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活动理论
日常活动理论是犯罪学的一种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相似,源自古典犯罪学派人类具有自由思想的观点。
犯罪学 |
---|
子领域 |
犯罪生物学 |
犯罪社会学 | 犯罪心理学 |
刑罚学 | 刑事政策 | 受害者学 |
学派 |
<依知识论立场> |
古典学派 | 实证学派 |
新古典学派 |
<依地理位置> |
意大利学派 | 芝加哥学派 |
法兰克福学派 |
<依社会、哲学、政治理论> |
冲突犯罪学 | 环境犯罪学 |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 |
女性主义犯罪学 |
左翼现实主义 | 右翼现实主义 |
整合犯罪学 | 后现代主义 |
犯罪原因理论 (大致依时间先后) |
功利主义(古典理论) |
生来犯罪人 | 精神病学模式 |
紧张理论 | 差别接触理论 |
次文化理论 | 社会控制理论 |
标签理论 | 明耻整合理论 |
理性选择理论 | 自我发展论 |
日常活动理论 | 破窗理论 |
一般人格与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
衍生的刑罚理论 (大致依时间先后) |
应报理论 | 吓阻理论 |
预防理论 | 矫治模式 |
罪有应得理论 | 修复性司法 |
新应报理论 | 表达性刑罚理论 |
重要概念 |
犯罪 | 暴力 | 人性 |
连环杀手 | 少年犯罪 |
白领犯罪 | 社会阶级 |
社会解体 | 社会分化 |
文化失范 | 文化冲突 |
组织型犯罪 | 受害者 |
毒品 | 回避机制 |
越轨 | 刑法 | 司法程序 |
刑罚 | 保安处分 |
监狱 | 虐囚 | 监狱人权 |
规训与惩罚 | 疯癫与文明 |
死刑存废问题 |
社区处遇 | 转向处遇 |
少年感化院 | 中途之家 |
更生人 | 更生中心 |
再犯 | 累犯 |
相关学科 |
心理学 | 社会学 | 精神医学 |
刑事学 | 法医学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
内涵
编辑日常活动理论始于学者Cohen和Felson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美国家庭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当经济发达,双薪家庭更见普遍时,妇女在家的时间减少,犯罪率便会上升。同时,当科技越来越发展,货品设计越来越轻巧及方便时,犯罪率亦会上升。建基于以上研究,他们提出人类的活动模式与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在理论中提出三个引致犯罪的要素,分别是有犯罪动机的人、合适的目标及缺乏有能力的监察人,当这三项要素出现时,犯罪的机会便会上升。
1996年,Marcus Felson再在他的著作《犯罪与本质》中添加三项元素,分别是对犯罪动机者有约束力的操纵者、负责保护合适目标的监护者及负责看管物业场地的地点管理者,以上六项因素成为了犯罪者的推力及反推力。此外,学者亦以VIVA及CRAVED形容热门被盗的物品,VIVA分别是具价值的(value)、轻便的(inertia)、易见的(visibility)及易于接近的(accessibility),CRAVED是指可遮蔽的(concealable)、可移动的(removable)、易于得到的(available)、具价值的(valuable)、可享受的(enjoyable及可处理的(disposable)[1]。
应用到犯罪预防
编辑从日常活动理论可能得出许多预防犯罪的小措施,并累积成深刻的降低犯罪效果。
例如日常活动理论说,少被看管的财物容易被偷,那么加装社区监视器,或者提高警察巡逻频率等等的提高看管强度措施,便可望降低窃盗罪。
例如日常活动理论说,可移动的(未上锁的)脚踏车容易被偷,那么给脚踏车上锁,或者建起有门有锁的停车场,便可望降低脚踏车失窃率。
注脚
编辑- ^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RAT). [200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0).
参考文献
编辑- 《犯罪与本质》(2006),Marcus Felson
- 周愫娴、曹立群 (2007), 犯罪学理论及其实证, 台北:五南
- 李紫媚(2008), 盗与罪 青少年犯罪预防理论与对策,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