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巴比倫
《兩個巴比倫》(The Two Babylons)是一部據稱揭露了天主教與《啟示錄》第17章所提及的巴比倫大淫婦之間的相似之處的宗教史學著作。
簡述
編輯《兩個巴比倫》最初是由來自於蘇格蘭的神學家兼長老會會牧亞歷山大·希斯錄司牧在1853年所寫的一本宗教小冊子,他在1858年對其進行了擴充,最後在1919年將其擴展成一本書。其斷言天主教就是新的巴比倫教,是植根於異教的。
影響
編輯《兩個巴比倫》所提出的論點流傳甚廣,包括更正教(尤其是其教內的福音派)、耶證教及雅呼威教[註 1]在內的許多宗教都在它們有注意到或者沒有注意到的情況下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兩個巴比倫》所傳達的信息,導致日後很多關於天主教的陰謀論在世界各地泛濫。
抨擊
編輯曾經非常推崇該書的更正教傳教士拉爾夫·伍德羅男士曾在該書的內容的基礎上撰寫了《巴比倫神秘宗教》一書並於1966年出版此書,但在2000年,他發表了一篇文章,解釋了他不再推崇《兩個巴比倫》一事的原因,他聲稱《兩個巴比倫》所提出的論據缺乏根據性,而且其作者經常曲解他所使用的引文,甚至多次篡改他所引用的作品的內容,此外,伍德羅抨擊了試圖透過證明某個聲稱其崇信天主的宗教的儀式與異教的習俗相似來妖魔化這個宗教 這種做法,他聲稱兩者之間有相似性一事不意味著它們之間必然有著因果關係,他也聲稱如果使用這一理則,那麼由於《聖經》所提及的很多與惟一真神有關的儀式及意像事實上也與異教的習俗頗為相似,因此此舉會使上主自己成為異教神話中的神祇,而這是極其荒唐的,伍德羅聲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閱讀《聖經》以審視這個宗教的教義,故此伍德羅表示他因受到良心驅使一事而停版了《巴比倫神秘宗教》並以《巴比倫連結》(The Babylon Connection?)一書取代了前者的地位,並且呼籲基督教徒在試圖去除基督教所染上的異教色彩時要十分小心,以免造成混淆[10]。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雅呼威教是一個被創立於二十一世紀初的十分小眾化的新興宗教。它否定了一神論、一位一體論及三位一體論的正確性。雅呼威教認為雅呼威神(其對於天主的稱呼)是獨一眞神,而其子雅呼書亞神(其對於基督的稱呼)是半神,雅呼威教同樣崇信祂們,但它主要敬拜雅呼威神。雅呼威教認為包括哈達德神及塔模斯神在內的不少神祗都是真神,但它認為這些神祗都是邪惡的,故不應該受到崇拜。雅呼威教認為由於世上幾乎所有宗教(包括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的教義均源自異教教義,因此它們都是錯誤的。雅呼威教以《舊約聖經》為其聖典,並且認為《新約聖經》的內容有著許多錯處。雅呼威教認為《舊約聖經》的內容是真確的而不只是神話故事,而且其與現今的科學理論是相容的。雅呼威教認為不應該把雅呼威神稱為上主,原因是它認為阿多奈(Adonai, 意即「主」)一詞源自希臘教神話中的阿多尼斯神的名字' Adonis ',而且《歐瑟亞先知書》第二章記載説天主預言説有一天以色列民會稱祂為「依士」(意即「我的丈夫」),而不再稱祂為「巴里」(Baʿal, 意即「我的主人」)。雅呼威教也認為不應該稱耶書亞辣比為耶穌,原因是它認為耶穌這個名字源自德魯伊教神話中的杰穌神的名字' Gesus '。雅呼威教認為耶書亞辣比是在苦刑柱而非十字架上受死的,而拉丁十字是源自異教的符號。雅呼威教認為保祿使徒是一位偽先見者,故此其認為基督教從一開始便被魔鬼所傳播的錯誤觀念嚴重腐蝕。雅呼威教認為耶書亞辣比不曾復活,而是直接成神,原因是雅呼威教認為異教神話中有許多關於神祇重生一事的故事,故此它認為所謂的復活後的耶書亞辣比是由魔鬼所假扮的。雅呼威教認為亞伯拉罕諸教關於神聖、信仰及地獄等重要概念的觀點是錯誤的。雅呼威教認為關於天主教、共濟會、光明會及新世界秩序等等的陰謀論是正確的。雅呼威教所提出的許多説法都受到批駁,雅呼威教方面也曾作出反駁,這些説法至今仍然很具爭議性。歐美國家國內也有與雅呼威教非常不同的十分小眾化的新興宗教,例如有新興宗教宣稱雅呼威神的形象的原型是曾經盛行於以色列的多神論宗教 雅乎教(Yahwism) 神話中的雅赫威(Yahaveh)神的形象,而雅赫威神的形象的原型是起源於以色列的單神論宗教 希伯來教 神話中賈赫威(Jahaveh)神的形象,賈赫威神的形象的原型則是以東教神話中的鎬斯(Qôs)神的形象,故此其認為雅呼威神是偽神,而真正向耶舒倫教創立者梅瑟先知顯現的神靈是耶穌基督,但其名字從《舊約聖經》上被改為雅呼威神的名字。儘管《舊約聖經》的相關內容遭到篡改一事這個説法被認為毫無根據性,不過關於鎬斯神的説法事實上建基於一個被稱為基尼特論的流行理論。基尼特論認為對於上主雅威的信仰起源於米甸[1],而' Qōs '是上主所擁有的其中一個頭銜[2]。雖然基尼特論有著豐富的論據,但是由於它其缺乏足夠的證據,因此許多學者拒絶接受這個理論[3][4][5][6][7][8][9]。
參考文獻
編輯- ^ Nissim Amzallag. (2009). Yahweh, the Canaanite God of Metallurg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33 (4), 387–404.
- ^ James S. Anderson (2015). Monotheism and Yahweh's Appropriation of Baal, p.101. Bloomsbury Publishing.
- ^ Meek, op. cit. pp. 86-99.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A.R. Gorden, 1907, pp. 106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E. Konig, 1912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ReferenceA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Volz, Mose und Seine Werk, 2nd ed., M. Buber, Moses, 1947, pp. 94ff.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V. Winnett, 1949, p. 69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ReferenceB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Woodrow, Ralph. The Two Babylons: A Case Study in Poor Methodology. Christian Research Institute. 2009-04-09 [2024-10-14] –透過Christian Research Journal (美國英語).
引用書籍
編輯- Beaumont, Ivor Mark. Christology in Dialogue with Muslim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hristian Presentations of Christ for Muslims from the Ni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Oxford Centre for Mission Studies. 1 January 2005 [6 November 2012]. ISBN 978-1-870345-46-0.
- Cross, Frank Moore. Canaanite Myth and Hebrew Epic: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ligion of Israel.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ISBN 0-674-09176-0.
- Day, John. Yahweh and the Gods and Goddesses of Canaan.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Supplement Series 265.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2002. ISBN 978-0-567-53783-6.
- Fleming, Daniel E. Yahweh before Israel: Glimpses of History in a Divine Nam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ISBN 978-1-108-83507-7.
- Kitz, Anne Marie. The Verb *yahway.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019, 138 (1): 39–62. ISSN 0021-9231. doi:10.15699/jbl.1381.2019.508716.
- Lewis, Theodore J.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 of Go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ISBN 978-0-19-007254-4.
- Miller, Patrick D. The Religion of Ancient Israel.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0. ISBN 978-0-664-22145-4.
- Miller II, Robert D. Yahweh: Origin of a Desert God. Forschungen zur Religion und Literatur des Alten und Neuen Testaments 284. Vandenhoeck & Ruprecht. 2021. ISBN 978-3-647-54086-3.
- Na'aman, Nadav. The Exodus Story: Between Historical Memory and Historiographical Composition. Journal of Ancient Near Eastern Religions. 2011, 11: 39–69. doi:10.1163/156921211X579579.
- Pfitzmann, Fabian. Un YHWH venant du Sud?: De la réception vétérotestamentaire des traditions méridionales et du lien entre Madian, le Néguev et l'exode (Ex-Nb ; Jg 5 ; Ps 68 ; Ha 3 ; Dt 33). Orientalische Religionen in Der Antike 39. Mohr Siebeck. 2020. ISBN 978-3-16-159122-8 (法語).
- Puligandla, Ramakrishna, Fundamentals of Indian Philosophy, New Delhi: D. K. Printworld (P) Ltd., 1997
- Shaheen, Jack G. Arab and Muslim Stereotyping in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PDF). Georgetown University Occasional Papers. Centre For Muslim-Christian Understanding: History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Georgetown University. 199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24).
- Stone, Robert E. II. I Am Who I Am. Freedman, David Noel; Myers, Allen C. (編). Eerdman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Eerdmans. 2000. ISBN 978905356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