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即明清时顺天府通州的州城,由明初洪武元年修建的通州旧城和正统年间修建的通州新城组成[1]:8。中华民国初年,通州改为通县,故称通县城[2]:2

1967年拍摄的通县卫星照片。1951年开始拆除城墙,此时还可以明显看到原通州城轮廓和护城河。

通州城墙在1950年代拆除。今通州区新华街道西海子西街12号有一段总长约三百余米、残高一至六米的遗迹,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可知,为通州旧城北城墙遗存[1]:8

历史

编辑

金朝时,潞县升格,设通州,潞县为州治。金朝末年,蒙古武将攸哈剌拔都跟随木华黎攻打通州。当代研究者根据蒙古军攻打通州时,需用火炮云梯等军械,推测此时通州城必建有城墙防护。清朝时在通州“城南一许”发现唐代莫州长丰县县令李君之墓。墓志记“葬于县之南三里,潞水之右……屹然孤坟长城之东,死生永隔天地不同”。可知唐朝潞县县城、金朝通州州城在今通州区范围内,即大运河西岸地区,大致范围在明清通州城东北部[1]:7

元朝时,通州是否仍有城,情况不详。通州相关志书称元朝以前,通州无城,“编篱寨为之”。元朝时的通惠河河口不在明清通州城北,而是通州城张家湾高丽庄附近与运河交汇。因此,运河的枢纽地区应是当时通州城南关外及张家湾城地区。今通州清真寺源起元朝,当是回民在通州城南形成聚居区后所建。推测,当时清真寺在元代通州城城南外[1]:7—8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孙兴祖随大将徐达平定通州,督军士修其城。城池在潞河西,砖甃其外,中实以土,周围九里十三步,连垛墙高三丈五尺,创始严固,屹然为京东巨镇。四门:东曰“通运”,西曰“朝天”。瓮城城门原向北,万历十九年改向南。南曰“迎薰”,北曰“凝翠”[3]

正统年间,总督粮储太监李德、镇守指挥陈信,因通州城西关厢置大运、西南二仓,奏建新城以护之。新城甃以砖石。周围七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广二丈有奇,池深二丈,阔八丈,门二:南门,西门,亦各有楼。时属经始,规制未弘。高止丈余,视旧城不及其半。正德六年,巡抚李贡增修,加高五尺[3]

万历十九年,兵科顾九思具题增修。密云兵备副使王见宾建言,谓通州为畿辅咽喉,新城粮储重地,非他郡城垣可比。于是大加拆修,连垛墙高三丈五尺,厚丈余,长一千三百四十丈有奇。南门题曰“望帆云表”,西门题曰“尺五瞻天”[3]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户部郎中金坛于士廉监督仓政,周视两城隍,并可为池,引通惠河水注之,可通漕舟,以省陆挽之劳。乃上其事于户部尚书杨、总漕褚以闻于朝,诏如议濬之。始于甲午三月,至丙申三月竣工,长三千三百余丈,加深二尺许,广视深四倍之,建闸一桥四,计用银九千余两,砖二十五万有奇。士廉寻升山东兵备道,郎中杨初东代之,终其事焉。浚池固以通运,亦以设险也,至旧城[3]

万历三十五年,修缮新城。万历三十七年,知州梅守极、陈随先后申请重修旧城和新城。崇祯三年,修缮新城。崇祯四年,时督部范景文同通州道张春、总兵杨国栋阅视,谓旧城东北受冲,新城西南临晒米厂,可容万马,更受敌冲。遂各建台一座,俗呼曰“空心炮台”。形如扇,自左至右,长十二丈,高三丈七尺,分下中上三层,俱有炮门。仓厫重地,亦设险所必资[3]

清朝康熙九年,知州甯完福申详抚院,题请修补通州旧城、新城。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大地震,旧城垣墙坍塌数处,至今东南隅一带尚未修补,文昌阁左右往来者可通行也[3]

 
1938年〔伪〕通县公署总务科编制的县城地图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通州改为通县,故称通县城[2]:2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1.3 程呈. 明清时期通州城池形态、街巷布局复原研究. 北京市文物局 (编). 《北京文博》二〇一八年第四辑 (PDF). 中国·北京市: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40253073 (简体中文). 
  2. ^ 2.0 2.1 〔伪〕通县公署总务科编制. 《通县概况一览》 (PDF). 中国: [(伪)县公署总务科] (通县). 1938 (繁体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十五卷》通州城池 旧城,明洪武元年创建砖甃其外,设通州卫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