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米絲1號
阿提米絲1號[註 1](英語:Artemis 1,正式名稱為Artemis I[註 2])[5]是NASA的阿提米絲計畫的無載人試驗飛行,這是獵戶座飛船和太空發射系統重型火箭的首次綜合飛行。[6] 阿提米絲1號於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1月16日凌晨01:47:44(協調世界時凌晨6:47:44)從甘迺迪太空中心成功發射。[7][2][8][9]
名稱 | 阿提米絲1號 |
---|---|
任務類型 | 無人月球軌道試驗飛行 |
營運方 | NASA |
國際衛星標識符 | 2022-156A |
衛星目錄序號 | 54257 |
網站 | www |
任務時長 | 25天10小時又52分 |
太空飛行器屬性 | |
太空飛行器 | 獵戶座太空船CM-002 |
太空飛行器類型 | 獵戶座太空船MPCV |
製造方 | 波音 洛克希德·馬丁 空中巴士國防與太空 |
任務開始 | |
發射日期 | 2022年11月16日,06:47:44 UTC[1] |
運載火箭 | 太空發射系統Block 1 |
發射場 | 甘迺迪太空中心LC-39B |
承包方 | NASA |
任務結束 | |
回收方 | 美國海軍 |
著陸日期 | 2022年12月11日,17:40:30 UTC [2] |
著陸地點 | 下加利福尼亞州附近的太平洋 [3] |
軌道參數 | |
參照系 | 繞月軌道 |
週期 | 14天 |
月球軌道器 | |
阿提米絲1號任務徽章 |
阿提米絲1號發射地點為甘迺迪太空中心的39B號發射台,在獵戶座太空船執行的26-42天任務中,有6天是在月球軌道進行逆向環繞。[10]該任務的後續任務為阿提米絲2號,使用太空發射系統火箭的第一次載人飛行測試。[11]
阿提米絲1號的獵戶座太空船於2021年10月20日移至飛行器裝配大樓(VAB),這是NASA繼農神5號後進行的首次超重型運載火箭安裝[12]。
任務過程
編輯阿提米絲1號任務將使用太空發射系統的Block 1型號發射,該火箭由核心級和兩個五段式固體火箭推進器(英語:Solid rocket booster,SRB),以及一個上層級組成。核心級將使用太空梭上的四個RS-25D引擎。核心級和推進器在起飛時會共同產生39,000千牛頓的推力。[13]上層級被稱為臨時低溫推進上級(英語:Interim Cryogenic Propulsion Stage,ICPS),其源自三角洲-4運載火箭上層級,由一台RL10B-2提供動力。
在入軌之後,上層級會點火進行地月轉移(英語:Trans-lunar injection,TLI),將獵戶座太空船和10顆立方衛星置入地月轉移軌道。獵戶座將與ICPS分離並前往月球,而ICPS將部署10個立方衛星,用於進行科學研究或技術論證。[14]
獵戶座太空船將在太空中停留約3週,其中6天在月球遠距逆行軌道(英語:Distant retrograde orbit, DRO)上。[15]其距月球最近時和月表相距97公里。
本表格為大略時間,僅供參考。
任務經過時間 | 事件 | 高度 |
---|---|---|
0小時00分鐘00秒 | 發射 | 0公里 地點:甘迺迪太空中心 |
0小時02分鐘00秒 | 固體推進器分離 | 45公里 |
0小時03分鐘40秒 | 發射中止系統被分離 | 91公里 |
0小時08分鐘14秒 | 主引擎停止發動,核心級分離 | 157公里 |
0小時16分鐘14秒 | 部署太陽能板 | 484公里 |
0小時54分鐘05秒 | 於近地點進行軌道抬升程序 | 1,791公里 |
1小時25分鐘00秒 | 地月轉移(TLI) | 601公里 |
1小時53分鐘00秒 | 暫時低溫推進階段(ICPS)分離 | 3,849公里 |
1-4日 | 前往月球 | 3,849-394,501公里 |
4日7小時18分鐘 | 月球重力助推,之後進入遠距逆行軌道(DRO) | 離地球的距離:401,643公里 離月球的距離:100公里 |
7-13日 | 於遠距逆行軌道(DRO) | 348,931-437,321公里 |
20日 | 返回動力飛越 | 358,558公里 |
21-25日 | 返回地球 | 364,804-67,257公里 |
25日11小時30分鐘 | 載人和服務艙分離 | 5,140公里 |
25日11小時34分鐘 | 再入大氣層 | 100公里 |
≈25日12小時 | 降落傘部署 | 7,315公尺 |
≈25日12小時 | 濺落 | 0公里 地點:太平洋 |
阿提米絲1號發射窗口期
編輯日期 | 時間 | 時長 | 情況 |
---|---|---|---|
8月29日 | 8:33(12:33 UTC) | 120分鐘 | 延期(傳感器異常) |
9月2日 | 12:48(16:48 UTC) | 120分鐘 | --- |
9月3日 | 14:17(18:17 UTC) | 120分鐘 | 延期(液氫洩漏)[16] |
9月4日 | 15:44(19:44 UTC) | 120分鐘 | --- |
9月5日 | 17:12(21:12 UTC) | 90分鐘 | --- |
9月6日 | 18:57(22:57 UTC) | 24分鐘 | --- |
9月23日[17][18][19] | 6:47(10:47 GMT) | 120分鐘 | --- |
9月27日[17][20] | 11:37(15:37 UTC) | 70分鐘 | 延期(天氣因素)[21] |
10月2日[17] | 14:52(18:52 UTC) | 109分鐘 | 延期[21] |
11月12日 | 待定[22] | ||
11月16日 | 1:04(6:04 UTC) | 120分鐘 | 發射成功,11月21日完成第一次月球飛越[23] |
歷史
編輯地面試驗
編輯由波音公司在米丘裝配厰承造的阿提米絲1號火箭核心級於2019年11月裝好四個引擎[24] ,並在一個月後宣佈完工[25]。隨後,核心級運離裝配厰去向史坦尼茲太空中心進行「綠色運行」系列測試(the Green Run test),這個測試包含八個逐級複雜的試驗,它們包括:[26]
組裝
編輯2020年6月12日,隨著固體火箭助推段從猶他州通過鐵路運抵甘迺迪太空中心,月亮女神1號的發射準備工作正式開始[27]。夏季末,運載火箭級適配器通過飛馬座駁船(英語:Pegasus barge)運抵發射場,並在組裝前被帶入飛行器裝配大樓進行儲存[28]。
NASA和地面系統承包商雅各布工程集團開始在飛行器裝配大樓的High bay3組裝月亮女神1號,在2020年11月23日組裝了兩個後部固體火箭助推段[29]。由於核心助測試在斯坦尼斯太空中心中延遲,組裝工作暫停後,於2021年1月7日恢復[30]。2021年3月3日,兩個固體火箭推進器在太空發射系統移動發射器上完成組裝。
月亮女神1號獵戶座太空船在移交給探測地面系統後,於2021年1月16日開始在多負載處理設施中進行燃料和發射前服務。
任務中的太空發射系統核心級(CS-1)在成功的運行熱火測試(英語:hotfire test)後,於2021年4月27日通過飛馬座駁船抵達發射場。2021年4月29日,它被移到飛行器裝配大樓的低艙進行整修和組裝準備[31]。然後在2021年6月12日,該級與它的推進器組裝。2021年6月22日,運載火箭級適配器(LVSA)被安裝在核心級上。ICPS上級在2021年7月6日被組裝。在完成了臍帶縮回測試(英語:umbilical retract testing)和綜合模態測試後,2021年10月8日,帶有10個次級酬載的獵戶座階段適配器被安裝在上層的頂部[32]。2021年10月20日,封裝在逃逸塔下的獵戶座太空飛行器被運到飛行器裝配大樓並組裝在太空發射系統火箭的頂部,完成了High Bay-3的月亮女神1號飛行器的組裝[33]。在綜合測試和檢查期間,四個RS-25引擎控制器中的其中一個出現故障,需要進行更換,隨後火箭的第一次推出也被推遲[34][35]。
發射準備活動
編輯2022年3月17日,月亮女神1號首次從車輛裝配大樓的3號高台推出,以進行發射前的濕式彩排(英語:wet dress rehearsal)。
在4月3日的首次濕式彩排(英語:wet dress rehearsal)嘗試中,由於移動發射器的增壓問題,測試被取消[36]。4月4日,在氣態氮供應不一致、液態氧溫度以及測試前未關閉的排氣閥等問題之後,完成測試的第二次測試被取消[37]。
在第三次測試的準備過程中,ICPS上面一級的氦氣止回閥被來自火箭的一個臍帶臂(英語:umbilical arms)的一塊橡膠卡住了,迫使測試人員推遲測試為該級提供燃料,直到該閥門可以在飛行器裝配大樓更換。火箭的液氧箱成功地開始裝載。然而,在核心級裝載液態氫的過程中,在尾部服務桅杆的臍帶板上發現了洩漏,迫使測試再次提前結束。
NASA選擇將火箭運回飛行器裝配大樓,以修復氫氣洩漏和ICPS止回閥,同時升級39B平台上的氮氣供應問題,因為之前的三次濕式彩排都出現了長時間的中斷。月亮女神1號於4月26日被送回飛行器裝配大樓[38][39]。
在維修和升級完成後,月亮女神1號飛行器於6月6日第二次被推出到39B平台以完成餘下測試。
在6月20日的第四次濕式彩排測試中,火箭成功地在兩級上裝滿了推進劑,但由於尾部服務桅杆臍帶的快速斷開處出現了氫氣洩漏,倒計時無法達到計畫的T-9.3秒,並在T-29秒時自動停止。NASA任務經理很快確定他們已經完成了幾乎所有計畫的測試目標,並宣布濕式彩排(英語:wet dress rehearsal)程序結束。
7月2日,月亮女神1號被運回飛行器裝配大樓,為發射做最後的準備,並修復了快速斷開的氫氣洩漏,預備在8月29日和9月6日之間的窗口進行發射。
發射嘗試及維修
編輯8月29日,NASA在12:44UTC,即發射窗口開始11分鐘後,在twitter宣佈因爲排氣管問題取消發射[40]。火箭發射推遲至9月2日[41]。
9月3日,由於發動機冷卻管線的液氫洩漏問題依舊無法解決;NASA在倒數2小時28分53秒之際宣布再度取消發射。在18:26EST 宣佈因為無法通過快速克服氫氣洩漏,可能需要回廠整修,預計需時25天,因此停止在九月初嘗試發射。NASA表示發射臺地面側板和火箭側板之間有空腔洩漏液態氫,重新安裝密封件的三次嘗試均未成功。但是因爲發射窗口時間有限,可能需要儘快完成所有檢修以趕上9月19日至10月4日間的發射窗口[42]。
9月6日,NASA宣佈會將月亮女神1號移至VAB上,直接維修及更換問題部件,不需要運回組裝廠,但是需要在其上建設一個外圍,以保護部件免受天氣入其他環境條件,並使工程師能從事測試[43]。
9月24日,NASA宣佈因擔心熱帶風暴伊恩吹襲發射中心所在的佛羅里達州,決定第三度推遲原定9月27日的發射任務[44]。
發射
編輯2022年11月16日1時47分44秒,阿提米絲1號從甘迺迪太空中心39B號發射場成功發射。12月5日,獵戶座太空船近距離飛越月球,之後開啟返程飛行,11日返回地球並落入太平洋。[45][46]
獵戶座載荷
編輯獵戶座為月亮女神1號的運載火箭,除了繞月任務外還會有其他實驗衛星一同發射。
NASA與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LR)和以色列太空總署(ISA)合作,與StemRad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起進行Matroshka AstroRad輻射實驗(MARE),該實驗將測量月亮女神1號上的輻射劑量殘留,並測試AstroRad公司的輻射背心在低地球軌道以外輻射環境中的有效性。過去的輻射屏蔽策略依賴於太陽風暴庇護所,當太陽風暴爆發時,太空人可以在其中尋求庇護,而AstroRad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提供了一個移動保護系統,其屏蔽係數與風暴庇護所相似,但是不會妨礙太空人執行任務的能力[47]。
另外,無人駕駛的月亮女神1號獵戶座太空船的乘員艙將包括兩個女性人體模型(Helga和Zohar)[48],它們將暴露在月球軌道沿線的輻射環境中,包括太陽風暴和銀河系宇宙射線。其中一個人體模型將用AstroRad背心進行保護,另一個將不作任何保護。這些模型提供了精確測量輻射暴露的機會,不僅在身體表面,而且在人體內部敏感器官和組織的確切位置。輻射暴露將通過實施被動和主動劑量計來測量,這些劑量計被分布在模型內部的敏感組織和高幹細胞濃度的位置[49][50]。MARE的結果應使獵戶座成為其他科學實驗的平台,為深空探索提供準確的輻射風險預測,並驗證AstroRad背心的保護性能[51]。在太空艙內還將有一份由未來工程師為NASA舉辦的月球艙論文競賽的14000份參賽作品的電子版[52]。
十個低成本立方星將作為任務附帶的酬載飛行,安裝在獵戶座的適配器上。[53]它們都具有六個單元配置[54],並且將駐留在將部署它們的運載火箭的第二級頂部的適配器內。到2021年10月,最終在適配器上安裝了10顆立方星。其中2顆由NASA的NextSTEP計畫挑選,3顆由人類探索與行動任務局挑選,2顆由科學任務理事會選擇,3顆來自NASA國際合作夥伴提交的申請。這些立方體衛星是[53]:
- ArgoMoon由Argotec設計並由義大利太空總署(ASI)協調,旨在對獵戶座的臨時低溫推進階段(ICPS)進行成像,以獲取任務數據和歷史記錄。它將展示小型太空飛行器在ICPS附近機動和操作所必需的技術。[55]
- BioSentinel是一項天體生物學實驗,它將使用酵母作爲實驗體,來測量和比較深空輻射在低地軌道以外的其他軌道,在較長的時間尺度下對生物的影響。[56]
- 由美國西南研究院設計的CuSP將研究來自太陽的動態粒子和磁場,驗證以網絡跟蹤太空天氣概念的可行性。[56]
- 月球冰立方(英語:Lunar IceCube)是莫爾黑德州立大學設計的月球軌道飛行器,它將尋找來自低月球軌道的月球水冰的更多證據。
- 月球極地氫測繪儀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設計的月球軌道器,將繪製月球南極附近隕石坑內的氫圖,跟蹤水等富氫化合物的深度和分布。它將使用中子探測器來測量與月球表面材料相互作用的中子能量。它的任務計畫持續60天,並執行141次月球軌道。[57]
- Near-Earth Asteroid Scout是可控太陽帆飛行器的概念驗證實驗,太空飛行器將通過近距離飛越近地小行星(≈10公里,6.2英里),並使用高分辨率科學級單色相機測量近地小行星的物理特性來實現觀測。將根據發射日期、飛行時間和交會速度確定各種潛在目標。
- 由JAXA設計的OMOTENASHI是一種用於研究月球輻射環境的著陸器探測器。
- 由日本JAXA與東京大學設計的EQUULEUS將對地球的電漿層進行成像,以研究地球周圍的輻射環境,同時展示用於地球和月球之間空間軌跡控制的低推力機動。[55]
- LunIR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的太空飛行器,用於飛越月球並收集表面光譜和熱成像。
- Team Miles將在日心軌道上演示長距離通信,並展示使用混合離子推進器的低推力軌道控制技術。由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的Fluid and Reason公司設計。
由於以下衛星錯過了阿提米絲1號發射窗口,因此有3個立方衛星接口中沒有對應衛星[58],分別是:
- Cislunar Explorers計畫展示電解水推進和行星際光學導航繞月球運行的可行性。它是由紐約的康奈爾大學設計的。
- lunar-flashlight(月球手電筒)是一種月球軌道飛行器,它將尋找裸露的水冰,並在月球南極永久陰影區域內以1-2公里(0.62-1.24英里)的尺度繪製其濃度圖。[59]
- Earth Escape Explorer日心軌道上的長距離通信。它是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設計的。[60]
除了這些具功能性的酬載外,月亮女神1號還將發射來自世界各地承包商和航太機構的紀念貼紙、種子和旗幟。
注釋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NASA Prepares Rocket, Spacecraft Ahead of Tropical Storm Nicole, Re-targets Launch – Artemis. blogs.nasa.gov. [202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美國英語).
- ^ 2.0 2.1 NASA Prepares Rocket, Spacecraft Ahead of Tropical Storm Nicole, Re-targets Launch. NASA. 2022-11-08 [2022-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 ^ Davis, Jason. Artemis I launch guide: What to expect.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22-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5).
- ^ 湯立斌 (編). 译名趣谈 | 阿耳忒弥斯?阿尔忒弥斯?. 參考消息網. 2021-11-08 [2022-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9).
- ^ Artemis : brand book (報告).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2019. NP-2019-07-2735-HQ.
MISSION NAMING CONVENTION. While Apollo mission patches used numbers and roman numerals throughout the program, Artemis mission names will use a roman numeral convention.
- ^ Grush, Loren. NASA administrator on new Moon plan: 'We're doing this in a way that's never been done before'. The Verge. 2019-05-17 [201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4).
- ^ Artemis I Launch to the Moon (Official NASA Broadcast) - Nov. 16, 2022,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英語)
- ^ Kraft, Rachel. Artemis I Mission Availability. NASA. 2022-05-16 [2022-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1).
- ^ Rachel Kraft. Managers Give “Go” to Proceed Toward Launch, Countdown Progressing. blogs.nasa.gov. [November 14, 2022 8:05 p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1).
- ^ NASA's Space Launch System Begins Integration in Preparation for Launch. dx.doi.org. 2021-11-08 [2022-03-23].
- ^ Stephen Clark. NASA will likely add a rendezvous test to the first piloted Orion space mission. 2020-05-18 [2022-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8) (English).
- ^ Stephen Clark. Stacking of Orion spacecraft caps assembly of first Artemis moon rocket. 2021-10-21 [202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 ^ Clark, Stephen. NASA's hopes waning for SLS test flight this year. Spaceflight Now. 2021-08-31 [2021-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 ^ Harbaugh, Jennifer. All Artemis I Secondary Payloads Installed in Rocket's Orion Stage Adapter. NASA. 2021-10-04 [202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5).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 ^ The Ins and Outs of NASA's First Launch of SLS and Orion. NASA. 2015-11-27 [2016-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2).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 ^ Artemis I Launch Attempt Scrubbed. blogs.nasa.gov. NASA. 2022-09-03 [202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8).
- ^ 17.0 17.1 17.2 NASA Adjusts Dates for Artemis I Cryogenic Demonstration Test and Launch; Progress at Pad Continues – Artemis. blogs.nasa.gov. [202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2).
- ^ published, Tariq Malik. NASA targets Sept. 23 for next Artemis 1 launch attempt, but a lot has to go right. Space.com. 2022-09-08 [2022-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7) (英語).
- ^ published, Mike Wall. NASA's Artemis 1 moon rocket launch delayed to Sept. 27 at the earliest. Space.com. 2022-09-13 [2022-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7) (英語).
- ^ NASA Adjusts Dates for Artemis I Cryogenic Demonstration Test and Launch; Progress at Pad Continues – Artemis. blogs.nasa.gov.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2) (美國英語).
- ^ 21.0 21.1 published, Mike Wall. NASA calls off Artemis 1 moon rocket launch on Sept. 27 due to Tropical Storm Ian. Space.com. 2022-09-24 [2022-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7) (英語).
- ^ Hurricane Ian Pushes NASA's Next Moon Rocket Launch Attempt to November. MSN. [2022-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7) (美國英語).
- ^ 獵戶座飛船完成首次月球飛越,捕捉月球背面清晰圖像. [2022-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2).
- ^ All Four Engines Are Attached to the SLS Core Stage for Artemis I Mission. NASA. 2019-11-08 [2019-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2).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 ^ Foust, Jeff. SLS core stage declared ready for launch in 2021. SpaceNews. 2019-12-10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美國英語).
- ^ Harbaugh, Jennifer. NASA's SLS Core Stage Green Run Tests Critical Systems For Artemis I. NASA. 2020-05-20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 ^ Sloss, Philip. EGS begins Artemis 1 launch processing of SLS Booster hardware. NASASpaceFlight.com. 2020-06-19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9).
- ^ Sloss, Philip. LVSA arrives at KSC, NASA EGS readies final pre-stacking preparations for Artemis 1. NASASpaceFlight.com. 2020-08-05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 ^ Sloss, Philip. EGS, Jacobs begin vehicle integration for Artemis 1 launch. NASASpaceFlight.com. 2020-11-27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0).
- ^ Sloss, Philip. New Artemis 1 schedule uncertainty as NASA EGS ready to continue SLS Booster stacking. NASASpaceFlight.com. 2020-12-04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4).
- ^ Sloss, Philip. NASA EGS, Jacobs preparing SLS Core Stage for Artemis 1 stacking. NASASpaceFlight.com. 2021-05-06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 ^ Clark, Stephen. Adapter structure with 10 CubeSats installed on top of Artemis moon rocket. Spaceflight Now. 2021-10-12 [2021-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 ^ Sloss, Philip. Artemis 1 Orion joins SLS to complete vehicle stack. NASASpaceFlight.com. 2021-10-21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0) (美國英語).
- ^ Sloss, Philip. EGS, Jacobs begin Artemis 1 pre-launch testing and checkout push. NASASpaceFlight.com. 2021-11-11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3) (美國英語).
- ^ Sloss, Philip. Engine controller replacement details behind Artemis 1 launch delay. NASASpaceFlight.com. 2021-12-22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3) (美國英語).
- ^ Artemis I Wet Dress Rehearsal Scrub – Artemis. blogs.nasa.gov.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3) (美國英語).
- ^ NASA Prepares for Next Artemis I Wet Dress Rehearsal Attempt – Artemis. blogs.nasa.gov.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3) (美國英語).
- ^ Artemis I Wet Dress Rehearsal Update – Artemis. blogs.nasa.gov.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3) (美國英語).
- ^ Artemis I Rocket, Spacecraft Prepare for Return to Launch Pad to Finish Test – Artemis. blogs.nasa.gov.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3) (美國英語).
- ^ NASA. The launch of #Artemis I is no longer happening today. twitter. NASA. 2022-08-29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8).
The launch of #Artemis I is no longer happening today as teams work through an issue with an engine bleed. Teams will continue to gather data, and we will keep you posted on the timing of the next launch attempt. https://blogs.nasa.gov/artemis/
- ^ Woodward, Micah Maidenberg / Aylin. 有关NASA登月任务和阿尔忒弥斯1号取消发射,你需要了解的信息.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202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31) (中文(中國大陸)).
- ^ Kraft, Rachel. Artemis I Mission Availability. NASA. 2022-05-16 [202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1).
- ^ Teams Continue to Review Options for Next Attempt, Prepare to Replace Seal. nasa.gov. NASA. [202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2).
- ^ 「伊恩」增強 佛州警戒 登月火箭三度喊停. 聯合新聞網. 2022-09-25 [2022-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 ^ NASA猎户座飞船绕月后溅落太平洋,完成阿尔忒弥斯计划关键测试任务. [202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4).
- ^ 美国“猎户座”飞船启程回地球. [202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 ^ Pasztor, Andy. U.S., Israeli Space Agencies Join Forces to Protect Astronauts From Radiati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8-04-17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9).
- ^ Orion Manikins Return from Artemis I Mission. NASA. 2023-01-19 [202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8).
- ^ Berger, Thomas. Exploration Missions and Radiation (PD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Personal and Commercial Spaceflight 11–12 October 2017 Las Cruces, New Mexico. ISPCS. 2017 [2018-06-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6-22).
- ^ ISPCS 2017 - Thomas Berger 'Exploration Missions and Radi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Personal and Commercial Spaceflight. 2017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9) –透過YouTube.
- ^ International Science Aboard Orion EM-1: The Matroshka AstroRad Radiation Experiment (MARE) Payloa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aza, Razvan, 42nd COSPAR Scientific Assembly Held 14–22 July 2018, in Pasadena, California, USA, Abstract id. F2.3-20-18
- ^ Future Engineers: Moon Pod Essay Contest.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6).
- ^ 53.0 53.1 Clark, Stephen. Adapter structure with 10 CubeSats installed on top of Artemis moon rocket – Spaceflight Now.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美國英語).
- ^ Foust, Jeff. NASA seeking proposals for cubesats on second SLS launch. SpaceNews. 2019-08-08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美國英語).
- ^ 55.0 55.1 Harbaugh, Jennifer. International Partners Provide CubeSats for SLS Maiden Flight. NASA. 2016-05-26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1).
- ^ 56.0 56.1 Wayback Machine (PDF). web.archive.org. 2015-05-25 [2022-08-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5-25).
- ^ Harbaugh, Jennifer. LunaH-Map: University-Built CubeSat to Map Water-Ice on the Moon. NASA. 2016-02-02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 ^ Northon, Karen. Three DIY CubeSats Score Rides on Exploration Mission-1. NASA. 2017-06-08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1).
- ^ Lunar Flashlight.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Research Virtual Institute.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 (美國英語).
- ^ Ohana, Lavie. Four Artemis I CubeSats miss their ride. Space Scout. 2021-10-03 [202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7)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官方網站
- (英文)YouTube上的阿提米絲1號發射和 CubeSat 部署模擬
- (英文)阿耳忒彌斯實時軌道網站, NASA
- (英文)Live Video Stream from the Artemis I Orion Spacecra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