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寮甘泉井
社寮甘泉井,位于台湾南投县竹山镇山崇里,与相邻的石头公一同列为南投县历史建筑。
社寮甘泉井 | |
---|---|
位置 | 台湾南投县竹山镇山崇里第二邻顶沟巷38-39号对面23°48′19″N 120°43′39″E / 23.805391°N 120.727402°E |
官方名称 | 甘泉井及石头公 |
类型 | 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其他设施 |
评定时间 | 2004年12月21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状况
编辑位在竹山镇社寮山区的甘泉井,深度虽然只有五尺,但水面较旁边溪流的水面高出不少,泉水终年不断[1]。台湾大学地质研究所曾调查山崇里的车笼埔断层,发现突出的浊水溪河床砂层[2]。甘泉井相隔一旁还有石头打造的神像,居民推测可能与甘泉井同年代外,过去庄内居民出生、结婚、死亡,都必前往禀报祝祷,是当地的信仰中心[1]。
历史
编辑古井由来
编辑倪赞元《云林县采访册》:“甘泉井在县东四十余里社藔顶埔前福中堂驻兵大营边。泉清而甘,大旱不涸。前台湾总镇吴光亮阅兵过此,饮而甘之,遂为鸠工修筑,四面皆环以石。因水甘,遂以‘甘泉’名井。”
林爽文事件,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末,福康安军队为包围鹿谷乡小半天的林爽文军,除大营进驻东埔腊(今竹山镇延平里),令叶有光驻藤湖口(今竹山镇延平里藤湖巷)、普吉保驻科仔坑口、普尔普驻科仔坑(今竹山镇德兴里)、琢灵阿驻林圯埔(今竹山镇市区)、谢廷选驻流藤坪(今竹山镇田子里)等,为此饮水问题亟需解决[3]。依据《云林县采访册》推断,甘泉井应是福安康军在驻兵营边开凿时所留下[1]。
社寮是八通关古道支线,自后埔子翻越蜈蚣岭至粗坑底,直到新寮附近才与林圯埔出发的主线会合[4]。依文献,当时吴光亮阅兵经过社寮,觉得此井水甘美,因此取名为“甘泉井”[1]。
社区营造
编辑九二一大地震后,1999年9月30日,文建会二处处长林登赞等人来社寮访视,以推动社群营造来安抚震灾后的人心[5]。次年9月7日,借由当竹山紫南宫、里民自组的社寮文教基金会出资,竹山镇公所秘书黄文贤、社寮里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黄新吉等人,在甘泉井旁竖立取自浊水溪溪石的石碑[1]。9月30日,社寮地区社区重建计划出炉,其中之一是将甘泉井景点美化,作为社区公共休闲空间[6]。甘泉井的原地主黄镇兵捐地,将该地美化[1]。
2001年7月1日,社寮文教基金会举行文化活动,在永济义渡碑、甘泉井、陈武举人宅等放置戳印,集满十个就可得到陶艺茶杯,吸引二百多名民众参加[7]。
列为文保
编辑台湾历史建筑百景票选期间,2001年10月9日,南投县文化局公布南投县历史建筑十景票选,甘泉井入选[8]。2004年6月23日,甘泉井与一旁的石头公一同被提出作为历史建筑[9]。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简献宗. 甘泉井立碑 竹山添景點. 联合报. 2000-09-08 (中文(台湾)).
- ^ 叶明宪. 車籠埔斷層開挖解民惑 交接處層層分明、斷裂扭曲分析係由板塊擠壓 造成竹山秀傳、延平橋等地面增高. 中国时报. 2002-11-22 (中文(台湾)).
- ^ 林文龙. 嘉慶君傳說與照鏡山. 台湾文献馆电子报. 2010-07-16 [202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中文(台湾)).
- ^ 刘坤明. 八通關古道社寮支線景致秀麗 主管機關遲未整修維護古蹟原貌 面臨煙滅危機. 中国时报. 1994-11-02 (中文(台湾)).
- ^ 丁荣生. 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投入家園再造行動. 中国时报. 1999-10-01 (中文(台湾)).
- ^ 陈界良. 竹山社寮重建計畫出爐 規劃二條腳踏車道串連,四處景點與產業區促進發展. 中国时报. 2000-10-01 (中文(台湾)).
- ^ 叶明宪. 竹山采風行處處見古蹟 社寮尋根之旅吸引二百多人參與. 中国时报. 2001-07-02 (中文(台湾)).
- ^ 简献宗. 武德殿 縣歷史建築十景首選. 联合报. 2001-10-10 (中文(台湾)).
- ^ 魏裕鑫. 歷史建物 展開登錄審查. 中国时报. 2004-06-2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