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属刚果
比属刚果(法语:Congo belge,荷兰语:Belgisch-Congo)是比利时在1908年至1960年在今日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殖民地。
比属刚果 Congo Belge(法语) Belgisch Congo(荷兰语) | |||||||||||||
---|---|---|---|---|---|---|---|---|---|---|---|---|---|
格言:Travail et Progres | |||||||||||||
国歌:The Brabançonne | |||||||||||||
地位 | 比利时殖民地 | ||||||||||||
首都 | 利奥波德维尔 | ||||||||||||
比利时君主 | |||||||||||||
• 1908-1909 | 利奥波德二世 | ||||||||||||
• 1909-1934 | 阿尔贝一世 | ||||||||||||
• 1934-1951 | 利奥波德三世 | ||||||||||||
• 1951-1960 | 博杜安 | ||||||||||||
总督 | |||||||||||||
• 1908-1912 | 瓦希斯 (首) | ||||||||||||
• 1958-1969 | 科内利斯 (末) | ||||||||||||
历史 | |||||||||||||
• 比利时吞并 | 1908年11月15日 | ||||||||||||
• 宣布独立 | 1960年6月30日 | ||||||||||||
货币 | 刚果法郎 | ||||||||||||
| |||||||||||||
19世纪初,利奥波德二世尝试寻求比利时联邦政府支持其在刚果盆地殖民的主张。比利时政府的犹疑不决令利奥波德二世自行成立殖民地。在柏林西非会议,利奥波德二世得到多个西方国家的支持[1],并于1885年成立刚果自由邦。直至20世纪,自由邦官员对刚果土著使用的暴力和经济剥削制度导致比利时受到强烈的外交压力,要求比国政府正式控制刚果自由邦,比利时于是在1908年成比属刚果。[1]
比利时在刚果的统治是基于国家、传教士以及私人公司的“殖民三位一体”(trinitécolonile)。[2] 比利时商业利益的特权意味着大量资本流入刚果,企业个别地分工。政府和私营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国家帮助企业打击罢工、消除土著居民的“阻碍”。[2]殖民地被划分为不同行政分区,并根据“本土政策”(politique indigène)统一运行。 这不同于英国及法国的殖民政策,后者普遍倾向于间接统治体系,在殖民监督下地方领袖的权威地位。
在1940到1950年代,比属刚果经历城市化。殖民政府开始了各种发展,希望将刚果变成“模范殖民地”。[3]城市中出现了新的“欧化”(进步者)非洲中产阶级。[3]直至1950年代,刚果的有薪劳动力是任何其他非洲殖民地的两倍。
1960年,全球在二战结束之后掀起独立风潮,比属刚果在1960年6月30日宣布独立。由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和总统约瑟夫·卡萨武布成立刚果共和国。刚果内部政治派别关系不佳,比利时继续介入刚果事务,冷战期间主要势力(主要是美苏)的干预导致长达五年的战争-刚果危机。危机在1965年11月结束,由蒙博托·塞塞·塞科夺取政权而告终。
刚果自由邦时代
编辑十九世纪末以前,欧洲人还未到达刚果。雨林、沼泽、疟疾与其他疾病诸如非洲锥虫病(昏睡症)等都令欧洲人的探索计划却步。1876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组建了国际非洲协会,与各重要非洲探险家合作,在几个欧洲国家支持下,开展非洲探索与殖民计划。在亨利.莫顿.史丹利于1878年末探索了该区域后,利奥波德二世召见了他,并任命他协助建立比利时在该地区的利益。[4]利奥波德二世在1865年即位以前便极欲为比利时建立殖民地,他认为,若比利时能建立殖民地,便能大振他那相对年轻而细小的祖国的国威,更能带来大笔稳定税收。然而,比利时国内并不热衷于此。在野心与固执的驱使下,利奥波德二世唯有自己执行计划。
欧洲人在中非地区的竞争导致外交紧张,尤其在大部分地区还未被占领的刚果盆地。1884年11月,俾斯麦召开了十四国会议(柏林会议)寻求和平解决刚果危机的方案。经过三个月磋商,在1885年2月5日,柏林会议达成共识。会议虽然没有正式承认欧洲列强在中非地区的领土主张,但还是批准了一系列规则,以确保该地区在划分后不会发生冲突;当中的关键规则包括承认刚果盆地为自由贸易区及广泛认同任何领土主张必须以实质及持续占有某一地区作为证据。事实上,利奥波德二世以胜利者姿态出席柏林会议。[5]经过一系列双边外交谈判后,法国获得刚果河北岸(今刚果共和国及中非共和国)666,000平方公里(257,000平方英里)土地,葡萄牙获得刚果河南岸(今安哥拉部分)909,000平方公里(351,000平方英里)土地,利奥波德二世全资拥有的独一股东“慈善”机构则获得其余全部土地:2,344,000平方公里(905,000 平方英里),并成立刚果自由邦。
刚果自由邦实际为国有企业,由利奥波德二世通过非政府傀儡机构国际非洲协会控制,利奥波德是唯一股东及主席。该邦领土包括今刚果民主共和国全部,1885年成立,1908年消亡,被并入比利时政府。开始时,占领及开发刚果自由邦的广大领土成了利奥波德的巨大负担。比利时为利奥波德二世批出国家紧急贷款才避免了两次破产状态。可到了1890年代,形势即大幅改变。由于强行开采橡胶、铜及其他位于上鲁亚拉巴河盆地的矿产,加上全球性的橡胶经济繁荣,巨额盈利由是产生。利奥波德二世利用了这笔新财富用以点缀他的祖国:奥斯登皇家画廊、杜富兰殖民宫、布鲁塞尔凯旋门等都是以从刚果得来的财富建成。可是,不久即显示这些利润都是以剥削刚果本地人及掠夺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础。
自此,在利奥波德二世的统治下,刚果自由邦成了二十世纪国际上最臭名昭著的丑闻集中地。1904年初由英国领事罗杰.奇士文撰写的报告是对“橡胶体系”无可辩驳的起诉书:“……沈寂而毫无监管的压迫机器已使人们和土地皆筋疲力竭。”[6] 在没有人口普查的情况下(首次于1924年举行),是难以估计在这段时间损失了多少人口,但估计必是为数不少。根据奇士文的报告,人口减少由以下四大因素构成:“滥杀无辜”、饥荒、出生率下降及热带疾病。
欧洲及美国传媒在1900年代初期向公众披露了刚果自由邦的情况。1904年,利奥波德二世不得不准许一国际议会调查委员会进入刚果自由邦。1905年,委员会发表报告,不但确认了艾德蒙·莫内和奇士文大部分的指控,还证实了清教徒和天主教传教团的控诉。[7]1908年,迫于公众和外交压力,利奥波德二世下台,并导致刚果被并吞成为比利时殖民地,是为比属刚果。
比利时殖民地时期, 1908–1960
编辑尽管比利时最初不愿意,迫于国际压力(尤其是来自英国),最终接管了从比利时国王殖民地的自由邦。从此,它被称为比利时属刚果殖民地,在比利时政府的统治下直到1960年。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刚果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民族运动逐渐酝酿,越来越多的民族主义运动在刚果开始进行,包括由卢蒙巴领导的刚果民族运动党或其他民族主义党赢得了议会选举,并任命卢蒙巴为总理。欧洲议会选举约瑟夫联盟德巴孔(ABAKO)任主席党卡萨武布。其他政党出现的问题包括的Parti Solidaire非公司(简称PSA)安托万·基赞加的领导下,民族党和人民商店(或PNP)阿尔伯特·德尔沃和Laurent Mbariko领导,开始独立之路。在加丹加省(由莫伊兹·冲伯领导)和南非开赛从事独立斗争中的新的领导班子。大多数的欧洲人(约10万)在独立后逃离该国,开辟了道路为刚果独立的行动,以取代欧洲的军事和行政精英的统治。最终在1960年6月30日取得了独立。
殖民者经济政策
编辑文明使命
编辑抵抗与异见声音
编辑政治组织
编辑1960年后的比属刚果
编辑流行文化
编辑电影泰山传奇,故事设定于比属刚果时期的刚果森林。
历任总督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1.0 1.1 Pakenham, Thomas. The Scramble for Africa: the White Man's Conquest of the Dark Continent from 1876 to 1912 (13th ed.). 1992: 588–589. ISBN 978-0-349-10449-2.
- ^ 2.0 2.1 Turner, Thomas. The Congo Wars: Conflict, Myth and Reality (2nd ed.). ISBN 978-1-84277-688-9.
- ^ 3.0 3.1 Freund, Bill. The Making of Contemporary Africa: The Development of African Society since 1800 (2nd ed.). ISBN 978-0-333-69872-3.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 ^ Hochschild 61–67.
- ^ Hochschild 84–87.
- ^ Ascherson, Neal (1963), The King Incorporated, Leopold the Second and the Congo, London: Granta Books (ed. 1999), p. 250.
- ^ Stengers, Jean, "Le rôle de la commission d'enquête de 1904-1905 au Congo", In Congo: Mythes et réalités, Bruxelles: Editions Racine, 2005, pp. 159-179.
来源
编辑- 书籍
- Hochschild, Adam. King Leopold's Ghost : A Story of Greed, Terror, and Heroism in Colonial Africa Mariner Book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5. ISBN 978-0-618-00190-3.
- Ndaywel è Nziem, Isidore. Histoire générale du Congo. Paris and Brussels: De Boeck & Larcier. 1998.
- Stengers, Jean. Congo, Mythes et réalités. Brussels: Editions Racines. 2005.
- Van Reybrouck, David. Congo, Een geschiedenis. Amsterdam: De Bezige Bij. 2010.
外部链接
编辑- Belgian Congo article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22 extension
- Oasis Kodila Tedika et Francklin Kyayima Muteba, The sources of growth in DRC before independence.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CRE Working paper, n°02/10, juin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