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周惕(?—?),原名元龙砚谿[1]江南吴县人。清经学家。

惠周惕
《清代学者象传》第二集之惠周惕像
清代学者象传》第二集之惠周惕像
大清直隶密云县知县
籍贯江苏省苏州府吴县
族裔汉族
原名惠恕
字号字元龙,号砚谿
出生生年不详
江苏省吴县
逝世卒年不详
直隶密云县
亲属(子)惠士奇
(孙)惠栋
出身
  • 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科进士出身
著作
  • 《砚溪诗文集》、《易传》、《诗说》

生平

编辑

惠周惕早年随徐枋汪琬游历[2],“与当代名士交,秀水朱彝尊极称之”[3],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博学鸿儒科,因丁忧未参加。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直隶省密云县(今北京市)知县,卒于官。[4]

著作

编辑

惠周惕精于经学,乃吴派经学之后传,督学田雯称赞“其论采于六经,旁搜博取,疏通证明,虽一字一句必求所有而改其义类,晰其是非,盖有汉儒之博而非附会”[5]。著有《砚溪诗文集》及《易传》二卷,《诗说》三卷。

后代

编辑

有子惠士奇、孙惠栋。惠氏三世传经,周惕为其创始者。

注释

编辑
  1. ^ 惠士奇《先府君行状》:“宅南有谿,方而洼,形如砚凹,俗名砚凹谿,故公自号砚谿。”又《惠氏宗谱》卷三《密云砚谿公传赞》:“世居东渚,渚南有谿,方而洼,形如砚,故自号砚谿。”
  2. ^ 《吴县志》:“少传家学,又从徐枋及汪琬游,究心经学。”
  3. ^ 江藩《汉学师承记》说:“研溪先生少传家学,又从徐枋、汪琬游,工诗古文词。既壮,于贫,遍游四方,与当代名士交,秀水朱彝尊极称之,文名益著。”
  4. ^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惠周惕,字元龙,原名恕,吴县人。父有声,以九经教授乡里,与徐枋善。周惕少从枋游,又曾受业于汪琬。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科,丁忧,不与试。三十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密云县知县,有善政,卒于官。周惕邃于经学,为文章有榘度,著有易传、春秋三礼问及砚谿诗文集。其诗说二卷,谓大、小雅以音别,不以政别。谓正雅、变雅美刺错陈,不必分六月以上为正、六月以下为变;文王以下为正、民劳以下为变。谓二南二十六篇,皆房中之乐,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谓天子诸侯均得有颂,鲁颂非僭。其言并有依据。清二百余年谈汉儒之学者,必以东吴惠氏为首。惠氏三世传经,周惕其创始者也。
  5. ^ 《研溪先生〈诗说〉序》,见《璜川吴氏经学丛书》

延伸阅读

编辑

[]

 清史稿/卷481》,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编辑
  • 《惠氏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