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石
潘文石(1937年—),男,祖籍廣東汕頭,生於泰國曼谷。中國動物生態學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大熊貓及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主任、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主任。
潘文石 | |
---|---|
出生 | 1937年(86—87歲) 泰國曼谷 |
居住地 |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北京市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母校 | 北京大學 |
知名於 | 對大熊貓、白頭葉猴、中華白海豚的研究和保護[1] |
兒女 | 潘岳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生物學 |
機構 | 北京大學 |
生平
編輯1937年生於泰國曼谷,祖籍廣東汕頭。僑眷。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隨父母回到汕頭[2]。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生物系,學的是動物遺傳專業。1958年參加中國第一支珠穆朗瑪峰探險隊,因為嚴重的高山反應,未能登頂[3]。196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62年與同事合作撰寫了80萬字的《中國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報告》。1960年代主要從事關於哺乳類和鳥類的生物多樣性、系統分類、區系特徵及生態適應的研究。1970年代開展小鴨病毒性肝炎和雞的支原體病研究,具體包括病源學、病理學及流行病學等方面[4]。1980年至1997年,在臥龍和秦嶺對野生大熊貓進行了長達17年的研究;1996年開始研究廣西瀕危動物白頭葉猴;2004年開始從事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2015年在欽州發起成立欽州市文實中學,擔任校長。
科學貢獻
編輯- 大熊貓(1980-1996)
潘文石曾於1980年至1984年間,在四川臥龍研究大熊貓和竹子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大熊貓不能夠經受竹子開花之害,強烈反對為野外飢餓的大熊貓建立飼養場的做法,這樣會破壞熊貓正常的種群結構和生存環境。他的意見一時未被接受。潘文石非常焦急,於1984年10月親自上書中央領導。同年11月,林業部決定停止飼養場計劃[3]。
從1984年開始,潘文石開始在秦嶺腹地跟蹤調查大熊貓蹤跡。由於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加,大熊貓已經從漢中平原擠進海拔1300米以上的深山,性格也變得非常膽小。他和團隊為20多隻大熊貓帶上了無線電跟蹤頸圈[3]。他每天要經受高山寒冷的天氣,曾數次摔倒受傷。1985年4月,潘文石的研究生曾周意外墜崖犧牲。但他沒有放棄,頂住壓力繼續研究[5]。
在秦嶺調研的時候,他發現了大量竹林被濫砍濫伐的問題,於是上書領導層。1994年5月,砍伐全線停止;1995年,中國政府投資5500多萬元人民幣建立了長青自然保護區,並引入世界銀行477萬美元貸款,保護了大熊貓在秦嶺南坡的最後一片棲息地[6]。
1988年,他和團隊整理出版《秦嶺大熊貓的自然庇護所》,對大熊貓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方式、婚配方式做出了詳細介紹。自1993年起,他和呂植與美國生物學教授奧布萊恩合作,對不同地域的大熊貓的遺傳基因作了研究。他們發現,大熊貓的DNA遺傳多樣性還沒有下降到近親繁殖的程度,不低於其它的哺乳動物,秦嶺熊貓可能已通過瓶頸效應,有望迎來發展繁衍的新時代[3]。
- 白頭葉猴(1996-2004)
1996年11月,他前往中國南部邊陲的廣西崇左、扶綏一帶考察,主要研究珍稀動物白頭葉猴的地理分布、種群數量和繁殖組群[7]。1999年5月,崇左縣政府與北京大學聯合創建崇左生態公園,並在其內部建立了「北京大學崇左白頭葉猴研究中心」。2000年10月,建立「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8]。
在這段時期的主要成果有:白頭葉猴的種群主要分布在崇左縣和扶綏縣,其種群數量從1997年2月的94隻發展到2002年5月的232隻,其繁殖群社群組成為一夫多妻制[8]。
他和小組一邊進行科研,一邊展開了一系列社會活動。1998年,幫助並促使崇左縣政府撥款7萬元人民幣,為雷寨建設了清潔的飲水系統,從4公里以外的石山上把優質的山泉引入每一家住戶[8]。2000年在喀斯特石山區考察時,他發現過度砍伐導致的石山石漠化正飛速擴展。於是在當地村莊收集牛糞,現身說法,對村民們進行科普和環保教育。後來還提議在桂滇黔川石漠化山區修建沼氣池工程[9]。
- 中華白海豚(2004-2015)
2004年開始關注中華白海豚[10]。同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犀牛腳鎮三娘灣成立「北京大學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基地」,擔任主任。十年間一共收集到了數十萬張中華白海豚照片,上千段視頻及數千個GPS定位點,研究中華白海豚的活動範圍、種群、季節性遷移、發情、交配、產仔、覓食等方面的情況。其種群數量從2004年的不足100隻達到2016年的215-220隻[11]。
社會職務
編輯198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是民盟第七、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九屆科技委員會委員[12]。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13]。中國動物學會理事。中國生態學會理事。
榮譽
編輯- 1990年 - 《大熊貓的故事》獲第二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二等獎[14]
- 1992年 - 首都勞動獎章[15]
- 1992年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1994年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愛國奉獻獎」
- 1996年 - 荷蘭「金方舟勳章」[16]
- 1999年 - 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發的「鮑爾·蓋提獎」
- 2000年 - 福特汽車環保獎;
- 2004年 - 全國師德標兵稱號[17]
- 2010年 -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 2011年 - 北京大學首屆年度「感動北大」人物
- 2014年 - 北京市「京華獎」特別榮譽獎
- 2018年 - 第九批「首都市民學習之星」[18]
- 2018年 - 「中國自然好書獎」年度致敬獎[19]
出版物
編輯論著有《大熊貓分類地位的探討》、《秦嶺大熊貓的自然庇護所》(1988年)、《白頭葉猴自然史》等。代表性論文有《北京鴨病毒性肝炎血清型的初步鑑定》、《秦嶺南坡蝶類區系研究》、《秦嶺大熊貓的種群存活力分析》等。
參考文獻
編輯- ^ 徐海濤. “熊猫爸爸”潘文石:在山海间践行和传播“生命教育”. 南寧: 新華網. 2017-08-22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9).
- ^ 动物学家潘文石.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07-06-01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8).
- ^ 3.0 3.1 3.2 3.3 黎星. 为了秦岭大熊猫长存于世 ——潘文石和秦岭大熊猫研究组. 人民日報. 1994-07-29: 9.
- ^ 潮汕人物 › 潘文石. 汕頭大學圖書館.[永久失效連結]
- ^ 潘文石:把我的心灵和热血都献给祖国. 人民網. 2004-02-06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1).
- ^ 張爍. 教授潘文石的荒野人生. 人民日報. 2017-03-19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0).
- ^ 潘文石——从“熊猫专家”到“白头叶猴教授”. 人民網. 2001-09-07.[失效連結]
- ^ 8.0 8.1 8.2 潘文石教授建立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保护白头叶猴. 新浪. 2005-11-15.
- ^ 李志偉. “中国熊猫之父”潘文石:收牛粪的科学家. 光明日報. 2003-03-09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10).
- ^ “中国大熊猫之父”潘文石关注中华白海豚. 新浪. 2004-07-05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1-15).
- ^ 十余年间钦州中华白海豚数量翻番. 北部灣晨報. 2017-04-25.[永久失效連結]
- ^ 潘文石: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中國民主同盟網站. 2010-04-01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9).
- ^ 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人民網. 2008-03-13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3).
- ^ 魏玉鳳. 第二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揭晓. 人民日報. 1990-01-07: 3.
- ^ 顏世貴. 一批先进个人获“首都劳动奖章” 西藏表彰一批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人民日報. 1992-04-29.
- ^ 徐步青. 潘文石荣获荷兰『金方舟』勋章. 人民日報. 1997-01-31: 6.
- ^ 潘躍. 十位教师荣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 人民日報. 2004-09-07.
- ^ 潘文石:荒野苦旅四十年,无非一念为苍生. 北京大學離退休工作部. 2018-11-01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9).
- ^ 王瑨. 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颁出. 深圳: 人民日報. 2018-11-08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