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建築以其規模大小分為宗座聖殿主教座堂教堂。它們都遵從產生於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早期基督教建築傳統的形式、功能和造型。

索爾茲伯里座堂有英國最高的教堂尖頂
莫斯科聖瓦西里主教座堂,常被視作俄羅斯的象徵

特別是主教座堂,以及許多大教堂和宗座聖殿,會有特定的複雜建築結構,這在教區教堂比較少見。它們往往傾向於展示當時更高水平的建築風格和高超的建築能力,並且獲得了普通教區教堂所沒有的宗教地位和社會地位。此類主教座堂往往是其區域內最好的建築之一,並成為當地的驕傲。許多主教座堂和宗座聖殿,以及一些大教堂,都是名列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作品。這包括聖彼得大教堂巴黎聖母院科隆大教堂索爾茲伯里座堂布拉格大教堂林肯大教堂聖但尼聖殿聖瑪麗亞馬焦雷大教堂聖維塔教堂聖馬克大教堂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聖巴西爾大教堂,以及未完工的聖家族大教堂和現在作為博物館使用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等。

最早的大教堂可以追溯到古典時期晚期。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其教堂也在世界各地建設開來。它們的形式取決於當地的材料和技術水平。通過主教下發到其他區域的一紙命令,作為建築師的主石匠在世界各地興建起了不同風格的建築。[1]這些風格先後有早期基督教風格、拜占庭風格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18至20世紀初的各種復興風格,以及現代風格。[2]在各種學術風格之上還糅合了當地的區域特徵。[2]

作用

編輯
 
建築風格上獨樹一幟的宗座聖殿聖家堂綜合了傳統哥德式的結構和新藝術運動風格的繪畫、當地藝術及其作者高迪的想像力。

世界上諸多最大和最具有建築意義的教堂中,很多都是建成為主教座堂(Cathedral)或修道院(Abbey)使用的。在羅馬天主教堂中,又有許多被升級為宗座聖殿(Basilica)。下面這些類別不是排他性的。一個教堂既可以是修道院,又可以是主教座堂,也可以是宗座聖殿。一些偉大的新教教堂,如烏爾姆大教堂,就不是其中任何一個類別。而其他的,如威斯敏斯特教堂,之前曾是修道院和主教座堂。從天主教的觀點來看,所有的東正教新教教堂不會被指定為「宗座聖殿」。主教座堂(Cathedral)一詞在東正教和新教里,有時非主教座堂的大教堂,也會冠以此名。一些重要的教堂也被稱為「寺」(Temple)或者「禮拜堂」(Oratory)。

主教座堂

編輯

在這些類型的建築中,主教座堂(Cathedral)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在某程度上,「主教座堂」或者「大教堂」這個詞,有時被錯誤地應用於任何巨大或者雄偉的教堂。事實上,主教座堂不一定要很大或者雄偉,儘管許多主教座堂的確是這樣的。主教座堂的名稱來源於「主教」(Cathedra)或者「主教的寶座」(拉丁語:ecclesia cathedralis)。主教座堂作為教區主教的駐地,具有特殊的教會地位和管理職能。

主教作為地方神職人員管理者的作用,從公元1世紀就開始了。 [3]兩百年後,隨著羅馬皇帝康斯坦丁一世在313年宣布基督教合法化,教堂迅速地建立了起來。羅馬興建了5個非常大的教堂,雖然經歷很多變動或重建,它們在今天依然還存在。這包括羅馬大教堂(現拉特朗聖若望大殿),以及更加著名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4]

主教座堂的建築形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作為主教駐地的儀式功能。主教座堂是與其他基督教教堂一樣慶祝聖事、誦讀聖經、進行禮拜、禱告和佈道的場所。但是一般來說,在主教座堂裡這些事情會比小教堂裡做得更加精緻、華麗和宏偉。這些排場在重要的禮拜儀式期間尤其講究,如施堅振聖事或授聖職的時候。主教座堂也通常是地方或國家政府相關的儀式場所,主教為君主加冕或市長任職主持儀式。

宗座聖殿

編輯

巴西利卡(Basilica)這個詞,當應用於教堂時,可以有兩種方式。在建築上,它代表跟古羅馬類似的巴西利卡建築:平面呈長方形,有一個中殿,兩側通過廊柱分隔出側廊,一端有後殿。而在教會意義上,巴西利卡即宗座聖殿,是教皇指定的教堂,並因此獲得了某些特權。

被指定為宗座聖殿的可以是主教座堂、修道院、聖地或者教區教堂。四個所謂的「特級宗座聖殿」是公元4世紀羅馬的四個教堂:拉特朗的聖若望大殿聖伯多祿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以及聖母大殿。世界上有超過1500個教堂被指定為次級宗座聖殿。如此多指定的原因是因為教堂是朝聖的地點,包含了聖徒的遺物或者宗教朝拜的對象,如所謂的真十字架的碎片。這些教堂通常較大,具有相當的建築學意義。它們包括亞西西的聖方濟各聖殿、伯利恆的聖誕教堂、葡萄牙的法蒂瑪聖母朝聖地、上海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馬尼拉的聖母無原罪聖殿主教座堂、墨西哥城的瓜達露佩聖母聖殿等。

修道院

編輯

修道院是一個現在或過去遵循修行制度的教堂。這些制度包括本篤會熙篤會奧思定會方濟各會道明會耶穌會等。許多修道院的教堂是或者曾經是修道院的一部分,包括宿舍、食堂、迴廊、圖書室、禮拜室及其他類似建築。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修道院頻繁扮演著為當地教會團體服務的角色。在如英格蘭等修道院被解散的地方,修道院教堂被用作教區教堂。在亞洲和南美洲許多地區,修道院是最早建立起來的教堂。著名的修道院有義大利米蘭的恩寵聖母、英國的貝弗利大教堂、法國的男子修道院聖但尼聖殿、奧地利的梅爾克修道院、希臘的大蘿拉修道院、菲律賓馬尼拉的馬拉特教堂

建築設計

編輯
 
教堂建築的結構示意圖

多數情況下,教堂呈十字形,東西走向的中殿和南北走向的耳堂相交叉。有的主教座堂的耳堂大而突出(例:約克主教座堂),也有的是側廊向外突出(例:亞眠主教座堂)。

教堂通用的建築形式

編輯

由於不同歷史時期建築的多樣性,不是每個教堂都含有以下所述的所有特徵。

軸線

編輯

大多數教堂是十字形的,有明確的軸線。軸線通常是東西朝向,主入口通常在西面,室內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最東面,使得教徒可以面向基督來臨的方向。東面也是太陽升起的方向,這種建築特徵往往側重於使用陽光增強內部的照明。並非所有教堂都保持嚴格的東西朝向,但即使這樣,也會使用「東末」(East End)或「西前」(West Front)這樣的說法。[5]然而羅馬許多教堂,比較著名的是聖彼得大教堂,面對的是相反的方向。

垂直感

編輯

大教堂的外部往往有向上延伸的特徵。可能是ㄧ個圓頂,一座中央塔樓,也可能是像施派爾主教座堂一樣的兩座西側塔樓。塔頂可以是尖頂或小圓頂。

正面

編輯

正面或者「西前」是教堂外部最華麗的部分,通常有三個有著繁複雕塑的大門。正面通常有一個大窗戶,如玫瑰窗

在西歐的傳統中,正面往往有成對的塔。這些塔源於在耶路撒冷聖墓教堂實行的傳統。在聖周期間,信徒們沿著十字形的路線進入聖殿。聖殿在早期基督時期由墳墓上方穹頂狀的神殿和兩側帶有門廊的樓梯組成。聖殿由一個小塔支撐,通過小塔可供隊伍出入。這些塔樓尤其在羅馬式建築中被象徵性的採用為角炮樓,並在諾曼和哥德式建築中發展為巨大的塔樓,以至於達到科隆大教堂無與倫比的高度。

東面

編輯

東面是教堂表現出最大多樣性的地方。在東面的內部是教堂的祭壇所在的聖堂。

  • 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式 - 具有一個突出的半圓形後殿。
  • 羅馬式 - 有一個圓形的後殿。它在高處可以是方形的,半圓形的後殿比較低矮,這在義大利、德國和東歐比較常見。在法國和英國,聖壇終止於東部末端高處的半圓形結構,周圍是一圈迴廊。這雖然在法國很常見,但在英國只保留在沒有重大變化的諾里奇座堂
  • 法國、西班牙、德國和東歐哥德式 - 東部末端較長並延伸到高聳的祭壇末端。東部的通道在環繞在後殿周圍形成一個較低的迴廊。迴廊外可能有一些突出的放射方向的禮拜堂稱作「圓室」。
  • 英國哥德式 - 有巨大的多樣性。

內部結構

編輯

中殿和側廊

編輯
左側為中殿Nave),右側為側廊Aisle英語Aisle

大多數西歐傳統的主教座堂和大的教堂都有高而寬的中殿。中殿兩側通過柱子分隔出較低矮的拱廊,稱為側廊。中殿和側廊構成了十字形教堂的長臂,是建築的主體。中殿是朝拜者聚集的地方,而側廊則在即使中殿擠滿朝拜者時,也能方便他們走動。同時通過內牆來支撐石制的教堂高聳的屋頂。在側廊的上方是天窗,可以為中殿提供照明。

拱廊偶爾會與中殿一樣高,尤其是在德國,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大廳教堂」。多數教堂在每側都有一個側廊。而在一些大的教堂,特別是中世紀晚期的教堂,每側各會有兩個側廊。巴黎聖母院則有一個側廊和兩個側殿。在按照對稱規劃的教堂里,軸線是穿過主門和祭壇的一條直線。

耳堂和交叉甬道

編輯
左側耳堂Transept英語Transept),右側為交叉甬道Crossing英語Crossing (architecture)

耳堂形成了教堂的兩臂,為教徒和額外的禮拜堂提供空間。耳堂禮拜堂通常是獻給特定的聖徒,或者耶穌的某個生活層面,如耶穌降生耶穌復活。在英國的一些大教堂裡,通常有第二個帶有禮拜室的耳堂,以便於神職人員每天進行聖事活動。在集中式教堂裡,如聖索菲亞大教堂及許多典型的東正教教堂,教堂內部的主要空間都是在圓頂下方的。

教堂中殿和耳堂交叉的地方稱為交叉甬道(Crossing),上方常有一個尖塔(Flèche)或圓頂,尖塔或圓頂內部可能是教堂內部的主要特徵。這在英國一般比較特殊,其交叉甬道上面往往是一座塔樓,塔樓有的有尖頂,有的沒有。[6]

內殿、詩班席

編輯
內殿Chancel英語Chancel
迴廊Ambulatory英語Ambulatory
祭室Apse chapel英語Apse chapel
半圓形後殿Apse英語Apse

教堂內穿過耳堂、再往內部延伸的區域,在建築學上被稱為「內殿」(Chancel)。狹義的內殿僅僅包括詩班席(Choir)和帶有祭壇(Altar)的聖所(Sanctuary)。廣義上其實包括交叉甬道以東的所有區域。這種建築建構在羅馬式和哥德式建築中較常見。詩班席所在的地方通常包含詩班位、聖所及主教座位(Cathedra)。

在有著兩個耳堂的英國主教座堂裡,詩班席旁邊還有一個區域稱作聖台所(Presbytery)。這是牧師或僧侶做個人禱告的地方。通常在教堂的東部末端還有許多額外的祭室,其中最重要的聖母堂(Lady Chapel)就是用來侍奉聖母瑪利亞的。

祭壇

編輯

外部裝飾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John Harvey, The Gothic World.
  2. ^ 2.0 2.1 Sir Banister Fletcher,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
  3. ^ Ignatius of Antioch, in Letter to the Ephesians written c.100 CE.
  4. ^ Pio V. Pinto, The Pilgrim's Guide to Rome.
  5. ^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新考文垂座堂,其「東末」實際上是朝北的,因為在二戰期間舊教堂被摧毀,新建造的教堂垂直於舊教堂的殘骸。
  6. ^ Gerald Randall, Church Furnishing and Dec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