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流

39°54′22″N 116°32′41″E / 39.90622°N 116.54470°E / 39.90622; 116.54470

通州段
朝陽段(西大望路西側)
通州段,黃昏

通惠河北京市的一條河流,是京杭運河的一部分。現通惠河河段長約20千米,西起東城區東便門南護城河相連,向東穿過朝陽區,至通州區北關五河交匯處。

通惠河最初為元代為征高麗挖建的漕運河道,為永濟渠北段之北端[1]金代稱為宮左流泉[2],原長82千米,自昌平北運河

現存通惠河通州段,及通惠河北京舊城段(玉河故道澄清上、下閘遺址什剎海,現在均已不被稱為通惠河的組成部分)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保護範圍。

歷史

編輯

通惠河由郭守敬主持重修,自1292年開工,至1293年完工,元世祖將此河改名為「通惠河」。最早開挖的通惠河自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今天的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區高麗莊(今張家灣村)入潞河(今潮白河;當時潮白河在通州入今北運河河道),全長82千米。其中從瓮山泊至積水潭這一段河道在元代稱為高粱河

通惠河開挖後,行船漕運可以到達古永定河之積水潭,因此積水潭,包括現今的什剎海一帶,成為大運河的終點,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熱鬧繁華。在元朝中後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萬石糧食從南方經通惠河運到大都。這條河道在明朝清朝一直得到維護,一直沿用到20世紀初葉。

後來在元末明初,由於戰亂和山洪的原因,通惠河上段從白浮村神山泉至瓮山泊的一段(稱為白浮堰)被廢棄。現在的通惠河,一般指從東便門大通橋至通州區入北運河這段河道,全長20千米。

明代吳仲撰《通惠河志》中的「通惠河圖」(中國古代地圖的方位習慣與現在相反,為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為了節制水流,以便行船,郭守敬在通惠河的主要幹線上修建了24座水閘。從西向東有11個閘名,依次稱為廣源閘、西城閘、朝宗閘、海子閘、文明閘、魏村閘、籍東閘、郊亭閘、楊尹、通州閘和河門閘。據《元史》記載,其中有些閘在元貞元年被改稱。「其西城閘改名會川,海子閘改名澄清,文明閘仍用舊名,魏村閘改名惠河,籍東閘改名慶豐,郊亭閘改名平津,通州閘改名通流,河門閘改名慶利,楊尹閘改名溥濟。」

通惠河明代以後改稱御河玉河)。1956年,城內的部分全部改為暗溝。水質明顯變差,在20世紀後半葉,河水如墨汁。後來在在御河下水道的南河沿大街南口建截流井,把污水及菖蒲河的水排放到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通惠河水質逐年改善。

注釋

編輯
  1. ^ 景山历史规划中的五个秘密. [2013-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5). 
  2. ^ 《金史簡編》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