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遐生
徐遐生(英语:Frank Hsia-San Shu,1943年6月2日—2023年4月22日[1])籍贯浙江永嘉,生于云南昆明[2],中华民国旅居美国天文学家。
徐遐生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中华民国云南省昆明县 | 1943年6月2日
逝世 | 2023年4月22日 美国阿瑟顿 | (79岁)
国籍 | 中华民国 |
父母 | 徐贤修(父) |
学历
| |
代表作
| |
中央研究院院士 (数理科学组,1990年第18届)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毕业后,曾任教于柏克莱加州大学天文系主任、美国天文学会会长、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与校务咨询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
简历
编辑徐遐生生于云南昆明,其父亲为数学家徐贤修(于1970年至1975年出任清大校长),1948年随家人迁往台湾台北市,在当地就读一年小学后于1949年迁往美国[3]。1961年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期间开始与当时访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林家翘教授着手进行螺旋星系结构的相关研究,并提出著名的密度波理论(Density wave theory)。1963年拿到物理系学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攻读天文学,于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
他曾于1984至1988年间担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天文系系主任,也曾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石溪大学)。199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科学组第18届院士,推动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之设立。1994年至1996年任美国天文学会主席。
2002年至2006年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一职,为刘炯朗之后第二位自美国聘任的清大校长。2006年返美担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特聘教授至今。2009年至2015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研究
编辑荣誉
编辑著作
编辑- The Physical Universe,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nomy, 1982,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ISBN 978-0-935702-05-7
- The Physics of Astrophysics Volume I: Radiation, 1991,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ISBN 978-0-935702-64-4
- The Physics of Astrophysics Volume II: Gas Dynamics, 1992,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ISBN 978-0-935702-65-1
参考资料
编辑- ^ 中央研究院徐遐生院士辭世. 中央研究院. 2023-04-25 [2023-04-25].
- ^ 国立清华大学-认识清华 历任校长 徐遐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9-06.
- ^ 追随竹科之父 徐遐生青出于蓝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3-04.
- ^ 国立清华大学-President Emeritus Frank Hsia-San Shu Won the Harvard Centennial Med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09 ASP Annual Award Winners. [200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邵逸夫奖天文学奖2009
延伸阅读
编辑- 《父子双杰:清华传承》,王仕琦,国立清华大学,2012年7月1日,ISBN 9789866116315。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Category:徐遐生
- Frank Shu Memory Wall. 中央研究院. [2024-10-28].
- 徐遐生簡介. 中央研究院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2024-10-28].
- 徐遐生校長 (2002-2006). 国立清华大学数位校史馆. [2024-10-28].
- 清华大学徐遐生校长访谈 物理双月刊(廿五卷六期)2003年12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任: 刘炯朗 |
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2002年—2006年 |
继任: 陈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