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開基
生平
編輯立憲派人士
編輯聶開基是清朝副榜。早年,他入紫金書院(1898年清廷宣布維新變法後改稱紫金小學),同學有楊森、秀才周建侯、李春帆等人。[2]
清朝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蒲殿俊、胡駿、顧鰲、聶開基等人創辦了紫金精舍,胡駿任舍長,呂翼文(字雪堂)、彭光弼(號治平)、張瀾(字表方)等任教員。[3]
後來,他留學日本學習法政,和張瀾是同學。[4]歸國後,他曾任廣安州視學[5],四川諮議局編制科書記。[4]
1909年3月31日,革命黨人在廣安州舉行了廣安己酉起義。起義總指揮熊克武、副總指揮佘英,秦炳等人是重要組織者。起義失敗後,同年4月1日,廣安州知州吳鬯、把總張庚齡逮捕革命黨人王亞東、蕭賢哲、曠玉田、雷迅、陳雲久、王曉澄等。因為其中王曉澄是學堂教習,陳雲久是中學堂學生,知州吳鬯遂命視學聶開基到知州衙門以問詢情況。聶開基企圖為王曉澄開脫,但後來王曉澄招供。此後,農曆三月,何忠緒、藍孝先、雷大和等人被處死,王曉澄被判處十年監禁,直到大漢蜀北軍政府成立後才獲釋。[5][6]
1911年10月27日,曾省齋、張雅南以「興漢排滿,建立民國」為口號,在墊江小沙河組織了酆都縣、墊江縣、梁山縣(今梁平縣)、廣安州的革命黨人舉行起義,攻克墊江縣。11月11日,起義軍出發,此後接連攻下大竹縣、鄰水縣。11月22日,起義軍進攻廣安州。不久,廣安州知州李藩投降,鹽務統帶夏清風逃走。革命黨人在廣安州建立了大漢蜀北軍政府,以十八星旗為政府旗幟,曾省齋任都督,下設六個部,軍政部部長丁陽武,參謀部部長聶開基,文牘部部長李仁愷,財政部部長黃瑞徵,總務部部長周澤生,外交部部長周建侯。[5][6]後來兩個立憲派的部長中,聶開基到南充投入張瀾的川北宣慰使署,李仁愷則在蒲殿俊指使下企圖搞垮大漢蜀北軍政府。[7]
中華民國成立後,聶開基曾任約法會議秘書。[8]他還曾任四川省議會秘書長。此外,他還在軍閥劉湘部、楊森部當過顧問或秘書長。[4]
民主人士
編輯回到家鄉廣安後,他成為廣安東山派的重要成員。[4]當時廣安縣有兩大政治派別,其中廣安西山派以中國國民黨和三青團人士為主,支持蔣介石,積極執行各項軍令政令,而廣安東山派以袍哥勢力為主,成員多為地方實力派人物,如各界知名人士和開明人士,支持民主,和中共地下黨來往密切。中共地下黨員楊玉樞還串聯協和總社及政府公務員中的十八位有一定影響的人物,組成了生期會,成為廣安東山派的核心組織。[9]楊玉樞因與聶開基的兒子聶士毅、聶士愨,兒媳王家秀均為抗日戰爭初期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地下黨員,聶開基遂和楊玉樞成為好友。1945年,聶開基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此後,他繼續支持革命,掩護中共地下組織的活動。中共地下組織還在他家設立了聯絡站,中共川東臨委書記王璞還曾在聶開基家長期居住和辦公。[4]
1945年10月,廣安縣第一屆參議會選舉完成,楊玉樞、張正萱、張若一、鄧致玖等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及民主人士當選參議員。著名民主人士聶開基還獲推選為四川省參議會參議員。1946年初,廣安縣各鄉鎮舉行鄉鎮長選舉,楊玉樞(中共地下黨員、生期會召集人)等人反對該縣三青團幹事長夏永澤提出的「鄉鎮長候選人應在本人報名的基礎上,由縣黨、團、特三方組成五人小組審查、圈定,再交選民投票選舉」的圈選提議,主張由群眾直接投票選舉。楊玉樞的提案獲得了省參議員聶開基和多數縣參議員的支持,縣參議會遂以壓倒多數通過了這一提案,實行選民直接投票選舉鄉鎮長。經過選舉,廣安縣66個鄉鎮中的12個鄉鎮長由中共地下黨員擔任,其他還有的鄉鎮長是由中共的外圍群眾與協和總社中的開明人士擔任。[9]
1948年夏,民革川康組織及軍事機構在成都成立,聶開基被杜重石提名,任委員。就這一情況,杜重石曾作回憶文章,內稱:[10]
對《民革川康地下組織的活動情況》的補充訂正
《民革川康地下組織的活動情況 》載於 《四川文史資料選輯 》第三十輯。第3頁第7至14行:「1948年冬,李濟深派杜重石到成都 ……分別在成都成立了民革川康分會地下組織。」第4頁第2至8行:「1949年 3 月,民革川康分會成立了。……推劉文輝同志 ( 未出席 )為主任委員兼軍事委員長。」所述與我親歷之事實不符。
以時間言,我是1948年夏(不是冬 )到成都 ,知劉文輝在雅安,即由吳夢三電告楊傑的秘書杜文博 (我胞弟 )囑在廣安為「民聯」搞武裝起義的李挽瀾到成都見我。翌日由前川康綏靖公署副官長黃瑾懷用其私車送我去雅安 ,與劉相晤後,即隱居劉文輝部下——手槍大隊長王瑞臣家。帶給劉的密函不只是李濟琛的,還有張瀾的,以及轉楊傑的有關民革在香港成立經過及當時軍事、政治形勢的信息 (李換瀾到成都後 ,由李去重慶轉達楊傑)。
當時我是以民革西南工作區中央特派員身份去川,負責籌建民革川康組織和軍事機構的。劉文輝化名楊宗文 ,雖已在雅安決定 ,但創建上述秘密組織 ,還須和在成都的有關人士商討。我在雅安只住了二日,與劉文輝先後去成都。我先住劉私宅,繼移手槍大隊長王瑞臣在成都的家。當時我的化名叫 「李正平」 ,別名「仇天」。
籌建民革與軍事組織,由於當時情勢及其它條件所限,從未邀集多少人聚在王家開會。只是在不同時間,與我個別交換意見,以推薦的方式提名 ,並先與劉文輝交換意見 。所以不存在到會或未到會的問題。記得當時共推楊宗文為民革及軍事兩組織的主任委員,無委員長之稱。黃瑾懷、李宗煌為副主委,王白與為秘書長 。委員有:汪載濤(李宗煌提名,汪當時任劉樹成師參謀長,在邛崍)、吳夢三、徐則林、張平江、聶丕承 (張、聶是杜重石提名,當時張在重慶,聶在廣安,王白與在重慶 )。同時李宗煌提當時由澳門經廣州行將到川的王蘊滋為民主聯軍川西軍區司令員 ,汪載濤為川南軍區司令員 。民革川康組織及軍事機構是1948年夏在王瑞臣家成立的。
1949年春 「成立」,單指周從化同志領導的由「民聯」改為民革的地下組織固無可言。所謂 「分別」 成立,是把劉文輝領導的民革川康地下組織包括在內,這是誤將1948年夏的事往後推移幾近一年。至於開會的地點,更不是在我家(牛市口)。因為1946年秋,我與張瀾、王白與 、李宗煌、彭光漢 、黃瑾懷、汪載濤等人在1944年創辦的《大義周刊》被查封,我被四川省警察局長徐中齊逮捕後,我的家已為特務注目。我出獄後,一直隱居三聖街黃瑾懷家。1948年夏這樣的密會,是不可能在我家召開的。
(1984年7月)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廣安縣前夕,中國共產黨通過聶開基、張平江(女)等人,宣傳「保護鄉梓,人人有責」,粉碎了國民黨方面的特務頭子郝崇斌在廣安縣圖謀進行的「應變」即撤退前破壞計劃。[11]
家庭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約法會議紀錄》第133頁作年三十四歲,按1915年34歲,則生於約1881年
- ^ 楊森. 九十憶往(1). 台北縣: 龍文出版社. 1990: 3.
- ^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中华文史资料文库 第一卷.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6: 232.
- ^ 4.0 4.1 4.2 4.3 4.4 林明,反蒋爱国统一战线在广安的建立,搜狐,2011年07月18日. [2012年3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 ^ 5.0 5.1 5.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廣安縣委員會編. 广安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专辑). 廣安: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廣安縣委員會. 1981.
- ^ 6.0 6.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 四川文史资料集粹 第一卷.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 ^ 隗瀛濤. 四川保路运动史.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 ^ 約法會議秘書廳編. 约法会议纪录. 北京: 約法會議秘書廳. 1915: 133.
- ^ 9.0 9.1 林明,揭露國民黨推行假民主,廣安日報2011-07-25 第03版[永久失效連結]
- ^ 杜重石,對《民革川康地下組織的活動情況》的補充訂正,載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六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1-212頁
- ^ 中共南充地委黨史工作委員會. 华蓥山游击队. 重慶: 重慶出版社. 1988.
- ^ 革命回忆录(9).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