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人 (電影)

山姆·萊米執導的2002年電影

蜘蛛人》(英語:Spider-Man)是一部於2002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改編自漫威漫畫旗下的同名超級英雄蜘蛛人。本片由漫威娛樂製作,並由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負責發行。本片由山姆·萊米執導,由大衛·凱普撰寫劇本,並由托比·麥奎爾在片中扮演男主角:高中生彼得·帕克,因特殊經歷獲蜘蛛相關超能力,成長為鋤強扶弱的超級英雄。另外幾位主演還包括威廉·達佛飾演諾曼·奧斯本(即綠惡魔)、克絲汀·鄧斯特飾演瑪莉·珍·華生以及詹姆士·弗朗科飾演哈里·奧斯本

蜘蛛人
Spider-Man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山姆·萊米
監製蘿拉·澤斯金英語Laura Ziskin
伊恩·布萊斯英語Ian Bryce
劇本大衛·凱普
原著蜘蛛人
史丹·李
史蒂夫·迪特科作品
主演托比·麥奎爾
威廉·達佛
克絲汀·鄧斯特
詹姆士·弗朗科
克里夫·羅勃遜
羅斯瑪麗·哈里斯
配樂丹尼·葉夫曼
攝影唐·伯吉斯英語Don Burgess (cinematographer)
剪輯亞瑟·科本(Arthur Coburn
鮑勃·穆拉維斯基英語Bob Murawski
製片商漫威娛樂
蘿拉·澤斯金製片公司英語Laura Ziskin
片長121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02年4月29日 (2002-04-29)(洛杉磯西木區首映)
  • 2002年5月3日 (2002-05-03)(美國)
發行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預算1.39億美元
票房8.25億美元[1]
前作與續作
續作蜘蛛人2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蜘蛛俠
香港蜘蛛俠
臺灣蜘蛛人
新加坡蜘蛛奇俠(公映)

開發地獄中僵持了近25年後,索尼影視娛樂終於從米高梅公司公司獲得了將蜘蛛人改編成真人版電影並向全球發行的權利,也獲得了之前由坎農影業英語The Cannon Group卡羅科影業英語Carolco Pictures和新坎農(New Cannon)保有的全部劇本,不過只對其中的兩個版本行使了購股權。索尼聘請了大衛·凱普來根據其中一個版本編寫電影劇本,羅蘭·艾默瑞奇提姆·波頓克里斯·哥倫布大衛·芬奇都曾是影片的導演人選,不過最終於2000年選擇了雷米。凱普寫出的劇本在電影前期製作過程中經過了史考特·羅森伯格英語Scott Rosenberg的改寫,阿爾文·薩金特英語Alvin Sargent對其中的台詞進行了潤色。

電影於2001年1月8日起在洛杉磯紐約進行拍攝,2002年5月3日上映,在商業和評價兩方面都獲得了成功,全球票房達8.21億美元,是2002年的世界電影票房季軍和美國電影票房冠軍,截止2013年6月,該片仍然可以在歷史電影票房總榜上名列第37位。影評人也給出了較為正面的評價,從多個角度讚揚了這部電影。《蜘蛛人》上映時創下了多項紀錄,不但是唯一一部在首周就有1億美元進帳的電影,也是所有基於漫畫書改編電影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影片之後催生兩部續集,分別是2004年的《蜘蛛人2》和2007年的《蜘蛛人3》。

劇情

編輯

生活上默默無聞的紐約高三生彼得·帕克,在一次校外郊遊參觀哥倫比亞大學的基因實驗室時,意外被一隻逃出實驗槽的基因重組「超級蜘蛛」在手上咬下一口,彼得當時並沒有理會,然而回家後感到渾身不舒服而倒地昏迷一晚上。與此同時,彼得的摯友哈利·奧斯本之父諾曼身為奧氏企業英語Oscorp執行長兼科學家,由於近年來始終沒有在人體增強實驗中取得重大成果,為了保住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與美國軍方簽訂的合約,決定冒險親自當人體實驗對象。當諾曼測試並吸入一種新發明且性質不明的血清後,在大幅增強他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的同時,卻也令他精神分裂,當場發狂並殺死一旁的助手。

隔天清醒的彼得發現自己在一夜之間變得身強體壯、不再近視,速度、敏銳度等各項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學校時活用能力擊退惡霸閃電·湯普森。彼得意識到是前一天被蜘蛛咬到所致,還發現自己的手中能夠噴出強韌的絲網,得以讓他在城市的住宅樓之間飛檐走壁。彼得決定以此討好自己兒時起就暗戀的同學瑪莉珍·華生,得知她對跑車感興趣後,決定參加一個定出勝者能榮獲三千美元獎金的摔跤錦標賽,以此獲得獎金來買二手跑車。彼得靠去公共圖書館為由而去參賽時,近期觀察到他有心事的叔叔班·帕克開車送他去,還督促彼得關於「能力越強,責任越大英語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的重要性。

沒有理會班叔忠言的彼得以自創的蒙面客「蜘蛛人」身份參與摔跤,以機智和耐力而在兩分鐘內擊倒對手,然而主辦人卻耍詐而僅給他一百美元獎金。緊接著衝進來一名搶匪將辦公室洗劫一空,為了報復主辦人,彼得故意放走該搶匪。然而,彼得後來發現班叔在門口被人劫車槍殺身亡,一氣之下追擊犯人至廢棄工廠,卻發現犯人就是自己放走過的搶匪。滿懷震驚的彼得很快制伏他,目視著搶匪不慎從窗台上跌下樓墜亡,但彼得仍然充滿內疚感。高中畢業後,彼得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以外,決定重視班叔的遺願,靠自己熟練的能力行俠仗義,同時設計出新服裝及面具,迅速在紐約名聲大噪。《號角日報》總編J·喬納·詹姆森聘請彼得擔任自由職業攝影師,負責拍攝蜘蛛人的照片來登報,基於只有彼得能拍到蜘蛛人的清晰正面照;然而詹姆森卻將蜘蛛人認作是「社會威脅」。

精神越加不穩定的諾曼身穿綠色護甲、戴上惡魔面具、搭乘武裝滑翔翼炸毀企業競爭對手探索航太英語Quest Aerospace實驗場,炸死準備跟他終止合約的美軍上將。然而,公司董事會後來決定將公司賣給探索航太,不甘心的諾曼再度化身綠惡魔襲擊公司在時代廣場舉辦的周年慶典,在此過程中殺光所有董事會成員,還導致瑪莉珍命懸一線。彼得及時著裝並阻止緑惡魔作亂,並救下即將墜樓的瑪莉珍而得到她的愛慕;即使瑪莉珍當時已跟哈利交往。諾曼開始被自身心魔牽著走,偷襲蜘蛛人並提議與之聯手,而彼得即使行動當時受到公眾的質疑,仍然不肯跟他同惡相濟。幾天後,在兩人的一次衝突中,諾曼扔出刀片飛行鏢割傷彼得的手臂,而緊接著在感恩節聚餐時,諾曼注意到彼得的手臂傷痕而發現他是蜘蛛人。為了使蜘蛛人背負心理壓力,他當晚襲擊彼得在家的梅嬸而使其受驚住院。

瑪莉珍到醫院探望梅嬸,過程中向彼得坦白自己迷上多次救她的蜘蛛人,本想問彼得關於蜘蛛人是否向他提起過自己。而哈利走進來目睹他們二人牽著手,誤以為他們喜歡上彼此。諾曼見哈利為此承受打擊,從而得知蜘蛛人的弱點所在,在昆斯博羅橋上劫持瑪莉珍與一輛滿載兒童的空中纜車,以此脅迫蜘蛛人只能選擇救一個。但彼得寧願以身犯險同時救下瑪莉珍和整輛纜車,英勇行為使當時橋上圍觀的市民集體支持蜘蛛人。惱羞成怒的諾曼將蜘蛛人抓至一棟荒廢大樓中近身痛打,聲言他還會持續傷害瑪莉珍和梅嬸,彼得因此被激怒而狠狠教訓諾曼、重新取得上風。諾曼被迫取下面具求饒,然而卻暗中放冷箭,彼得提前感知到威脅而及時避開,使原本要刺殺彼得的滑翔翼最終刺中諾曼自己。諾曼臨死之際請求彼得不要告訴哈利,而彼得將諾曼遺體送回其住處時,景象卻被哈利親眼目睹。

在諾曼的葬禮上,痛失父親的哈利發誓會找出蜘蛛人而為父報仇,並將身邊的彼得視作唯一的親人。彼得隨後探望班叔的墓,身邊的瑪莉珍坦白自己愛上彼得並吻了他,但彼得深感自己的身份會給她帶來危險,因此決定掩藏自己的真實感情,並表示他們只能做普通朋友。離開葬禮時,彼得回想起班叔曾告訴過他有關能力和責任的忠言,進而接納自己身為蜘蛛人的使命。

演員

編輯
托比·麥奎爾(左)與克絲汀·鄧斯特(右)分別扮演男、女主角
一名學習成績優異但在社交上十分無能的紐約市高中生,某次被一隻基因改造過的蜘蛛咬了一口後獲得了類似蜘蛛的超能力,隨後將其用於行俠仗義。麥奎爾於2000年7月入選出演彼得[2],山姆·萊米看過《總有驕陽》後就將他視為首選[3]。製片公司一開始對請一個看起來五不大三不粗的演員來出演感到有些猶豫[2],但麥奎爾參加試鏡時給出了出色的表現。他的片酬在300至400萬美元之間,之後的兩部續集有望更高[2]。為了準備,麥奎爾接受了體能瑜伽武術、攀岩多個方面訓練,花了數月的時間改善自己的體格[4]。麥奎爾也對蜘蛛進行研究,並與一位鋼絲雜技演員一起練習模仿蜘蛛的動作,他還有著專門的飲食安排[5]。公司曾考慮過請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小弗雷迪·普林茲[6]克里斯·克萊因韋斯·本特利希斯·萊傑出演[7]詹姆斯·卡麥隆曾於1995年考慮過請迪卡普里奧來扮演蜘蛛人[8],雷米對此還對普林茲開玩笑說「(迪卡普里奧)甚至都不會被允許來買票看這部電影」[7]。此外,史考特·斯比德曼傑伊·羅丹英語Jay Rodan詹姆士·弗朗科都參與過主角的試鏡[9]
奧氏企業英語Oscorp執行長,在自己身上測試一種不穩定的人體增強血清,卻因此變成精神分裂且非常強有力的「綠惡魔」。得知蜘蛛人的真實身份前,他也將彼得當成「親生孩子」看待,因此長期忽略自己的親生兒子哈里。達佛於2000年11月獲選出演奧斯本[10],之前尼可拉斯·凱吉約翰·馬克維奇吉姆·凱瑞都拒絕了這個角色[11][12]。達福堅持親自穿上那套不舒服的綠惡魔服裝,因此他覺得特技替身無法傳達出角色必要的身體語言。這件外套有580個部分,穿上去需要花半個小時[7]
彼得的鄰家女孩,而彼得自從6歲起就暗戀她。基於父親酗酒、脾氣暴躁,使她一心想離開家獨自發展,夢想是成為女明星,曾跟哈利交往一陣子,但心裡一直惦記著彼得。鄧斯特於2000年12月獲選[13]。雷米一開始打算請艾麗西亞·維特英語Alicia Witt來出演這個角色[14]。鄧斯特是在得知麥奎爾會出演後才決定參加試鏡的,因為她覺得這可能會是一部更有獨立電影風格的作品[15]。她於電影開拍一個月前在柏林參加試鏡併入選[7]
彼得從小到大的摯友,身為諾曼的獨子,然而對科學一竅不通,且不情願想過父親為他準備的富裕生活。弗朗科起初曾參加蜘蛛人一角的試鏡,但最後他獲選扮演這個角色最好的朋友[16]
彼得的叔叔,撫養父母自小雙亡的彼得長大,對彼得而言猶如生父。為一名電工,被解僱後正在試圖找份新工作。他被彼得放走的一名搶匪所殺,臨終前教導彼得關於「力量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班·帕克的妻子,彼得的嬸嬸,對彼得愛護有加,把彼得對瑪莉珍的感情也了解地一清二楚。

J·K·西蒙斯飾演J·喬納·詹姆森J. Jonah Jameson),愛發牢騷的號角日報總編輯,雇用彼得追蹤蜘蛛人的動向。羅恩·柏金斯英語Ron Perkins飾演曼德爾·史特羅姆英語Mendel StrommDr. Mendel Stromm),奧氏企業科學家,諾曼的助手。傑瑞·貝克英語Gerry Becker傑克·貝茲英語Jack Betts分別飾演馬克西米連·法加斯(Maximilian Fargas)和亨利·巴爾肯(Henry Blakan),兩名奧氏企業的董事會成員。史丹利·安德森英語Stanley Anderson飾演斯洛昆將軍(Gen. Slocham),跟奧氏企業有聯繫的美軍上將。約翰·派斯頓(John Paxton)飾演伯納德·霍斯曼(Bernard Houseman),奧斯本家族的老管家。喬·曼根尼羅飾演閃電·湯普森Flash Thompson),彼得就讀高中的惡霸。比爾·努恩英語Bill Nunn泰德·雷米英語Ted Raimi伊莉莎白·班克絲分別飾演號角日報編輯羅比·羅伯森英語Robbie Robertson (comics)Robbie Robertson)、總機小姐貝蒂·布蘭特英語Betty BrantBetty Brant)以及詹姆森的私人助手泰德·霍夫曼(Ted Hoffman)。

麥可·帕帕約翰英語Michael Papajohn飾演洗劫摔跤場經理後殺死班叔的劫車犯英語Burglar (comics),而在系列第三部電影中證實他的本名為丹尼斯·卡拉丁(Dennis Carradine)。與導演山姆·萊米是多年舊識的演員布魯斯·坎貝爾客串飾演彼得參與的摔跤錦標賽的報幕員。而雷米本人同樣客串電影,飾演一名向即將走上摔跤擂台的彼得扔爆米花的觀眾。而前摔跤手蘭迪·沙瓦吉則飾演與彼得交戰的冠軍骨鋸·麥格勞(Bonesaw McGraw[17]。《蜘蛛人》原作者史丹·李也在片中客串,其角色在蜘蛛人與綠惡魔在時代廣場開打時帶著一個受驚的小女孩離開,另一個有台詞的出演鏡頭最後被剪去。節奏藍調靈魂樂歌手瑪西·格雷英語Macy Gray在片中以自己的真正身份出鏡。曾主演山姆·萊米執導的《齊娜武士公主》的露西·勞倫斯也在片中客串一個朋克搖滾女[3]

製作

編輯

開發

編輯

1999年4月,購買了米高梅公司以前的所有《蜘蛛人》劇本股權的索尼影視娛樂只對其中兩份與詹姆斯·卡麥隆有關的劇本行使了股權,一份是由包括卡梅隆在內的多人創作的,另一份則是45頁完全由卡梅隆創作的腳本大綱。該公司還宣布不會請卡梅隆來執導[18]。索尼將羅蘭·艾默瑞奇、提姆·波頓、克里斯·哥倫布和大衛·芬奇列為潛在導演人選。其中芬奇對描述原創的故事不感興趣,而是想講述另一個故事,公司對此沒有同意[7]。山姆·萊米於2000年1月獲選出任導演[19],當時的預計是電影將在2001年夏上映[20]。他從很小開始就是這一系列漫畫的粉絲,正是對《蜘蛛人》的熱情為他贏得了這個職位[21]

卡梅隆的作品成了大衛·凱普第一稿劇本的基礎,許多措辭都一模一樣[22],其中以漫威漫畫中的反派角色電光人沙人為蜘蛛人的主要對手的設定也予以保留,還增加了八爪博士作為另一個對手[23]雷米覺得綠惡魔以及諾曼·奧斯本和彼得·帕克之間類似父子的關係會更有意思[24]。6月,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請來史考特·羅森伯格來改寫凱普的劇本。在這以後的每一次改寫中都保留了卡梅隆設計的一個用來發射蛛絲的儀器[25],不過雷米覺得讓彼得做出這樣的發明有些太離譜[4]

羅森伯格刪除了八爪博士的內容,新增了多場動作戲[26],雷米覺得增加第三個故事會讓電影的情節過於複雜,像蜘蛛人保持一位奧斯朋企業的高管免受綠惡魔的傷害以及蜘蛛人化解一列火車上的人質危機的這些內容最終全被刪除[7]。隨著製作的臨近,製片人蘿拉·澤斯金請她的丈夫阿爾文·薩金特來對劇本中的台詞潤色,其中主要是彼得和瑪麗·珍·華生之間的對話[27]。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向美國編劇工會告知大衛·凱普是電影唯一的編劇,完全沒有提及卡梅隆以及之後請的幾位進行改寫或潤色的作家。而美國編劇工會也在沒有進行核實的情況下就予以了認可[22]

拍攝

編輯

本片於2000年11月在紐約和索尼的片場系統開拍,計劃於一年後發行[2],但之後宣布推遲至2002年5月3日[28]。主體拍攝工作於2001年1月8日在卡爾弗城正式開始[27]九一一襲擊事件後,本片的部分鏡頭進行了重拍,世貿中心雙子塔的圖像也以數字方式從電影中消除[29][30]。索尼的第29號片場用來拍攝彼得和叔叔嬸嬸同住的家,第27號片場則用來拍攝摔跤場,這裡也拍攝了蜘蛛人與綠惡魔首度交手的時報廣場鏡頭,還搭建了一幢三層的樓房,以及一個可脫離的陽台。3月6日劇組還在唐尼進行了拍攝[31][32],一位名叫蒂姆·霍爾康比(Tim Holcombe)的45歲建築工人因片場事故不幸遇難。加利福尼亞州職業安全和健康部對此提起起訴,索尼最終被處以5萬8805美元罰款[33]

劇組在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拍攝了片頭彼得被蜘蛛咬到的相關鏡頭,太平洋電力大廈則用來拍攝《號角日報》的辦公室,還在格雷史東府邸英語Greystone Mansion拍攝了諾曼·奧斯本家裡的內景。4月,有4套蜘蛛人的服裝被盜,索尼為此懸賞25000美元試圖找出[34]。這些服裝一直到18個月後才被找到,電影公司一位前保安和一個同謀因此被捕[35][36]。劇組到紐約市進行了兩個星期的拍攝,在紐約皇后區大橋英語Queensboro Bridge紐約公共圖書館熨斗大廈洛克菲勒中心的一個天台花園等地取景[31]。劇組回到洛杉磯後,影片的拍攝工作於6月在這裡結束[27]

設計

編輯
 
蜘蛛人與綠惡魔正在戰鬥。蜘蛛人的服裝是一件紅色連身衣加上一個面具,綠惡魔的服裝則是由580個部件組成

雖然電影最終被認為忠實於漫畫原著,但蜘蛛人的服裝實際上被做出了多種設計。概念服裝設計師詹姆士·阿克森(James Acheson)就喜歡在一件黑色的服裝上留有一個紅色的徽記[7]。為了製作蜘蛛人的服裝,托比·麥奎爾穿上了一件緊身衣,然後把身體覆蓋在一個物質層下來製作出衣服的模型[37]。整套服裝除了面具外都是一整件。面具的眼睛部分被設計成可以像鏡子一樣反射的較大形狀[38]

綠惡魔的頭部造型最初由studioADI設計,但是因為過於生動恐怖[39]山姆·萊米甚至在威廉·達佛確定出演之前就選擇了放棄這個造型,雖然這個造型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但它被認為是非常難戴的,而且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戴上,該廢棄造型最終被一名國外收藏家收藏。綠惡魔的服裝是在威廉·達佛確定出演後才開始設計的,他拒絕了最初的笨重設計。最終的設計更有流線型和運動員的感覺[21],而面具則是特別根據達佛臉型的極端動畫誇張版製作的,主要關注點是他那長長的顴骨,整套服裝由580個部件組成,穿上服裝起碼要花上半個小時[40]

特技效果

編輯

視覺效果總監約翰·戴克斯特拉英語John Dykstra於2000年5月被請來負責電影視覺效果的製作[41]。他說服導演將大部分特技由電腦成像生成,因為這些鏡頭從物理上都是不可能的。雷米曾在自己以前執導的電影中使用過更傳統的特技手段,也學到了不少有關電影製作中使用計算機的經驗[21]。他花了很大力氣來為蜘蛛人在各樓宇間飄來蕩去的段落做出計劃方案,他形容這些鏡頭是「天上的芭蕾舞」。這些段落的複雜性意味著電影的預算也從起初的7000萬美元上漲至1億美元左右[3]。主要角色的配色方案也讓鏡頭變得更加複雜。所以蜘蛛人和綠惡魔的特技鏡頭必須分開進行拍攝,蜘蛛人是在藍幕前方拍攝,而綠惡魔則是背對藍幕來拍。兩者如果一起拍會導致其中一個角色從鏡頭中消失[7]

蜘蛛人的製作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戴有面具,這馬上就會令其失去大量的特徵。沒有眼和嘴的情況下,就必須通過大量的肢體語言來表演其情感內容。雷米想要傳達的蜘蛛人本質是「一個正在經歷青春期的男孩與一個超級英雄之間的轉變。」戴克斯拉特表示自己手下的動畫師還從沒做到過到如此複雜和微妙的暗示,讓蜘蛛人感覺起來像是一個真正的人[42]。有兩位電影公司高管坐下來觀看一些計算機成像鏡頭,他們真的相信這是麥奎爾在做特技表演[7]。此外,戴克斯拉特及其手下還必須將鏡頭中紐約市區域的每一輛車都以數字模型替換合成。雷米不希望鏡頭給人的感覺太像動畫,所以沒有任何一個鏡頭是100%由計算機合成的[43]

發行

編輯
 
《蜘蛛人》原本的預告海報,由於九一一襲擊事件而不得不從電影院召回,因為從蜘蛛人眼部的倒影中可以看到世界貿易中心

索尼影視娛樂九一一襲擊事件後召回了起初張貼在電影院的預告海報,因為其上顯示的蜘蛛人面部特寫中可以從眼部反射里看到包括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的紐約天際線。電影的首部預告片中有一幫銀行劫匪塔乘一架直升機逃跑,但卻從後方被一個位於世貿中心雙子塔之間的巨大蜘蛛網捕獲。據索尼表示,預告片中並沒有包含電影中任何內容,但亦是繼《魔鬼終結者2》的預告片以來最成功的一部特別製作的預告片[44]。這段預告片和海報都於九一一事件後召回,但可以在YouTube之類的網站上找到[45]

電影在英國上映前,英國電影分級委員會將本片定為「12」級別。由於蜘蛛人非常受兒童歡迎,這一級別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該委員會堅持自己的決定,聲稱影片本該定為更嚴格的「15」級。不過東安格利亞北諾福克區和布里克蘭區的委員會都沒有理睬電影分級委員會的決定,將電影定為「PG」級,曼徹斯特坦姆賽德也定為「PG-12」級。美國給《蜘蛛人》的分級是「PG-13」[46],因為其中有「程式化的暴力和動作」。8月末,英國電影分極委員會將評級改為「12A」,索尼因此重新將電影予以發行[47]

專業評價

編輯

《蜘蛛人》上映後獲得了影評人較為正面的評價。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245篇評論文章,其中220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90%,平均得分7.6(最高10分)[48]。而在Metacritic上收集的38篇評價文章中,有32篇給出好評,無差評,6篇褒貶不一,綜合評分73(滿分100)[49]。許多評論家都稱讚了電影中的演員,特別是男主角托比·麥奎爾的表現。《休斯敦紀事報》的艾里克·哈里遜(Eric Harrison)起初對選擇麥奎爾出演持懷疑態度,看過電影後他表示,「然而只在幾秒鐘後,很難再想像讓別的任何人來出演這個角色了。」[50]今日美國》的評論家麥可·克拉克(Mike Clark)相信這一演員的選擇可與1978年《超人》選擇的克里斯多福·李維相媲美[51]。《娛樂周刊》的歐文·格萊伯曼(Owen Gleiberman)對眾演員的選擇褒貶不一,特別是麥奎爾。認為他「一直沒能得到機會,將蜘蛛人男孩和男人,浪漫主義者和復仇者這樣的兩面性一一表現出來」[52]。《好萊塢報道》的柯克·亨尼卡特認為「從蛛網片頭的巧妙設計,到蜘蛛人多次救了瑪莉珍後與她的顛倒之吻,到最後給角色將來的關係和歷險留下的懸念,導演的想像力全面爆發」[53]

不過也有影評人給出了較為負面的評價。《洛杉磯周刊英語LA Weekly》的馬諾拉·達吉斯(Manohla Dargis)寫道,「並不是說蜘蛛人天生就不適合以真人出演,而是他並不是特別有趣或是特別卡通化」[54]。《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埃伯特給予電影兩星半的評價(最高四星),覺得影片缺乏一場像樣的動作戲,「考慮到蜘蛛人面對的是要麼救瑪莉珍,要麼救一車廂孩子這樣一個殘酷的選擇,他試圖兩邊都救,所以每個人都被那個看起來會斷掉的蜘蛛網吊在半空中。這裡應該從視覺上營造出一種巨大重量和緊張局勢的感覺,但實際上這個鏡頭看起來更像是一塊故事板上片出的毫無生動感的構思」[55]。部分影評人強烈批評片中綠惡魔的服裝,IGN的理察·喬治(Richard George)在多年後表示:「我們並不認為漫畫書中的服裝會很來勁,但綠惡魔在《蜘蛛人》中的盔甲幾乎爛得有些好笑……不僅看起來不可怕,而且還不可能有任何表情」[56]

娛樂周刊》將「《蜘蛛人》中的吻」列入十年「最佳」名單,表示「在浪漫和俗氣之間有一條清晰的線。2002年蜘蛛人和瑪莉珍在大雨中的吻就在這條線上翩然起舞。想知道原因?雖然她懷疑他就是彼得·帕克,但她並不非要查個水落石出,而這就是性感。」[57]

票房表現

編輯

《蜘蛛人》在商業上大獲成功,是第一部上映首周突破1億美元票房的電影。影片於2002年5月3日在美國和加拿大3615家電影院的7500張銀幕上映,第一天就收入了3940萬6872美元,平均每個電影院10901美元。當時這也創下了上映首日票房的最高紀錄,一直到2004年才被其續集《蜘蛛人2》超過[58]。《蜘蛛人》也創下了單日電影票房的新紀錄,5月4日入帳4362萬2264美元,這個紀錄後來被2004年的動畫長片《史瑞克2》超越[59]。《蜘蛛人》首周一共收入了1億1484萬4116美元,平均每家電影院31769美元,只花了3天時間就超過了1億美元。影片還曾是北美票房收入最高的非續集電影,這個紀錄一直保持了8年才被2010年的《魔境夢遊》超越[60][61],而3天超1億的紀錄則於2006年被《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超過[62]。影片第二周的票房收入比首周下跌了38%,進帳7141萬7527美元,仍然保持著冠軍位置,並且上映10天就已達到2億2304萬零31美元。第三周票房再降37%,仍然有4503萬6912美元,但已被《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超過位居第2。第四周進入為期4天的陣亡將士紀念日檔期,《蜘蛛人》仍然保持亞軍位置,擴張到3876家電影院上映,這4天的收入是3581萬4844美元,與上周比下降21%,但一共25天就已收入3億3364萬1492美元[63]。《蜘蛛人》是2002年美國和加拿大的電影票房冠軍,擊敗了《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和《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64]。而在全球票房上,影片以8億2170萬8551美元不敵《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和《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名列第三位[65]。截止2019年8月,《蜘蛛人》仍然可以在世界電影票房歷史總榜上名列第80位[66]

在國際市場上票房超過1000萬美元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1690萬美元)、巴西(1740萬美元)、法國阿爾及利亞摩納哥摩洛哥突尼西亞(3290萬美元),德國(3070萬美元)、義大利(2080萬美元)、日本(5620萬美元)、墨西哥(3120萬美元)、韓國(1698萬美元)、西班牙(2370萬美元)和英國愛爾蘭馬爾他(4580萬美元)[67]

《蜘蛛人》上映後票房超越之前的任何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這個成績於2007年被其第二部續集《蜘蛛人3》超過。目前票房最高的超級英雄電影為《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2019年)。截止2019年7月,《蜘蛛人》的票房成績仍然可以在所有超級英雄電影中名列第13位[68]

電影在美國福斯廣播公司特納電視網等多個美國電視台播放的版權以6000萬美元的價值成交[69]。相關玩具產品銷售額達1.09億美元[69]。截止2004年7月,其在美國的DVD銷售額為3.388億美元[69]VHS錄影帶銷售額為8920萬美元[69]

獎項

編輯

《蜘蛛人》獲得了包括青少年選擇獎人民選擇獎尼克頻道兒童選擇獎英國電影學院獎MTV電影大獎雨果獎土星獎在內的多個獎項和提名,並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獎提名,但分別敗給了《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和《芝加哥[70][71]。丹尼·葉夫曼獲得了土星獎最佳音樂獎,克絲汀·鄧斯特獲得了帝國獎最佳女演員獎和MTV電影大獎最佳女演員獎,她和托比·麥奎爾還分享了MTV電影大獎的最佳親吻獎,《蜘蛛人》則拿下了人民選擇獎最愛電影獎[71]

電子遊戲

編輯

該片的同名電子遊戲於2002年4月16日在美國首發,包含Game Boy Advance[72]任天堂GameCube[73]Microsoft Windows[74]PlayStation 2[75]Xbox[76]版本。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pider-Man (2002). Box Office Mojo. Amazon. [2014-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4). 
  2. ^ 2.0 2.1 2.2 2.3 Michael Fleming; Claude Brodesser. Maguire spins 'Spider-Man'. Variety. 2000-07-31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3. ^ 3.0 3.1 3.2 Chris Hewitt, Simon Braund. Spider-Man. Empire. 2002-07: 58–62. 
  4. ^ 4.0 4.1 Friday Night with Jonathan Ross (TV). BBC One. 2007-04-27. 
  5. ^ Raimi Talks Up Spider-Man, But Still No Goblin. IGN. 2000-10-05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6. ^ Ronald Grover. Unraveling Spider-Man's Tangled Web. Business Week. 2002-04-15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0).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David Hughes. Comic Book Movies. London: Virgin Books. 2003: 235-241. ISBN 0-7535-0767-6. 
  8. ^ David Hughes. Comic Book Movies. London: Virgin Books. 2003: 233. ISBN 0-7535-0767-6. 
  9. ^ More From the Spider-Man Casting Front. IGN. 2000-06-19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8). 
  10. ^ More Spider-Man Casting News: Dafoe Is Green Goblin. IGN. 2000-11-17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2). 
  11. ^ Aames, Ethan. Interview: Nicolas Cage on National Treasure. Cinema Confidential. 2004-09-18 [200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6). 
  12. ^ Malkovich Says No To Spidey. Sci Fi Wire. 2000-11-06 [2007-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13. ^ Warren, Ellen; Armour, Terry. HERE'S THE SCOOP ON SHOVELING FOR JOAN CUSACK: DON'T. Chicago Tribune. 2000-12-15 [2021-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9). 
  14. ^ Rebecca Ascher-Welch. Reel World.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0-10-20. 
  15. ^ Actress Paltrow hopes to play Debbie Harry. Reuters. 2007-03-29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3). 
  16. ^ Spider-Man – Do We Have the Son of the Green Goblin Here?. IGN. 2000-10-06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17. ^ Sam Raimi, Avi Arad, Laura Ziskin, Kirsten Dunst. Audio Commentary (DVD). Sony. 2002. 
  18. ^ Daniel Frankel. Cameron Spun Out of Spider-Man Movie. E! Online. 1999-04-05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5). 
  19. ^ Robert K. Elder. What's ahead for comics fans.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2000-07-16. 
  20. ^ Entertainment briefs. Chicago Sun-Times. 2000-01-31. 
  21. ^ 21.0 21.1 21.2 HBO Making-Of Spider-Man (DVD). Sony. 2002. 
  22. ^ 22.0 22.1 Michael A. Hiltzik. Untangling the Web. L. A. Times Magazine. 2002-03-24. 
  23. ^ Gross, Edward. Spider-Man Confidential. Hyperion. 2002年5月: 208–209. ISBN 0-7868-8722-2. 
  24. ^ Subtitled Factoids: Weaving the Web (DVD). Sony. 2002. 
  25. ^ Gross, Edward. Spider-Man Confidential. Hyperion. 2002年5月: 206–208. ISBN 0-7868-8722-2. 
  26. ^ Claude Brodesser. 'Spider-Man' snares scribe. Variety. 2000-06-16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27. ^ 27.0 27.1 27.2 Greg Dean Schmitz. Greg's Preview - Spider-Man. Yahoo!. [2008-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9). 
  28. ^ Spider-Man Crawls Into 2002. IGN. 2000-09-14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29. ^ Spider Man Twin Tower Trailers Scrapped. 2001-09-13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2). 
  30. ^ W.T.C. to be Digitally Removed From SPIDER-MAN. 2001-09-13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0). 
  31. ^ 31.0 31.1 DVD Booklet (2002), p.2–3
  32. ^ Wife sues over Spider-Man death. BBC News. 2001-09-21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33. ^ Columbia Fined For Safety Violation That Led To Death.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2001-08-27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34. ^ They Took Spidey's Clothes!.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2001-04-05 [200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1-31). 
  35. ^ 7 Bizarre Stories of Stolen Movie Props. Mental Floss. 2010-06-16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7). 
  36. ^ Spider_Man 2 Trivia.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2004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37. ^ Josh Tyrangiel. He has radioactive blood, now about those pecs. Time. 2000-08-14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0). 
  38. ^ KJB. Your Friendly Neighborhood Spider-Man Update. IGN. 2001-01-13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39. ^ SPIDER-MAN Green Goblin Animatronic Make-Up Hybrid Test ADI. Youtube. 2002-01-01 [2022-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8). 
  40. ^ Brian Hiatt. Green, With Envy: Inside the mind of Spider-Man's foe - Willem Dafoe reveals how he became the Green Goblin - and why he'd love to do a sequel.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2-05-22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41. ^ Scott Chitwood. Dykstra to animate Spider-Man. IGN. 2000-05-10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3). 
  42. ^ Phillip Zonkel. SPINNING `SPIDER-MAN'S' VISUAL EFFECTS WEB - FORMER CSULB STUDENT JOHN DYKSTRA IS CREDITED WITH A GREAT DEAL OF COMPUTER-GENERATED MOVIE MAGIC. Long Beach Press-Telegram. 2003-03-20. 
  43. ^ Rob Worley. Comics 2 Film.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2-03-06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9). 
  44. ^ Andrew Gumbel. Spider-Man Caught up in New York Destruction. Pretoria News. 2001-09-14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5). 
  45. ^ KJB. Sony Pulls Spider-Man Teaser Trailer & Poster. IGN. 2001-09-13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46. ^ Parents warned of Spider-Man violence. BBC. 2002-06-13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8). 
  47. ^ Film ratings for children relaxed. BBC. 2002-08-29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2). 
  48. ^ Spider-Man.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6). 
  49. ^ Spider-Man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6). 
  50. ^ Harrison review. Houston Chronicle. [2007-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51. ^ Mike Clark review. USA Today. 2002-05-03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3). 
  52. ^ Entertainment Weekly review.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2-05-01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5). 
  53. ^ Hollywood Reporter review. Hollywood Report. 2002-04-19 [2007-05-02]. (原始內容 (Registration required)存檔於2007-05-03). 
  54. ^ Dargis, Manohla. I, Bug. LA Weekly. [2009-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1). 
  55. ^ Roger Ebert review. Chicago Sun-Times. 2002-05-03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8). 
  56. ^ Richard George. Spider-Man in Film: Volume One. IGN. 2007-04-19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2). 
  57. ^ Geier, Thom; Jensen, Jeff; Jordan, Tina; Lyons, Margaret; Markovitz, Adam; Nashawaty, Chris; Pastorek, Whitney; Rice, Lynette; Rottenberg, Josh; Schwartz, Missy; Slezak, Michael; Snierson, Dan; Stack, Tim; Stroup, Kate; Tucker, Ken; Vary, Adam B.; Vozick-Levinson, Simon; Ward, Kate (2009-12-11), "THE 100 Greatest Movies, Tv Shows, Albums, Books, Characters, Scenes, Episodes, Songs, Dresses, Music Videos, and Trends that Entertained Us over the Past 10 Years".". Entertainment Weekly. (1079/1080):74-84
  58. ^ Spider-Man 2 (2004). Box Office Mojo.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5). 
  59. ^ Shrek 2. Box Office Mojo.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5). 
  60. ^ Brandon Gray. 'Spider-Man' Takes Box Office on the Ultimate Spin: $114.8 Million. Box Office Mojo. 2002-05-06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4). 
  61. ^ Alice in Wonderland (2010). Box Office Mojo.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6). 
  62. ^ Brandon Gray. 'Pirates' Raid Record Books. Box Office Mojo. 2006-07-10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1). 
  63. ^ Top Grossing Movies in a Single Day at the Box Office. Box Office Mojo.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64. ^ 2002 Yearly Box Office Records. Box Office Mojo.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0). 
  65. ^ 2002 WORLDWIDE GROSSES. Box Office Mojo.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9). 
  66. ^ WORLDWIDE GROSSES. Box Office Mojo. [2013-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6). 
  67. ^ Spider-Man (2002) - International Box Office Results. Box Office Mojo.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4). 
  68. ^ Superhero Movies at the Box Office. Box Office Mojo.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0). 
  69. ^ 69.0 69.1 69.2 69.3 Spider-Man. The Numbers.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8). 
  70. ^ The 75th Academy Awards (2003)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71. ^ 71.0 71.1 Awards and Nominations.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1). 
  72. ^ Spider-Man: The Movie for Game Boy Advance. GameRankings. [2014-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6). 
  73. ^ Spider-Man: The Movie for GameCube. GameRankings. [2014-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6). 
  74. ^ Spider-Man: The Movie for PC. GameRankings. [2014-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6). 
  75. ^ Spider-Man: The Movie for PlayStation 2. GameRankings. [2014-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6). 
  76. ^ Spider-Man: The Movie for Xbox. GameRankings. [2014-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