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等待

2020年电子游戏

漫長等待(英語:The Longing是由德國獨立工作室Studio Seufz開發,Application Systems Heidelberg發行的2020年點擊式冒險遊戲。遊戲設定在一個地下王國中,玩家控制一隻名為「一個影子」(Shade)的生物,等待400天後喚醒熟睡的國王。遊戲的400天與現實時間相等,在此期間,一個影子需要通過閱讀和探索等方式來消磨時光。無論玩家的行動如何,遊戲中的計時器都會持續執行,但也有一些操作可以加快時間流動,例如讓一個影子處在用畫作裝潢過的房間內。

漫長等待
  • The Longing
類型
平台
開發商Studio Seufz
發行商Application Systems Heidelberg
總監安塞爾姆·派塔(Anselm Pyta)
製作人斯特凡·米歇爾(Stefan Michel)
程式
  • 安塞爾姆·派塔
  • 湯瑪斯·克呂格(Thomas Krüger)
美術
  • 安塞爾姆·派塔
  • 勞拉·布羅斯(Laura Brosi)
音樂
  • 安塞爾姆·派塔
  • 揚·羅斯(Jan Roth)
  • 尤爾根·哈騰斯坦(Jürgen Härtenstein)
引擎Unity
模式單人
發行日WindowsmacOSLinux
  • 全球:2020年3月5日
任天堂Switch
  • 全球:2021年4月14日

開發者安塞爾姆·派塔(Anselm Pyta)在參觀巴巴羅薩山洞英語Barbarossa Cave時聽到了屈夫霍伊瑟山傳說英語Kyffhäuser,從而構思了《漫長等待》。派塔希望通過由敘事驅動的故事探索情感主題,並將時間作為遊戲機制。開發者受到地牢合成器英語Dungeon synth音樂的啟發,為遊戲敲定了地下舞台和孤寂基調。遊戲的製作耗時六年,由派塔擔任主要開發者。由於難以進行遊戲測試,他得不依靠個人直覺來設計遊戲節奏。

《漫長等待》於2020年3月5日發行於Microsoft WindowsOS XLinux平台,並於2021年4月14日發行於任天堂Switch平台。遊戲因其音樂、視覺效果和實驗精神而受到好評,但其慢節奏的玩法在評論界引發了爭議。遊戲發行時正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許多評論家將其與隔離中的生活進行了比較。《漫長等待》獲得2020年獨立遊戲節創新獎的提名,並在2020年德國電腦遊戲獎英語Deutscher Computerspielpreis上獲得了「最佳新晉遊戲」獎。

玩法

編輯
 
「一個影子」的家,玩家可以通過到處收集裝飾品並待在家中的方式加速時間

《漫長等待》是一款點擊式冒險遊戲,其劇情發生在一個地下王國中,玩家將扮演「一個影子」(Shade),他受命在400天後喚醒為恢復力量而陷入沉睡的國王,值得注意的是,該400天與現實時間相等[1][2][3]。一個影子可以探索洞穴,收集用來裝飾房間的資源,以及做其他消磨時間的活動,例如閱讀[a]或繪畫[2]

遊戲的交互內容進度緩慢[5],一個影子的行走速度極慢,不能奔跑[6]。遊戲中許多地貌都會隨時間而變,舉例來說某些路障需要玩家等待一段時間才會出現[5]。一些操作可以快進遊戲計時器,例如讓一個影子身處在其裝潢過的房間內,以及繪畫和閱讀等[3][7]

遊戲的其他機制類似於放置遊戲[5],這類遊戲的共同特徵是即使玩家沒有或很少進行互動,遊戲仍會繼續進行,即使關閉遊戲也會如此[8]。玩家可以在打開書籍後讓一個影子自行閱讀,無需進行其它外部輸入[7]。玩家還可從選單中打開「書籤系統」,指示一個影子走到前次存檔的位置、返回家中或隨機漫步[7]。玩家的主要目標會在待辦清單上顯示,大多數目標完成後會改善一個影子的生活[9]。無論玩家進行何種操作,遊戲時間都會自動流動,是否開啟遊戲同樣不會產生影響[b][10]。因此,玩家可以通過開啟遊戲後直接關閉,等待400天後重開遊戲通關[5]。為了預防作弊,《漫長等待》設計了一個「永恆地牢」,若玩家通過修改器更改系統時間就會被關進那裡,並需要點擊畫面400次才可離開[5]。遊戲共設四個結局,部分結局無需等待400日亦可觸發[3][7]

劇情

編輯

在《漫長等待》劇情的開篇,一位老國王告知「一個影子」自己將沉睡400天來恢復力量。在這段時間過後,一個影子可以喚醒它的主人,此後「一切憂慮與漫長的等待都將不復存在」。國王允許一個影子在他的地下王國內漫遊,但警告它不要離開。在等待喚醒國王的過程中,一個影子思索著自己的孤獨,並沉思著國王諾言的本質。它考慮離開地下王國前往外面的世界,並回憶起出口在離國王沉睡的地方很遠的洞穴頂部。

如果一個影子等待了400天並喚醒了它的主人,國王會使洞穴坍塌,隨後解釋說他已經兌現了當初的諾言:他通過「摧毀了其中的一切」創造了一個不再需要漫長的等待的世界。世界不復存在,國王和一個影子統治著永恆的虛空。如果一個影子探索了足夠多的接近地表世界的洞穴,它會找到一個懸崖,下方是無底深淵。一個影子可以選擇跳崖自殺,或者繼續前行,面對一個外貌類似於自己的神秘生物——「黑暗」(Darkness)。應玩家之前的操作,一個影子可能閉上眼睛得以躲避黑暗,也可能被抓住送回家中。

如果一個影子躲避黑暗並繼續前進,它會到達一個接近地表的井下,可以選擇通過井離開地下王國。如果一個影子決定離開,它會被一個小孩或一個老人帶出井:如果被小孩帶出,小孩會受到驚嚇,導致一個影子摔回井裡死去;如果被老人帶出,一個影子會跟隨著老人去他的家,並由他的家人招待晚餐。片尾畫面顯示,一個影子的離開導致國王死亡。

開發與發行

編輯
 
開發者安塞爾姆·派塔在參觀巴巴羅薩山洞英語Barbarossa Cave(圖)後受到啟發,從而構思了《漫長等待》

《漫長等待》的開發始於2014年,歷時六年[4][11]。開發者安塞爾姆·派塔(Anselm Pyta)有在Newgrounds平台發布自創Flash動畫的經驗,後來在2017年與朋友共同創立了Studio Seufz[4]。《漫長等待》的概念來自於派塔在巴巴羅薩山洞英語Barbarossa Cave里徒步旅行的經歷。據屈夫霍伊瑟山傳說英語Kyffhäuser記載[2][12],一位老國王數百年來一直沉睡在洞穴中;弗里德里希·呂克特的詩作《屈夫霍伊瑟山脈的紅鬍子》(Kyffhäuser Mountains Barbarossa)提到,一名矮人每100年就要檢查一次國王是否準備醒來。矮人這一角色讓派塔印象深刻,他想知道矮人該如何度過等待生活[13]。除程式設計方面有人協助外,美術、音效設計、機制等其他開發工作都由派塔獨自完成。他使用Adobe Photoshop繪製背景,使用Adobe Flash為角色製作動畫,編碼後在Unity中將其合併[13]

《漫長等待》的玩法受到諸如《點擊英雄英語Clicker Heroes》等放置遊戲的影響[5]。這類遊戲的特點在於,即使玩家不主動去玩遊戲,其遊戲進程也會取得進展。派塔對此玩法印象深刻,但討厭這類遊戲沒有結局的共同點[13]。他試圖創建以劇情為核心、融合冒險遊戲元素的放置遊戲,並希望引起玩家的情感共鳴[13],並試著引發玩家情感上的反應[4]。派塔對將時間作為遊戲機制很感興趣,認為電子遊戲是唯一能利用時間機制來講故事的媒體[13]。儘管玩家通常不喜歡等待,但派塔認為在正確的敘事背景下,它可以增強玩家的代入感[4][5]

派塔在學習期間確定遊戲將以「孤獨」作為主題,遊戲中地下舞台和孤寂基調則受到了地牢合成器英語Dungeon synth音樂的啟發[13]。他計劃為玩家提供三種遊戲路徑:什麼都不做,等計時器歸零;嘗試消磨時間以在400天裡過得更舒適;拋棄國王並逃離洞穴。等待是一種無壓力的遊戲方式,逃離則需要玩家解決難題並探索越來越危險的洞穴[13]。他表示,開發過程中的最大挑戰是找到新穎的方式來利用等待機制,避免讓其顯得多餘[4]

派塔特地將一個影子的外表和動機設計得很神秘,以使玩家將自己的孤獨感投射到該角色上[13]。由於遊戲時間很長,派塔在遊戲測試時遇到了困難,不得不依靠個人直覺來控制遊戲的節奏,確保玩家不會半途而廢。他意識到讓玩家保持興趣的重點是玩家和主角之間的共鳴[4][5]。為了向玩家展示遊戲進程,派塔讓一個影子的行為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例如會自言自語和睡覺。因洞穴中無法展示晝夜循環,他加入了岩石掉落效果來記錄時間流逝[5]

在發行前,《漫長等待》曾於2019年在PAX West展示[14]。遊戲由Application Systems Heidelberg發行[1][2],並於2020年3月5日在Steam平台上發布,支援WindowsmacOSLinux系統[15][16]Nintendo Switch版於2021年4月14日發行[17]。遊戲發行時正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由此引發的玩家反響超出了派塔的預期。他認為,這場疫情使得玩家更能與一個影子產生共鳴[8]

反應

編輯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PC:79/100[18]
NS:80/100[19]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4Players70%[20]
Nintendo Life5/10[21]
任天堂世界報道9/10[22]
PC Gamer(瑞典)82%[23]

根據評論聚合網站Metacritic的資料,對《漫長等待》的評價以「正面評論為主」[18][19]。一些評論家稱讚了遊戲的實驗精神[3][23]。《Adventure Gamers》的威爾·艾克曼(Will Aickman)將《漫長等待》推薦給喜歡不尋常的遊戲玩法,或者將電子遊戲視為藝術形式來欣賞的玩家[3]。瑞典版《PC Gamer》的若阿基姆·希爾曼(Joakim Kilman)稱其是「迷人有趣的實驗性遊戲」[23]。《華盛頓郵報》的克里斯多福·伯德(Christopher Byrd)稱其展示了電子遊戲的潛力[2]

評論家對緩慢的遊戲節奏意見不一。《華盛頓郵報》的伯德認為慢節奏可以讓玩家發揮想像力,並將遊戲同電影製作人陶爾·貝洛的慢節奏片並稱[2]。《Hardcore Gamer》的詹姆斯·坎寧安(James Cunningham)同樣表示,一個影子的吸引力有助於打發時間,並讓玩家自然而然地適應遊戲的節奏[6]。但許多評論家認為,玩家在遊戲中會變得不耐煩,緩慢的遊戲節奏並不適合所有人[3][24][25]。《Nintendo Life英語Nintendo Life》的斯圖爾特·吉普(Stuart Gipp)也持有這種觀點,他雖喜歡遊戲反映的孤獨感,但批評等待時間過於乏味[10]。還有評論家喜歡在遊戲中照顧一個影子[8][26],並將它與虛擬寵物塔麻可吉相提並論[8][27][28]

許多媒體評論了《漫長等待》的藝術風格,稱遊戲氛圍「陰暗」[24],「孤獨」[29]和「怪異」[8]。評論家們將視覺效果強調為遊戲的一大優勢[24][25][30]。《Nintendo World Report》的喬舒亞·羅賓(Joshua Robin)認為洞穴的繪畫非常出色而且獨特[30]。《4Players》和《明鏡》將其與德國漫畫家韋爾特·默爾斯英語Walter Moers的作品進行了比較[24][27]。《Nintendo Life》的吉普讚揚遊戲的藝術和音效非常大膽,但認為氛圍顯得沉悶而且沒有趣味性[10]。遊戲原聲音樂亦獲評論家青睞[3][25]。《Adventure Gamers》的艾克曼讚揚音樂喚起了許多情感,刻畫了一個影子在龐大世界中的渺小身影[3]。《The Games Machine英語The Games Machine (Italy)》的費羅納托·埃馬努埃萊(Feronato Emanuele)寫道,音效伴隨著一個影子的腳步回聲,與整體氛圍融合在了一起[25]

由於《漫長等待》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發行,評論家經常將遊戲體驗與隔離生活相比較[3][8][26]。《GamesRadar》的蕾切兒·韋伯(Rachel Weber)稱該作「最能概括在2020年大流行底下生活的人們」[26]。《Adventure Gamers》認為,疫情封鎖這一發行背景與遊戲主題「孤獨」貼合,從而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3]。《連線》的劉易斯·戈登(Lewis Gordon)寫道,一個影子以一種神奇的方式活著,《漫長等待》則是很好地捕捉了2020年的悲傷以及超現實的疫情封鎖,他還認為《漫長等待》和專心吸引玩家關注的商業遊戲相對,可謂是注意力經濟的避難所[8]

獎項

編輯
年份 獎項 類別 結果 來源
2020 德國電腦遊戲獎英語Deutscher Computerspielpreis 最佳新晉遊戲 獲獎 [31]
獨立遊戲節 創新獎 提名 [32]
德國動畫遊戲獎 不適用 特別提及 [33]

註釋

編輯
  1. ^ 可以閱讀的文章大多是經古騰堡計劃得來的文學作品,例如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白鯨記》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4]
  2. ^ 唯一例外是「永恆地牢」,當玩家身處在該地方時時計器會停止[6][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Studio Seufz. The Longing. Linux, macOS, Nintendo Switch, Windows. Application Systems Heidelberg. 2020-03-05. Introduction Credits. 
  2. ^ 2.0 2.1 2.2 2.3 2.4 2.5 Byrd, Christopher. Review | The Longing: Patience (and Lots of It) Is Required, but It's Worth Every Minute. The Washington Post. 2020-03-05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英語).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Aickman, Will. The Longing Review. Adventure Gamers. 2021-01-29 [202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30) (英語).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Valentine, Rebekah. Designing the end of all Longing. GamesIndustry.biz. 2020-02-27 [2020-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英語).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Jackson, Gita. One Way To Beat This Upcoming Puzzle Game Is To Wait 400 Days. Kotaku. 2020-12-18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6) (美國英語). 
  6. ^ 6.0 6.1 6.2 Cunningham, James. The Longing Completes its Yearning for Release. Hardcore Gamer. 2020-03-06 [2020-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 (美國英語). 
  7. ^ 7.0 7.1 7.2 7.3 MacLeod, Riley. The Longing, Which Can Take Over A Year To Finish, Encourages You To Embrace Waiting. Kotaku. 2020-03-09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5) (美國英語).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Gordon, Lewis. The Longing Is a Video Game of Transcendent Slowness. Wired. 2020-12-15 [2022-10-31]. ISSN 1059-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30) (美國英語). 
  9. ^ Bell, Alice. The deep darkness of caves and mushrooms in The Longing. Rock, Paper, Shotgun. 2020-03-12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美國英語). 
  10. ^ 10.0 10.1 10.2 Gipp, Stuart. Review: The Longing – Tedious By Design, and Incredibly Successful At It. Nintendo Life英語Nintendo Life. 2021-04-30 [202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英國英語). 
  11. ^ Ewins, Henry. The Real Beauty of Secrets In Games like The Longing Is to Share Them. Rock, Paper, Shotgun. 2020-06-10 [2022-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9) (英語). 
  12. ^ Reuben, Nic. Why Real-Time Idle Adventure Games have "Radical Potential". Rock, Paper, Shotgun. 2023-02-24 [2023-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2) (英語).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Couture, Joel. Road to the IGF: Studio Seufz's The Longing. Game Developer. 2020-02-18 [2022-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9) (英語). 
  14. ^ Green, Holly. In The Longing, Time Is Everything. Paste Magazine英語Paste Magazine. 2019-09-03 [2022-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31) (英語). 
  15. ^ Pass 400 Days Underground in IGF-nominee The Longing, Coming to Steam on March 5 (Win/Mac/Linux Review Copies Available Now). Game Developer. [2020-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4) (英語). 
  16. ^ Beckhelling, Imogen. The Longing Released Today, Inviting You to Wait 400 Days to Escape a Cave. Rock, Paper, Shotgun. 2020-03-05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0) (英語). 
  17. ^ Craddock, Ryan. The Longing Makes You Wait 400 Real-Life Days To See The End, Launching On Switch Today. Nintendo Life英語Nintendo Life. 2021-04-14 [202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30) (英國英語). 
  18. ^ 18.0 18.1 The Longing for PC Reviews. Metacritic. [2022-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9). 
  19. ^ 19.0 19.1 The Longing for Switch Reviews. Metacritic. [2021-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6). 
  20. ^ Verfondern, Maja. The Longing – Test, Adventure. 4Players. 2020-03-05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6) (德語). 
  21. ^ Gipp, Stuart. The Longing (Switch eShop). Nintendo Life英語Nintendo Life. 2021-04-30 [2021-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22. ^ Robin, Joshua. The Longing (Switch) Review.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21-04-29 [2021-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23. ^ 23.0 23.1 23.2 Kilman, Joakim. The Longing – Recension. Svenska PC Gamer. 2020-03-05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 (瑞典語). 
  24. ^ 24.0 24.1 24.2 24.3 Verfondern, Maja. The Longing – Test, Adventure. 4Players. 2020-03-05 [2022-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6) (德語). 
  25. ^ 25.0 25.1 25.2 25.3 Emanuele, Feronato. The Longing – Recensione. The Games Machine英語The Games Machine (Italy). 2020-05-03 [2020-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義大利語). 
  26. ^ 26.0 26.1 26.2 Weber, Rachel. The Longing Is the Indie Game that Sums Up Self-Isolation Perfectly. GamesRadar+. 2020-04-03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英語). 
  27. ^ 27.0 27.1 Sigl, Rainer. Computerspiel "The Longing": 400 Tage in Isolation. Der Spiegel. 2020-03-16 [2022-12-17]. ISSN 2195-13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0) (德語). 
  28. ^ Michel, Dennis. In The Longing Für Switch Müsst Ihr 400 Tage Warten – In Echtzeit!. GamePro. 2021-04-28 [2022-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7) (德語). 
  29. ^ Watts, Rachel. My Review of The Longing Will Be Ready May 2021, At the Earliest. PC Gamer. 2020-03-09 [202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31) (英語). 
  30. ^ 30.0 30.1 Robin, Joshua. The Longing – Review.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21-04-29 [202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30). 
  31. ^ Computerspielpreis 2020: Anno 1800 ist bestes deutsches Spiel – alle Gewinner (Update). GamesWirtschaft. 2020-04-27 [202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9) (德語). 
  32. ^ Finalists and Winners. IGF. 2016-09-22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英語). 
  33. ^ Aguilar, Carlos. 'Bloeistraat 11' Tops 2019 Stuttgart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nimated Film. Cartoon Brew. 2019-05-07 [202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8)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