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斯华
项斯华(1939年—),上海人,古筝演奏家,浙江筝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为香港民族音乐学会理事、香港艺术家联盟成员、北京古筝研究会理事、东方乐舞交流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2]其音乐继承了“民间派”的朴实,又提高了“学院派”的艺术水准,[2]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古筝技法和筝曲闻名。[3][4]
项斯华 | |
---|---|
传统音乐 | |
罗马拼音 | Xiang Sihua |
出生 | 1939年 |
居住地 | 加拿大温哥华 |
职业 | 音乐家 |
母校 | 上海音乐学院 |
配偶 | 吴赣伯 |
音乐类型 | 中国传统音乐 |
演奏乐器 | 古筝 |
代表作品 | 《中国筝名曲演奏集》 《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 |
生平
编辑1956年录取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主修钢琴。1958年改向王巽之学习浙江筝乐,1960年直升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大学期间除了继续师从王巽之,也向曹正、郭鹰、任清志学习河南、山东及潮州筝乐。[1][2]另外,也和同学王昌元、孙文妍、范上娥、张燕等人,协助王巽之记谱整理浙江筝曲,并编写了上海音乐学院第一部古筝系列教程。[5]古琴家成公亮亦为其同学。[6]
1962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用两张不同音阶的筝演奏〈海青拿天鹅〉,获得《人民画报》及各大报介绍,一夕成名。[1][2][8][9]
1966年至1979年间历任北京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乐团(今中国电影乐团)独奏演员,并兼任竖琴演员。上海乐团、中国艺术团独奏演员。和吴文光、龚一、李祥霆等人参与了文化部的“琴筝瑟乐器改革小组”、“录音录像小组”。“录音录像小组”从事京剧的唱腔器乐化工作,此期间项斯华从李世济学习京剧程派唱腔,并移植于古筝上演奏,成果有模仿程派程砚秋的《文姬归汉》唱段,根据言菊朋的演唱移植的《捉放宿店》选段,另外还有《卧龙吊孝》、《逍遥津》的唱段;其中《文姬归汉》曾在1975年的理查·尼克森访华晚会上演出并获得好评。[1][2][10][11]
1979至1981年任北京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奏演员,并参与北京古筝研究会理事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教师。
1981年和舞蹈家陈爱莲、高胡演奏家汪炳炎、歌唱家李元华、舞蹈演员张晓萍、叶健平、二胡演奏员王树人、扬琴演奏员安庆馏、作曲家陈紫等中国歌剧舞剧院成员组成“中国表演艺术家小组”出访欧洲。[12][13][14]1981年底移居香港,1982年应聘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后又在香港演艺学院教授古筝。1984年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的音乐学者、演奏家、作曲家、乐评家吕炳川、叶明媚、刘靖之、李明、毛宇宽、曾叶发、梁沛锦、吴赣伯、李德君、周凡夫、黎键等人一同创立香港民族音乐学会并担任理事。[2][15][16][17]之后多次前往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新加坡及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独奏会。[1]
音乐风格
编辑- 追求左手的“腔韵”,通过古筝“音腔”的把握,并表现出乐曲的地域风格。[4]
- 她以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为主,并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及西洋乐器的技法。特别注重手形的正确,强调手指各关节的自然、放松,注重手指动作的幅度和触弦点,“摇指”细腻而干净,音色清澈而明亮,左手的吟、揉、按、滑的分寸得体到位,讲究发音、追求美的音色。[2]
- 她演奏的〈高山流水〉,“细致朴实,深刻细腻,音色醇美纯净,格调清新,有气质、有乐思、有特色,明显丰富了古筝这种乐器的表现力。”[2]
- “在古筝表现手法上没有派别门户之见,而是在演奏手法上对各路筝派采用博采众家之长,以揉成自己的演奏特点。”[2]
作品
编辑专辑
编辑专辑名称 | 发行日期 | 发行公司 | 曲目 | 备注 |
---|---|---|---|---|
《项斯华独奏曲选.渔舟唱晚》 | 1980年 | 中国唱片 | 曲目
A 面
B 面
|
1979年录制,第一张中国民乐演奏家个人专辑。[9][18] |
《项斯华中国筝名曲演奏集》 | 1981年 | EMI | 曲目
|
由音乐学家岸边成雄监制。岸边成雄表示:“在我经历了漫长的半个世纪的中国音乐的研究生活中,这是值得我纪念的工作之一。” |
《中国乐器系列 1,古筝:项斯华古筝演奏 NO.1》 | 1985年 | 丽歌唱片 | ||
《望乡吟:项斯华古筝专辑》 | 1989年 | 水晶唱片 | ||
《古筝 1 / 项斯华古筝独奏》 | 1992年 | 中国唱片 | ||
《九州风采:项斯华古筝独奏》 | 1995年 | 龙音制作 | ||
《大师集14:项斯华古筝专辑》 | 1995年 | 摇篮唱片 | 曲目
|
创作
编辑- 〈幸福渠水到俺村〉(又名〈幸福渠水〉、〈红旗渠水到俺村〉、〈粼波曲〉),沈立良、项斯华、范上娥作曲。[19]
书籍
编辑- 《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吴赣伯、项斯华编著,上下二册,香港上海书局,1983年。
- 《每日必弹 古筝指序练习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文章
编辑- 项斯华、吴赣伯,〈浙江筝刍议〉,《中国音乐》,1991年04期,页 40-42。
媒体访问
编辑- 《明报月刊 第217-222期》. 香港: 香港明报. 1984年103号.
参考来源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項斯華〉. 《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3, (3、4): 72-73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刘娜. 〈項斯華的古箏藝術生涯〉. 《艺术研究》. 2008, (1): 36-37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盛秧. 〈浙江箏在上海的發展〉. 《中国音乐》. 2015, (4): 152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4.0 4.1 韩建勇. 〈古箏音樂之“韻”探微——兼談古箏演奏家項斯華及其箏樂藝術觀〉. 《乐器》. 2008, (4): 66-68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韩建勇. 〈談浙派箏家對中國古箏藝術發展的貢獻(下)〉. 《乐器》. 2013, (4): 51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成, 公亮. 《秋籟居憶舊》. 〈副修古筝〉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114. ISBN 9787101107050.
- ^ 张, 子谦. 《操縵瑣記》. 中华书局. 2005. ISBN 9787101048513.
(1961年)七月十一日 晚邀友仁、树红、培安、斯华来寓商恢复排练事,彼等兴致颇好,信心颇高,认为即使吴振平不干,我们也可以搞起来。决定俟暑假后详细布置,重行整顿,一定要搞出点成绩来。我极表赞同并加以鼓励,希望能届时实践。目前只有暂行停顿矣。斯华等偕筝及二胡来,合奏〈梅花〉、〈关山〉数遍,颇有兴趣。树红独留长谈至十一时始去。
- ^ 黄汨. 〈浙江箏派的歷史貢獻及其傳承代表人物探析〉. 《贵阳学院学报》. 2013, (2): 114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9.0 9.1 项斯华的艺术人生(图). 中国侨网.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 ^ 王英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革期間的箏樂藝術〉. 《中国音乐学》. 2009, (1): 43-48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一些由项斯华用筝移植的传统京剧唱段,如《文姬归汉》、《捉放宿店》、《卧龙吊孝》、《消遥津》等也极为出色,尤其是模仿“程(砚秋)派”唱腔的“《文姬归汉》一曲,作者演奏时充分施展了典雅、柔丽、细腻、含蓄的演奏技法,右手弹拨的单音,音色圆润,左手恰如其分地把握起、收、回、落、轻、重、快、慢等,把唱腔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的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1975年,欢迎尼克松访华晚会上,她演奏的该曲,倍受赞誉。
- ^ 戴嘉枋. 〈論“文革”后期對傳統音樂的秘密“搶救”〉.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1, (4): 161–167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文. 〈中國歌劇舞劇院表演藝術家小組參加法國、西班牙國際民間藝術節受到熱烈歡迎〉. 《人民音乐》. 1981, (11): 33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言韪. 〈音樂文化交流〉. 《中国音乐》. 1981, (4): 61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于文涛. 〈歡聚在歐洲歌舞之鄉——法國、西班牙國際民間藝術節散記〉. 《人民音乐》. 1982, (2): 37-41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 ^ 【照片】 呂炳川 與香港民族音樂學會成立時的主要幹部. 台湾音乐馆.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2021-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4).
- ^ 《明報月刊 第217-222期》. 香港: 香港明报. 1984: 103.
- ^ 刘靖之. 《中國新音樂史論(增訂版)》.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2009: 651–652. ISBN 9789629963163.
- ^ 高山流水. 中唱音乐在线(中华民族音乐与戏曲资源库).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0).
- ^ 韩建勇. 〈談浙派箏家對中國古箏藝術發展的貢獻(上)〉. 《乐器》. 2013, (3): 57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外部链接
编辑- “项斯华老师桃李满门会”的Facebook专页
- YouTube上的“项斯华-主题”频道
- YouTube上的《古筝演奏家:项斯华》播放列表
- YouTube上的《古筝名家:项斯华》播放列表
- YouTube上的《项斯华(中华乐坛名人名曲珍藏版)》播放列表
- YouTube上的访谈:感受项斯华古筝名家的岁月人生(上)
- YouTube上的访谈:感受项斯华古筝名家的岁月人生(下)
- YouTube上的访谈:建国后中国古筝音乐的发展(一)
- YouTube上的访谈:建国后中国古筝音乐的发展(二)
- YouTube上的访谈:建国后中国古筝音乐的发展(三)
- YouTube上的访谈:建国后中国古筝音乐的发展(四)
- YouTube上的访谈:建国后中国古筝音乐的发展(五)
- 项斯华的Discogs页面(英文)
- 项斯华在Allmusic上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