罗西·韦特(Rosie Waites)报导称,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美国社会广泛的诽谤伊斯梅,原因是“黄色新闻大王”威廉·赫兹掀起的议题,他曾与伊斯梅在媒体合作方面上闹翻,罗西·韦特写道:“伊斯梅在美国几乎受到全世界的谴责,威廉·赫兹联合媒体对他进行了一场尖刻的批评运动,给他贴上‘畜生伊斯梅’的标签”[23]。
罗西·韦特亦写道,随后每部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电影都将伊斯梅描绘成一个恶棍,从1943年的纳粹宣传片《泰坦尼克号》开始、1996年迷你剧《泰坦尼克号》、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特别是2012年迷你剧《泰坦尼克号》将他描绘成一个种族主义者,指他命令锁住一群非英国船员,使其淹死[23]。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顾问保罗·卢登-布朗表示,他认为针对伊斯梅的敌意描绘是不公平的,他曾试图挑战这一点,他补充说:“除了被告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准备调整剧本,他们还强调‘这是公众期望看到的’”[23]。1958年英国电影《此夜永难忘》并未责怪伊斯梅导致这场灾难,但是也以一种负面和懦弱的角度来描绘。1982年,科幻电视剧《航海家!》在“泰坦尼克号的航海家”(Voyagers of the Titanic)一集中,描绘伊斯梅为了登上救生艇而打扮成女人。
晚年生活
编辑伊斯梅在灾后还原的口供更为贴近事件的原始状态,尽管在官方调查中他在协助妇孺完全撤离时才跳船以及确认他并未做错事情,但他未与船只同生死的行为,使得他的声誉从来没有从泰坦尼克号灾难中恢复过来,他在余生中主要保持低调,但仍试着以自己本身的经济能力进行补偿。他住在爱尔兰康尼马拉卡斯拉科斯特洛森林(Costelloe Lodge)的一个大房子里。保罗·卢登-布朗在著作《白星航运公司:图录》中写道,伊斯梅继续积极从事商业活动,他的大部分工作是利物浦和伦敦汽船保赔协会有限公司(Liverpool & London Steamship Protection & Indemnity Association Ltd.),这是他父亲生前创办的公司。根据泰坦尼克号电影顾问,保罗·卢登-布朗的说法:“向泰坦尼克号罹难者亲属支付了数十万英镑的赔偿金,由伊斯梅和他的董事以极大的毅力处理灾难及其造成的苦难后果。从这一点来看,尽管事实上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推卸责任并辞去董事会职务,他却坚持履行这项艰钜的任务,在他25年的董事长任期内,所有公司会议记录的每一页几乎都提到泰坦尼克号的灾难”[27]。伊斯梅的晚年生活仍对海事保有兴趣,他建造了一艘名为“默西”的军校生训练船,用于培训英英国商船队海员,并捐赠11,000英镑用来启动海员罹难补助基金。1919年,伊斯梅拨款25,000英镑成立基金会,协助那些参加过一战的英国商船队海员。[28]。
逝世
编辑伊斯梅在诊断出糖尿病后,健康状况在1930年代后有所下降。1936年初,他的糖尿病恶化,导致右腿部分截肢。几个月后他回到英国,住在维拉尔半岛的一个小房子里。1937年10月17日,伊斯梅在伦敦梅费尔去世,享寿74岁[1]。1937年10月21日举行葬礼,埋葬在伦敦普特尼谷公墓的家庭墓地[29]。在他去世后,遗孀茱莉亚·佛罗伦斯·席费林放弃了她的英国臣民身份,1949年11月14日恢复美国公民身份。她于1963年12月31日去世,享耆寿96岁。
文化描写
编辑- 埃恩斯特·弗里兹·弗布里杰(1943年)——《泰坦尼克号》(电影)
- 洛厄尔·吉尔摩(1955年)——《身历其境》“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电视节目)
- 法兰克·劳顿(1958年)——《此夜永难忘》(电影)
- 伊恩·霍姆(1979年)——《泰坦尼克号遇难记》(电视剧)
- Sam Chew, Jr.(1982年)——《航海家!》单集“泰坦尼克号的航海家”(电视剧)
- 罗杰·里斯(1996年)——《泰坦尼克号》(电视剧)
- 乔纳森·海德(1997年)——《泰坦尼克号》(电影)
- 大卫·加里森(1997年)——《泰坦尼克号》(百老汇音乐剧)
- 大卫·海恩斯(2006年)——《泰坦尼克号》(百老汇音乐剧-加拿大首演)
- 埃里克·布雷登(1999年)——《泰坦尼克号编年史》(电视纪录片)
- 肯·马歇尔(2003年)——《深渊游魂》(纪录片)
- 克里斯托弗·莱特(2005年)——《泰坦尼克号:一个神话的诞生》(电视纪录片)
- 马克·坦迪(2008年)——《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电视纪录片)
- 克里斯托弗·维利尔斯(2011年)——《绝对好奇:是什么击沉泰坦尼克号?》(电视剧)
- 詹姆斯·威比(2012年)——《泰坦尼克号》(电视剧)
- 格雷·奥布赖恩(2012年)——《泰坦尼克号:建造内幕》(电视剧)
- 朱利安·保(2012年)——《冰山在正前方!》(舞台剧)
- 德里克·马洪——《泰坦尼克号之后》(诗歌)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海洋蒸汽航运公司(Oceanic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一般被称为白星航运,这是汤马斯·亨利·伊斯梅购买的公司的名称
参考文献
编辑引证
- ^ 1.0 1.1 J. Bruce Ismay, 74, Titanic Survivor. Ex-Head of White Star Line Who Retired After Sea Tragedy Dies in London. New York Times. 19 October 1937 [6 April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3).
Joseph Bruce Ismay, former chairman of the White Star Line and a survivor of the Titanic disaster in 1912, died here last night. He was 74 years old.
- ^ Mr Joseph Bruce Isma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edia Titanica. Retrieved 14 August 2009.
- ^ 3.0 3.1 3.2 3.3 (法文) Histoire de la White Star 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 Site du Titanic. Retrieved 14 August 2009.
- ^ Frances Wilson, How to Survive the Titanic Or The Sinking of J. Bruce Ismay, Publisher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1, ISBN 978-1-4088-2111-4. (page)
- ^ Chirnside 2004,第144页.
- ^ 存档副本.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31).
- ^ Married in early Decemb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Encyclopedia Titanica. Retrieved 14 August 2009.
- ^ Family 8 - pafg14.htm - Generated by Personal Ancestral File. Ismayons.com. [2014-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9).
- ^ Reading Room Manchester. Commonwealth War Graves Commission. Cwgc.org. 30 April 1943 [26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 ^ Thomas Henry Ismay, The Ismay Family. Retrieved 14 August 2009.
- ^ Thomas Henry Ismay dea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Encyclopedia Titanica. Retrieved 14 August 2009.
- ^ Chirnside 2004,第11页.
- ^ John J. Clark, and Margaret T. Clark, "The International Mercantile Marine Company: A Financial Analysis," American Neptune 1997 57(2): 137–154.
- ^ Griscom is no longer head of the Ship Comb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Encyclopedia Titanica. Retrieved 14 August 2009.
- ^ 3 November 2008 Channel 4 documentary The Unsinkable Titanic.
- ^ (法文) Les canots de sauvet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 Site du Titanic. Retrieved 14 August 2009.
- ^ Piouffre 2009,第111–112页.
- ^ (法文) Composition du radeau pliable 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 Site du Titanic. Retrieved 14 August 2009.
- ^ Piouffre 2009,第207页.
- ^ Piouffre 2009,第209页.
- ^ ISBN 978-0-688-04939-3 Walter Lord, "The Night Lives On".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1986. pp. 211–12.
- ^ "Shipping casualties (loss of the steamship Titanic). Report of a form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ircumstances attending the foundering on 15th April, 1912, of the British steamship Titanic, of Liverpool, after striking ice in or near latitude 410 46' N., Longitude 500 14' W., North Atlantic Ocean, whereby loss of life ensued." Cd. 6532, p. 40.
- ^ 23.0 23.1 23.2 23.3 Waites, Rosie. Five Titanic myths spread by films. BBC News. 5 April 2012 [8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0).
- ^ Walter Lord, The Night Lives On.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1986. pp. 216–217. ISBN 978-0-688-04939-3
- ^ Wilton Oldham: "The Ismay Line"
- ^ Piouffre 2009,第257页.
- ^ 27.0 27.1 Louden-Brown, Paul. Ismay and the Titanic. Titanic Historical Society. 10 January 2001 [2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5).
- ^ Titanic 15 April 19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ww.titanictown.plus.com. Retrieved 8 July 2010.
- ^ Kerrigan, Michael. Who Lies Where – A guide to famous graves. London: Fourth Estate Limited. 1998: 285. ISBN 978-1-85702-258-2.
书籍
- Chirnside, Mark. The Olympic-Class Ships. Stroud, England: Tempus. 2004. ISBN 978-0-7524-2868-0.
- Piouffre, Gérard. Le Titanic ne répond plus. Larousse. 2009. ISBN 978-2-263-02799-4 (法语).
延伸阅读
编辑- Gardiner, Robin. History of the White Star Line. Ian Allan Publishing. 2002. ISBN 978-0-7110-2809-8.
- Oldham, Wilton J. The Ismay Line: The White Star Line, and the Ismay family story. The Journal of Commerce (Liverpool). 1961.
- Wilson, Frances. How to Survive the Titanic, or the Sinking of J. Bruce Ismay. Harper Perennial. 2012. ISBN 978-006209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