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植體
乳房植體是用來調整女性乳房大小、形狀及外形的植體,在重建整形中,乳房植體可以用在進行過乳房切除術,要進行乳房重建的病患,使其乳房有類似一般乳房的外觀,也可以用來處理胸壁先天缺陷或畸形的女性。乳房植體也用在隆乳美容手術中,用來增大乳房的大小。
乳房植體依其材料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鹽水袋、矽酮[1]及混合材料。鹽水袋是由矽酮彈性體組成的袋子,其中有無菌的生理食鹽水;矽酮填充物也是矽酮彈性體的袋子,裡面有有粘性的矽酮凝膠;混合材料則是由其他的填充物代替,例如沙拉油及聚丙烯等,因為其健康風險及併發症,一般不建議用混合材料進行隆胸,在美國及歐洲已禁止用混合材料來隆胸。
在手術上,為了要重建乳房,會使用組織擴張術,會放入一個暫時性的乳房植體,讓乳房產生一個空隙,可以容納未來要置入的永久植體。在處理男性的乳房缺陷或是畸形時(例如男性乳房發育症或是乳房固定術),會用胸肌植體(pectoral implant)來使男性的胸部有類似一般男性胸部的外觀。
歷史
編輯- 十九世紀
十九世紀末時整型手術已使用乳房植體來調整女性乳房大小、外形及質感。外科醫生Vincenz Czerny進行了最早的乳房植體手術,病患因為切除了一個腫瘤,導致乳房左右不對稱,因此用病人腰部良性脂肪瘤中的脂肪組織作為植體。[2]。在1889年時外科醫生Robert Gersuny嘗試在乳房注入烷類,結果很不好。
- 二十世紀
在二十世紀的前五十年,外科醫生使用許多的材料作為乳房植體的填充物-象牙、玻璃球、橡皮、公牛軟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羊毛、杜仲、Dicora、聚乙烯片、Ivalon (聚乙烯醇—甲醛聚合物海綿)、聚醚泡沫海綿(Etheron)、聚乙烯膠帶(Polystan)繞成的球、聚酯矽橡膠、以及聚四氟乙烯-矽的假體[3]。
在二十世紀時,莫頓·博生(Morton I. Berson)及雅克·麥林尼克(Jacques Maliniac)分別在1945年及1950年研發了以皮瓣為基礎的隆乳方式,是將病患的胸壁組織旋轉到乳房,以增加其體積。在1950年到1960年之間,整型醫生使用合成的填充材料,包括將矽酮注射到五萬名婦女的乳房,不過其中有些出現了矽酮肉芽腫及乳房硬化,最後需接受乳房切除術[4]。1961年時美國的整型醫生托馬斯·克羅寧(Thomas Cronin)、弗蘭克·傑羅(Frank Gerow)以及道康寧公司研發了第一個矽酮的乳房植體,以膠狀的矽酮為填充物,但外層有一層物質包覆。第一個隆胸手術是在1962年進行,用的是克羅寧-傑羅的植體,假體模型1963號。1964年時法國Laboratoires Arion公司開發且製造了生理食鹽水乳房植體,以生理食鹽水為填充物,在1964年用來作為醫療設備[5]。
分類
編輯鹽水乳房植體
編輯鹽水乳房植體其中的填充物是生理鹽水(0.90% 質量濃度的氯化鈉水溶液,相當300mOsm/L),最早是由法國的Laboratoires Arion公司所製造,在1964年開始用作醫療用的植體。現代的鹽水乳房植體是用矽氧樹脂的彈性體,外面有一層較厚,經過室溫硫化(RTV)的外殼。2006年的研究《預充填的鹽水乳房植體在體內的洩漏》(In vitro Deflation of Pre-filled Saline Breast Implants)探討鹽水乳房植體因為其鹽水洩漏的情形,使得它成為乳房植體中的第二選擇[5]。不過在1990年代時,美國限制矽酮乳房植體只能在臨床研究上,因此當時鹽水乳房植體是美國最常用在隆乳手術中的假體。鹽水乳房植體在世界其他地區相當不受歡迎,市佔率幾乎可以忽略。
鹽水乳房植體的技術目的是在透過比較小的手術切口,將空的乳房植體放進乳房內,因此是侵入性較小的手術[6]。在手術實務上,先將空的乳房植體放進乳房,整型醫師再將生理鹽水注射到乳房植體中,因為傷口較小也較短,因此傷口的疤也會比使用矽酮乳房植體的疤小一些(若使用矽酮乳房植體,是將已用矽酮填滿的乳房植體直接放進乳房,因此傷口較大,也比較長)。
若和矽酮的乳房植體相比較,鹽水乳房植體可以達到增加乳房體積、讓乳房的輪廓較圓滑、以及有較逼真的質感等效果。不過比較容易出現美感上的問題,例如乳房皮膚的起皺,另外會有些技術上的問題,像是容易用肉眼或是觸摸的方式摸到有植體存在。上述美感上的問題比較容易出現在乳房組織非常少的女性,或者是要進行乳房重建的女性。女性若本身乳房組織就較多,一般會在建議將植體放在胸大肌下,此時鹽水乳房植體的效果會相當接近矽酮乳房植體的效果,只是還是比較容易發現乳房中有植體[7]。
矽酮乳房植體
編輯1961年時美國的整型醫生托馬斯·克羅寧(Thomas Cronin)、弗蘭克·傑羅(Frank Gerow)以及道康寧公司研發了第一個矽酮的乳房植體,以膠狀的矽酮為填充物,但外層有一層物質包覆。第一個隆胸手術是在1962年進行,用的是克羅寧-傑羅的植體,植體模型1963號。 現代的矽酮乳房植體是在1961年由整型醫師托馬斯·克羅寧(Thomas Cronin)及弗蘭克·傑羅(Frank Gerow)發明,並且由道康寧公司製造。第一個隆胸手術是在1962年進行。
- 第一代植體
克羅寧-傑羅的植體,植體模型1963號是外形像水滴的矽酮橡膠包膜囊,其中填充物是黏滯的矽酮凝膠。為了減少植體放入體內以後,植體相對胸壁的旋轉,植體模型1963號有用帶貼劑的接合件固定,其材料是Dacron(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黏貼在植體外層的後端[8]。
- 第二代植體
在1970手代,植體廠商推出了第二代的植體,在功能及美感上都有提昇:
- 第一個技術進展是較薄的植體外層,其中的填充物也改為低內聚性的矽酮,提昇了矽酮乳房植體的功能性以及逼真程度(尺小、外觀、質地)。不過在臨床實務上,發現第二代的乳房植體質地較脆,因此\外層破裂以及填充物溢出(矽酮凝膠滲出)的發生率較高。後續,醫療糾紛(例如包膜攣縮)的比例也提高,促進了美國政府因為不良產品對道康寧公司及其他製造商的集體訴訟。
- 第二個技術進展是乳房植體的外層使用聚氨酯塗層,塗層減少了包膜攣縮的發生率,因為會造成炎症,因此阻礙乳房植體附近形成纖維膠原蛋白被膜。不過雖然有此預防措施,聚氨酯塗層的乳房植體很快就停止使用,因為聚氨酯在化學分解後的副產物2,4-甲苯二胺(TDA),是對健康有潛在危險的致癌物質[9]。
- 在確認醫療相關資料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結論是TDA引發的乳癌對有乳房植體女性的風險非常小,在法律上沒有理由要求醫生告知病人這方面的事情。在這事件中,聚氨酯外層的乳房植體仍在歐洲及美國使用,沒有廠商得到FDA針對這類乳房植體在美國醫療使用的批准[10]。
- 第三個技術進展是雙腔乳房植體,是有二個腔的乳房植體,其中內層有矽酮乳房植體,外層是鹽水乳房植體。其目的有二個:(i)內層矽酮植體的美感效果再配合外層的鹽水植體。(ii)乳房植體的體積可以在手術後再調整。不過雙腔乳房植體比原來單腔的乳房植體複雜,失效率也會原來植體要高。第二代植體的現在版本(在1984年提出)是「Becker可擴充型」的乳房植體,主要用在乳房重建手術。
- 第三代及第四代植體
在1980年代,隨著製造科技的進步,第三代及第四代乳房植體也相繼出現,分別是使用彈性體塗層的外層以減少填充物質溢出,以及較濃稠(內聚性較強)的的矽酮凝膠。製造商也設計了二型的乳房植體,分別解剖型(自然乳房)的,以及造形型(圓形、錐形)的,分別對應不同的需求。錐形的乳房植體有均勻紋理的表面,減少乳房植體在體內的轉動,圓形的乳房植體也有光滑表面及紋理表面的兩種。
- 第五代植體
第五代植體是在1990年代中期出現,是用高強度及高內聚性的矽酮凝膠製成,避免了填充物溢出(矽酮凝膠滲出)。第五代植體因為其堅固柔韌的一致性類似甘唄熊軟糖,因此也稱為「甘唄熊植體」。研究《解剖性軟內聚性矽酮凝膠植體用在隆乳及乳房重建手術的經驗》(Experience with Anatomical Soft Cohesive Silicone gel Prosthesis in Cosmetic and Reconstructive Breast Implant Surgery, 2004)以及《內聚性矽酮凝膠植體用在用在隆乳及乳房重建手術》(Cohesive Silicone gel Breast Implants in Aesthetic and Reconstructive Breast Surgery, 2005)都指出包膜攣縮及外層破碎的發生率降低,而且醫療安全性及手術效率都比早期的植體要好[11][12][13]。
參考資料
編輯- ^ 矽酮,即矽氧樹脂,在中文中,矽酮有時也被稱為矽膠,但英文中矽膠(silica gel)和矽酮(silicone)實際上是性質和用途完全不同的含矽化合物
- ^ Czerny V. Plastischer Ersatz der Brusthus durch ein Lipoma. Zentralblatt für Chirurgie. 1895, 27: 72.
- ^ Bondurant S, Ernster V, Herdman R (eds); Committee on the Safety of Silicone Breast Implants. Safety of Silicone Breast Implants. Institute of Medicine. 1999: 21 [2016-09-20]. ISBN 0-309-065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Anderson N. Lawsuit Science: Lessons from the Silicone Breast Implant Controversy. New York Law School Law Review. 1997, 41 (2): 401–07.
- ^ 5.0 5.1 Stevens WG, Hirsch EM, Stoker DA, Cohen R. In vitro Deflation of Pre-filled Saline Breast Implants.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6, 118 (2): 347–349. PMID 16874200. doi:10.1097/01.prs.0000227674.65284.80.
- ^ Arion HG. Retromammary Prosthesis. C R Societé Française de Gynécologie. 1965, 5.
- ^ Eisenberg TS. Silicone Gel Implants Are Back — So What?. American Journal of Cosmetic Surgery. 2009, 26: 5–7.
- ^ Cronin TD, Gerow FJ. Augmentation Mammaplasty: A New "natural feel" Prosthesis. Excerpta Medica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1963, 66: 41.
- ^ Luu HM, Hutter JC, Bushar HF. A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 for 2,4-toluenediamine Leached from Polyurethane foam-covered Breast Implant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998, 106 (7): 393–400. JSTOR 3434066. PMC 1533137 . PMID 9637796. doi:10.2307/3434066.
- ^ Hester TR, Tebbetts JB, Maxwell GP. The Polyurethane-covered Mammary Prosthesis: Facts and Fiction (II): A Look Back and a "peek" Ahead. Clinical Plastic Surgery. 2001, 28 (3): 579–86. PMID 11471963.
- ^ Brown MH, Shenker R, Silver SA. Cohesive silicone gel breast implants in aesthetic and reconstructive breast surgery.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5, 116 (3): 768–779; discussion 779–1. PMID 16141814. doi:10.1097/01.prs.0000176259.66948.e7.
- ^ Fruhstorfer BH, Hodgson EL, Malata CM. Early experience with an anatomical soft cohesive silicone gel prosthesis in cosmetic and reconstructive breast implant surgery. 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 2004, 53 (6): 536–542. PMID 15602249. doi:10.1097/01.sap.0000134508.43550.6f.
- ^ Hedén P, Jernbeck J, Hober M. Breast augmentation with anatomical cohesive gel implants: The world's largest current experience. Clinics in plastic surgery. 2001, 28 (3): 531–552. PMID 1147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