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

中國山東省的地級市

威海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最东端,别名威海卫。市境除西面与烟台市接壤外,北东南三面皆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相望。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鲁东丘陵区东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河流属山东沿海诸河水系,北流入海的有初村河羊亭河五渚河等,南流入海的有沽河母猪河黄垒河乳山河等。海岸线曲折,岛礁众多,有刘公岛鸡鸣岛镆铘岛等岛屿,沿岸并有多个海湾,市人民政府驻环翠区新威路1号

威海市
地级市
从上到下,从左至右:
那香海景区、幸福门定远号博物馆、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馆、天鹅湖、收回威海卫纪念塔、威海港的货轮、共济会东住宅旧址
威海市在山东省的地理位置
威海市在山东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37°30′45″N 122°06′55″E / 37.5125°N 122.1152°E / 37.5125; 122.1152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山东省
设立1987年6月15日
语源取“威震海疆”之意
政府驻地环翠区
下级行政区2市辖区、2县级市
政府
 • 市委书记闫剑波
 • 人大常委会主任贾瑞霭(女)
 • 市长孔凡萍(女)
 • 政协主席高旭光
面积
 • 地级市5,797 平方公里(2,238 平方哩)
 • 市区2,606 平方公里(1,006 平方哩)
面积排名参考山东省各地级市面积列表(占全山东省3.67%)
最高海拔922.8 米(3,027.6 呎)
人口(2022)
 • 常住291.78万人
 • 排名参考山东省各地级市人口列表
 • 城镇(2021)208.16万人
语言
 • 方言胶辽官话登连片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邮政编码264200
电话区号631
车辆号牌鲁K
气候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温12.2 ℃
年降水687毫米
行政区划代码371000
旧称威海卫
国内生产总值(2017)¥3,512.91亿(参考山东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列表
人均¥124,463
HDI(2016)0.797 高 [1]
网站威海市人民政府网
市象征
桂花
合欢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山东统计年鉴》

2021年,威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3463.93亿元,同比增长7.5%。

历史

编辑

威海历史悠久,东夷人最早生活的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三代,今市境为东夷之地,属青州,有莱夷聚居。西汉不夜县,属东莱郡北齐天统四年(568年),境内设文登县,今市境尽属之。此后,朝代更替,但隶属文登县未变。

 
英租威海卫旗帜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即由此而来。威海市是中国第一支现代海军的摇篮,也是1894-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1895年,日军从荣成登陆,攻占威海卫。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7月1日,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成为英租威海卫,成立威海卫华勇营负责威海卫的防务与治安,并于1900年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1930年10月,中国收回除刘公岛外的威海卫,置威海卫行政区,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刘公岛至1940年由英国归还中国。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将威海卫改为县级特别区,由烟台管辖。

战后由中共接收,改称威海卫市,隶于山东省胶东行政公署治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隶属于烟台地区下属的县级市,1950年5月,成立文登专区,管辖威海、荣成文登昆嵛乳山海阳牟平福山等8县。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今威海地域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967年2月,烟台专区更名为烟台地区,今威海地域属之。

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设烟台市(地级),同时威海市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

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设为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1988年10月24日,文登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11月,荣成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1993年7月,乳山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

2014年初,文登市撤市划区,成为威海市区级行政单位。3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正式挂牌成立。按照国务院《批复》(国函〔2014〕13号)和省政府《通知》(鲁政字〔2014〕48号)精神,威海市此次部分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撤销文登市设立威海市文登区,以原文登市的行政区域(不含汪疃镇、 𬜬山镇)为文登区的行政区域。同时,将原文登市的汪疃镇𬜬山镇从行政区域上划归威海市环翠区,仍由临港区管辖。[2]

地理

编辑

威海市地处北纬36°41′ - 37°35′、东经121°11′ - 122°42′,作为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三面环海,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琉球群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 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81公里,总面积 569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769平方公里。其中,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 15.77%,丘陵占 52.38% ,平原占 27.56%,岛屿占 0.28%,滩涂占 4.01%。海岸线长 985.9公里,[3]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岬湾交错,多港湾、岛屿。

气候

编辑

威海市属北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及季风进退都很明显,气温变化和缓,降水较为充足。因受海洋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暧、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4]。年平均气温约12.2℃,气温通常在-4°C至29°C之间变化,极少低于-8°C或高于33°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4℃;八月最热,平均气温25.1℃。年均降水量687mm,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7月和8月。年均日照时数2538小时[5]

3-5月是春季,较同纬度的内陆相比气温低2-3°C且回升慢,推迟约半个月,大风多,降水少,大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4%,易发春旱。

6-8月为夏季,受海洋影响,温度比同纬度内陆相比低1-4°C。由于夏季东南季风的关系,降水多,湿度大,降水占全年59%。

9-11月是秋季,温度与同纬度内陆相比偏高1-2°C。秋季总降水量占全年的23%,集中在9月份。10月份起,多秋高气爽的晴天。11月中旬起,冷空气开始加强,气温迅速下降。

12-2月为冬季,受蒙古高气压影响,西北季风致使气候干燥寒冷,冬季温度比同纬度内陆相比偏高约2°C,且昼夜温差小。12月下旬起,受海洋影响,阴天和阵雪天气增多,雨雪量比内陆同纬度地区多三倍以上[6]

威海市气象数据(1971年至200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13.6
(56.5)
19.8
(67.6)
23.4
(74.1)
29.6
(85.3)
34.2
(93.6)
38.4
(101.1)
37.4
(99.3)
35.4
(95.7)
33.7
(92.7)
30.4
(86.7)
24.0
(75.2)
18.0
(64.4)
38.4
(101.1)
平均高温 °C(°F) 2.0
(35.6)
3.4
(38.1)
8.5
(47.3)
16.0
(60.8)
21.6
(70.9)
25.5
(77.9)
27.8
(82.0)
27.8
(82.0)
24.4
(75.9)
19.1
(66.4)
11.8
(53.2)
5.2
(41.4)
16.1
(61.0)
日均气温 °C(°F) −0.9
(30.4)
0.1
(32.2)
4.6
(40.3)
11.4
(52.5)
16.9
(62.4)
21.2
(70.2)
24.3
(75.7)
24.7
(76.5)
21.2
(70.2)
15.6
(60.1)
8.5
(47.3)
2.1
(35.8)
12.5
(54.5)
平均低温 °C(°F) −3.4
(25.9)
−2.5
(27.5)
1.3
(34.3)
7.5
(45.5)
12.8
(55.0)
17.7
(63.9)
21.3
(70.3)
22.0
(71.6)
18.2
(64.8)
12.4
(54.3)
5.5
(41.9)
−0.5
(31.1)
9.4
(48.8)
历史最低温 °C(°F) −12.3
(9.9)
−13.2
(8.2)
−8.6
(16.5)
−1.2
(29.8)
5.7
(42.3)
10.7
(51.3)
14.4
(57.9)
15.3
(59.5)
7.5
(45.5)
0.8
(33.4)
−7.4
(18.7)
−11.3
(11.7)
−13.2
(8.2)
平均降水量 mm(吋) 12.9
(0.51)
12.2
(0.48)
17.8
(0.70)
36.1
(1.42)
49.0
(1.93)
74.5
(2.93)
132.6
(5.22)
175.7
(6.92)
79.9
(3.15)
37.3
(1.47)
29.9
(1.18)
22.1
(0.87)
680.0
(26.77)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6.5 5.1 4.6 5.8 6.9 7.9 11.5 10.2 6.9 6.4 7.8 8.2 87.8
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7]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编辑
威海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威海市委员会
 
威海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威海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威海市委员会
职务 书记 主任 市长 主席
姓名 闫剑波[8] 贾瑞霭(女)[9] 孔凡萍(女)[10] 高旭光[11]
民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籍贯 山东省诸城市 山东省莱阳市 山东省莱芜市 山东省乳山市
出生日期 1971年12月(53岁) 1967年12月(57岁) 1969年1月(55—56岁) 1965年2月(59岁)
就任日期 2022年6月 2022年2月 2022年6月 2017年3月

历任领导

编辑

行政区划

编辑

威海市现辖2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在正式行政区划外,威海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国家级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威海工业新区)、石岛管理区(位于荣成市,副县级)。

威海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12] 区划名称 汉语拼音 面积[注 1][13]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14]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乡级行政区划[15]
街道办事处
371000 威海市 Wēihǎi Shì 5,796.98 2,906,548 环翠区 264200 23 48
371002 环翠区 Huáncuì Qū 991.28 1,164,730 环翠楼街道 264200 9 10
371003 文登区 Wéndēng Qū 1,614.62 563,529 天福路街道 264400 3 12
371082 荣成市 Róngchéng Shì 1,526.20 714,211 崖头街道 264300 10 12
371083 乳山市 Rǔshān Shì 1,664.88 464,078 城区街道 264500 1 14
注:环翠区数字包含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管辖的3街道、3镇(面积277.62平方公里)、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所管辖的2街道、1镇(面积122.40平方公里)及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所管辖的3镇(面积297.14平方公里);文登区数字包含威海南海新区;荣成市数字包含石岛管理区管辖的6街道(面积270.75平方公里)。

人口

编辑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1.78万人[16],其中,城镇人口209.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1.76%,比上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55.2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1.60%,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906,548人[17]。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04,77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01,777人,增长3.63%,年平均增长率为0.36%。其中,男性人口为1,467,079人,占总人口的50.47%;女性人口为1,439,469人,占总人口的49.5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92。0-14岁的人口为343,483人,占总人口的11.82%;15-59岁的人口为1,769,649人,占总人口的60.8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93,416人,占总人口的27.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59,847人,占总人口的19.2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040,910人,占总人口的70.2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65,638人,占总人口的29.78%。

民族

编辑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875,752人,占98.9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796人,占1.0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95,427人,增长3.43%,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6,350人,增长25.9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9个百分点。

对近年公安户政部门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实有少数民族暂住人口约2万人,共计有少数民族人口约4.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

交通

编辑

教育

编辑

高等院校

编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旅游

编辑
 
从海湾内远眺威海港
 
威海

威海旅游资源丰富,有海岛海岸、城市园林、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10多种类型。拥有国家级5A级风景名胜区1处,4A级风景名胜区8处,3A级风景名胜区6处,2A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8处,游览景区(点)80多处。境内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上,有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刘公岛秦始皇东巡过的“东方好望角”天尽头、中国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亚洲最大的天鹅栖息地天鹅湖、大东胜境铁槎山、天下第一滩银滩、母爱圣地大乳山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

旅游度假区

编辑

自然风景区

编辑

名胜古迹

编辑

主题景点

编辑

博物馆

编辑

文化

编辑
  • 威海是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源地,中国第一块高尔夫球场于1902年诞生于刘公岛。
  • 中国现代足球运动起源地,经由英国殖民者传入威海。
  • 威海拥有中国最好的自然环境,1990年威海被授予国家级卫生城市,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 威海是全国著名的温泉之乡,自古泡汤文化盛行,山东省内18座天然泉眼威海拥有其中的9座。
  • 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诞生在威海的刘公岛
  • 昆嵛山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王玄甫,王重阳,全真七子等历代高道大德曾于此修真炼性。
  • 成山头被认为是古时日神所居之地,姜子牙秦始皇汉武帝康熙华国锋胡耀邦胡锦涛等众多古今中外名人曾到此观光朝拜。中国现存唯一一座始皇庙坐落于此。
  • 这里是中国沿海距韩国最近的城市,1990年,威海率先开通了中国至韩国的第一条海上航线。

荣誉

编辑

威海市被评为中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以及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1984年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1996年由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1997年10月13日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999年1月成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3年10月6日成为国内第十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中国城市(第一个为1990年,唐山市人民政府的震后重建项目)。2009年5月7日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2015年2月28日成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

赛事会展

编辑

名人

编辑

友好关系

编辑

友好城市

编辑

友好合作城市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杨永恒等 (编).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历史转型中的中国发展40年:迈向可持续未来. 北京: 中译出版社. : 205 [2019]. ISBN 9787500161387. 
  2. ^ 山东省威海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 文登撤市设区, 新华网山东频道, 19 March 2014 [2014年4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4月21日) 
  3. ^ 威海概况-地理位置, 威海市人民政府, 2017-03-18 [2017-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1) 
  4. ^ 威海市气候特点. 中国天气网山东站. [2019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24日). 
  5. ^ 气候 威海. [2019年1月23日]. 
  6. ^ 威海的平均天气. Weather Spark. [2019年1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2日). 
  7. ^ 威海 - 气象数据. 中国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21-12-08]. 
  8. ^ 闫剑波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9. ^ 威海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名单 贾瑞霭当选主任. 中国经济网. [202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10. ^ 孔凡萍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4). 
  11. ^ 威海市十三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主席高旭光). 中国经济网.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13. ^ 《威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威海市国土资源局. [2018-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6). 
  14. ^ 威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威海市人民政府.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6. ^ 威海市人民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2022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www.weihai.gov.cn.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9). 
  17. ^ 威海市统计局、威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威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18. ^ 奇遇小螺号门票58元/人(1米以上同成人). 逸伴. 2020-10-30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9. ^ 友好城市. 威海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5). 
  20. ^ 友好關係城市. 威海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201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