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即明清时顺天府通州的州城,由明初洪武元年修建的通州旧城和正统年间修建的通州新城组成[1]:8。中华民国初年,通州改为通县,故称通县城[2]:2

1967年拍摄的通县卫星照片。1951年开始拆除城墙,此时还可以明显看到原通州城轮廓和护城河。

通州城墙在1950年代拆除。今通州区新华街道西海子西街12号有一段总长约三百余米、残高一至六米的遗迹,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可知,为通州旧城北城墙遗存[1]:8

历史

编辑

金朝时,潞县升格,设通州,潞县为州治。金朝末年,蒙古武将攸哈剌拔都跟随木华黎攻打通州。当代研究者根据蒙古军攻打通州时,需用火炮云梯等军械,推测此时通州城必建有城墙防护。清朝时在通州“城南一许”发现唐代莫州长丰县县令李君之墓。墓志记“葬于县之南三里,潞水之右……屹然孤坟长城之东,死生永隔天地不同”。可知唐朝潞县县城、金朝通州州城在今通州区范围内,即大运河西岸地区,大致范围在明清通州城东北部[1]:7

元朝时,通州是否仍有城,情况不详。通州相关志书称元朝以前,通州无城,“編籬寨為之”。元朝时的通惠河河口不在明清通州城北,而是通州城张家湾高丽庄附近与运河交汇。因此,运河的枢纽地区应是当时通州城南关外及张家湾城地区。今通州清真寺源起元朝,当是回民在通州城南形成聚居区后所建。推测,当时清真寺在元代通州城城南外[1]:7—8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閏七月,孫興祖随大將徐達平定通州,督軍士修其城。城池在潞河西,甎甃其外,中實以土,周圍九里十三步,連垛牆高三丈五尺,創始嚴固,屹然為京東巨鎮。四門:東曰「通運」,西曰「朝天」。瓮城城门原向北,萬曆十九年改向南。南曰「迎薰」,北曰「凝翠」[3]

正統年間,總督糧儲太監李德、鎮守指揮陳信,因通州城西關廂置大運、西南二倉,奏建新城以護之。新城甃以磚石。周圍七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廣二丈有奇,池深二丈,闊八丈,門二:南門,西門,亦各有樓。時屬經始,規制未弘。高止丈餘,視舊城不及其半。正德六年,巡撫李貢增修,加高五尺[3]

万历十九年,兵科顧九思具題增修。密雲兵備副使王見賓建言,謂通州為畿輔咽喉,新城糧儲重地,非他郡城垣可比。於是大加拆修,連垛牆高三丈五尺,厚丈餘,長一千三百四十丈有奇。南門題曰「望帆雲表」,西門題曰「尺五瞻天」[3]

萬曆二十二年甲午,戶部郎中金壇于士廉監督倉政,週視兩城隍,並可為池,引通惠河水注之,可通漕舟,以省陸輓之勞。乃上其事於戶部尚書楊、總漕褚以聞於朝,詔如議濬之。始於甲午三月,至丙申三月竣工,長三千三百餘丈,加深二尺許,廣視深四倍之,建閘一橋四,計用銀九千餘兩,磚二十五萬有奇。士廉尋陞山東兵備道,郎中楊初東代之,終其事焉。浚池固以通運,亦以設險也,至舊城[3]

萬曆三十五年,修缮新城。万历三十七年,知州梅守極、陳隨先後申請重修旧城和新城。崇禎三年,修缮新城。崇禎四年,時督部范景文同通州道張春、總兵楊國棟閱視,謂舊城東北受衝,新城西南臨曬米廠,可容萬馬,更受敵衝。遂各建臺一座,俗呼曰「空心砲臺」。形如扇,自左至右,長十二丈,高三丈七尺,分下中上三層,俱有砲門。倉厫重地,亦設險所必資[3]

清朝康熙九年,知州甯完福申詳撫院,題請修補通州旧城、新城。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大地震,旧城垣牆坍塌數處,至今東南隅一帶尚未修補,文昌閣左右往來者可通行也[3]

 
1938年〔偽〕通縣公署總務科編制的县城地图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通州改为通县,故称通县城[2]:2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1.3 程呈. 明清时期通州城池形态、街巷布局复原研究. 北京市文物局 (编). 《北京文博》二〇一八年第四辑 (PDF). 中国·北京市: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40253073 (简体中文). 
  2. ^ 2.0 2.1 〔偽〕通縣公署總務科編制. 《通县概况一览》 (PDF). 中国: [(偽)縣公署總務科] (通縣). 1938 (繁体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十五卷》通州城池 舊城,明洪武元年創建甎甃其外,設通州衛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