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殺烯醇
化合物
誘殺烯醇(英語:Grandisol),又稱棉籽象鼻蟲性信息素,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0H18O。是一種包含環丁烷、羥基和雙鍵結構的單萜,並且含有兩個手性中心。誘殺烯醇是一種昆蟲性信息素,最早在棉鈴象鼻蟲(學名:Anthonomus grandis)中發現,棉鈴象鼻蟲通過釋放這種物質來吸引異性,其英文名也源自於此[1]。除了棉鈴象鼻蟲,同時也是其他相關昆蟲的信息素。棉鈴象鼻蟲是一種危害性重大的農業害蟲,若不加控制能往往容易產生重大經濟損失,誘殺烯醇則是棉鈴象鼻蟲誘殺劑的主要成分[1]。
誘殺烯醇[1][2] | |
---|---|
IUPAC名 2-[(1R,2S)-1-Methyl-2-(prop-1-en-2-yl)cyclobutyl]ethan-1-ol | |
別名 | 棉籽象鼻蟲性信息素 |
識別 | |
CAS號 | 26532-22-9 |
PubChem | 169202 |
ChemSpider | 147990 |
SMILES |
|
性質 | |
化學式 | C10H18O |
莫耳質量 | 154.25 g/mol g·mol⁻¹ |
熔點 | 25 °C(298 K) |
沸點 | 50 - 60 °C(263 K)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合成
編輯誘殺烯醇最早由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的J. Tumlinson等人在1969年分離,確認併合成得到[2]。最新且產率最高的合成路線則是由傅爾曼大學的化學家在2010年1月提出[3]。即使其立體選擇性合成已經被報導,但外消旋體誘殺烯醇被證實與自然產生手性對映體一樣有效,使得對映選擇性合成在農業用途上的必要性變得毫無意義[4]。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默克索引, 11th Edition, 4442
- ^ 2.0 2.1 Science. 1969, vol. 166 pp.1010-1012
- ^ Graham, Thomas J.A.; Gray, Erin E.; Burgess, James M.; Goess, Brian C.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Grandisol Featuring 1,5-Enyne Metathesis. J. Org. Chem. January 2010, 75 (1): 226–228. PMC 2798917 . PMID 19957923. doi:10.1021/jo9020375.
- ^ Hibbard, B.; Webster, F. Enantiomeric composition of grandisol and grandisl produced by Pissodes strobi and P. nemorensis and their electroantennogram response to pure enantiomers. J. Chem. Ecol. October 1993, 19 (10): 2129–2141. PMID 24248564. S2CID 31951106. doi:10.1007/BF0097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