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
紫砂壶是中国一种传统茶壶,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宜兴紫砂矿土,泥矿属沉积岩,每色矿岩相叠,由鳞片状紫泥、本山绿泥、白泥、黄泥和红泥构成,统称紫砂泥。因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紫砂壶因泥矿配合窑烧(还原烧)造成特殊的双气孔结构,能充份透气产生活性转换水质,改变茶香茶味,因此茶壶泡出来的茶越香越醇,茶味隽永醇厚。老紫砂壶不同于电窑及瓦斯窑烧制的新壶,壶的包浆光泽全由壶自身慢慢变化,不需茶水涂抹,当代大师的茶壶作品售价可动𫐄数百万元人民币。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江苏省宜兴市 |
分类 | 传统技艺 |
序号 | 351 |
编号项目 | Ⅷ—1 |
登录 | 2006年 |
紫砂壶以江苏宜兴出产的最好。茶水在紫砂茶壶中即使过夜也不腐败,在普通瓷茶壶中过夜茶水即不宜再喝;真正的紫砂茶壶只需接触清水,表面即会产生少量白色粉状一氧化氮,这是包浆的过程,再经过刷洗擦拭,颜色慢慢变深,光泽油润,很值得欣赏把玩。紫砂壶长期使用,在壶的内壁会结附一块块海绵状物质,俗称“茶山”。有了茶山,即使倒入白开水,倒出的也有茶水的色香味。这样的壶在一些嗜茶人的眼里是把好壶。
紫砂壶大体上属于文人艺术,所追求的古朴雅趣也基本上是以往文人所追求的。就像中国画中的文人画一样,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如果带着文人艺术的眼光看紫砂壶,则体现了文人画的另一种形态。紫砂壶具有收藏的功能,历史上许多著名制壶匠人,如供春、时大彬、董翰、陈鸿寿、顾景舟、朱可心的作品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是收藏家争相追逐的宝物。
起源
编辑紫砂茶壶的起源并未有一致说法。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的记载,文章指“创始;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该书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专写紫砂茶壶的专论,反映明朝正德年间已有紫砂壶,期后清代吴骞的《阳羡名陶录》、日本明治时代人奥玄宝《茗壶图录》、1937年出版的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考》,均沿用周高起的说法。
不过,1976年,宜兴羊角山紫砂古窑出土,被认为宜兴紫砂源自宋代的依据。宜兴羊角山古窑址调查文稿曾指“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并引用北宋梅尧臣《宛陵集》指“……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苏东坡“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为其依据。1982年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曾断定,“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代中期开始盛行。
自17世纪晚期,壶的外貌有了新的转变,注重壶表的装饰及创新。18世纪上旬,此风尚逐渐盛行;工匠不纯粹着重器型,更试用不同技法制作紫砂壶,如用不同泥浆在壶身作画、堆花、贴花、印花或雕玲珑(镂空)等装饰方法。
其中明代正德及嘉靖年间龚春所造的茶壶,今天仍奉为上品,被称作“供春壶”,当时茗茶者指它“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吴梅鼎的《阳羡瓷壶赋》记载:“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不过,现在流传的供春壶多是仿品,但一些仿品价格可达20万港元。
原料
编辑紫砂矿土产于江苏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一带,成矿年代为古生代泥盆系,约三亿五千万年左右,位于江南古陆边缘,海、陆、湖的三亚类地带。借助风力或者水力的搬迁,一些细小的粘土颗粒及其他矿物形成的沉积型粘土页岩。
江苏宜兴的紫砂矿土主要由石英、粘土、水云母和赤铁矿组成,其制成紫砂成品泥具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烧成收缩率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而成为举世闻名陶。这种天然泥矿在陶瓷产区十分罕见,中国广西、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安徽等省的一些地区虽有类似陶土,烧成呈紫红色的无釉陶器,初看有相似之处,但其玻璃相重,工艺上也有诸多限制,无法与宜兴紫砂泥相媲美。
紫砂泥料原深藏于岩石层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矿层厚度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铁成分约占7%~12%。紫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及不等量的高岭岩、石英、云母屑和铁。
然而紫砂是多种不同颜色泥料的统称,一般在天然环境中,可以开采出来紫泥、红土、本山绿(淡黄色)、朱泥四种泥料。若单纯只用一种泥料则称之为清水泥,一般情况下常会用拼紫泥的手法,意指用特定的比例将这几种原料充分混合,以达到不同颜色的目的,拿放大镜看可以看到里面有各种不同颜色泥料的小颗粒。而常听到的段泥其实是由本山绿泥混合紫泥调制而成,原本是因本山绿泥成型不易,因此加入部分紫泥以利成型,称之为“团泥”,后来因日久以讹传讹,便成了“段泥”了。至于如绿泥、天青泥、大红袍等特殊颜色则是以上述泥料添加化学原料染色而成,原本在高温烧成之下应是无安全疑虑,但因化工技术日渐蓬勃,紫砂壶品质良莠不齐,于是开始有安全疑虑的紫砂壶出现了。而随着紫砂矿的停采,也开始出现了以一般陶土加黑心化工颜料伪装成紫砂土的紫砂壶,重金属溶出量超出正常值几百倍,造成身体危害。但市面上有很多人教如何辨别化工壶,但着实不易,有经验者一看便知。
制作时,从矿层中开采出的紫泥,俗称生泥,经露天摊晒风化,使其松散,然后经初碎、粉碎,按产品要求的颗粒数目,送风筛选。筛选后的泥灰,由搅拌机搅拌成一块块泾泥,经堆放陈腐处理,再把腐泥进行真空练泥,这样便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
在紫砂泥练和制备过程中,所用水的水质十分讲究。水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素。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坯的干燥、烧成收缩率小。 为丰富紫砂隐的外观色泽,工匠会将几种泥料混合相配及变换烧制的位置,在泥料中加入适度的金属氧化着色剂,控制好窑内的温度和气氛。紫砂壶不一定是紫色,亦有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等。
价格与类型
编辑价格可能从几十到几千元不等。[1] 2010年,一个壶拍卖出了1232万元人民币。[2]通常,宜兴茶壶的价格取决于年龄,泥料,艺术家,风格和制作方法等因素。较昂贵的壶是使用木制和竹制工具手工成型以将黏土加工成形状的,而较便宜的宜兴壶是通过压铸生产的。
宜兴紫砂茶壶可分为五种等级:
天青泥
编辑紫砂壶最重要的部分是它的泥料。天清泥是所有类型中最昂贵和最受欢迎的泥料。但是,自清末以来,天清泥料极少见并消失。据报道,最近才在美国发现宜兴的清代天清泥茶壶。[4]。
天青泥紫砂壶的特点特征
编辑- 清代晚期消失(小心受骗如果是新造的天青泥壶)
- 烧制后呈暗肝色,或青里透绿
- 砂性大,透气好,易泡养 (砂性非常大,透气特别强以至于使用时外壁是湿的,极易泡养,用几次就有变化,很快会变得像翡翠样)
- 经泡养会青里透绿,而且越养越绿,被誉为"紫砂之翡翠" [5]。这种使用中颜色的急剧变化是天青泥的特征(所有的泥料烧制后颜色都会变化)。
- 烧制后可能会有特殊效果 [6]
请注意钴料蓝是化工壶而绝不是天青泥壶。
几把清代可能的天青泥壶比较
编辑图片 | 名字 | 制作年代 | 主要颜色 | 砂感与极透气 | 光亮与金属感 | 烧制后特殊效果 |
---|---|---|---|---|---|---|
清邵亨裕款天青泥杨桃壶 | 清代 | 青或深灰,水沁泡一周或时用后透绿 | 是 | 是 | 未见 | |
清道光 杨彭年造天青泥泥绘合斗壶 | 清代 (道光) | 暗肝色 | 是 | 是 | 未见 | |
清康熙静远斋继长制天青泥竹段壶 | 清代 (康熙) | 绿色,多处不轨则紫色区 | 是 | 是 | 是 | |
清清泉美玉天青泥壶 | 清代 | 暗肝色, 薄的松叶呈绿色 (水中沁泡一周后) | 砂感不突出 | 绿色初闪光明显 | 暗肝色, 薄的松叶呈绿色 | |
清陈鸣远天青泥东陵南瓜壶 | 清代 | 暗肝色, 青色, 绿色细小颗粒 | 是 | 是 | 三种颜色同时存在 |
参考
编辑- 韩其楼、夏俊伟。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8页;381-382页.ISBN 7-5323-6081-4
- ^ Antique Yixing Teapots. MingWrecks.com. 2011-09-17 [201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 ^ 北京紫砂壶拍卖创出1232万世界纪录(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Sina Corp. 2010-06-09 [201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中文).
- ^ Introduction to Yixing Zisha Clay Teapots. 2021-01-27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 ^ Qing Yixing Zisha Teapot of TianQing Clay Found in US 清代天青泥紫砂壶首次被发现. yixing-teapot.org. 2021-02-02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 ^ 刘玉林,戴银法 《阳羡茗砂土》,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3:84-88
- ^ 阳羡茗壶系 by 周高起, Mi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