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
笛子,又稱竹笛,是源自於中國的吹奏樂器。最早被發現的笛為賈湖文化遺址出土的7孔骨笛,約有7000年歷史。笛子在民間音樂、戲曲、民族樂團、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多為竹製作,主要為苦竹與紫竹,近來也有使用湘妃竹,也有以木、玉等材料製笛。閩南語稱笛為為品仔或品蕭。
發音原理
編輯將吹孔邊造成特定角度的邊稜,吹笛時氣流切過邊稜,一部份氣流離開笛子,一部份氣流進入笛子,從而產生一定頻率的振動而發聲。
吹笛時,進入笛子的氣流呈螺旋方式打轉前進,直到離開笛子為止,在此過程管內空氣柱依管腔的直徑和長度,產生不同頻率的共鳴,從而產生音高。
竹笛的傳說
編輯竹笛之由來其說不一,亦無正式記錄為何人發明,曾有人認為笛為伶倫所制[1],雖有「伶倫制律」[2][3]、「伶倫制簫」[4][5][6]、「伶倫制管」[7][8]、「伶倫制筩」[9]等說,然不足以為伶倫制笛之據。另一傳說笛為丘仲所制[10][11]
樂器發展
編輯笛子的按孔原是等距排列的。為了能夠較為準確的半音,而將右邊二孔的距離增大,左邊二孔和中間二孔的距離減小。後出現銅製的「侵」調節音高的笛子,但音色與全竹製笛子稍有不同。
笛子原沒有笛膜,很可能是用手頭現成的物料蓋住意外多鑽出來的孔,發現比原來笛子的音色更清脆。笛竹製的竹膜容易破碎,腸衣膜音色不夠竹膜清脆。蘆葦笛膜含兩者長處,現為普遍使用。
為適應新的演奏需要,笛子的音域越來越寬廣。從6孔笛,發展出了7孔笛、8孔笛、10孔笛、11孔笛。按孔方式也趨同於木管樂器的演奏技巧。新類型笛子相繼出現:彎管笛為應付笛身的增長;拉笛可以模仿絃樂器的音色;口笛擅長模仿鳥類的叫聲。
笛子種類
編輯可分為有笛膜與無笛膜。有膜笛按其長度及音域分成小笛、梆笛、曲笛、大笛,無笛膜的為新笛(11孔笛)、口笛等。作為一種主要的獨奏與合奏樂器在不斷發展,也出現各種調式的笛子(從最低音孔開始的第3孔音高定為該笛子的調式),另有訂製的「巨笛」,需由多人演奏。
- 梆笛(短膜笛)主要流傳於北方,用於戲曲梆子腔音樂的伴奏及北方民間器樂合奏,相比於曲笛,其管身略短,管徑略小;音調高亢明亮,節奏活潑跳動,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為特長。常用的有F調梆笛和G調梆笛。
- F笛
- G笛
- A笛
- 小梆笛(小笛)比梆笛更短更高音。通常大約是C至D調。
- 小降B笛
- 小C笛
- 小D笛
- 曲笛(長膜笛),又名中笛、市笛、扎線笛、班笛、蘇笛,主要流傳於南方,用於崑曲伴奏及南方民間器樂合奏(如江南絲竹),故又稱崑笛。音調渾厚圓潤,柔美流暢,演奏上以用氣的技巧為特長。常用的有C調曲笛、D調曲笛與中音笛(E調笛)。早期亦有班笛(絲竹笛)之別,略細於曲笛,主要用於演奏十番、絲竹為主的堂名班、樂班。
- C笛
- D笛
- E笛
- 大笛亦稱為低音笛,有笛膜,但比曲笛長和低音。(調性為Bb至F)。
- 大G笛
- 大F笛
- 大A笛
- 大Bb笛
- 新笛(無膜笛,橫簫,十一孔笛)是沒有膜孔的笛,是近代民族樂團的產物,在樂隊中起著協調的作用。
- 倍低音笛
- 倍大C笛
- 倍大D笛
- 倍大E笛
- 均孔笛,多為傳統音樂使用,比如說崑曲、十番音樂、二人台等等。傳統均孔笛約在D笛與C笛之間,或是降E笛。
技法
編輯笛子傳統上分南北二派:南派常用顫音、疊音、贈音、打音等技巧,較婉約抒情。北派多用吐音、滑音、剁音、花舌等技巧,較活潑花俏。
製作
編輯笛子音樂發展
編輯笛子最初稱為滌;到唐代出現尺八,以其長度一尺八寸得名,後來傳到日本,成為日本古典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尺八也是南音的主要樂器。
東晉詩人伏滔有〈長笛賦〉,曾述及漢晉以來的竹笛文化。東晉名臣桓伊有「笛聖」之稱,曾擁有蔡邕所製作的名笛柯亭笛,並編奏出《梅花三弄》,流傳至今。
當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由於當時獨奏曲目的數量未能應付頻繁的演出,而大多接專業作曲家並不熱衷為笛子創作,因此責任便落於演奏家的身上[12]。1950年代兼任作曲的演奏家雖然在能力和條件上存在著問題和困難,但也盡力滿足國家的需要[12],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共產主義國家的藝術發展的例子。當時的演奏家通常沒有接受過專業作曲訓練,作品的發展受到局限[13]。他們的創作動機大多是表現自己在音樂上的能力,如個人的技術和風格等,而音樂素材多為民間音樂及戲曲音樂,輔以放慢加花、變奏等創作手法來作曲,作品往往顯得過於單調及缺乏創造力[14]。
「文化大革命」期間,笛子演奏家的演奏及創作自由被干涉,如陸春齡、趙松庭等在「文革」前已成名的笛子演奏家皆受到迫害。所以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並沒有太多傑出的作品面世,創作技巧亦沒有突破性發展,此時期笛子作品的標題和主題均極富該時代的政治色彩。
1950年代以後,中國演奏家開始改編蘇聯及東歐等地區的民間樂曲。羅馬尼亞民間樂曲《霍拉舞曲》被劉森於1950年代改編為笛子獨奏曲,匈牙利音樂風格創作的《流浪者之歌》、俄羅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創作的《野蜂飛舞》及捷克民間舞蹈為素材的《單簧管波爾卡》等均被移植為笛子獨奏曲,演奏家們籍著演奏這些高難度的改編樂曲以表現個人的技術水準。
1980年代以後至今,部份音樂學院的作曲系學生在創作中加入現代音樂的元素。民族樂器獨特的聲響吸引新作曲家的興趣,一些注重聲響效果的現代樂曲因而出現。較成功的作品有譚盾的《竹跡》、楊青的《醉笛》、莫凡的《綠洲 (笛子)》、李博禪的《熱情與冷漠的邂逅》、《竹石》......等。
專業作曲家以樂譜清楚交代作曲家對演奏者在演奏時的力度變化,亦增強笛子在音色上的變化;並大量運用複雜的節奏組合、多調性、大量半音等現代作曲技巧。並由過去以大型民族樂團伴奏改為以室內樂伴奏為主。
演奏家
編輯- 馮子存(1904年-1987年),前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代表作《喜相逢》、《五梆子》、《黃鶯亮翅》、《放風箏》、《掛紅燈》、《萬年紅》。
- 劉管樂(1918年-1990年),代表作《蔭中鳥》、《和平鴿》、《賣菜》、《茉莉花》。
- 陸春齡(1921年-2018年),前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代表作《江南春》、《喜報》、《今昔》、《鷓鴣飛》、《行街》、《小放牛》、《歡樂歌》。
- 趙松庭(1923年-2001年)代表作《早晨》、《三五七》、《婺江風光》。
- 江先渭(1924年-),代表作《姑蘇行》。
- 俞遜發 ( 1946年 - 2006年 ),被稱為「中國魔笛」
- 王鐵錘,中央民族樂團一級演奏員
- 陳中申,前臺北市立國樂團指揮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樂部十八·笛:《史記》曰: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溪,斬而作笛,吹之作鳳鳴。查今本《史記》全書並無此文。
- ^ 《漢書·律曆志》:黃帝使泠淪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之嶰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製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此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
- ^ 《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一·樂部十九·簫》:《丹陽記》曰:江寧縣南三十里有慈姥山。積石臨江,生簫管竹。王褒《洞簫賦》所稱,即此也。其竹圓致,異於眾處。自伶倫采竹嶰谷,其後惟此簳見珍,故歷代掌給樂府,而俗呼曰鼓吹。
- ^ 南梁蕭統《文選·卷三十五·七下·張景陽七命八首》:營匠斲其樸,伶倫均其聲。註曰:漢書曰:黃帝使伶倫取嶰谷之竹,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鍾之宮。制十二簫,以聽鳳皇之音,以比黃鍾之宮。器舉樂奏,促調高張。
- ^ 《文選·卷十七·音樂上·王子淵洞簫賦》:原夫簫幹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注曰:丹陽記曰:江寧縣慈母山臨江生 簫管竹。王褒賦云:『於江南之丘墟』,即此處也。其竹圓,異眾處。自伶倫採竹嶰谷後,見此奇,故歷代常給樂府,而呼鼓吹山。
- ^ 《文選·卷十八·音樂下·馬季長長笛賦》:十二畢具,黃鍾為主。注曰:呂氏春秋曰:黃帝命伶倫為律。伶倫制十二簫,聽鳳鳥之鳴,以別十二律,以比黃鍾之宮。故黃鍾宮,律之本也。
- ^ 《太平御覽·卷五百六十五·樂部三·雅樂下·律呂》:《呂氏春秋》曰:黃帝詔伶倫作為音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崑崙之陰,取竹於嶰谷,以生竅厚薄均者,斷兩節間,其長九寸,而吹之,以為黃鍾之宮,日含少,次制十二管。以崑崙之下,聽鳳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鍾之宮,適合,皆可生之,而律之本也。
- ^ 《呂氏春秋·卷五·仲夏記·古樂》:昔黃帝令伶倫作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阮腧之陰,取竹於嶰谿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皇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為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黃鐘之宮,皆可以生之,故曰黃鐘之宮,律呂之本。《說文解字》:筒,通簫也;「簫」:參差管樂,像鳳之翼。
- ^ 東漢應劭《風俗通》:昔皇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於嶰谷(以)生(空)其竅厚均者,斷兩節而吹之,以為黃鐘之管,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為六,天地之風氣正而十二律定,五聲於是乎生,八音於是乎出。《晉書·律志上》引傳亦作「筩」。《呂覽》作「筒」,高註:六律六呂各有管,故曰十二筒。上引《漢書》所載亦為「筩」。《說文解字》:筩,斷竹也。
- ^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樂部十八·笛》:《風俗通》曰:笛,漢武帝時工人丘仲所造也。本出羌中。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雅正也。長尺四寸,七孔。
- ^ 《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樂部十八·笛》:《樂書》曰:笛者,滌也,丘仲所作。可以滌蕩邪氣,出揚正聲。是故列和善吹,裁十二之音應律。荀勖樞問,依三尺二調成均,剪雲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三孔為龠,文舞執之,邠人吹也。五孔為笛,祴里衩,周師掌之。六孔為笛,羌人吹之。七孔下調,漢部用也。今之七星,古之長笛。一定為調,合鍾磬之均,各有短長,應律呂之度,雅樂部內咸用之。
- ^ 12.0 12.1 Lau 1991:74
- ^ 梁 2004:74
- ^ Lau 1991:75
- 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林克仁、常敦明,《中國簫笛》。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 梁茂春,《中國當代音樂》。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 Lau, Cheungkong Frederick. 「Music and musician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izi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M.A.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