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簡稱殖產局,是設置於臺灣總督府內部部局,負責調查及開發台灣的物產,包括農業、工業、商業、漁業、林業和礦業等。殖產局的組織經多次調整,從殖產部、殖產課發展至殖產局,之後再改組為米穀局、農商局和鑛工局;並管理多個物產檢查所、養成所和試驗場等單位。

概要

編輯

台灣總督府於1895年(明治28年)5月成立時,在民政局下設置殖產部,為殖產局的前身。1897年(明治30年)11月廢除殖產部,改為民政局殖產課。1901年(明治34年)11月設置民政部殖產局。1919年廢止民政部,成為台灣總督府殖產局

殖產局在戰時經多次改組,殖產局米穀課和米穀檢查所於1939年(昭和14年)7月獨立為米穀局(1942年改稱食糧局)。殖產局於1943年(昭和18年)12月改組為農商局鑛工局,而食糧局改編至農商局下的食糧部

沿革

編輯
  • 1895年(明治28年)
    • 05月 - 台灣總督府民政局下成立殖産部。設置農務課、商工課[1]
  • 1896年(明治29年) - 設置農商課、拓殖課、林務課、鑛務課。
  • 1897年(明治30年)11月 - 殖産部廢止[2],改為民政局殖産課。
  • 1898年(明治31年)06月 - 民政局改為民政部
  • 1901年(明治34年)11月11日 - 民政部下成立殖産局[3]。設置農商課、拓殖課、權度課。
  • 1902年(明治35年)6月17日- 台灣總督府下設置臨時台灣糖務局[4]
  • 1905年(明治38年) - 局下有農商課、林務課、鑛務課、權度課,共四課。
  • 1908年(明治41年)7月19日 - 局下有農務課、商工課、林務課、鑛務課、權度課,共五課。
  • 1910年(明治43年)
    • 5月22日 - 新增三課,局下有庶務課、農務課、商工課、林務課、鑛務課、權度課、林野調査課、移民課,共八課。
  • 1911年(明治44年)
    • 10月16日 - 廢止臨時台灣糖務局[5]、設置殖産局「糖務課」,局下共九課。
  • 1915年(大正4年) - 林野調査課改稱為「林野整理課」。
  • 1919年(大正8年)4月1日 - 廢除移民課,局下有庶務課、農務課、糖務課、林務課、鑛務課、商工課、水産課、林野整理課,共八課。
    • 08月20日 - 廢止民政部,成為台灣總督府殖産局[6]。局下有庶務課、農務課、糖務課、鑛務課、商工課、水産課,共六課。
  • 1920年(大正09年)09月1日 - 局下有庶務課、農務課、糖務課、林務課、鑛務課、商工課、水産課,共七課。執掌「營林所」。
  • 1921年(大正10年)08月5日 - 執掌度量衡所。
  • 1924年(大正13年)12月25日 - 糖務課改為「特產課」,廢除庶務課、鑛務課和水產課, 局下有農務課、特産課、山林課、商工課,共四課。
  • 1926年(大正15年)10月12日 - 局下有農務課、特産課、山林課、商工課、鑛務課、水産課,共六課。
  • 1939年(昭和14年)07月1日 - 部分農務課與商工課獨立為米穀局
  • 1941年(昭和16年) - 新增「物價調整課」,局下有農務課、特産課、山林課、商工課、鑛務課、水産課、物價調整課,共七課。
  • 1942年(昭和17年)11月 - 局下有總務課、農務課、商政課、山林課、鑛務課、水産課,共六課。營林所改稱為「山林事務所」。
  • 1943年(昭和18年)12月 - 殖産局改編、設置農商局(農務課、水産課、山林課、商政課)、鑛工局(總務課、工業課、勞政課、鑛務課、電力課、土木課)。食糧局改編為農商局下的食糧部(經理課、米穀課、食品課、食糧部事務所)。
  • 1944年(昭和19年)05月 - 於鑛工局設置地質調査所。

職官列表

編輯

殖產局長

編輯
須田一二三石井龍豬松岡一衛田端幸三郎中瀨拙夫殖田俊吉百濟文輔內田隆高橋親吉片山三郎喜多孝治川崎卓吉高田元治郎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備註
1 高田元治郎
(?–?)
1919年8月20日[a] 1921年9月17日 1.1919年8月20日局內組織分為庶務課、農務課、糖務課、礦務課、商工課與水產課。
2.1920年9月1日增設林務課。
3.1921年8月5日設立度量衡所。
2   川崎卓吉
(1871–1936)
1921年9月17日[b] 1922年4月1日[c]
3   喜多孝治
(1878–1934)
1922年4月1日[d] 1924年12月23日[e]
4   片山三郎
(1879–?)
1924年12月23日[f] 1927年7月27日[g] 1.1924年12月25日局內組織改分為農務課、特產課(由糖務課改組)、山林課與商工課。
2.1926年10月12日增設水產課與礦務課。
5   高橋親吉
(1883–?)
1927年7月27日[h] 1928年7月21日[i]
6 內田隆日語内田隆 (秋田県知事)
(1879–1963)
1928年7月21日 1929年8月10日
7   百濟文輔日語百済文輔
(1883–1952)
1929年8月10日[j] 1931年5月8日
8   殖田俊吉日語殖田俊吉
(1890–1960)
1931年5月8日[k] 1933年8月4日[l]
9   中瀨拙夫
(1884–1969)
1933年8月4日[m] 1936年10月16日
10   田端幸三郎
(1886–1963)
1936年10月16日[n] 1939年12月27日[o] 1939年7月1日起兼任米穀局長。
11   松岡一衛
(1891–?)
1939年12月27日[p] 1941年5月14日 1941年1月8日增設物價調整課。
12   石井龍豬
(1897–1950)
1941年5月14日[q] 1942年10月14日 1942年7月1日度量衡所改隸專賣局
13   須田一二三日語須田一二三 (官僚)
(1899–1951)
1942年10月14日[r] 1943年12月1日[s] 1942年11月1日局內組織改分為總務課、商政課、礦務課、農務課、山林課與水產課。

附註

編輯
  1. ^ 民政部殖產局長。
  2. ^ 警務局長。
  3. ^ 改任愛知縣名古屋市長。
  4. ^ 總督官房秘書課長。
  5. ^ 改任臺南州知事
  6. ^ 農商務省水產局魚政課長。
  7. ^ 改任臺南州知事。
  8. ^ 高雄州知事
  9. ^ 改任臺北州知事
  10. ^ 奈良縣知事
  11. ^ 拓務省殖產局長。
  12. ^ 改任關東廳日語関東庁財務局長。
  13. ^ 原臺北州知事。
  14. ^ 專賣局長。
  15. ^ 改任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副社長。
  16. ^ 臺中州知事
  17. ^ 內務局長。
  18. ^ 原企劃部長。
  19. ^ 改任農商局長。

米穀局長

編輯
奧田達郎山本真平田端幸三郎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備註
1   田端幸三郎
(1886–1963)
1939年7月1日 1939年12月27日 以殖產局長兼任。
2   山本真平日語山本真平
(1893–?)
1939年12月27日[a] 1941年5月14日
3   奧田達郎
(1898–?)
1941年5月14日[b] 1942年11月1日[c]

附註

編輯
  1. ^ 總督官房人事課長。
  2. ^ 臺中州知事
  3. ^ 改任食糧局日語台湾総督府食糧局長。

食糧局長

編輯
中平昌奧田達郎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備註
1   奧田達郎
(1898–?)
1942年11月1日[a] 1943年3月29日[b]
2   中平昌日語中平昌
(1900–1985)
1943年3月29日[c] 1943年12月1日[d]

附註

編輯
  1. ^ 米穀局日語台湾総督府食糧局長。
  2. ^ 改任國土局長。
  3. ^ 專賣局總務課長。
  4. ^ 改任農商局食糧部長。

農商局長

編輯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備註
1   須田一二三日語須田一二三 (官僚)
(1899–1951)
1943年12月1日[a] 1945年10月25日

附註

編輯
  1. ^ 原殖產局長。

食糧部長

編輯
須田一二三松野孝一中平昌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備註
1   中平昌日語中平昌
(1900–1985)
1943年12月1日[a] 1944年12月16日 1944年8月26日起兼任專賣局長。
2 松野孝一日語松野孝一
(1905–1967)
1944年12月16日[b] 1945年8月8日[c]
3   須田一二三日語須田一二三 (官僚)
(1899–1951)
1945年8月8日 1945年10月25日 農商局長兼任。

附註

編輯
  1. ^ 原食糧局長。
  2. ^ 原農商局農務課長。
  3. ^ 改任交通局遞信部長。

礦工局長

編輯
森田俊介森部隆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備註
1   森部隆日語森部隆
(1894–1965)
1943年12月1日[a] 1945年1月12日
2   森田俊介
(1899–1980)
1945年1月12日 1945年10月25日 兼任文教局日語台湾総督府文教局長至1945年2月28日。

附註

編輯
  1. ^ 總務局日語台湾総督府総務局長。

附屬機構

編輯

常設機構

編輯

移民指導所

編輯

為管理移民村事務,1910年2月9日於花蓮港廳花蓮港區荳蘭社成立移民指導所,同年6月28日復於臺東廳卑南區馬蘭社設立移民指導所。之後陸續於花蓮港廳轄下花蓮港區豐田村(1913年4月15日)與鳳林區林田村(1914年2月15日)增設移民指導所,各所長則由花蓮港廳長臺東廳長兼任。

  • (荳蘭移民指導所→)吉野村移民指導所(花蓮港廳花蓮港區吉野村,1917年3月31日廢止)
  • (卑南移民指導所→)旭村移民指導所(臺東廳卑南區旭村,1916年2月10日廢止)
  • 豐田村移民指導所(花蓮港廳花蓮港區豐田村,1918年3月31日廢止)
  • 林田村移民指導所(花蓮港廳鳳林支廳鳳林區林田村,1918年3月31日廢止)

商品陳列館

編輯

1917年6月10日於臺北苗圃內設立商品陳列館,1942年4月16日改稱產業館。各地方政府亦各自設有商品陳列館

養蠶所

編輯

最初於1909年在南投廳南投堡大莊,與台中廳軍功寮莊設立「天蠶試育場」。1913年12月設立於台北廳頂內埔莊設立養蠶所,負責蠶種的檢查、取締、製造、供給,以及相關試驗和調查。

養蠶所(台北市富田町328番地)

    • 基隆出張所(基隆合同廳舍構內)
    • 竹東出張所(竹東郡役所構內)
    • 竹南出張所(竹南郡役所構內)
    • 苗栗出張所(苗栗郡役所構內)
    • 大湖出張所(大湖郡役所構內)
    • 埔里出張所(能高郡役所構內)
    • 屏東出張所(屏東郡役所構內)
  • 東勢野蠶育種出張所(1940年設立)

獸疫血清製造所

編輯

1905年,設立阿緱廳附屬牛疫血清作業所。1912年在台北樺山町設置殖產局附屬獸疫血清作業室,專門製造牛疫血清;而屏東的作業所製造豬瘟血清,並調查家畜傳染病。1919年兩者合併為殖產局附屬獸疫血清製造所,屏東的原作業室編為屏東支所。疫情減緩後,於1922年廢除屏東支所。1931年,遷至淡水街淡水字砲台埔79番地。今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

 
原蔗苗養成所及陳列館

蔗苗養成所

編輯

1913年9月於台中新社成立蔗苗養成所,1915年改為大南莊、后里蔗苗養成所,負責優良種苗的育成和供應。隨著台灣東部的糖業開發,1921年設立東部蔗苗養成所。

  • 大南莊蔗苗養成所(東勢郡新社莊大南字大南109番地,今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 后里莊蔗苗養成所
  • 東部蔗苗養成所(鳳林郡鳳林街林田102番地)

苗圃

編輯
  • 台北苗圃(現台北植物園
  • 暖暖苗圃
  • 六塊厝苗圃(1913年至1935年)
  • 汐止苗圃(1924年至1945年)

包蓆草苗圃

編輯

1921年設立,1923年廢止。

  • 台南包蓆草苗圃(新豐郡仁德莊)
  • 嘉義包蓆草苗圃(嘉義郡嘉義街)
  • 屏東包蓆草苗圃(屏東郡屏東街)

熱帶纖維植物苗圃

編輯

1921年設立,從事熱帶纖維植物的栽培與試驗,1923年廢止。

  • 熱帶纖維植物苗圃(屏東郡里港莊)

石花菜檢查所

編輯

基隆、澎湖兩地於1908年設置石花菜檢查所,石花菜在出口前須經海關檢查登記。1910年以前,石花菜有半數出口至中華民國,而1911年後取消出口,改為移出日本,主要送往神戶等地[7]。石花菜檢查所於1944年2月廢止。

  • 基隆內地移出石花菜檢查所
  • 澎湖內地移出石花菜檢查所
  • 宜蘭內地移出石花菜檢查所(1912年)

米穀檢查所

編輯

為了對米的販售有統一標準,最初在1904年於台北、基隆,1905年在安平、打狗設置內地移米檢查所,由地方政府管轄。1908年改由殖產局直接管轄,於各地設立米穀檢查所和出張所,以及指定存放的農業倉庫;針對米的品質、乾燥、粒形、色澤、製造,分為一至四等,並在包裝上標註等級和產地。1913年將內地移出米檢查所和出張所統一名稱為「米穀檢查所」。

  • 台北內地移出米檢查所(1904年)
  • 基隆內地移出米檢查所(1904年)
  • 台中內地移出米檢查所(1909年)
  • 彰化內地移出米檢查所(1909年)
  • 嘉義內地移出米檢查所(1908年)
  • 其他內地移出米檢查所出張所

米檢查業務於1920年由由各州接管,1921年全臺曾多達30處米穀檢查所。1924年修改米檢查規則,米檢查業務再度由總督府施行,在總督府內設立米穀檢查所,在基隆、宜蘭、台北、桃園、中壢、新竹、大甲、豐原、台中、彰化、員林、斗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旗山、潮州設立出張所,共計18處。米穀檢查出張所於1935年改制為五處支所和轄下十處出張所。1939年改隸於米穀局,米穀檢查所改稱為米穀事務所,並增設花蓮港和台東事務所,以及苗栗、新營、東港、玉里出張所。

米穀檢查所

    • 基隆支所
      • 宜蘭出張所
      • 台北出張所
    • 新竹支所
      • 桃園出張所
      • 中壢出張所
    • 台中支所
      • 清水出張所
      • 彰化出張所
      • 員林出張所
    • 嘉義支所
      • 斗六出張所
      • 台南出張所
    • 高雄支所
      • 屏東出張所

植物檢查所

編輯

在香蕉、鳳梨、柑橘等農產品出口支前,需經過殖物檢查所,避免外地病菌蟲害的輸入。1921年開始在台灣各地設置植物檢查所。

植物檢查所(台北市樺山町)

    • 基隆分所(基隆市明治町)
      • 檢查員詰所(基隆港舊岸壁第二第三上家)
    • 新竹分所(新竹市榮町)
      • 新埔派出所(新竹郡新埔莊)
    • 員林分所(員林郡員林街)
      • 永靖派出所(員林郡永靖莊)
      • 台中派出所(台中市楠町)
    • 台南分所(台南市大正町)
    • 高雄分所(高雄市新濱町)
      • 屏東派出所(屏東市小川町)
    • 花蓮港分所(花蓮港市米崙)

帽子檢查所

編輯

1911年5月公布《台灣帽子檢查規則》,以提升帽子輸出的品質,帽子出口的主要品項有大甲帽、巴拿馬帽(林頭帽、紙帽)。在大正年間由於產量大增,1926年將吂子檢查制度移給各州辦理[1]。而1938年3月公告《臺灣總督府帽子檢查所規程》,檢查業務回歸殖產局,規範出口帽子的檢查及管制,設置一帽子檢查所,和九處出張所,所內設有商品陳列室[2]

帽子檢查所(殖產局工商課內)

    • 台北出張所(台北市)
    • 基隆出張所(基隆市)
    • 新竹出張所(新竹市)
    • 苑裡出張所(苗栗郡苑裡莊)
    • 大甲出張所(大甲郡大甲街)
    • 清水出張所(大甲郡清水街)
    • 彰化出張所(彰化市)
    • 台南出張所(台南市)
    • 高雄出張所(高雄市)

肥料檢查所

編輯

隨著台灣農業發展,肥料用量逐漸增加。為了管制市場上的肥料品質,1927年實施肥料檢查,執行肥料的檢查和取締。設有一檢查所和八處出張所。

肥料檢查所(台北市東門町)

    • 基隆出張所(基隆市明治町)
    • 新竹出張所(新竹州廳構內)
    • 台中出張所(台中州廳構內)
    • 台南出張所(台南州廳構內)
    • 高雄出張所(高雄市新濱町)
    • 台東出張所(台東廳構內)
    • 花蓮港出張所(花蓮港廳構內)
    • 澎湖出張所(澎湖廳構內)

茶檢查所

編輯

1923年6月實施茶檢查,設立茶檢查所,以控管茶葉品質,並試圖拓展國際銷售的通路。檢查項目分為品質(粉茶、莖茶、茶頭、乾燥、夾雜物、著色、其他)和包裝(茶箱、茶鉛、外裝)[8],依檢查結果分為合格或不合格,優良者在包裝上另有優良茶證明證印。茶檢查所位於台北市港町二丁目三番地[9]

茶業傳習所

編輯

茶業傳習所於1929年設立於台北州新莊郡林口莊菁埔字東湖128番地[9],招募傳習生,並教授茶業相關知識和技能。1945年4月廢止。

鳳梨種苗養成所

編輯

1926年於高雄大樹設立鳳梨種苗養成所,1929新設養成所於萬丹。1940年新設鳳山鳳梨種苗養成所,並廢除位於萬丹的養成所。

  • 鳳山鳳梨種苗養成所(鳳山街215番地)
  • 萬丹鳳梨種苗養成所(萬丹莊)
  • 大樹鳳梨種苗養成所(大樹莊九曲堂5番地)

農產物罐詰檢查所

編輯

1927年設立,負責輸出移出的農產物罐頭檢查,檢查項目為其包裝、標示、內容物和品質等項目,1943年3月廢止。

農產物罐詰檢查所(殖產局特產課內)

    • 基隆支所(合同廳舍—基隆市明治町一丁目10番地)
    • 高雄支所(高雄市苓雅寮38番地)

水產試驗場

編輯

1929年11月16日設立水產試驗場,同時設立基隆及臺南支場。1941年12月20日自殖產局獨立。

水產試驗場基隆市社寮町

  • 水產講習所(基隆市濱町,1936年設立)
  • 營林所

    編輯

    營林所原為營林局,在1920年改隸屬於殖產局,由殖產局長兼任營林所長。營林所下設嘉義、八仙山、羅東三出張所,和羅東、坪林、南莊、大湖、新社、甲仙、恆春、魚池樟林作業所,以及林業試驗場嘉義、恆春二支場。而林業試驗場於1921年併入中央研究所。1926年營林所的出張所與樟林作業所改組為以下八處出張所,辦理各地區林產處分及造林事宜。1943年營林所裁撤,造林業務及各出張所回歸殖產局山林課。[10]

    營林所(總督府構內)

      • 台北出張所(營林所構內)
      • 羅東出張所(羅東街)
      • 新竹出張所(新竹市)
      • 台中出張所(豐原街)
      • 嘉義出張所(嘉義市)
      • 旗山出張所(旗山街)
      • 恆春出張所(恆春街)
      • 東部出張所(花蓮港街)

    台灣物產介紹所

    編輯

    1933年於東京成立台灣物產介紹所,之後陸續在大連、大阪、上海也成立台灣物產介紹所。台灣物產介紹所於1942年改稱台灣經濟事務所

    • 東京台灣物產介紹所(東京市麴町區)
    • 大連台灣物產介紹所(大連市浪速通)
    • 大阪台灣物產介紹所(大阪市北區)
    • 上海台灣物產介紹所(中華民國上海泗經路)

    葉製樟腦林作業所

    編輯

    1905年於台中新社、苗栗三義設置葉製樟腦林作業所,實施樟樹造林計畫,以增加樟腦原料供給。之後陸續宜蘭羅東也成立樟腦林作業所。並在嘉義設立樟樹林獎勵樟苗養成所。1911年後將業務交給專賣局。

    • 新社葉製樟腦林作業所
    • 三叉河葉製樟腦林作業所
    • 羅東葉製樟腦林作業所

    砂防造林業所

    編輯
    • 砂防造林八卦山作業所(1914年至1918年)

    殖林所

    編輯
    • 旗山殖林所(旗山郡美濃莊)

    併入內務局

    編輯

    博物館

    編輯

    1908年10月24日成立博物館,1920年10月9日改隸內務局管轄。

    併入專賣局

    編輯

    度量衡所

    編輯

    1921年8月2日度量衡業務由商工課獨立為度量衡所,1942年6月24日改隸專賣局管轄。

    度量衡所(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今總統府右前方停車場

    併入中央研究所

    編輯

    種畜場

    編輯

    種畜場於1905年設立在恆春支廳,於1909改隸於殖產局,負責處產品種的改良、繁殖、育成和供給。1921年改隸於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改稱恆春種畜分所。種畜場位於今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墾丁牧場。

    • 種畜場(高雄州恆春郡恆春莊)

    糖業試驗場

    編輯

    1903年在臺南廳大目降設立甘蔗試作場,1906改為糖業試驗場,1921年併入屬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並在1932年遷至台南市生產路現址[11]

    林業試驗場

    編輯

    1901於恆春設立'''恒春熱帶植物殖育場''',1911年在台北市南門町成立'''林業試驗場後''',恆春的殖育場改為林業試驗所恆春支場。中埔支所的前身為1908年設立的嘉義護謨苗圃。

    林業試驗所(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莊)

      • 蓮華池支所(台中州新高郡魚池莊蓮華池)
      • 中埔支所(台南州嘉義郡中埔莊竹頭崎)
      • 恆春支所(高雄州恆春郡恆春街鵝鑾鼻)
      • マリブル(麻里霧)支所(台東廳台東郡蕃地マリブル社)

    園藝試驗場

    編輯

    園藝試驗場(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莊)

      • 嘉義支場(台南州嘉義郡嘉義街)

    茶樹栽培試驗場

    編輯

    最初於1903年在桃園聽成立安平鎮製茶試驗場,1910年更名為安平鎮茶樹栽培試驗場,1921年併入中央研究所的平鎮茶葉試驗支所。

    • 茶樹栽培試驗場(新竹州中壢郡平鎮莊)

    1937年後設立

    編輯

    天然瓦斯研究所

    編輯

    1935年成立於新竹市,戰後作為聯合工業研究所

    種馬所

    編輯

    1937年在花蓮吉野設立種馬所,現址為畜產試驗所花蓮繁殖場。

    • 種馬所(花蓮港廳吉野莊吉野村)

    種馬牧場

    編輯

    1940年在台南新化設立種馬牧場,除了提供馬匹作為運輸用途,主要提供日本本國馬匹汰換、以及戰場騎乘及運輸使用[12]。現址為農委會畜產試驗所

    • 種馬牧場(新化郡新化街茄拔林)

    棉作指導所

    編輯

    為確保日本帝國棉花供應,1937年在台南設立棉作指導所,負責棉花種子培育,相關耕作與病蟲害調查,1940年設立東部棉作指導所。

    熱帶特用樹種栽培事務所

    編輯

    1930年1月設立,1942年併入山林事務所。

    • 熱帶特用樹種栽培事務所(屏東市瑞穗町77番地)

    森林治水事務所

    編輯

    殖產局山林課為了選定治水造林區域和規劃治水工程,自1936年開始舉辦森林治水調查。於1940年成立淡水河、濁水溪、曾文溪森林治水事務所。以造林為主要目的,但無興建防砂壩的計畫[13]。1942年1月,濁水溪森林治水事務所改為台中森林治水事務所,將原本竹山郡的管理範圍擴大至大屯、彰化、大甲、豐原郡,並增設下淡水溪森林治水事務所。1942年,森林治水事務所、熱帶特用樹種栽培事務所合併為山林事務所。

    • 淡水河森林治水事務所(文山郡新店莊)
    • 濁水溪森林治水事務所(台中市頂橋子頭)
    • 曾文溪森林治水事務所(原位於台南市三分子,1941年遷至台南市清水町一丁目46番地)
    • 下淡水溪森林治水事務所

    山林事務所

    編輯

    1942年,合併森林治水事務所、熱帶特用樹種栽培事務所所成立,1943年12月廢止。

    • 台北山林事務所(台北市錦町7番地)
      • 礁溪支所
      • 新店支所
    • 羅東山林事務所(羅東郡羅東街竹林200番地)
      • 太平山支所
    • 新竹山林事務所(新竹市表町二丁目6番地)
      • 南莊支所
      • 大湖支所
      • 大溪支所
    • 台中山林事務所(台中市頂橋子頭)
      • 草屯支所
      • 豐原支所
    • 埔里山林事務所(能高郡埔里街埔里字梅子腳166番地)
      • 水裡坑支所
    • 嘉義山林事務所(嘉義市檜町三丁目18番地)
      • 阿里山支所
    • 台南山林事務所(台南市清水町一丁目46番地)
      • 玉井支所
         
        原台南山林事務所
    • 高雄山林事務所(屏東市瑞穗町77番地)
      • 旗山支所
      • 恆春支所
    • 花蓮港山林事務所(花蓮港市北濱40番地)
      • 玉里支所
    • 台東山林事務所(台東郡台東街台東542番地)

    林產檢查所

    編輯

    1942年7月成立,負責木材的檢查與研究,1944年5月廢止。

    • 臺北林產物檢查所(台北市錦町7番地)
      • 台北檢查員駐在所
      • 羅東檢查員駐在所
    • 新竹林產物檢查所(新竹市表町二丁目6番地)
      • 新竹檢查員駐在所
      • 竹東檢查員駐在所
    • 臺中林產物檢查所(豐原郡豐原街下南坑)
      • 豐原檢查員駐在所
      • 水裡坑檢查員駐在所
    • 臺南林產物檢查所
      • 嘉義檢查員駐在所
    • 高雄林產物檢查所(高雄州廳內)
      • 高雄檢查員駐在所
    • 花蓮港林產物檢查所(花蓮港市北濱40番地)
      • 花蓮港檢查員駐在所
      • 萬里橋檢查員駐在所
      • 池南檢查員駐在所
      • 玉里檢查員駐在所
    • 臺東林產物檢查所(台東郡台東街台東542番地)
      • 台東檢查員駐在所

    熱地農業技術鍊成所

    編輯

    熱地農業技術鍊成所設立於1942年,為因應企業和軍隊在南方農業資源開發的需求,訓練本島青年在南方生活上所需的技術和精神。招收18至35歲且小學畢業的男性,名額為590名[14]

    蓖麻種子育成所

    編輯

    1929年5月設立,最初位於台東郡卑南莊莊初鹿,1941年8月遷至台東街。

    • 台東街寶町300番地

    藥用作物種苗養成所

    編輯

    1943年5月設立,1944年10月併入特用作物種苗養成所。

    • 藥用作物種苗養成所(台東街寶町300番地)

    特用作物種苗養成所

    編輯

    1944年10月成立,從事蓖麻種子和藥用作物的養成。

    • 西部特用作物種苗養成所(鳳山街)
    • 東部特用作物種苗養成所(台東街寶町300番地)

    拓士道場

    編輯

    拓士道場於1941年設立,招募未滿25歲的男性,為了去南洋發展作準備,教授其皇民精神,以及南方的農業及殖民等知識。而地方政府在鳳林跟台東也有設立拓士道場。道場的訓練分為本科、精鍊科和特修科,本科招收農業學校畢業者,訓練期間為一年;精鍊科的訓練期間也是一年,特修科則是三至六個月。

    • 拓士道場(北斗郡北斗街,今農委會彰化種畜繁殖場)

    蔬菜採種場

    編輯

    1943年12月公告《台灣總督府蔬菜種場規程》,目的為增產蔬菜,以儘量提高供給量;因當時物資缺乏,而且種子輸入不易。蔬菜採種場制定了三年計畫,預計有70甲的生產面積,一年收成兩次。地點選定阿里山事業區林班地,因其海拔較高,適合種植溫帶蔬菜,計畫栽種馬鈴薯、白蘿蔔和十字科蔬菜。最初地點位於阿里山鄉湖底[15],1944年改為大南蔬菜採種場。

    • 蔬菜採種場(台南州嘉義郡蕃地ララウヤ社)
    • 大南蔬菜採種場(東勢郡新社莊大南字大南)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台灣総督府仮條例(明治28年5月21日)
    2. ^ 2.0 2.1 台灣総督府官制(明治30年10月21日勅令第362號)
    3. ^ 台灣総督府官制中改正ノ件(明治34年11月11日勅令第201號)
    4. ^ 臨時台灣糖務局官制(明治35年6月18日勅令第163號)
    5. ^ 台灣総督府官制中改正臨時台灣糖務局官制廃止ノ件(明治44年10月16日勅令第260號)
    6. ^ 台灣総督府官制中改正ノ件(大正8年8月20日勅令第393號)
    7. ^ 林柏成. 台灣北部石花菜屬(Gelidiumspp.)海藻採集的時空特性與永續經營研究 (PDF).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 
    8. ^ 中瀨拙夫. 臺灣茶檢查所第一年報. 臺灣總督府茶檢查所. 1924-05-28. 
    9. ^ 9.0 9.1 9.2 臺灣總督府. 加除自在臺灣法令輯覽[一]. 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1938. 
    10. ^ 林業機構與施政沿革. 林務局. [失效連結]
    11. ^ 糖業試驗所. 臺灣化工史料館.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7). 
    12. ^ 林政儒. 曇花一現的臺灣馬產事業:臺灣總督府種馬牧場 (PDF). 
    13. ^ 張添鉢. 台灣水土保持芻談-防砂工程如何走來. 
    14. ^ 臺灣總督府農商局. 臺灣農業年報. 臺灣總督府農商局. 1944-02-20. 
    15. ^ 殖產局附屬蔬菜採種場用地.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94?.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