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954年期間的立法機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简称第一届全国政协,180名委员组成。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立法机关,后改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承担立法与决策职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
1949年9月 – 1954年9月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
秘书长李维汉
组成人员全国政协委员:198名
全国政协常委:28名
历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1949年10月9日 –
第二次会议:1950年6月14日 – 6月23日
第三次会议:1951年10月23日 – 11月1日
第四次会议:1953年2月4日 – 2月7日

概述

编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席,李维汉为秘书长。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维汉、李济深、王昆仑蒋光鼐张澜、沈钧儒、章伯钧黄炎培陈叔通章乃器、郭沫若、马叙伦张奚若杨秀峰乌兰夫朱德林彪刘宁一邓颖超冯文彬沈雁冰梁希吴鸿宾陈嘉庚邵力子为常务委员[1]

10月18日,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工作条例》,任命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及政治法律组、财政经济组、文化教育组、国防组、外交组、民族事务组、华侨事务组、宗教事务组的组长[2]

 
1950年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毛泽东宣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任期直至1954年12月21日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期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纪年、国歌、国旗等决议案。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工作条例》,组成全国委员会及各工作组和人选。制定《人民法庭组织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中国工会暂行法(草案)》、《农民协会组织通则(草案)》。

此外全国委员会动员全国人民参加韩战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政治运动,动员全国人民参加三反五反运动,以及通过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等。

历次全体会议

编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共举行了四次全体会议[3]

第一次会议

编辑

1949年10月9日,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等为副主席,李维汉为秘书长。会议通过以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纪念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纳实施[4]

第二次会议

编辑

1950年6月14至6月23日,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还通过了国徽图案,建议中央人民政府采纳。会议一致同意刘少奇周恩来陈云薄一波郭沫若聂荣臻沈钧儒分别作的土地改革、政治、经济财政、税收、文化教育、军事、法院的工作报告。

会议接受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的建议,还通过了关于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的决定。

第三次会议

编辑

1951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举行第三次会议。邀请20名志愿军战斗英雄参加会议。毛泽东主席致开幕词,号召继续“抗美援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作政治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抗美援朝工作的决议》、《关于中央人民政府各项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支持五大缔结和平公约的要求的决议》等[5]。决定制作抗美援朝纪念章,颁发给参加抗美援朝人员。共颁发250多万枚。

第四次会议

编辑

1953年2月4日至2月7日举行。毛泽东在会上讲话,周恩来副主席作政治报告,陈叔通副主席作常务委员会会务报告,郭沫若副主席作《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会议就上述四报告通过了决议[6]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作了《我们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和各级机关中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违法乱纪的坚决斗争》的发言。会议增选林伯渠邓小平胡乔木张治中罗隆基施复亮马寅初许广平黄琪翔许德珩陈其尤蒋南翔刘长胜史良李四光钱三强盛丕华李德全包尔汉桑吉悦希廖承志吴耀宗熊克武二十三人为常务委员[7]

后续

编辑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仍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续。从1954年12月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起,区域代表和军队代表不再作为政协的组成单位,而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名义协商国家大事[8]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李东东. 开天辟地的时刻.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9年8月: 149. ISBN 978-7-5034-2406-0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2. ^ 李景田.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21-20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1年4月: 50. ISBN 7-5035-4491-0. 
  3. ^ 全国政协研究室.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 上.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9年11月: 318. 
  4. ^ 刘政 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词典.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2年12月: 109. ISBN 7-80086-169-4. 
  5. ^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 历史的丰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1 政治卷. 北京: 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年1月: 124. ISBN 7-5073-1612- 2. 
  6. ^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 历史的丰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1 政治卷. 北京: 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年1月: 192–193. ISBN 7-5073-1612-2. 
  7. ^ 《世界议会辞典》编辑委员会 (编). 世界议会辞典.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7年9月: 62. ISBN 7-5043-0001-2. 
  8. ^ 李靖宇.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大辞典. 沈阳: 沈阳出版社. 1989年9月: 1122. ISBN 7-80556-101-4 请检查|isbn=值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