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繆·皮普斯
山繆·皮普斯,FRS,JP (英語:Samuel Pepys,又譯佩皮斯,發音: /ˈpiːps/,1633年2月23日—1703年5月26日),英國托利黨政治家,歷任海軍部首席秘書、下議院議員和皇家學會會長,但他最為後人熟知的身份是日記作家。
山繆·皮普斯 | |
---|---|
出生 | 英格蘭王國倫敦 | 1633年2月23日
逝世 | 1703年5月26日 英格蘭王國克萊姆 | (70歲)
墓地 | 倫敦聖奧雷夫教堂(St Olave's) |
教育程度 | 亨廷頓文法學校 (Huntingdon Grammar School)、 聖保羅學校(St Paul's School)、 劍橋大學 |
職業 | 海軍部首席秘書 |
知名於 | 日記 |
政黨 | 托利黨 |
董事會 | 皇家學會會長、三一堂院長、倫敦市榮譽市民、樸茨茅斯榮譽市民、 英屬丹吉爾委員會司庫 |
信仰 | 聖公宗 |
配偶 | 伊莉莎白·皮普斯 (Elisabeth Pepys) |
親屬 |
儘管皮普斯沒有真正的海軍經歷,但憑藉裙帶關係、自身的努力和管理方面的天賦,從一介平民一步步擢升為查理二世及詹姆士二世在位期間的海軍部首席秘書。他任內推行的改革對英國皇家海軍早期的專業化起深遠影響,很多舉措成為現代海軍建制的基礎。[1]
他在1660年到1669年間寫下的生動翔實的日記於19世紀發表後,被認為提供了英國復辟時期社會現實和重大歷史事件(如倫敦大瘟疫、第二次英荷戰爭、倫敦大火)的第一手資料和研究素材。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皮普斯出生在倫敦艦隊街[2][3][4]。父親約翰·皮普斯(1601–1680)是裁縫,母親瑪格麗特·皮普斯(1667年去世)是屠夫的女兒[3]。他父親的一位表兄理查·皮普斯是國會議員,擔任過愛爾蘭的首席法官。
山繆是11個孩子中第5個出生的,但是由於當時嬰幼兒死亡率很高,他成為了家裡的長子。[5]。幼年時期他並未住在倫敦,而是跟著一名護士住在北部的Kingsland[3]。少年時期先後在亨廷頓文法學校(Huntingdon Grammar School)和聖保羅學校(St Paul's School)接受教育[3],期間他目睹了查理一世1649年被送上斷頭台的一幕。
1650年,皮普斯憑兩個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6月進了三一學院[7]次年5月轉到抹大拉學院並於1654年獲得學位[3][8]。之後他投奔父親的另一位表兄,愛德華·孟塔古爵士(後來受封第一代三文治伯爵)。1655年,他與14歲的伊莉莎白·米歇爾結婚。新娘是法國胡格諾派移民後裔。[3]
疾病
編輯很年輕的時候皮普斯即患上了尿路結石[9],疼痛和血尿等症狀一直折磨著他。1657年,皮普斯決定動手術。這在當時是一個風險極大且痛苦極大的決定。1658年3月26日手術在一位表親特納太太家中進行[10]據稱取出的結石有網球大小[11]。後來很多年他都在這一天慶祝紀念這次成功的手術[12]。但是手術還是留下了一些後遺症[13],皮普斯一生無子可能與此有關。
1658年中,皮普斯搬到今唐寧街附近的斧頭場(Axe Yard),並在喬治·唐寧爵士手下為政府的財務部工作[3]。
日記
編輯1660年1月1日,皮普斯開始記日記。這個習慣保持了近10年。在日記中,他追逐的女性、相處的友人,他的忌妒心、不安全感以及與妻子的緊張關係等等巨細靡遺。私人生活之外,日記中對政治時事的評論和國家大事的記載也占有同樣的比重。
最初的幾個月,日記中描述了蒙克將軍進軍倫敦一事。4-5月,他跟妻子的關係緊張。他跟著孟塔古爵士的船隊去荷蘭接流放中的查理二世回國。6月18日孟塔古授勳為三文治伯爵。7月13日,皮普斯得到了海軍委員會(Navy Board)法案秘書的職位[3],年薪350磅外加福利獎金(競爭這一職位的對手曾以1000英鎊賄賂皮普斯被其拒絕),隨後皮普斯搬到倫敦市希興里(Seething Lane)的官邸。
在海軍委員會,皮普斯很快展現了他的才能,他在日記中尖銳地批評了位階較高但是做事沒效率的同事們,包括海軍上將威廉·潘恩爵士(Admiral Sir William Penn)、喬治·卡特萊特爵士(Sir George Carteret)等人[3]。
日記中對1660年代的幾件大事的記述尤其寶貴。包括1665-67年間的第二次英荷戰爭,1665年的倫敦大瘟疫和1666年的倫敦大火[14]。日記定稿的編者Latham寫道:「他對這兩個事件的描述生動而震懾人心。這不是高高在上的報道,而是充滿了同理心。皮普斯一貫關注的是人,而非文學效果。」[15]
停止日記
編輯皮普斯認為記日記影響了他的視力[16]。1669年5月,他決定停止寫作任何東西,需要記錄時他請他的助理們代勞[17]。這樣一來繼續記日記就不太可能了。同年6-9月,皮普斯夫婦到法國度假,回國後伊莉莎白病倒了,並於11月10日去世。皮普斯在倫敦哈特街的聖奧雷夫教堂為她立了碑。
政治生涯和海軍
編輯1673年,他被擢升為海軍總部秘書,並從諾福克地區選為國會議員。1673年,他參與了建立了基督醫院的皇家數學學校(Royal Mathematical School)[18],這個學校每年訓練40位年輕人學習航海術,後來成為皇家海軍和英國商船隊的人才儲備庫。1675年,他被任命為基督公學的校長,之後也長期參與管理。之後到1699年,經過他多年努力,數學學校找到了合適的校長,而皮普斯也被授予倫敦市的榮譽市民稱號。
1684年6月,他被任命為國王的海軍部秘書(這個職位一直持續到查理二世1682年2月駕崩,詹姆士二世即位)。1685到1688年間,他不僅作為海軍部秘書,而且作為哈威治(Harwich)地區的國會議員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但是1688年光榮革命後詹姆士二世逃出英國,皮普斯的政治生涯也告終結。他在1689年1月哈威治地區的選舉中失利,並於2月辭去了秘書職位。
皇家學會
編輯皮普斯於1665年當選為皇家學會院士。並於1684年12月1日至1686年11月30日擔任主席。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此期間出版,初版封面上印有皮普斯的名字,表示對出版的許可。
概率論中有一個「牛頓-皮普斯問題」即由牛頓與皮普斯的討論引發。該問題是:擲6次骰子至少擲出一次6點,擲12次骰子至少擲出2次6點,擲18次骰子至少擲出3次6點,那種概率更高。[19] 最近的研究發現,牛頓給出了正確結論,但推理過程有瑕疵。[20]
退休和去世
編輯從1689年5到7月,以及1690年6月,皮普斯兩次被懷疑是詹姆士黨而被捕入獄。不過指控後來都沒有成立。被釋後,他從公眾生活中退休,時年57歲。十年後的1701年,他搬離倫敦,住到一個朋友威廉·休爾(William Hewer)在克萊姆的家裡。威廉在海軍部時是皮普斯的下屬。[21]克萊姆當時尚屬郊區,不過已經是大倫敦的一部分。皮普斯在那裡一直住到1703年去世。他沒有子嗣,把自己的產業留給了外甥約翰·傑克森[22],他的朋友休爾是執行人。[23]
注釋
編輯- ^ Ollard, 1984, ch.16
- ^ Tomalin (2002), p3. "He was born in London, above the shop, just off Fleet Street, in Salisbury Court."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Knighton (2004)
- ^ Wheatley Particulars of the life of Samuel Pepys: "but the place of birth is not known with certainty. Samuel Knight, ... (having married Hannah Pepys, daughter of Talbot Pepys of Impington), says positively that it was at Brampton"
- ^ Trease 1972, p.6
-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website: Elizabeth (sic) Pepys. [201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2).
- ^ 'Samuel Pepys - The Unequalled Self', Claire Tomalin, p.28
- ^ Trease 1972, p.13, 17
- ^ Trease 1972, p.16
- ^ 手術過程中沒有使用麻醉劑而是由四個大漢用繩索制約病人。詳細描述可參見Tomalin寫的傳記
- ^ 當時的網球比現代的要小一些,不過仍然是很大的結石
- ^ 1660年的日記里他寫道,「兩年前我在特納太太家做了結石移除手術。我活下來並把這一天當成節日,去年在家裡慶祝,以後也會,和特納太太一起。」
- ^ 日記中有描述著涼時膀胱的疼痛。1700年四月,皮普斯在給侄子的信中寫道,「It has been my calamity for much the greatest part of this time to have been kept bedrid, under an evil so rarely known as to have had it matter of universal surprise and with little less general opinion of its dangerousness; namely, that the cicatrice of a wound occasioned upon my cutting of the stone, without hearing anything of it in all this time, should after more than 40 years' perfect cure, break out again.」皮普斯死後,屍檢發現他的左側腎臟潰瘍,並發現了7枚結石。他的膀胱壞疽,舊傷口又裂開了。
- ^ Knighton寫道:'From its reporting of these two disasters to the metropolis in which he thrived, Pepys's diary has become a national monument.'
- ^ 'His descriptions of both – agonisingly vivid – achieve their effect by being something more than superlative reporting; they are written with compassion. As always with Pepys it is people, not literary effects, that matter.'Short biography [of] Pepys. Pepys Library websit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7).
- ^ In Latham and Matthews's Companion to the diary, Martin Howard Stein suggests that Pepys suffered from a combination of astigmatism and long sight.
- ^ 助理之一的保羅·洛倫(Paul Lorrain)後來成為新門監獄(Newgate Prison)的牧師,因規範了死囚懺悔的文書而聞名。
- ^ 基督醫院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慈善寄宿學校,民間稱藍衫學院。[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Weisstein, Eric W. (編). Newton-Pepys Problem. at MathWorld--A Wolfram Web Resource. Wolfram Research, Inc. [2008-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2) (英語).
- ^ S. M. Stigler, 'Isaac Newton as Probabilist,' Statistical Science, Vol. 21 (2006), pp.400-403
- ^ footnote on Will Hewer, The Diary of Samuel Pepys, Vol. 10, Samuel Pepys, Robert Latham, William Matthew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4).
- ^ 皮普斯剝奪了他的外甥山繆·傑克森的繼承權,因為後者的婚姻違背了他的意願。然後他重新設立遺囑把產業留給當時未婚的約翰,約翰1724年去世後,產業留給了他的妻子安妮,安妮是威廉·休爾的繼承人休爾·艾奇利(Hewer Edgeley)的姐妹。所以最後皮普斯的產業與休爾家的產業都傳到了艾奇利家。
- ^ Will Hewer, The Diary of Samuel Pepys, Samuel Pepys, 1899.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2).
參考書目
編輯- Bryant, Arthur. Samuel Pepys (I: The man in the making. II: The years of peril. III: The saviour of the navy) Revised 1948. Reprinted 1934, 1961, et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3. LCC DA447.P4 B8.
- Ollard, Richard. Pepys: a biography First published 197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ISBN 0-19-281466-4.
- Tomalin, Claire. Samuel Pepys: the unequalled self. London: Viking. 2002. ISBN 0-670-88568-1.
- Trease, Geoffrey. Samuel Pepys and his world. Norwich, Great Britain: Jorrold and Son. 1972.
- Andrew Godsell "Samuel Pepys: A Man and His Diary" in "Legends of British History" 2008
- C. S. Knighton, 『Pepys, Samuel (1633–1703)』,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 Henry B. Wheatley (編). The Diary of Samuel Pepys M.A. F.R.S.. London: George Bell & Sons. 1893.
- Pepys, Samuel (1995) Robert Latham ed. Samuel Pepys and the Second Dutch War. Pepys's Navy White Book and Brooke House Papers Aldershot: Scholar Press for the Navy Records Society [Publications, Vol 133] ISBN 1-85928-136-2
- Pepys, Samuel. C. S. Knighton , 編. Pepys's later diaries. Stroud: Sutton. 2004. ISBN 0-7509-3656-8.
- Pepys, Samuel. Guy de la Bedoyere , 編. Particular friends: the correspondence of Samuel Pepys and John Evelyn 2nd edition. Woodbridge: Boydell & Brewer. 2005. ISBN 1-84383-134-1.
- Pepys, Samuel. Guy de la Bedoyere , 編. The letters of Samuel Pepys, 1656-1703. Woodbridge: Boydell. 2006. ISBN 1-84383-197-X.
- Seal, Jeremy. The Wreck Detectives: Stirling Castle. Channel 4. 2003 [2006-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6). – Som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n Pepys and the Royal Navy.
外部連結
編輯在線的皮普斯日記:
- Samuel Pepys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Phil Gyford's Samuel Pepys' dia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hich provides a daily entry from the diary, as well as detailed background articles, plus annotations from readers.
- Duncan Grey's pages on Pepy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其他皮普斯相關站點:
- Pepys libra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line at Magdalene College, Cambridge, including an essay by Robert Latham
- Pepys Ballad Archive
- The Samuel Pepys Club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epys, Vis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