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漢鼎 (滇軍)

金漢鼎(1891年—1967年)雲南省江川縣海滸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1]

生平

編輯

1909年,金漢鼎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和朱德在同一個班。在校期間,金漢鼎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金漢鼎參加雲南重九起義。1915年12月護國戰爭中,金漢鼎隨蔡鍔進軍四川,任連長。在四川,金漢鼎作戰勇敢。兩個月後便升任營長。在橫江之戰中,金漢鼎受傷,一個月後出院,率所部乘船到總部所在的納溪增援,蔡鍔親自赴碼頭迎接,任命金漢鼎代理支隊長。在朝陽觀戰鬥中,金漢鼎擊敗張敬堯的騎兵團,襲擊了吳新田的旅部,獲蔡鍔賞識。[1]

1917年護法戰爭中,金漢鼎任駐四川的靖國聯軍第二軍第四混成旅旅長,是滇軍「金(漢鼎)、朱(德)耿(金錫)項(澤光)」四大旅長之一。[1]

1921年秋,顧品珍主政雲南,策劃率軍隊北伐,委任金漢鼎代理滇軍總司令。1922年1月16日,金漢鼎舉行就職典禮,就任滇軍總司令,2月28日,金漢鼎代理雲南省省長。同年2月,唐繼堯率部回到雲南主政,顧品珍被擊斃,昆明防守空虛,金漢鼎、朱德、唐淮源等人離開雲南入四川,後來抵達上海。此後,朱德赴歐洲留學,金漢鼎贈錢資助。受孫中山所託,金漢鼎攜款南下,力圖整頓滇軍討伐陳炯明。但由於因事耽擱,滇軍的大權旁落,金漢鼎赴香港閒居。[1]

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北伐,金漢鼎自香港赴江西,籌款招兵2千多人,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6師,金漢鼎任師長,參加了攻占南昌的戰鬥。1927年春,金漢鼎部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九軍,金漢鼎任軍長兼贛北警備司令, 駐防九江南昌起義後,起義部隊撤離南昌,途經第九軍的防地,金漢鼎沒有阻攔。[1]

1927年11月,蔣介石繼續北伐,金漢鼎部被編入蔣介石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金漢鼎任總預備軍總指揮,手下有九個團。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整編全中國的軍隊,金漢鼎任第三軍第12師師長,駐江西吉安。此後,金漢鼎隨蔣介石參加了蔣桂戰爭、蔣馮戰爭、蔣馮閻戰爭。戰爭結束後,金漢鼎仍然擔任第12師師長,併兼任湘閩贛三省剿共總指揮。金漢鼎多次同朱德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對壘,但為保存實力,並且同朱德是拜把兄弟,所以他剿共很不力,遭到蔣介石不滿,被降為第35旅旅長。不久,金漢鼎的旅長職務被解除,金漢鼎調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高級參議。[1]

1934年,金漢鼎出任全國禁菸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內曾赴雲南、貴州等省督察禁菸事宜。1934年,金漢鼎在家鄉創辦了「鑄民中學」(今江川一中的前身)。[1]

抗日戰爭中,金漢鼎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風紀巡察團主任委員,負責第三第四戰區軍紀,曾在寧波金華等地查處了幾起國軍違紀事件。抗日戰爭結束前夕,金漢鼎屢受排斥,乃辭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高級參議職務,遷居昆明。當時,龍雲控制雲南,而金漢鼎和龍雲在1920年代曾分別屬於敵對派別,龍雲對金漢鼎存有戒心,金漢鼎為避嫌,乃表現消沉。[1]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金漢鼎擔任雲南省參議會參議員,反對蔣介石的獨裁,譴責蔣介石發動內戰。1949年9月,雲南省主席盧漢在蔣介石的壓力下進行「九·九」整肅,封閉雲南省參議會,金漢鼎逃回江川。[1]

雲南和平解放後,金漢鼎回到昆明。陳賡宋任窮曾到金漢鼎家中看望金漢鼎。後來,金漢鼎參加了北上參觀團,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觀禮。1949年11月,朱德致電西南軍政委員會,邀金漢鼎赴北京,在北京獲朱德多次會見。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聘金漢鼎為國務院參事,金漢鼎還擔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民革成員。[1]

1967年12月,金漢鼎因患腸癌而在北京逝世,骨灰存放於八寶山革命公墓[1]

家族

編輯

女兒金芝,1939年與時任昆明鑄民中學校長的查良景結婚,兩人後來移居香港,活躍於電影界,查良景以筆名周然擔任編劇,金芝曾任南方影業公司宣傳部的負責人;外孫查傳誼亦為香港電影導演。[2][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金汉鼎,江川档案网,于2012-12-09查阅.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5). 
  2. ^ 劇作家查良景逝世. 香港文匯報. 2008-03-28 [202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6) (中文(繁體)). 
  3. ^ 香港電影導演大全 1979-2013. 香港電影導演大全1979-2013. 香港電影導演會. [202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7)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