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勝國
(重定向自盟军

同盟国(英语:Allies of World War II;俄语:Антигитлеровская коалиция;法语:Alliés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最终有57个国家[a]为抵抗轴心国的侵略而组成的联盟,也是与轴心国对立的阵营。同盟国组成及加入盟军的国家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都遭到了轴心国的武力侵略,或是基于担心轴心国会控制整个世界的原因[1]。同盟国在部分国家例如苏联中国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中又称法西斯同盟

同盟国
1939年—1945年
*  同盟国 *  珍珠港事件后加入的国家 *  轴心国 *  中立国 四警察: * 美国(自1941年) * 苏联(自1941年) * 大英帝国(自1939年) * 中国(自1937年) 被占领国流亡政府/反法西斯运动: *  自由法国 * 法国抵抗运动 * 波兰 * 波兰地下国 * 南斯拉夫 (流亡政府/反抗军)(1941年被占领,1945年复国) * 希腊流亡政府 * 荷兰 * 比利时流亡政府 * 挪威 * 捷克斯洛伐克 * 卢森堡 *  阿尔巴尼亚(反抗军)(二战前被意大利王国占领,1943年被德国占领,1945年复国) *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越南独立同盟会 * 丹麦 * 埃塞俄比亚帝国 * 自由泰国 * 日本人民解放联盟 轴心国倒向同盟国: *  意大利(自1943年) *  罗马尼亚王国(自1944年) * 保加利亚王国(自1944年) *  芬兰(自1944年) *  匈牙利王国(1945年) 其他同盟国 * 巴西 * 墨西哥 * 伊朗(1943-45) * 委内瑞拉 * 阿根廷 * 土耳其 * 智利 * 秘鲁 * 尼泊尔 * 汤加 * 古巴共和国 * 沙特阿拉伯 * 巴拿马 *  哥斯达黎加 *  多米尼加 *  萨尔瓦多 *  海地 *  洪都拉斯 *  尼加拉瓜 *  危地马拉 *  玻利维亚 *  利比里亚 *  哥伦比亚 * 巴哈瓦尔布尔土邦 *  厄瓜多尔 *  巴拉圭 *  乌拉圭 *  黎巴嫩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940年投降) 大英帝国自治领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南非 附庸国 * 埃及王国(英国) * 菲律宾(美国) * 蒙古(苏联) * 图瓦人民共和国(苏联) 殖民地、保护国与托管地 * 英属印度 * 北罗德西亚 * 南罗德西亚 * 坦噶尼喀 * 荷属东印度 * 英属香港 * 英属缅甸 * 马来联邦 * 海峡殖民地 * 伊拉克(1941-45) * 亚丁殖民地 * 停战诸国 * 英属索马里兰 * 比属刚果 * 马耳他 * 塞浦路斯 * 关岛 * 美属萨摩亚 * 冰岛王国/冰岛(英国占领至1944年) * 法罗群岛(英国占领) * 格陵兰(美国占领) * 英埃苏丹 * 英属巴勒斯坦 * 外约旦 * 巴布亚领地 * 新几内亚领地 * 斐济 * 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 * 所罗门群岛(英语:British Solomon Islands) 法国殖民地、保护国与托管地(1940年投降): * 法属阿尔及利亚 * 法属突尼斯 * 法属摩洛哥 * 法属西非 * 法属印度支那 * 法属赤道非洲(拒绝投降,并加入自由法国) * 叙利亚(英语:Syrian Republic (1930–58)) * 黎巴嫩(英语:Greater Lebanon) (于1944年独立建国)
  •   同盟国
  •   珍珠港事件后加入的国家
  •   轴心国
  •   中立国

四警察
被占领国流亡政府/反法西斯运动:

轴心国倒向同盟国:



附庸国

地位军事同盟
首都华盛顿(美国)
莫斯科(苏联)
重庆(中国)
伦敦(英国)
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
• 英国-波兰军事同盟
1939年3月31日
1941年3月11日
• 终结
1945年10月24日
同盟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初于战争爆发的时候(1939年9月1日),反德同盟包括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波兰第二共和国英国,旋即英国的自治领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纽芬兰自治领南非[2]亦加入了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美国中华民国加入同盟国。同时1941年后,大英帝国、美国及苏联的领袖被称为“三巨头”,担任著同盟国的领导角色[3]。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国与日本开战(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的行动,在当时亦是一位重要的盟友,并加入了缅甸战场协助英军[4][5]。中华民国和三巨头(英国、美国、苏联)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为“世界权力的托管人”,后来被称为同盟国的“四警察”或者“四大国[6][7]。中美英苏作为四大国率先在《联合国共同宣言》上签字,[8]之后在1943年的莫斯科会议所颁布的《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中“四大国”地位获得进一步确认[9]。其他盟国包括比利时巴西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亚希腊印度墨西哥荷兰挪威南斯拉夫[10]

于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同盟国设计了一个名字,称为“联合国”(United Nations)。后来在1942年1月1日签署的《联合国共同宣言》,成为了现代最重要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基础[11]。于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罗斯福的继任人哈里·S·杜鲁门总统向中、法、苏、英、美的外长提出各国应该“商定一份和平条约及欧洲国家边界的解决方法”,从而导致了外长理事会的建立。

中国 编辑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作为当时的中国代表,也是二次大战中同盟国的一员,其领土范围同时亦是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之一。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于同年7月31日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布与日本全面开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在亚洲孤军作战。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同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布《国民政府对日本宣战布告》,中华民国再度以正式公告方式对日宣战,中华民国与美国和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国轴心作战。自此中日战争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内外窘迫 编辑

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驱逐奉系领导人张学良势力,并在中国东北扶立满清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是为近代中国抗日战争之开端。其后中日之间又发生了淞沪抗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等数次冲突。而此时中国亦处于第一次国共内战及分裂的状态中,中国由国际认可的蒋中正委员长的中国国民党控制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所领导。蒋中正主张“攘外应先安内”,对苏联共产国际所扶植的中国共产党进行围剿。而在日本步步进逼的形势之下,对于蒋中正的主张,中国国内有不同意见,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所发起的一二·九运动。

第二次国共合作 编辑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中正,对他实施“兵谏”。在宋子文宋美龄斡旋下,蒋中正被迫放弃“攘外安内”的基本国策而获得释放。西安事变缓解了中共在陕北的困境,国共两党达成了表面上粗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协定,即日后所称的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编辑

 
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强硬将中国平民押进坑中准备集体活埋

直到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华北的卢沟桥事变,导致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战争前期,日军迅速占领了中国的沿海地带,并占领了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在战事连连失利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宣布将首都和所有政府机构由南京迁往陪都重庆,向西部山区退守。

日军在占领武汉和南方的广州后,战线拉长,也无力作进一步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转入休整。在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中,中华民国军队伤亡40万人,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大本营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战略,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战略,以求尽快结束所谓的“中国事变”。

中期 编辑

由于绵延上千公里的战线以及敌后区地方武装等等之不安定因素,让日本此时对于中国采用以华制华,分而治之的政策,积极扶持华人政要,成立亲日的傀儡政权。日军诱降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成立了汪精卫政权,但到1940年日本发现汪精卫在中国国内影响力一般,且无法左右力守抗日的国民革命军,收效并非想像般大。日军一度甚至想要劝降蒋中正,但终未成功。同时国民党与中共的游击队,均积极于敌后战场发展。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英美放弃了将法西斯引向苏联的企图,一反早先要求中日和谈的态度,支持国民政府对日抗战。但纳粹进展超乎预料,法国在1940年6月22日迅速宣布投降纳粹德国德军迅速组织力量对英国展开袭击。世界各地的战况均有利于轴心国。这一时期,中国人也出现了广泛的悲观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展开了形式迥异的宣传,试图鼓舞民心,其中三次长沙会战都对日军造成重大打击;虽然广大领土沦丧,但1941年薛岳指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数万人,并使战略部署回复到会战前,这也使得国共两党能继续坚守岗位。

但在抗战期间,国共仍经常发生摩擦。一些不受国民党指挥的组织(如中共着手设立边区政府、蒙古抗日游击队等)也开始逐步壮大。与此同时,中共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以解决自己的补给问题。

加入同盟国 编辑

 
1943年中美英同盟海报,下方写着“这次是唯一之战争,不论交战在何处,英国的战争是决计打倒滥用兵力之日本。一九四三年十月英国内务部部长(大臣)宣言”
 
二战时中美同盟的海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日本的战略重心从中国转变为美国。翌日,美国对日本宣战。12月9日,中华民国正式向日本宣战,并加入同盟国。不久之后,除了先前与日本签立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以外,英国等同盟国也对日本宣战。从此中华民国不再独立对日作战,抗日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美国加入二战后以租借法案的名义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从缅甸、印度向中国运送作战物资支持中华民国继续抗战。世界各国的介入主要是因为英美出于本身利益而希望中国拖住日本陆军主力。因此中华民国与英国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并与英美等国签订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令重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上升。

日本方面不满足于控制东南亚的油气资源,同时注意到滇缅公路对中国战场的意义,转而出兵缅甸,意图切断滇缅公路孤立中国。此时英国在远东的军队已无力抵抗日本的进攻,转而向国民政府求援。于是罗斯福与蒋中正磋商组建了盟军中缅战区,由蒋中正兼任司令,中国派出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与日本作战。

日本投降 编辑

1943年11月,中华民国的蒋中正委员长及夫人宋美龄,美国罗斯福总统,英国丘吉尔首相三国元首在埃及开罗开会,发表新闻公报《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澎湖、中国东北等地。

1945年2月,英、美、苏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应对日宣战。中华民国没有被邀请参加。由于美英是以牺牲中华民国的主权(如承认外蒙古独立),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也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由于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试验成功,美国新总统杜鲁门对于苏联的参战并不抱太大兴趣,所以未邀请苏联协商或署名,造成苏联颇为不满。

最后,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发布《一般命令第一号》指示在中国(满洲除外)、台湾及北纬十六度以北之法属印度支那境内的日军高阶司令官及所有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应向同盟国的代表人蒋中正投降。

12月25日,美国国务院照会国民政府,希望中国能尽快派兵赴日参加占领。后因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国最终未能派占领军进驻日本。

大英帝国 编辑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丘吉尔及大英帝国成员的领袖

英国经过慕尼黑协定、苏台德区问题等一系列外交事件后,英国与波兰组成了军事联盟并保障波兰独立。随后在波兰战役爆发后,为阻止德国对波兰的侵略,英国与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自此爆发。在大部分欧洲国家沦陷后,大英帝国坚持持续与轴心国继续作战,并分别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与德国发生多起军事冲突,而这也使得英国成了欧洲地区少数仍能继续反抗德军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

在二战期间,大英帝国一直担当着同盟国的领袖角色,并且被称为“三巨头”之一。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作为战胜国的一员,参与了联合国的创立,更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自治领 编辑

1931年西敏法令通过之后,授予了大英帝国的自治领有限的外交政策自主。而当欧战爆发后,英国及被称为自治领的其他大英帝国成员,于一周内分别向德国宣战。这些国家分别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和南非联邦。而南罗德西亚当时为自治殖民地,但并没有独立的外交及军事政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承认及重申了英国对德国宣战。南非总理巴里·赫尔特佐格拒绝向德国宣战,导致他领导的联合政府在9月6日倒台。而新的南非总理扬·史末资,于同一日向德国宣战。因加拿大国会批准了法令,加拿大在9月10日亦对德国宣战。纽芬兰自治领的政府委员会继英国亦向德国宣战。

塞浦路斯 编辑

 
塞浦路斯军团的帽徽

印度 编辑

 
英属印度

苏联 编辑

苏联在二战爆发时原本系德国盟友。双方在希特勒-斯大林条约秘密议定书第四条中规定了双方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并以此为依据联手瓜分波兰,并相继侵占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和维堡,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等地。1940年9月27日,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日本帝国在德国柏林签署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同年10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信给斯大林,称德方希望将苏联拉入轴心国集团,建立“四国同盟”[12]。斯大林遂派遣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谈判。德方提供“四国条约”草案,要求苏联只能向国土以南的印度洋方向扩张[13]。斯大林同意签署条约,但同时要求将土耳其保加利亚也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之中[14]。希特勒对此十分不满,于是不再给予苏方答复[15][16]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希特勒-斯大林条约并对苏联发动入侵,苏联开始同纳粹德国交战。但在此之前,苏联同大日本帝国于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双方在中国占领区的势力范围(日本承认苏联扶植的傀儡政权蒙古国,苏联承认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满洲国等)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苏联都未和日本处于交战状态。

美国 编辑

欧洲 编辑

法国 编辑


波兰 编辑

比利时 编辑

荷兰 编辑

南斯拉夫 编辑

奥斯陆集团 编辑

 
丹麦王国

美洲 编辑

巴西 编辑

 
巴西合众国

墨西哥 编辑

 
墨西哥合众国

世界性同盟 编辑

大西洋宪章 编辑

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1年8月经过会商之后,认为应该将他们两个国家在政策上相同的原则对外宣布,是为大西洋宪章。然而英美在二战期间仍然违抗大西洋宪章,与苏联共签雅尔塔密约牺牲中国东北等权益。

联合国家宣言 编辑

联盟在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后正式组成,参与签署的有二十六个国家,包括:

联合国宪章 编辑

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出于人类无法承受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广泛共识,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并推动解决国际经济、社会和人权方面问题的合作,多个主权国家于1945年创建了联合国,以取代有缺陷的国联。美国国务院在1939年最先提出了成立一个新世界组织的计划。罗斯福最先使用“联合国”(United Nation)一词来描述同盟国,后来同盟国则成为了联合国的基础。1942年1月1日,“联合国”该名词首次出现在联合国宣言中。

各国加入同盟国的时刻 编辑

波兰战役后 编辑

1939年9月 编辑

1940年4月 编辑

假战后 编辑

入侵苏联后 编辑

珍珠港事变后 编辑

联合国共同宣言签订后 编辑

诺曼底战役后 编辑

抵抗运动 编辑

各大战区统帅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其中5个从轴心国倒戈
  2. ^ 1940年4月,德国征服丹麦。丹麦政府得到保留,但在1943年8月之后拒绝继续同德国合作,遂被解散。在德国投降之后,丹麦被承认为同盟国的一员。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he Allies. U. 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and World War II History. [17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16日). 
  2. ^ Davies 2006, pp 150–151.
  3. ^ The Re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A .... Google Books. [2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6). 
  4.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llied Powers‑International Alliance also called Allie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9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4). 
  5. ^ Hakim, Joy. A History of Us: War, Peace and all that Jazz.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509514-6. 
  6. ^ Doenecke, Justus D.; Stoler, Mark A. Debating Franklin D. Roosevelt's foreign policies, 1933–1945. Rowman & Littlefield. 2005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7. ^ Hoopes, Townsend, and Douglas Brinkley. FDR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U.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8. ^ Ma, Xiaohua. The Sino-American alliance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the lifting of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s.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203–204 [2015]. ISBN 0-415-9402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9. ^ The Moscow Declaration on general security.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46-1947. Lake Success, NY: United Nations. 1947: 3 [25 April 2015]. OCLC 2434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10. ^ A Decade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41–1949.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5). 
  11. ^ Douglas Brinkley, FDR & the Making of the U.N.
  12. ^ Tobias R. Philbin III:The Lure of Neptune: German-Soviet Naval Collaboration and Ambitions, 1919-1941 ISBN 978-0-87249-992-8
  13. ^ William L. Shirer: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ISBN 978-0-671-72868-7
  14. ^ Nekrich, A. M. (Aleksandr Moiseevich):Pariahs, partners, predators:German-Soviet relations, 1922-1941 ISBN 978-0-231-10676-4, page 203
  15. ^ Donaldson, Robert H. and Joseph L. Nogee, The Foreign Policy of Russia: Changing Systems, Enduring Interests, M.E. Sharpe, 2005, ISBN 978-0-7656-1568-8, pages 65-66
  16. ^ Churchill, Winston, The Second World War,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53, ISBN 978-0-395-41056-1, pages 520-21
  17. ^ Former co-belligerent of Germany in the Continuation War. Finland signed an armistice with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on 19 September 1944, and fought against German forces in the Lapland War from 1 October 1944. On 3 March 1945, Finland retroactively declared war on Germany from 15 September 1944. Finland did not join the United Nations during the war.
  18. ^ En consejo de gabinete se firmó el decreto que declara el estado de guerra con el Japón. El Mercurio 12 de abril 1945 (periódico chileno). [201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19. ^ Quedó aprobada la declaración de guerra al Japón. El Mercurio 13 de abril 1945 (periódico chileno). [201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参考资料 编辑

  • Davies, Norman (2006), Europe at War 1939–1945: No Simple Victory. London: Macmillan. ISBN 0-333-69285-3
  • Dear, Ian C. B. and Michael Foot, ed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2005), comprehensive encyclopedia for all countries
  • Holland R. (1981), Britain and the Commonwealth alliance, 1918–1939, London: Macmillan. ISBN 978-0-333-27295-4
  • Overy, Richard (1997), Russia's War: A History of the Soviet Effort: 1941–1945. New York: Penguin. ISBN 0-14-027169-4.
  • Weinberg, Gerhard L. (1994).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the war with emphasis on diplomacy excerpt and text sear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阅读 编辑

  • Ready, J. Lee. Forgotten Allies: The Military Contribution of the Colonies, Exiled Governments, and Lesser Powers to the Allied Victory in World War II.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mpany. 2012 [1985]. ISBN 9780899501178. OCLC 586670908.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