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5月17日) |
音節(英語:syllable)是構成語音序列的組織單位[1],是能夠自然發出和覺察到的最小語音結構單位[2],是依據發音時的肌肉鬆緊劃分的最小語音片段[3]。一個音節由一個或幾個語音按照一定的規則組織起來,通常有且僅有一個音節核(syllable nucleus,一般由元音充當),此外還可有音節起首和結尾的界音(margin,一般由輔音充當)[2]。例如:英語單詞「water」(通用美式英語:/ˈwɔtəɹ/)就是由「wa」(/wɔ/)和「ter」(/təɹ/)兩個音節構成的;其個別音節核為 (/ɔ/)和(/ə/)。在漢語中,一般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極少有例外[3]。
音節通常被認為是詞語在音系學層面上的「建築材料」,它會對所屬語言的節奏、韻律、詩律以及語言的輕重音模式產生影響。
只由一個音節構成的詞(如英語單詞dog)稱為單音節詞(monosyllable)。類似地,由兩個音節構成的詞稱為雙音節詞(disyllable),而由三個音節構成的詞稱為三音節詞(trisyllable)。多音節詞(polysyllable)可以指由一個以上音節構成的詞。現代漢語中則稱為複音詞。
結構
編輯在大多數音系學理論中,一個音節(用希臘字母σ表示)從結構上一般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 音節首 (Onset,用字母ω表示):
由輔音充當。在部分語言中是必有成分,而在另一些語言中則是可能出現或是限制出現的成分。
- 音節核 (Nucleus,用字母ν表示):
由響音充當,在大多數語言中是必有成分。
- 音節尾 (Coda,用字母κ表示):
由輔音充當,在部分語言中是可有成分,而在另一些語言中的出現受到嚴格限制,甚至不得出現。
人們通常認為音節是右分叉(right-branching)的,即:音節核和音節尾二者合稱為韻基(rime,也作rhyme),而這兩者只在第二個級別上才相互區別。然而,某些語言傳統的音節描述法則認為音節是左分叉(left-branching)的,即:音節首和音節核相結合,在較高的層級上與音節尾相區別,這二者合稱為韻體(body)或韻核(core):
- 韻基(用字母ρ表示):
「右分叉結構」術語,與音節首相區別,可再分為音節核和音節尾。
- 韻體(韻核):
「左分叉結構」術語,與音節尾相區別,可再分為音節首和音節核。(這一成分未在右圖中出現)
在一些理論中,音節首單指輔音部分,因而有必要在音節核之前再增加一個成分:
- 首位(initial,用字母ι表示):
與「音節首」基本同義,但不包含半元音(semi-vowel)。
- 中間位(medial,用字母μ表示):
- 尾位(final,用字母φ表示):
與首位相區別,是韻基的延伸。
儘管每個音節都有一定的超音段特徵,但是除非這一特徵與不同的語義相關聯(例如在聲調語言中),否則這一特徵就可以忽略。
- 聲調(tone,用字母τ表示):
可能負載於整個音節上或是音節中的韻基部分之上
在若干語音學理論中,上述音節結構可用樹形圖(tree diagram)加以表示(這種表示法近似於某些用來表示句法結構的樹形圖)。然而,並非所有的語音學家都贊同「音節有內部結構」這一觀點,事實上,一些語音學家對音節是否是理論上存在的實體(theoretical entity)持懷疑態度。[4]
音節核通常是指音節中部的元音,音節核之前的音段稱為音節首,而其後的音段稱為音節尾(音節尾「coda」一詞的字面意義就是尾巴「tail」)。以上三者有時也可統稱「音節骨架」(shell)。韻基這一術語包括了音節核和音節尾。在英語單音節詞(例如「cat」)中,音節核(即可以單獨發出響亮聲音的部分)是a,音節首是c,音節尾是t,韻基是at。類似cat這樣的單詞,它們的音節結構可以抽象地描述為「輔音–元音–輔音」(consonant-vowel-consonant),或其縮略形式「輔元輔」(CVC)。根據不同的語言所具有的不同音位配列(phonotactics),對構成音節首、音節核和音節尾的語音類別有互不相同且差異頗大的限制條件。
音節首
編輯多數音節都含有一個音節首。有些語種將音節首限定為只能是單一的輔音,而其他語種則允許複輔音充任音節首,但其規則也各不相同。例如,英語的音節首可能為pr-、pl- 或是tr-等情形,但不能是tl-;可能是sk-,但一定不會是ks-。然而在希臘語中,tl-和ks-都是可能存在的音節首。另外,古典阿拉伯語中則完全不允許複輔音充當音節首。
有些語種要求每個音節都必須有一個音節首,在這些語言中,類似於英語單詞「at」這種零音節首(null onset)的現象是不可能存在的。但這種現象其實並不是初看起來那麼奇怪,因為大多數有這一要求的語言都允許一個音節以聲門塞音作為音節首(所謂的「聲門塞音」,就是指如同「uh-oh」這兩個單詞之間的那種語音,國際音標中記為/ʔ/)。另外,在英語和其他大部分語言中,只要一個音節以元音開頭,並且這一音節發音之前有停頓,那麼不論在該語言中聲門塞音是否是一個單獨的音素,發音時,音節開頭都會自然地帶上一個聲門塞音。因此,由於含聲門塞音的音節一般只有位於某一單詞之後發音時,這個聲音才能為人們所聽見,所以在語音層面上區分「以元音開頭的單詞」和「以聲門塞音後接元音開頭的單詞」的語言並不多。然而,夏威夷語以及一些其他的南島語系的語言卻的確存在著這一區別(例如,在夏威夷語中,/ahi/的意思是「火」,而/ʔahi/則表示「金槍魚」)。
這就意味著,「含有零音節首的音節」和「含有聲門塞音的單詞」這兩者的區別,通常而言只是純粹在音系分析(phonological analysis)層面上的區別,而並非音節真正發音時的區別。在某些情況下,當一個(被公認為)以元音開頭的單詞在另一單詞之後發出的時候,這個單詞發音時是否插入了聲門塞音,就表示這個單詞是否應當被視作含有一個零音節首。例如,在不少羅曼語族的語言(如西班牙語)中,音節發音時始終不會有這樣一個聲門塞音。而在有些情況下,英語音節發音時的確帶上了聲門塞音,然而這是由於諸如語速等原因而導致的結果。這兩種情況都意味著,我們上面談到的這兩種語言的單詞是真正的「以元音開頭的單詞」(vowel-initial word)。但是也有例外,例如:若一個單詞後面跟隨著一個通常認為是以元音開頭的單詞,德語和阿拉伯語都要求在兩個單詞之間插入一個聲門塞音。然而對這類「通常認為是以元音開頭的單詞」,德語認為是以元音開頭的,而阿拉伯語則認為是以聲門塞音開頭的。這種看法上的不同是與兩種語言所具有的其他屬性有關的。比方說,對於德語,聲門塞音不可能出現在除音節開頭之外的其他地方(如輔音之前或是詞末),而阿拉伯語則不同。在阿拉伯語中,聲門塞音不僅出現在音節開頭,也能出現在音節的其他地方(例如古典阿拉伯語/saʔala/「他問」、/raʔj/「看法」、/dˤawʔ/「光亮」),而當聲門塞音處於交替關係中,其獨立的音素地位就可以明晰地顯示出來(例如古典阿拉伯語/kaːtib/「寫作者」與/maktuːb/「寫了的」;/ʔaːkil/「食用者」與/maʔkuːl/「被食用」)。
某一語言所使用的文字形式並不一定是與該語言的音系分析相對應的,這一點體現在文字對(可能的)零音節首不同的處理方式上。比方說,在某些使用拉丁字母書寫的文字中,起首的聲門塞音是省略不寫的;而相反地,一些不使用拉丁字母書寫的文字,例如輔音音素文字和元音附標文字,其文字系統中有專門用來標寫零音節首的「零輔音」(zero consonant)。例如:諺文字母中,符號ㅇ就專門用來表示零音節首,該符號可能出現在一個諺文字的左側或上部,如역(驛)。該諺文字讀作yeok,這一音節的音節核是雙元音yeo,音節尾是k。
音節核
編輯單詞 | 音節核 |
---|---|
cat [kæt] | [æ] |
bed [bɛd] | [ɛ] |
ode [oʊd] | [oʊ] |
beet [bit] | [i] |
bite [baɪt] | [aɪ] |
rain [reɪn] | [eɪ] |
bitten [ˈbɪt.ən]或[ˈbɪt.n] |
[ɪ] [ə]或[n] |
一般來說,每個音節都要有一個音節核(有時也稱為音峰(peak)),最簡單的音節僅由音節核構成,例如英語單詞「eye」(/ai/)或「owe」(/əʊ/)。音節核通常是元音(包括了單元音(monophthong)、雙元音和三合元音(triphthong)),不過有時也可能是成音節輔音(syllabic consonant)。迄今為止,最常見的成音節輔音是響音(sonorant),比如[l]、[r]、[m]、[n]或[ŋ]。不過也有一些語言中含有所謂的「成音節擦音(syllabic fricative)」(也稱「擦音型元音(fricative vowel)」),而在漢語音韻學系統中,常用的則是「舌尖元音(apical vowel)」這一術語(然而,該術語儘管與「成音節的擦音」有關聯,但兩者並非同義詞)。至少在漢語普通話的部分方言中是有這種語音的,這一點讓漢語普通話顯得獨樹一幟。例如漢語拼音音節sī、shī、rī的其中一種發音分別記成[sź̩ ʂʐ̩́ ʐʐ̩́]。還有一些語言,例如努哈克語(Bella Coola/Nuxálk),甚至允許塞音或清擦音(voiceless fricative)作音節核。然而,隨著語言學家從不同方面對於這些語言現象的分析,一些語言學家認為這類音節根本就不存在音節核,而另一些語言學家則稱,「音節」這一概念無法在每一種語言中都明確地加以使用。具體內容可參見下述與 無音節語言有關的爭論。
音節尾
編輯音節尾(coda)指音節中音節核(通常是元音)之後的輔音部分。韻基是音節尾與音節核二者的合稱。某些音節只由音節核構成,而不含音節尾。另外,一些語言的音位配列規則將音節尾限定為只能是某幾個或某一個輔音,而另一些語言允許所有的輔音音素甚至是輔音群作音節尾。
開音節及閉音節
編輯一個不含音節尾的音節(音節組成形式為V、CV、CCV等)稱為開音節(open syllable,亦稱自由音節,free syllable),比如/ka/,/tai/。而含有音節尾的音節(音節組成形式為VC、CVC、CVCC等)稱為閉音節(closed syllable,亦稱急煞音節,checked syllable),比如/kap/,/taid/。請注意:這裡的「開音節」「閉音節」與「開元音」(open vowel,又稱低元音)「閉元音」(closed vowel,又稱閉元音)沒有關係。幾乎所有的語言都允許開元音的存在,而有一些語言(如鄒語、夏威夷語)不允許閉音節的存在。陸志韋、李方桂、丁邦新等學者認為,上古漢語中陰聲韻用濁塞音(-b 、-d、-g)作韻尾,故可以和入聲韻通押(參見上古漢語濁輔音韻尾假說),這樣則上古漢語中沒有開音節,但這樣的語言是否存在還需要語言類型學相關研究的支持[5]。
以下是一些含有音節核和音節尾的單音節英語單詞,即閉音節:(下列單詞分析中的κ指音節尾、ν 指音節核)
- an: κ = /n/, ν = /æ/(強讀式)/ə/(弱讀式)
- cup: κ = /p/, ν = /ʌ/
- tall: κ = /l/, ν = /ɔː/
- milk: κ = /lk/, ν = /ɪ/
- tints: κ = /nts/, ν = /ɪ/
- fifths: κ = /fθs/, ν = /ɪ/
- sixths: κ = /ksθs/, ν = /ɪ/
- twelfths: κ = /lfθs/, ν = /ɛ/
- strengths: κ = /ŋθs/, ν = /ɛ/
以下是一些以音節核結尾,而不含音節尾的單音節英語單詞,即開音節:
- glue, ν = /uː/
- pie, ν = /aɪ/
- though, ν = /əʊ/(英式)或/oʊ/(美式)
- boy, ν = /ɔɪ/
韻基
編輯音節的韻基部分(rime或rhyme)包括了音節核和可有成分音節尾。這一術語常用於研究詩韻,而在言語活動中,當說話者需要延長或強調某個詞時,其延長或強調的部分也是音節韻基部分。
韻基通常是指一個音節中從第一個元音音素起到音節結尾為止的這一部分。例如at、sat和flat三個詞的韻基都是/æt/。不過,在一些語言中,音節核不一定非得是一個元音。比方說bottle和fiddle這兩個詞第二音節的韻基就是流音(liquid consonant)/l/。
「rime」和「rhyme」是一個詞的兩種不同的拼寫形式,不過二者中較為罕用的「rime」這種形式有時也可用來特指「音節的韻基」(syllable rime),以和「詩韻」(poetic rhyme)這一概念相區別。但有些語言學家不採用這種區分方法,也未見於大多數的詞典中。
音節結構模型
編輯最簡單的音節結構分析模型將每個音節分為可有的音節首、必有的音節核以及可有的音節尾三部分。 然而,相比於線性關係(音段模型)而言,在音節的各個組分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層級關係,這一點爭論頗多。這一層級模型將音節核和音節尾組合出了一個中間層級——韻基。層次模型說明了「音節核+音節尾」這一組分角色在韻文中的作用。即形如cat和bat這樣押韻的詞之所以是「押韻」的,是因為這兩個詞的音節核和音節尾都是相同的,或者說兩個詞的整個韻基是相同的。層次模型也用於區分重音節(heavy syllable)和輕音節(light syllable),這一區分也可用於音系變化過程的研究,例如古英語詞scipu和wordu的歷時語音變化。[6]
正如韻基可分叉為音節核和音節尾一樣,音節核和音節尾二者自身也可再分叉為多個音素。[7]
音節結構 | 音節= | 音節首 | +韻基 |
---|---|---|---|
C⁺V⁺C*: | C₁(C₂)V₁(V₂)(C₃)(C₄) = | C₁(C₂) | + V₁(V₂)(C₃)(C₄) |
V⁺C*: | V₁(V₂)(C₃)(C₄) = | ∅ | + V₁(V₂)(C₃)(C₄) |
中間位及尾位
編輯在一些東亞語言的音系學(特別是漢語音韻學)中,音節結構發生了擴展,使之包含了一個額外的音節可有成分——中間位(medial)。它處在音節首(在該情境下常稱為「首位(initial)」)和韻基之間。中間位一般是一個滑音(glide),但在重構的上古漢語中也包含流音(liquid)中間位(在現代的語言重構版本中主要為/r/,而在更早期的語言重構版本中主要是/l/)。同時,不少中古漢語的重構版本中存在著/i/和/j/在中間位上的語音對立。在音系學層面上,這其中的音位/i/所起的是滑音的作用,而不是音節核中的一部分。另外,不論是重構的上古漢語還是中古漢語版本,其中都包含了複雜的中間位形式,如/rj/、/ji/、/jw/和/jwi/。從音系學的角度上說,中間位與韻基可歸為一個整體,而不與音節首歸為一組。此時,二者可總稱為尾位(final)。
一部分語言學家會將術語「尾位」和「韻基」混用,尤其是當他們討論現代漢語的語言變體時更是如此。然而,在漢語音韻學中,明確「尾位」(包含中間位)和「韻基」(不含中間位)之別,對理解中古漢語時期的韻書和韻圖是尤為重要的(這二者是中古漢語的一次文獻),因此大多數作者仍會依照上述的定義區別這兩個術語的用法。
聲調
編輯在大多數語言中,音節發音時的音高和音高曲拱變化(contour)都可以用來傳達意義之間的細微差別(shades of meaning)。例如用以表達強調或驚詫,或是用以區別陳述和疑問。但是在聲調語言中,詞語的音高會影響其基本的詞彙意義(lexical meaning)(如同英語中的「貓」「狗」之別)或語法意義(如同英語中的過去時與現在時之別)。這種音節的音高差異及其不同變化,稱為聲調。其中,一部分聲調語言只用音高本身(即「高音」或「低音」)來區別意義,而另一些聲調語言,特別是諸如漢語、泰語和越南語等的東亞語言,其音高本身和音高的曲拱變化(即平調、升調、降調和曲折調之別)同樣也有區別意義的功能。
音重
編輯重音節是指含有分叉韻基(branching rime)的音節(即以輔音結尾的閉音節)或是含有分叉音節核(branching nucleus)的音節(即音節核部分是一個長元音或雙元音)。總之,這就意味著音節核之後跟著的要麼是兩個輔音,要麼是一個尾位輔音。「重音節」這一名稱是一種比喻(metaphor),其根據是:樹狀圖中的音節核或音節尾之下有分叉線條。
在一些語言中,重音節可以包括「元音—元音(VV)」型(即音節核有分叉)和「元音—輔音(VC)」型(即韻基有分叉)兩類。這兩類重音節和輕音節對立,後者可以標記為「元音(V)」型。在另一些語言中,重音節只包括「VV」型一種,而另外兩類音節都歸為輕音節。部分語言中還有第三種不同的音節——超重音節,包括了「元音—元音—輔音(VVC)」型(即音節核和韻基均有分叉)或是「元音—輔音—輔音(VCC)」型(即音節尾含有兩個或以上的輔音)或是兩者兼屬。
在莫拉理論(moraic theory)中,重音節包含兩個莫拉(mora)(也稱韻素、音拍),而輕音節有一個莫拉,超重音節有三個莫拉。日語音系學主要就是用這種方法描寫日語音節的。
許多語言中不允許出現超重音節,還有相當一部分語言甚至不允許出現重音節。有一部分的語言會刻意保持各音節音重的相同,比方說,在義大利語中,在重讀且沒有尾位的音節中,若出現了短元音,它會與閉音節同現,而長元音則會與開音節同現,以使每一個這樣的音節都是重音節,而不會是輕音節或是超重音節。
音節的音重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哪個音節是重讀音節,這一現象存在於諸如拉丁語和阿拉伯語等一些語言中。許多古代語言(例如古希臘語、古拉丁語和梵語)的詩律就更多考慮音重而較少考慮重音,這就是所謂的「音長韻律」(quantitative rhythm)或「音長詩律」(quantitative meter)。
古代的音節定義
編輯世界上最早的文學院——蓋伊·薩伯維持會(Consistori del Gay Saber)曾通過舉辦「弗洛拉詩歌比賽(Floral Games)」來獎勵最佳的游吟詩人,冠軍獎品是金紫羅蘭(violeta d'aur)。該會的成員之一居延·穆利尼耶(Guilhem Molinier)曾在他的一本書中給出了關於音節的定義。這本旨在規範和繁榮奧克語詩學界的書,名為《愛的法則》(Leys d'amor,1328–1337)。
以下是《愛的法則》一書中關於音節定義的一段詩,從左至右分別為奧克語原文、英語譯文和漢語譯文。
Sillaba votz es literals.
|
A syllable is the sound of several letters,
|
音節就是幾個字母的音
|
超音段成分
編輯超音段(suprasegmental)特徵的適用域是整個音節,而非某個特定的語音,這就是說,超音段特徵會影響一個音節的所有音段。超音段成分主要包括:重音、語調、Stød(丹麥語)。
有時音節長度(syllable length)也可算作是一種超音段特徵:例如在一些日耳曼語族語言(Germanic language)中,長元音只能與短輔音同現,反之亦然。然而,儘管這些語言的音節成分可分析為長短兩類音素的組合,但其中的輔音雙音化和元音音長實際上是相互獨立的,例如芬蘭語和日語等一些語言便有此種現象。
音位配列的限制
編輯音位配列(phonotactic)規則決定了音節的每一部分允許哪些語音出現,不允許哪些語音的出現。英語允許相當複雜的音節結構的出現:其音節開頭部分最多可有三個輔音(如string和splash),結尾部分最多時也偶爾會出現四個輔音的情況(如prompts)。不少其他的語言對音位配列的要求比英語嚴格。例如日語中只允許輔音音位/ɴ/和時位(chroneme)充當音節尾。同時,日語在理論上是根本不存在輔音群(consonant cluster)的,因為日語音節的音節首最多只允許一個輔音充當。[8]
在希伯來語、阿拉伯語等一些語言中,是不允許空音節首(empty onset)存在的。例如Israel(以色列)、Abraham(亞伯拉罕)、Omar(奧馬爾)、Ali(阿里)和Abdullah(阿卜杜拉)等一些名字在內的一部分詞,雖然在英文轉寫時沒有音節首,但在原語言中,它們事實上是由半輔音性質(semiconsonantic)的滑音或聲門輔音(glottal consonant)、咽輔音(pharyngeal consonant)充當音節首的。相反的情況也存在,澳大利亞中部的阿蘭達語(Aranda language)的某些音位分析認為,該語言不允許任何音節首的存在,因此所有音節的底層形式都是「元輔(輔)」(VC(C))式的。[9]
音節的標記
編輯國際音標中的點號(.)是用以標記音節的界限的符號。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國際音標的標寫方式通常是用空格分詞然後按詞標寫的,此時,這些空格也常被認為是音節的界限。當詞的界限出現在音節中間(即音節跨越詞界)時,可用一個連接線表示聯誦。[10]
音節劃分
編輯音節劃分,也稱音節組構(syllabification),指的是把一個詞(不論是在口語中還是在書面上)劃分若干音節。在大多數語言中,用於言語中的真正的音節是書面音節劃分的基礎。比方說,由於在現代英語拼寫法中語音和字母的對應關係很微弱。因此,書面形式英語單詞的音節劃分不得不主要依據其詞源(etymological)(即形態(morphological)),而非根據其發音規則來進行。因此,英語「書面上」的音節和真實言語中的口語音節並非一一對應。
「音節劃分」這個術語也可用以指輔音音素充當音節核的過程。
音節區分和音節兩棲性
編輯通常情況下,處於元音之間的單輔音常歸入後一音節(即:/CV.CV/,例如coco/ˈkǝʊ.kǝʊ/),而元音之間若有兩個輔音,則一般分別歸入前後兩音節(即:/CVC.CV/,例如actor/ˈæk.tər/)。但在古教會斯拉夫語(Old Church Slavonic)等一些語言中,凡是能夠出現在詞首的輔音群都歸入後一音節,因此,例如pazdva一詞可分析為/pa.zdva/(這一分析方法也說明,該語言對音位配列規則的要求是使每個音節都為開音節)。相反的情況也存在,在某些語言中,歸入後一音節的都是那些能夠出現在詞尾的輔音。
在英語中,對於出現在元音之間的輔音(特別是出現在重讀音節之後、非重讀音節之前的輔音)應當歸入前一音節還是後一音節,是存有爭議的。例如單詞better,有時分析為/ˈbɛt.ər/,有時則分析為/ˈbɛ.tər/。一些語言學家就此提出了一個概念,稱這樣的詞語為「音節兩棲(ambisyllabic)」的詞語。然而,威爾斯(2002)認為這不是一種有效的分析方法,他認為英語的音節區分僅僅存在一種情況,即/ˈCVC(C).V/。
在英語中,輔音可同時被分析為一個音節的音節尾和下一個音節的音節首,正如bellow可分析為bel-low一樣,這稱作「音節兩棲現象」(ambisyllabicity)。這一理論認為,類似arrow(/ˈæroʊ/)這樣的單詞無法分成兩個彼此分離而又可單獨發音的單詞,即無論是/æ/還是/ær/都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獨立存在的音節,而其他含有短元音/ɛ/、/ɪ/、/ɒ/、/ʌ/、/ʊ/的音節也一樣。但是威爾斯(Wells,1990)卻不贊同「英語中有『音節兩棲』現象」這一觀點,他認為,如果輔音或輔音群處於重讀音節之後、非重讀音節之前,或是處於完整元音(full vowel)之後、弱化音節(reduced syllable)之前,那麼這個輔音或輔音群就是音節尾,而在其他的語音環境下則是音節首。
重音
編輯音節結構常常與重音發生聯繫。例如在拉丁語中,重音通常就是由音重所決定的,如果一個音節至少含有下列三個條件中的一項,則可歸為重音節:
- 音節核部分含有一個長元音
- 音節核部分含有一個雙元音
- 音節中含有一個或以上的音節尾
在以上三種情況下,我們都認為該音節含有兩個莫拉。
元音的鬆緊
編輯在日耳曼語族的多數語言中,鬆母音(lax vowel)只出現在閉音節中。因此,鬆母音也稱作急煞元音(checked vowel)。與之相對的是緊元音(tense vowel),又稱自由元音(free vowel),因為這些元音也可以出現在開音節中。
無音節核的音節
編輯一些語言在中間不插入任何元音或響音的情況下,允許一長串輔音出現,因此「音節」這一概念也受到了挑戰。即便在英語中也存在著少數幾個不含元音的副言語(para-verbal)話段,例如shh(意為「保持安靜」)以及psst(為引起注意而發出的聲音)。
北美洲西北海岸地區的語言即聞名於此,例如薩利希語系和瓦卡希語系(Wakashan languages)。
- 努哈爾克語族(也稱貝拉庫拉語族)
- [ɬχʷtɬtsxʷ] 「你朝我吐口水了」
- [tsʼktskʷtsʼ] 「他到達了」
- [xɬpʼχʷɬtɬpɬɬs] 「他擁有了一株御膳橘(bunchberry)」[11]
- [sxs] 「密封鯨油(blubber)」
布魯斯·巴哲米爾(Bruce Bagemihl)在之前的分析中發現,[tsʼktskʷtsʼ]這個詞可以解析為0個、2個、3個、5個或是6個音節,這取決於所使用的不同分析方法。其中的一種分析方法可能會將所有的元音和輔音音段都當作是音節核,而另一種分析方法可能會只將其中的一部分音段(包括擦音(fricative)和噝音(sibilant))當作是可以充當音節核的成分,而第三種分析方法可能僅僅只是全然否認音節的存在。
據報道,這類情形也同樣出現在了柏柏爾語族(例如印德勞恩-塔施爾希特柏柏爾語(Indlawn Tashlhiyt Berber))、摩洛哥阿拉伯語(顯然是受到了柏柏爾語的影響)、孟高棉語族(例如塞邁語(Semai)、特米亞語(Temiar)、克木語(Khmu))和宮古語大神方言(Ōgami)(琉球語的一種)當中[12]
此外,日語存在著不少不含元音的詞彙,不過會因應後接濁音時把最後的元音重新加插,而且當整句皆不含元音的時候,最後的元音通常會重新加插。
舉例:
- 印德勞恩-塔施爾希特柏柏爾語
- [tftktst tfktstt] 「你把它扭傷了」
- [rkkm] 「腐爛」(未完成式)[13]
- 塞邁語
- [kckmrʔɛːc] 「粗短的手臂」[14]
- 日語
- [skʲ] 好き「喜歡」
- [tskʲ] 月「月亮」
- [tskɕ] つくし「問荊」
- [kʲtsk ktɕkʲkʲɕ tsks] きつく口利きし尽くす「緊張地說完」
參見
編輯- 英語音系學#音位結構,該部分詳細闡述了英語音節的結構。
- 國際音標#超音段成分
- 音拍
- 音系學
- 音高重音
- 輕重音
- 音節文字
參考文獻
編輯- ^ 葉蜚聲、徐通鏘著,王洪君、李娟修訂. 語言學綱要(修訂版) [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73
- ^ 2.0 2.1 术语在线 - 音节. www.termonline.cn. [202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7).
- ^ 3.0 3.1 辞海 - 音节. www.cihai.com.cn. [202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7).
- ^ 參見CUNY Conference on the Syllab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一網頁中對音節在理論上存在與否的討論。
- ^ 丁邦新. 上古陰聲字濁輔音韻尾存在的證據及其消失的年代.
- ^ 馮勝利. 汉语韵律语法研究. 堪薩斯大學出版社. 2003: 3.
- ^ 對各個組成成分音素個數的限制隨語種的不同而不同,例如日語以及多數漢藏語系的語言在音節的開頭或結尾部分不會出現輔音群,然而不少西歐語言在音節的頭尾部分可以有兩個或以上的輔音。在英語中,音節首、音節核和音節尾都可能含有兩個音素,例如單詞「flouts」:[fl]是音節首,雙元音[aʊ]是音節核,[ts]是音節尾。
- ^ Shibatani, Masayoshi. Japanese. Bernard Comrie (編). The World's Major Languag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855–80. ISBN 0-19-520521-9.
- ^ Arrernte: a language with no syllable onse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avan Breen and Rob Pensalfini. Linguistic Inquiry. Vol. 30, No. 1 (1999), pp. 1-2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 用於表示聯誦的連接線也可用於將文字詞(lexical word)連為語音詞(phonological word),具體示例可參見克羅埃西亞語版本的國際音標手冊。
- ^ (Bagemihl 1991:589, 593, 627)
- ^ 存档副本 (PDF). [2013-04-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8-02).
- ^ (Dell & Elmedlaoui 1985, 1988)
- ^ (Sloan 1988)
推薦閱讀材料
編輯- Bagemihl, Bruce. Syllable structure in Bella Coola. Linguistic Inquiry. 1991, 22: 589–646.
- Clements, George N.; Keyser, Samuel J.. (1983). CV phonology: A generative theory of the syllable. Linguistic inquiry monographs (No. 9). Cambridge, MA: MIT Press. ISBN 978-0-262-53047-7 (pbk); ISBN 978-0-262-03098-4 (hb)
- Dell, François; Elmedlaoui, Mohamed. Syllabic consonants and syllabification in Imdlawn Tashlhiyt Berber. Journal of Afric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1985, 7 (2): 105–130. doi:10.1515/jall.1985.7.2.105.
- Dell, François; Elmedlaoui, Mohamed. Syllabic consonants in Berber: Some new evidence. Journal of Afric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1988, 10: 1–17. doi:10.1515/jall.1988.10.1.1.
- Ladefoged, Peter. A course in phonetics 4th. Fort Worth: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2001. ISBN 0-15-507319-2.
外部連結
編輯- HowManySyllables.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yllable Dictionary lets you look up the number of syllables in any English word
- Online Lyric Hyphenat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eparates English text into syllables
- Do syllables have internal structure? What is their status in phonology? CUNY Phonology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