粄條(客語白話字:pán-thiàu;四縣客語:banˋ tiauˇ;海陸客語:banˊ tiau[1],又稱粿條,是流行於華南客家美食、白米類副食產品,一般在烹飪時會加入大量的豬油。

粄條
起源地 中國華南地區
地區東亞
主要成分
臺灣客家語寫法及拼音
漢字粄條/面帕粄
四縣腔banˋ tiauˇ/ mien pa banˋ
海陸腔banˊ tiau / mienˇ paˇ banˊ  
大埔腔ban^ tiauˇ/mienˋ paˋ ban^  
饒平腔banˋtiau / mienˋ paˋ banˋ  
詔安腔ban^ teeuˋ/ mien^ pa^ ban^
南四縣腔banˋtiauˇ/mien pa banˋ

名稱

編輯

客家人切成條狀,並且予以烹煮。因此,它即被稱為「粄條」。粄條一詞,亦有「板條」等俗寫。

面帕粄

編輯

臺灣南部地區的客家庄中,粄條被稱為「面帕粄」(四縣客語:mien pa banˋ [2]),因其製成後的形狀猶如客家語中的「面帕」(洗臉的毛巾)。[3][4]

新埔湯粄條
炒粄條
美濃乾拌粄條

製作

編輯

在來米磨製成米漿,澆灌於平底鍋皿,再將平底鍋皿置放於蒸籠內蒸熟即成。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客語辭彙. sheethub.com.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3). 
  2. ^ 中華民國教育部. 面帕粄. 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3). 
  3. ^ 姜義鎭. 《臺灣民俗與特產》. 臺北市: 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2002: 頁151. ISBN 957351205X (中文). 
  4. ^ 存档副本. [2023-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