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位於臺南市仁德區的直轄市定古蹟。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二層行溪橋)是臺灣鐵路公司縱貫線南段的鐵路橋,橫跨臺南、高雄兩市界河二仁溪(舊稱二層行溪)。目前臺鐵行車所使用的是在2014年1月13日跨14日通車的第三代二層行溪橋,先前使用的第二代二層行溪橋則在同年1月29日經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暫定古蹟處理小組會勘後,列為暫定古蹟[1][2],2014年12月8日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3]。後於2015年11月3日正式公告,同時為臺南市與高雄市的直轄市定古蹟[4][5]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 臺南市仁德區 高雄市湖內區 |
建成时间 | 昭和6年(1931年)3月16日 (通車) |
官方名称 |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
類型 | 登錄等級:橋樑 登錄種類:直轄市定古蹟 |
评定时间 | 2015年11月3日 |
沿革
编辑第一代二層行溪橋是日本時代初年隨著縱貫鐵路臺南~打狗路段於1900年11月29日通車使用[6],而第二代橋則是日本時代中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開始進行西部鐵道部分路段的雙線化工程,在第一代橋東側(上游側)新建第二代二層行溪橋,為雙線鐵路橋設計,1931年3月16日隨著大湖~中洲間新線先以單線運轉通車而啟用[1][7]。
第二代二層行溪橋設計為12橋孔每孔跨度19.15公尺之上承式鋼板樑橋[8],橋長約230公尺餘,橋墩為混凝土結構;橋樑上部的鋼板樑(plate girder)及鉚釘(revit)技術,代表當時之工業與工法,為工程技術之見證,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4][5]。
後來隨著第三代新橋在2014年1月13日、14日進行路線切換啟用後,第二代橋原本將進行拆除作業,自1月15日開始拆掉鐵軌與枕木[1]。後來在成功大學交管所碩士生楊孝博通報下,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其他單位於2014年1月29日會勘,基於第二代橋是日治時期碩果僅存的雙線鋼樑鐵橋[a],且至今未換過鋼板,遂列為暫定古蹟[1]。2014年12月8日的第二屆臺南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中,將該橋指定成為直轄市定古蹟[3]。
相關條目
编辑- 臺鐵曾文溪橋:其第一代橋墩遺跡與第二代鐵橋已列為臺南市歷史建築。
註釋
编辑參考來源
编辑- ^ 1.0 1.1 1.2 1.3 黃微芬. 〈二層行溪鐵橋建議列暫定古蹟〉. 中華日報. 2014-01-30: B2 (中文(臺灣)).
- ^ 吳俊鋒,〈南部〉台鐵舊二層行橋 南市府急件行文「留橋」. 自由時報. 2014-02-07 [201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臺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蔣謙正. 〈陳世興古宅列市定古蹟 通過——二層行溪舊鐵路橋也列市定古蹟 並登錄「二層行溪舊公路橋」為歷史建築〉. 中華日報. 2014-12-09: B3 (中文(臺灣)).
- ^ 4.0 4.1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臺南市政府).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中文(臺灣)).
- ^ 5.0 5.1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高雄市政府).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中文(臺灣)).
- ^ 謝明勳,《打狗驛站百年物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等出版,臺中市及高雄市,2012年10月初版,頁10(繁體中文),ISBN 978-986-03-4266-6。
-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第三十二年報(昭和五年度)》. 臺北: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1931年12月23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66 [2022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9月22日) (日语). 。
- ^ 臺灣鐵路局,《臺灣鐵路路線圖(西線)》,1965年5月。(繁體中文)
- ^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中文(臺灣)).
维基新闻中的相关報導:臺南市新增三處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