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聲
王樹聲(1905年5月26日—1974年1月7日),原名王宏信,湖北麻城人,中國工農紅軍及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王樹聲 王宏信 |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 | |
任期 1955年3月—1957年5月 | |
前任 | 陳錫聯 |
繼任 | 曹剛川(1998年,總裝備部部長)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第二政治委員 | |
任期 1972年11月—1974年1月 | |
第一政治委員 | 粟裕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大清湖北省麻城 | 1905年5月26日
逝世 | 1974年1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 (68歲)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配偶 | 楊炬 |
兒女 | 長子王魯光 次子王楚還 三子王建初 小女王季遲 |
父母 | 父親:王澤香 母親:王徐氏 |
親屬 | 堂弟王宏坤 |
母校 |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
職業 | 軍事家 |
著作 | 《王樹聲軍事文選》 |
宗教信仰 | 社會主義 共產主義 |
獲獎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八一勳章(195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獨立自由勳章(195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勳章(1955年)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中國共產黨 |
服役 | 中國工農紅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
服役時間 | 1927年至1974年 |
軍階 |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1955年) |
參戰 | 第一次國共內戰 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
其早年參與黃麻起義,並擔任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紅二十五軍軍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紅三十一軍軍長等職。之後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征,並任西路軍副總指揮。中日戰爭時期擔任八路軍晉冀豫軍區、太行軍區副司令員、河南軍區司令員等。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中原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鄂豫軍區司令員、湖北軍區副司令員等。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歷任湖北軍區司令員、中南軍區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總軍械部部長、軍事科學院第二政委等。
生平
編輯早年革命生涯
編輯父親王澤香,早年做粉房生意兼務農,中年時已有水田四十餘畝、山林數塊,屬殷實之家。母親王徐氏,共生育4男1女5個孩子。王樹聲在家中排行第三,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6歲和9歲的時候,父母相繼去世。在祖父母操持下,7歲讀私塾,17歲進入武昌高小補習學校,18歲考入麻城縣高級小學,同年轉入董必武開辦的武昌高小補修學校讀書。1925年回家鄉任私塾教師,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紅軍時期
編輯1927年,王樹聲指揮農民武裝進攻破寨崗,並參與同年的黃麻起義,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1師第1大隊黨代表。1929年,參加鄂豫邊蘇區的三次小型反圍剿戰役。次年,王擔任紅1軍第1師第1團團長,率部出擊平漢鐵路,參加攻占楊家寨、陽平口、花園鎮等戰鬥,並參加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戰爭。1931年,擔任紅四軍第10師第30團團長,並率部參加新集戰鬥,採用坑道爆破攻占新集。之後參與雙橋鎮戰鬥,與其他部隊協同作戰全殲國民革命軍第34師。5月,王樹聲擔任紅4軍第13師副師長兼第37團團長。
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王樹聲擔任紅四軍第11師師長,隨即參加黃安戰役,率部擔負打援任務,在黃安城南嶂山地域阻敵增援,協助部隊攻克黃安。1932年1月在商潢戰役中,指揮所部採取迂迴包圍戰術,攻占北亞港。6月任紅二十五軍第73師師長。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王率部擔任掩護,接連在新集、土橋鋪、漫川關擊敗國軍堵截[1]。12月,指揮先遣團翻越大巴山,進占四川北部通江、南江和巴中地區。
1933年末,劉湘被任命為總司令主持圍剿紅四方面軍[2]:341[3]:126-127,劉湘主持戰略,鄧錫侯、田頌堯、李佳鈺、楊森、王陵基、劉幫俊分兵六路進攻,兵力超過20萬人[2]:343[3]:128-129。此時紅四方面軍繼續採用「積極防禦、誘敵深入、發動群眾」戰略[2]:344[3]:130-131;並分兵兩路,由徐向前、王樹聲各負責東西戰線,徐負責劉湘主攻方向,陳昌浩居中調度,張國燾坐鎮後方[2]:344-345。雙方在萬源陣線形成相持拉鋸戰[2]:360-362[3]:152-157;王樹聲指揮所部抗擊國軍主力左縱隊的進攻,爾後在空山壩地區從正面發起反擊。同年7月,王樹聲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紅三十一軍軍長。11月,國軍「六路圍攻」作戰中,王在西線採取收緊陣地、待機反攻的作戰方針,以12個團的兵力牽制和抗擊四路敵人60多個團的進攻。翌年8月,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奔赴西線,王協助指揮全線反攻,紅軍在黃貓埡圍困國軍,一天一夜擊斃活捉國軍一萬四千餘人[2]:368[3]:164。國民黨其他西線部隊遂紛紛潰敗,國軍六路圍攻至此告終[4][5]:211[3]:165。該戰役中國軍損失八萬餘人;而紅軍亦損失兩萬餘人[2]:370[3]:167。
1935年3月,王樹聲參與指揮嘉陵江戰役,率部強渡嘉陵江,攻占劍門關。5月開始長征,率部發起土門戰役,掩護主力西進岷江,並在懋功與中央紅軍會師。9月,由於張國燾拒絕執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針,王隨紅四方面軍再次過草地,南下川康邊。10月在綏崇丹懋戰役中,指揮右縱隊奪取綏靖、丹巴[6]。在天蘆名雅邛大戰役中,指揮中縱隊翻越夾金山,攻占寶興、靈關、蘆山、百丈等城鎮。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同紅二方面軍在甘孜地區會師後北上甘南,10月在會寧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結束長征。
隨即,為執行《寧夏戰役計劃》,王樹聲率部西渡黃河,任西路軍副總指揮兼紅九軍軍長,在河西走廊地區同馬步芳的馬家軍交戰。由於指揮混亂、補給不足,西路軍接連失利,損失嚴重。之後西路軍在倪家營子後大敗[3]:440,最後只剩三千餘人[2]:548[3]:444-446。部隊在石窩山開會[3]:451,部隊兵分三路,由王樹聲、張榮、李先念分別帶隊[3]:45-451,其中王樹聲率第1支隊苦戰三月後幾乎全軍覆沒[7]:630,後孤身一人穿過沙漠,返回延安。期間,王樹聲和杜義德錯殺曾任紅九軍騎兵師參謀長的李彩雲[8]。毛澤東安慰他說:「西路軍失敗,你沒有責任。」
抗日戰爭時期
編輯中日戰爭時期,經毛澤東介紹,王樹聲到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學習[9]。1938年春轉入延安馬列學院。1939年,他擔任晉冀豫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1940年6月,王樹聲任太行軍區副司令員,積極發展地方武裝和民兵[10]。1942年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冬率部東渡黃河,進入河南,同皮定均、徐子榮率領的抗日武裝會合,組建河南軍區並任司令員[11]:126[12],並攻占登封等地[13]。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編輯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王樹聲奉命南下桐柏山,與新四軍第5師會合,組建中原軍區,並任軍區副司令員兼第1縱隊司令員[11]:245。1946年6月協助李先念指揮中原突圍,率左路軍由廣水越過平漢鐵路,西進武當山區,創建鄂西北游擊根據地,任中共鄂西北區委書記、鄂西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1]:259。1947年2月,王樹聲離開鄂西北,輾轉荊門、武漢、南京、上海,到達山東解放區[1]。1947年7月,他率部協同晉冀魯豫野戰軍進入大別山,被任命為鄂豫軍區司令員[11]:261[12],配合劉鄧主力,粉碎國軍重點清剿,重建大別山根據地。1949年5月,王樹聲任湖北軍區第二副司令員,7月兼任鄂豫皖邊剿匪指揮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指揮鄂豫皖三省邊界地區剿匪戰爭[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
編輯1950年5月,王樹聲任湖北軍區司令員[15]。1951年8月,任中央革命老根據地訪問團鄂豫皖分團團長。1954年2月,任中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湖北省軍區司令員,9月擔任中國國防部副部長[16]。1955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主持部隊武器裝備改進建設,同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階,並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959年4月至6月,參加了彭德懷率領的中國人民軍事友好代表團訪問蒙古、東德、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七國[14]。1959年11月,王樹聲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17]。1960年,組織領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種條令條例的制訂工作,還參加徐向前主持的紅四方面軍戰史編委會的領導工作。1970年3月,帶領軍宣隊進駐七機部等國防工業口實行軍管[14]。1972年2月,陪同周恩來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森,11月改任軍事科學院第二政治委員。此外,王樹聲還在中國共產黨第八、第九、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2]。
1974年1月7日,王樹聲因患食道癌晚期,病逝於北京。2005年5月26日,中央軍事委員會召開紀念王樹聲誕辰100周年座談會[18]。
著作
編輯- 《王樹聲軍事文選》2000年軍事科學出版社
家庭
編輯王樹聲堂弟王宏坤,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二政治委員,1955年授銜上將[19]。王樹聲夫人楊炬。1921年11月出生於湖北南漳,1944年與王樹聲結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北省軍區衛生所所長、衛生科副科長,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醫政科科長,軍事科學院門診部主任,公安後勤部衛生處防疫科科長,304醫院副政委、副院長等職。1983年離休,現為解放軍304醫院顧問[20]。
- 長子王魯光(1946-2005):1972年因車禍被公交電車撞傷致下身癱瘓,曾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21]。
- 二子王楚還。
- 三子王建初。
- 小女王季遲。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史延勝、姜志峰. 浴血千里:王树声大将的三次"大突围". 東方軍事(轉自). 2007年5月21日 [201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2月9日) (中文(簡體)).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徐向前. 历史的回顾. 解放軍出版社. 1987年. ISBN 7506501260 (中文(簡體)).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武國友. 红军长征全史(第三卷).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 ISBN 7-5602-1842-3. 紅四方面軍戰史 (中文(簡體)).
- ^ 徐向前(1901-1990). 中青網. [201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4) (中文).
- ^ 徐向前. 徐向前元帅回忆录. 解放軍出版社. 2005年. ISBN 9787506548663 (中文(簡體)).
- ^ 长征:寻踪“绥崇丹懋”战地. 中國甘肅網. 2006-10-12 [2015-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中文(簡體)).
- ^ 郭廷以. 近代中國史綱.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6年. ISBN 9789622013520. 卷2 (中文(繁體)).
- ^ 王树声大将的另一面:冤杀李彩云 向土匪下跪. 中華網. 2007-09-06 [2013-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5).
- ^ 尹家民. 多彩将军.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11 (中文(簡體)).
- ^ 宋時輪主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軍事II.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9: 1050. ISBN 7-5000-0247-5 (中文(簡體)).
- ^ 11.0 11.1 11.2 11.3 張明金、劉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033-2252-5 (中文(簡體)).
- ^ 12.0 12.1 12.2 王树声. 人民網. [201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3) (中文(簡體)).
- ^ 追忆抗战时期“挑逗”倭寇狗咬狗的王树声将军. 搜狐網(轉自中國蘇州網). 2006年2月22日 [201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8) (中文(簡體)).
- ^ 14.0 14.1 14.2 大事年表. 人民網. [2015-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 ^ 蘆苼. 王树声大将. 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268 (中文(簡體)).
- ^ Cheek, Timothy; Saich, Tony. New Perspectives on State Socialism in China. M.E. Sharpe. 1997: 140 [2015-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 ^ 星火燎原編輯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第一卷.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07: 39. ISBN 7-5065-5031-8 (中文(簡體)).
- ^ 曹智、李宣良、包國俊. 纪念王树声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新華網. 2005年5月26日 [201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4) (中文(簡體)).
- ^ 王宏坤和堂兄王树声.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5-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2) (中文(簡體)).
- ^ 余瑋. 杨树依依 信念如炬:记王树声大将的夫人杨炬.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5-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 ^ 《人物》-新浪访谈:王鲁光讲述残疾人事业梦想(实录). 新浪. 2004-08-11 [2015-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6) (中文(簡體)).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 ||
---|---|---|
前任: 李先念 |
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北省軍區司令員 1950年5月-1955年4月 |
繼任: 陳再道 |
前任: 陳錫聯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 1955年3月-1957年5月 |
繼任: 封永順 |
新頭銜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第二政治委員 1972年11月-1974年1月 |
繼任: 劉志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