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
風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遊戲,亦稱風琴、紙鷂、紙鳶等。古代南方稱之為鷂,北方稱之為鳶,並稱南鷂北鳶。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裝哨子,其鳴如箏如琴,故稱之為「風箏」或「風琴」。現代以風箏作為統稱,包括沒有風哨的紙鳶。
風箏製作技藝 (濰坊風箏、南通板鷂風箏、拉薩風箏、北京風箏哈製作技藝、天津風箏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
分類 | 傳統技藝 |
序號 | 438 |
編號項目 | Ⅷ—88 |
登錄 |
|
其他方言的稱呼有鷂子(煙臺話、上海話)、紙鷂(福州話)、風吹(臺語、閩南話、貴陽話)、風燈(武漢話、湖南話)、毫(鄭州話、開封話)、風子(西安話)、風籠(合肥話)、風禽(客家話)、鷹(黟縣話)、鷂(浦城話、雷州話、溫州話)等。
歷史
編輯中國傳説魯班用木頭製作風箏,稱之爲「木鳶」,《渚宮舊事》記載「(魯班)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然而《呂氏春秋·愛類》記載「公輸般為高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荊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提到魯班當時製造的是「高雲梯」,而不是木鳶[1]。
《韓非子·外儲說》記載木鳶的發明者是墨子,云「(墨子)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2]。意思是說墨子曾就研究試製了三年,以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將其放飛並使其成功飛起,飛行一天後就損壞。墨子製造的「木鳶」(或「木鷂」)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另《康熙字典》中釋義的木鳶發明者也是「墨翟」[3]。另外,《墨子》中記載魯班發明的「木鵲」比墨子的「木鳶」更加精巧,稱其「(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4]。後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後,才開始出現紙做的風箏,稱爲「紙鳶」。
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來源請求]。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5]。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來源請求]。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書有「三日不解,臨名士且為悅食」之言[6],取得了成功。從唐朝開始,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7]。也有人說「風箏」這名字起源於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風箏,並在它上面裝竹笛開始[來源請求]。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將風箏傳入歐洲。
清朝道光年間,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詞描繪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遊爭上白浪河,紙鳶兒子鞦韆女,亂比新來春燕多。」鄭板橋有詩曰:「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飛彩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
分類
編輯中國傳統文化的風箏一般分為以下三大類:
軟翅風箏:主體骨架多數做成浮雕式,骨架有單層、雙層和多層,升力片(翅)由一根主翅條構成,翅膀的後半部是軟性的,沒有主條依附。
硬翅風箏:骨架由上下兩根竹條做成,兩側邊緣高,中間略凹,翅的端部向後傾,使風能從兩翅的端部逸出。
板子風箏:即平面型風箏,升力片是主體,無凸出部分,風箏四邊有竹條文撐,是少年兒童最喜愛的一種。
其他主要類型還包括串子類、立體類、桶行形類、自由類(其特點是運用現代新技術和外國風箏之長)等等。
產地和製作方法
編輯開封、北京、天津、濰坊、南通、陽江並稱中國六大傳統風箏產地,而全國最大的風箏製造地在山東的濰坊,被稱為「世界風箏之都」。
風箏的做法一般是採用竹子或竹篾做龍骨,貼上紙、絲絹、尼龍布、塑料膜、紗紙條、馬拉紙等,並可繪上鮮艷的顏色。首先要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刀將竹篾破開,約三分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英寸及23英寸。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英寸,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此時,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並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紮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校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令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傾斜的一方。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見《呂氏春秋·愛類·五曰·二》
- ^ 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十一》
- ^ 見《康熙字典》「鳶」字釋義
- ^ 見《墨子·卷十三·魯問·二十一》
- ^ 見《獨異志》卷中,原文:「梁武帝大清三年,侯景反,圍臺城,遠近不通。簡文與太子大器為計,縛鳶飛空,告急於外。侯景謀臣謂景曰:『此必厭勝術,不然即事達人。』令左右射之。及墮,皆化為禽鳥飛去,不知所在。」
- ^ 見《新唐書》列傳第135藩鎮魏博,原文:「悅自將兵數萬繼進,又使朝光攻臨洺將張伾。伾固守,食且盡,……有詔河東馬燧、河陽李芃與昭義軍救伾。三節度次狗、明二山間,未進。伾急,以紙為風鳶,高百餘丈,過悅營上,悅使善射者射之,不能及。燧營噪迎之,得書言『三日不解,臨洺士且為悅食。』……」
- ^ (唐)高承《事物紀原》:「紙鳶其制不一,上可懸燈,又以竹為弦,吹之有聲如箏,故又曰風箏」
延伸閱讀
編輯[編]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風箏
- 中國風箏協會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