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穆王趙佖(1082年—1106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趙頊的九子[1],生母武賢妃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生。六年(1083年)閏六月賜名趙佖,授檢校太尉山南東道節度使,封儀國公。年幼時曾患嚴重急驚風,幾乎喪命,為兒科名醫錢乙治療痊癒。[2]

宋哲宗即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大寧郡王紹聖二年(1095年)三月出閤,改鎮安、武勝等軍,進封申王。五年(1098年)三月,改保平、奉寧軍,拜司空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崩,無兒子。其嫡母向太后問宰相章惇誰可繼位,章惇先提名哲宗胞弟簡王趙似。向太后不願朱太妃二子相繼為帝,強調神宗諸子都是庶出,趙似並不特殊。章惇於是提名皇弟中年齡最長的趙佖,但向太后以他有目疾為理由(可能是幼年驚風導致的斜視),不支持他即位。於是神宗十一子宋徽宗趙佶即位,以趙佖為帝兄,加殊禮,改永興、成德等軍,京兆真定,遷守太傅,進封陳王,賜贊拜不名。九月,改荊南淮南,遷守太尉荊州揚州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十二月,賜詔書不名。崇寧二年(1103年)五月,改河東山南西道,遷守太師太原、興元牧。三年(1104年)十二月,賜入朝不趨。五年(1106年)十一月薨逝,輟朝七日,贈尚書令、兼中書令徐州牧,追封燕王。及葬,四臨其喪,宋徽宗禦書禦製挽詞二首。大觀元年(1107年)正月,加贈侍中,追封吳王,諡號榮穆[3]

子女

編輯

子:

  1. 華原郡公趙有恪,崇寧四年十月卒,贈感德軍節度觀察留後,追封郡公。
  2. 和義郡王趙有奕,武信軍節度使。靖康之變被俘。
  3. 趙有常,寧遠軍節度使。

延伸閱讀

編輯

[]

 宋史/卷246》,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元·脫脫、阿魯圖,《宋史》(列傳第五 宗室三)
  2. ^ 《小兒藥證直訣》
  3. ^ 宋會要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