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厄同星PhaetonPhaëton,有時也拼寫為 Phaethon)是位於火星木星軌道間的一顆假想的行星,它的毀滅被認為是導致小行星帶形成的原因和材料。這顆行星是以希臘神話中太陽神赫利俄斯的兒子法厄同的名字命名的,他曾試圖駕駛其父親的太陽車,最終因失控而被宙斯擊斃。

海因里希·奧伯斯提出了法厄同星的概念

小行星3200Phaethon有時也會被錯誤地拼寫為Phaeton。

法厄同星假設

編輯

基於目前已被證實並不可靠的提丟斯-波得定則,當時有一部分人相信在火星木星之間存在著另一顆行星。作為這一定則的提出者之一,約翰·波得便開始尋找這第五顆行星。當小行星帶中最大的一顆小行星穀神星(目前被認為是一顆矮行星)1801年被發現時,它正好位於預測中第五顆行星的位置,因而當時有許多人認為穀神星就是這顆缺失的行星。然而,1802年天文學家海因里希·奧伯斯在與穀神星幾乎相同的軌道上發現了名為智神星的小行星。

奧伯斯提出,這些新的發現都是一顆曾經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的碎片,他還預言更多的碎片將會被發現。之後卡爾·路德維希·哈丁發現的婚神星和奧伯斯自己發現的灶神星都支持了這一猜測。

這一假說認為是一顆假定的第五行星的毀滅導致了小行星帶的形成,該假說目前通常被稱作分裂理論(disruption theory)。它認為在太陽系中曾經有一顆主要的行星處於火星和木星之間,但由於某些原因最終被摧毀了。其原因可能包括:

  • 它運行到了離木星過於靠近的位置,被這一氣體巨星的巨大引力撕裂了。
  • 它被某一巨大的天體撞擊。
  • 它被假設中的一顆褐矮星——太陽伴星所毀滅。
  • 它由於其內部的某些災難而被損滅。

20世紀,前蘇聯隕石學家葉甫根尼·克林諾夫英語Yevgeny Krinov用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法厄同命名了這一行星。

現今觀點

編輯

目前,法厄同星猜測已被吸積盤模型所取代。現今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是原行星盤的殘餘,在太陽系形成初期,這一區域中原行星盤的碎片由於受到木星巨大重力的影響而未能形成行星。

然而,這一假說仍舊被一些非科學家所支持。其中一個著名的支持者是民科考古學家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in),基於他對古代蘇美爾神話的研究,他把各神明當成星球與外星種族。他認為迪亞馬特尼比魯都是行星,然後前者被後者所毀滅[來源請求]。不過,他的這一研究通常被認為是未能被詳細證實的。

1988年,唐納·派登(Donald W. Patten)在一本名為《大災難與舊約》(Catastrophism and the Old Testament)的書中描述了一個理論,認為一顆被他稱為阿斯特拉(Astra)的行星在向火星運動的過程中到達洛希極限,之後化為碎片,如同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結果。

在與不明飛行物通靈術有關的來源中,法厄同星還被稱為馬爾戴克(Maldek)。[1]

參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Don Elkins, Carla Rueckert, James Allen McCarty. The Ra Material: An Ancient Astronaut Speaks (The Law of One , No 1). Donning Company Publishers, 1984. ISBN 9780898652604. amazon.com. Retrieved on December 26, 2008.
  • Christy-Vitale, Joseph. Watermark: The Disaster That Changed the World and Humanity 12,000 Years Ago.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4. 
  • McSween, Harry Y. Meteorites and Their Parent Plane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p. 35.
  •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917. , Records of meetings 1808-1916 in v. 11-27, p. 872.

  本條目包含來自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