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號魚雷艇
海鷗號(德語:Möwe)是德國國家海軍暨戰爭海軍於1920年代中期建造的六艘猛禽級(亦稱1923級)魚雷艇的首艇,得名於海鷗。它於1925年3月2日開始在威廉港國家海軍造船廠鋪設龍骨,1926年3月24日下水,至同年10月1日交付使用,成為一戰後首艘新建的德國魚雷艇。該艇曾在1930年代末的西班牙內戰期間多次執行不干預巡邏任務。二戰爆發後,海鷗號又在1940年襲擊挪威首都奧斯陸的行動中發揮了次要作用。它於同年5月遭一艘英國潛艦以魚雷擊中並嚴重受損,直到1942年才重新投運,進而被轉移到德占法國。之後,該艇主要協助突圍艦、破交艦以及U艇穿越比斯開灣。它還在1944年6月的諾曼第戰役期間布設了多處雷區並襲擊盟軍艦艇。當月,海鷗號遭英國轟炸機擊沉。
1923級的右立面和平面圖
| |
歷史 | |
---|---|
德國 | |
船名 | 海鷗號 |
艦名出處 | 海鷗 |
建造方 | 威廉港國家海軍造船廠 |
船廠編號 | 102 |
鋪設龍骨 | 1925年3月2日 |
下水日期 | 1926年3月24日 |
入役日期 | 1926年10月1日 |
結局 | 1944年6月16日沉沒 |
技術數據(竣工時) | |
船級 | 1923級魚雷艇 |
排水量 |
|
船長 | 87.7公尺 |
型寬 | 8.25公尺 |
吃水 | 3.65公尺 |
動力輸出 | 23,000匹軸馬力(17,00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蒸汽輪機 |
船速 | 33節(61公里每小時;38英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1,800海里以19節 |
乘員 | 120 |
武器裝備 |
設計及裝備
編輯作為同級首艇,海鷗號的尺寸較其後續姊妹艇略小,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84.7公尺和87公尺,因為它配備了圓形的巡洋艦型艉,而不是其姊妹艇扁平的肋板方艉。[1]它有8.25公尺的舷寬以及平均3.65公尺吃水深度;設計排水量為811噸,滿載時則可達1,232噸。[2]海鷗號由兩台布洛姆-福斯齒輪傳動蒸汽輪機提供動力,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2.5公尺的三葉螺旋槳。過熱蒸汽則由三台燃油水管鍋爐供應,這使得它在23,000匹軸馬力(17,00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設計航速為33節(61公里每小時)。[3]該艇最多可貯存321噸燃料油,理論上能夠以20節(3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巡航2,000海里(3,700公里)。[4]但實踐證明,19節(35公里每小時)速度下的有效航程僅為1,800海里(3,300公里)。艇只的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和116名水兵。[2]
竣工時,1923級艇裝備有三門150公釐45倍徑艇用高射砲作為主砲,一門位於艇艏前部,兩門位於艇艉後部;其中艇艉的兩門以背負式布局安裝在開放式砲架上,另一門則受到砲擋保護。[5]它們還在兩座水面三聯裝掛架上安裝有六具500公釐魚雷發射管,[6]並可攜帶多達30枚水雷。1931年後,這些魚雷發射管被533公釐管取代,[4]並增加了一對20公釐30式高射砲。至戰爭期間,又在2號砲的前方加裝了一座四聯裝20公釐砲;另在艇艉煙囪周圍安裝有三門以及在艦橋翼台安裝有兩門單裝20公釐砲。1944年前後,則安裝了一台FuMB-4「薩摩斯」型雷達探測器。[7][8]
建造及服役
編輯海鷗號的建造資金於1924財政年度獲批,自1925年3月2日起在威廉港的國家海軍造船廠鋪設龍骨,建造序列為102。[3]它於1926年3月24日下水,至同年10月1日交付使用。[9]該艇最初被編入第4魚雷艇半區艦隊(4. Torpedoboots-Halbflottille),以取代行將退役、在一戰前建造的老舊大魚雷艇T-157號。[10]海試一直持續到1927年9月,並發現了穩定性問題。為了消除隱患,海鷗號不得不於1928年5月15日停運,並返回造船廠接受必要的改裝,其在第4半區艦隊的位置則由姊妹艇信天翁號接替。[11]
完成改裝後,海鷗號於1928年10月1日重新加入第4半區艦隊,並參與了該部隊於1929年4月至5月前往西班牙水域的海外巡航。但在離開威廉港時,它不慎與信天翁號相撞。經過必要的維修,兩艇於四天後重新加入半區艦隊。在這次旅途中,海鷗號分別到訪了阿勞薩灣和拉科魯尼亞。該艇於1929年8月22日再度停運,其船員被轉移到姊妹艇海雕號。自1930年8月30日起,海鷗號頂替狼號重新投運,並臨時擔任區艦隊領艦職責。它跟隨半區艦隊於1931年夏天出訪利鮑,並參加了前往挪威的艦隊巡航。1932年7月,偵察部隊總司令、海軍少校康拉德·阿爾布雷希特搭乘輕巡洋艦柯尼斯堡號,率領第4半區艦隊出訪斯德哥爾摩。作為訓練巡航的一部分,它們於1933年重返挪威港口,1934年又接連到訪挪威和瑞典諸港。1935年10月1日,第4半區艦隊在威廉港改制為第4魚雷艇區艦隊(4. Torpedoboots-Flottille),陣中成員除海鷗號之外,還包括其姊妹艇獅鷲號、神鷲號和隼號。[11]
在1936年到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期間,海鷗號曾三度被部署至西班牙沿岸執行不干預巡邏。第一次任務是1936年8月11日至9月15日與神鷲號共同執行,而第2區艦隊的四艘魚雷艇(海雕號、信天翁號、猞猁號、豹號)則與輕巡洋艦科隆號、裝甲艦德國號和舍爾將軍號一起緊隨其後離港前往西班牙北部海岸,分別停靠交戰雙方的港口,將德國和其他難民被疏散到法國。這些軍艦不僅接收難民,還為德國政府租用來撤離德國人的許多商船提供保護。海鷗號的第二次西班牙部署是與第4區艦隊餘部以及輕巡洋艦紐倫堡號一同在西班牙東南部沿岸的地中海區域實施觀察。1937年10月,海鷗號再度跟隨第4區艦隊展開第三次部署。在此期間,德國部隊在西班牙附近的旗艦主要是德國號。它們在德國入侵奧地利的前一天(3月12日)被召回,因為當局擔心西方列強會扣押這些艦艇作為談判的籌碼。[11]1938年11月1日,海鷗號與信天翁號和獅鷲號一起換編至新成立的第5魚雷艇區艦隊。[12]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與其它同級艇一樣,海鷗號在戰爭爆發之初的主要工作是為布雷艦在北海布設防禦性雷區提供支援。[13]在1940年4月「威悉演習行動」的挪威戰役中,該艇被編入海軍少將奧斯卡·庫梅茲(旗艦為重巡洋艦布呂歇爾號)麾下的第五集群,任務是在4月9日攻占奧斯陸。海鷗號接載了114名入侵部隊士兵,是布呂歇爾號穿越卡特加特海峽進入奧斯陸峽灣的護航艦艇之一。在德勒巴克灣海戰期間,該艇身處向灣區推進的德軍編隊後方。當挪威的岸防工事在布呂歇爾號試圖通過奧斯卡堡要塞時將其擊潰後,海鷗號奉命在索恩卸下部隊。大約17:30,它與姊妹艇神鷲號支援占領了德勒巴克附近的科帕斯和胡斯維克砲台。一個多小時後,海鷗號打著休戰旗接近主要塞,其艇長赫爾穆特·諾伊斯上尉要求對方投降;要塞指揮官比爾格·埃里克森上校則拖延談判,直到派出更高階的軍官。翌日,該艇護送裝甲艦呂措號穿越奧斯陸峽灣,直到收到其姊妹艇信天翁號擱淺並被毀的消息。海鷗號受命在奧斯陸灣的邊緣地帶接替信天翁號。呂措號只得在沒有任何護航的情況下繼續駛向德國,於當天晚些時候在丹麥海岸外遭一艘英國潛艦以魚雷擊沉。海鷗號和神鷲號等艦艇於次日早晨抵達提供救援。[14]
1940年4月18日,海鷗號與姊妹艇獅鷲號和海雕號護送布雷艦漢薩之城但澤號和皇帝號在瑞典主禱文燈塔對開的卡特加特海峽布設了兩處反潛雷區;傍晚時分,布雷艦羅蘭號、眼鏡蛇號、普魯士號和路易絲王后號在這些魚雷艇的保護下又布下四處雷區。4月29日至30日,海鷗再度參與布雷作業:羅蘭號、眼鏡蛇號、皇帝號和普魯士號在斯卡格拉克海峽的大漁人淺灘以北再布下一處雷區。除海鷗外,魚雷艇豹號、狼號、神鷲號以及驅逐艦Z-4「理夏德·拜岑」號和Z-8「布魯諾·海涅曼」號也加入其中。惟在駛至指定位置途中,在途中,豹號被普魯士號意外撞沉。次月,當海鷗號於5月8日護送滿載軍需物資的貨船帕利梅號和鵜鶘號從庫克斯港向斯塔萬格行進時,被英國潛艦大沽號以魚雷擊中。魚雷炸毀了它的艇艉,使之返航後一直處於維修狀態直到10月。在此期間,該艇重建了與姊妹艇相同樣式的艇艉。[4][15][16]海鷗號直到1942年4月才在柯尼斯堡重新投運,並於同年5月被轉移至德占法國。[17]
在1942年9月至10月期間,海鷗號成為從比斯開灣諸港出發前往日本的德國突圍艦的護航艦艇之一。但由於各種缺陷,該艇需要返回威廉港接受進一步檢修,直到1943年春季才再次全面投運。5月3日至7日,它受布雷艦首長指揮,與魚雷艇美洲豹號、獅鷲號以及十艘掃雷艦一起,保護布雷艦麗蠅號和東疆號在北海布設了兩處雷區。隨後,在6月4日至6日的英吉利海峽布雷作業期間,海鷗號又與第5區艦隊的成員隼號、獅鷲號、神鷲號和T-22號共同行動。當月晚些時候,第5區艦隊重返布雷斯特,協助護送U艇艇通過比斯開灣,並一直持續到8月初。然而,這些舊式魚雷艇的防空武器較弱,僅部分適合防禦來自空中的主要威脅,因此它們越來越多地用於夜間布雷,例如9月3日至9日,海鷗號便跟隨第5區艦隊的T-19號、T-25號、T-26號、T-27號和獅鷲號,為布雷艦鳩鴿號和灰山鶉號在英吉利海峽的布雷行動提供護航。[18]
1944年3月19日至20日,海鷗號與獅鷲號、T-27號、T-29號以及驅逐艦Z-23號和ZH-1號一起推進到比斯開灣北部,目的是逼退英國對德國海上運輸的空中監視。它們在是次行動中並未與敵接觸。隨後,由海鷗號、獅鷲號、神鷲號、美洲豹號、T-27號與T-29號組成的第4和第5區艦隊於3月21日至22日在勒阿弗爾和費康附近布設了兩處雷區。3月25日至26日夜間,這些艦艇又埋設了180枚水雷,並在巴夫勒爾附近遭到英國魚雷快艇的攻擊,其中對方的MTB-352號在交火中被擊沉。3月28日晚,它們還部署了爆炸裝置,使清除此前設置的水雷屏障變得更加困難。[19]4月17日至19日,包括海鷗號在內的五艘第5區艦隊魚雷艇從布雷斯特前往瑟堡,為護航隊提供遠程掩護。抵達瑟堡後,海鷗號、獅鷲號和神鷲號於4月21日至22日夜間開展了進一步行動,以布設並確保英吉利海峽沿岸的防禦性雷區的安全。第二天晚上,它們在巴夫勒爾附近再與英國魚雷快艇交戰,並擊沉了MTB-671號。4月28日傍晚,這些艦艇在瑟堡以北布設雷區時遭到英國戰鬥轟炸機的襲擊,並在規避機動時誤入英國雷區。只有神鷲號觸雷受損,但仍被拖曳回瑟堡。4月30日和5月1日,區艦隊餘部再完成三處雷區的布設,共計260枚水雷。[20]
三周後,區艦隊奉命從瑟堡轉移至勒阿弗爾,並於5月23日至24日夜間出發。海鷗號、獅鷲號、隼號、神鷲號和美洲豹號在次日清晨便遭到盟軍飛機的的襲擊,其中獅鷲號被兩枚炸彈擊中,導致其前部鍋爐艙起火,迫使它迎水前進。由於兩個鍋爐艙隨後都被水淹沒,獅鷲號無法操縱,並意外地與隼號相撞。後者只是輕微受損,但獅鷲號的艇艏嚴重變形,這給受命為其實施拖曳的海鷗號帶來了麻煩。到06:00左右,獅鷲號失去了全部動力,於06:32沉沒。隨後,神鷲號又於07:43觸雷,不得不由海鷗號拖曳完成剩餘的航程。[21]當盟軍於6月6日開始登陸諾曼第時,此時由海鷗號、隼號、美洲豹號和已完成改裝的T-29號組成的第5區艦隊,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多次從勒阿弗爾出擊,尋求擊沉盟軍艦艇。儘管耗費了50多枚魚雷和大量彈藥,但它們大多無功而返,僅於6月6日擊沉了挪威驅逐艦斯文納號。6月14日至15日夜間,隸屬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的蘭開斯特轟炸機群向勒阿弗爾港發動空襲,德國海軍輕型部隊都集中在那裡,其中包括位於49°28′N 0°9′E / 49.467°N 0.150°E的海鷗號。炸彈擊沉了隼號和美洲豹號,並嚴重損壞了海鷗號。後者最終於6月16日沉沒,但一些武器和設備被打撈出來。[22][23]
注釋
編輯- ^ Gröner,第191–192頁.
- ^ 2.0 2.1 Whitley 1991,第202頁.
- ^ 3.0 3.1 Gröner,第192頁.
- ^ 4.0 4.1 4.2 Gröner,第191頁.
- ^ Whitley 1991,第45頁.
- ^ Sieche,第237頁.
- ^ Whitley 1991,第47, 202頁.
- ^ Whitley 2000,第57–58頁.
- ^ Whitley 2000,第57頁.
- ^ Fock,第83頁.
- ^ 11.0 11.1 11.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31頁.
- ^ Whitley 1991,第77–79頁.
- ^ Rohwer,第2頁.
- ^ Haarr,第84, 128, 153, 156–157, 380, 382頁.
- ^ Rohwer,第20, 22頁.
- ^ Whitley 1991,第104頁.
- ^ Whitley 2000,第58頁.
- ^ Rohwer,第198, 249, 254, 256, 270頁.
- ^ Rohwer & Hümmelchen,1944 März.
- ^ Rohwer & Hümmelchen,1944 April.
- ^ Rohwer,第312, 317–318, 324頁.
- ^ Rohwer,第331–332, 335頁.
- ^ Whitley 1991,第158頁.
參考資料
編輯-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459-2.
- Fock, Harald. Z-vor! Internationale Entwicklung und Kriegseinsätze von Zerstörern und Torpedobooten 1914 bis 1939. Hamburg: Koehler in Maximilian Verlag. 2001. ISBN 978-3782202077.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Guns, Torpedoes, Mines and ASW Weapons of All Nations; An Illustrated Directory. Barnsley, UK: Seaforth Publishing.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1: Major Surface Warship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 Haarr, Geirr H. The German Invasion of Norway, April 1940 .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9. ISBN 978-1-59114-310-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6.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Rohwer, Jü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Third Revised.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1-59114-119-2.
- Rohwer, Jürgen; Hümmelchen, Gerhard. Chronik des Seekrieges 1939-1945. Stuttgart: Württembergische Landesbibliothek. 2007.
- Sieche. Germany. Chesneau, Roger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0. ISBN 0-85177-146-7.
- Whitley, M. J.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Two: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London: Cassell & Co. 2000. ISBN 1-85409-521-8.
- Whitley, M. J. German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1. ISBN 1-55750-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