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火山列表
印度尼西亞的地理位置剛好介於歐亞大陸板塊與印度-澳洲板塊的隱沒帶之間,因而造成此區域容易形成火山地形。此區域曾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火山噴發事件,例如於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對全球造成嚴重地影響,並且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火山噴發記錄之一。[1]位於蘇門答臘的多巴湖是一座超級火山,據推測在距今74,000年前曾發生過一次大規模噴發,隨後造成全球經歷6年的火山冬天。[2]位於松巴哇島的坦博拉火山曾在1815年發生大規模噴發,使全球在隔年成為無夏之年。[3]
印度尼西亞的火山帶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一部分,以下列表共分成6個地理區域,其中4個屬於巽他島弧的火山弧系統;另2個屬於哈馬黑拉島系統,其包括哈馬黑拉島周圍的火山島,以及從菲律賓火山弧延伸過來的蘇拉威西島與桑義赫群島火山帶。目前除了婆羅洲以外,印尼各個地理區域皆有火山。
目前最活耀的火山位於爪哇島的克盧德火山與默拉皮火山,這2座火山皆曾造成數千人喪生。自公元1000年以來,克盧德火山爆發30多次,其中最高的火山爆發指數達5級[4],而默拉皮火山在這段時期內爆發了80多次。[5]由於默拉皮火山的活動頻繁,國際火山學與地球內部化學協會遂於1995年將其列入十年火山的觀察對象之一。
2012年,印度尼西亞有127座活火山,目前仍有5百萬的人口生活在這些危險區域,而地震與海嘯等有可能造成地形改變,使原本停止活動的火山再度活耀,例如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可能使自1600年以後從未噴發的錫納朋火山於2010年後再度活耀。[6]
觀測
编辑目前確認火山的方式可從其是不是具有個別的火山口、火山體、火山場來判定,而至今仍沒有單一方式能判定火山。古代火山的內部可能已被侵蝕,並生成出一新的岩漿庫,進而從旁分離出新的火山,目前許多新的活火山都是從火山口側面升起的寄生火山錐進階形成而來。一些火山錐群體被歸類於同一火山名稱下,例如唐格爾火山口綜合體,不過當地人仍將各個火山口分別命名。無論是活躍的還是休眠的火山,目前還無法準確定義。科學家們在追溯火山的歷史噴發紀錄時,主要由放射性碳定年法或地熱活動來判定。
以下列表的主要來源自湯姆·西姆金(Tom Simkin)和李·西伯特(Lee Siebert)兩位火山學家彙編的《世界上的火山》[a],其中列出過去1萬年間(即自全新世開始)所有有活耀紀錄的火山。[7]特別是在印度尼西亞,西姆金與西伯特參考國際火山學與地球內部化學協會出版系列來記載。[b]西姆金與西伯特所製作的印度尼西亞火山紀錄目前是最完整的,但在近期的爆發活動與死亡人數方面,在不同地區的紀錄也有所不同。其補充資料來自印度尼西亞火山調查所(Volcanological Survey of Indonesia),該政府機構負責調查與觀測火山活動、減輕地質災害,以及整理相關學術資料。[8]
以地理區域劃分
编辑蘇門答臘
编辑蘇門答臘的山地主要由巴里桑山脈組成,該山脈長1,700公里(1,100英里),幾乎與蘇門答臘島平行,其形成原因為澳洲板塊與巽他板塊碰撞而成。[9]澳洲板塊以每年5.5公分的收斂速度移動,經常造成蘇門答臘西部地區大地震,其中包括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10][11]該地區的板塊構造不僅經常造成地震,也常使島下形成新的岩漿庫。[9]
在35座活耀的火山中,只有韋島火山不在蘇門答臘島上。估計在更新世時期的一次大噴發,造成海水淹沒兩島之間較低窪的地勢,使韋島與蘇門答臘島分離。島上最大的火山位於多巴湖,其破火山口面積達100公里(62英里)乘30公里(19英里),估計在距今74,000年前的一次噴發造成[2],那場的火山爆發指數達到等級8強度,被認為是過去25萬年來地球上最大的一次噴發。[12]另外,島上最高的火山為葛林芝火山,其海拔高度為3,800米(12,500英尺)。[13]
巽他海峽與爪哇
编辑巽他海峽分隔蘇門答臘與爪哇兩島,而喀拉喀托火山剛好位於海峽中,該火山在1883年爆發期間,將這座火山島的三分之二領土摧毀,在海底造成大面積的破火山口,其噴發猛烈到4,800公里外的模里西斯羅德里格斯島都能聽到劇烈聲響。[1]1930年後,喀拉喀托火山的破火山口內湧出一名為喀拉喀托之子(Anak Krakatau)的寄生火山錐;[56]在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時,產生的島嶼還有塞尔通岛(Sertung)、班讓島(Panjang)、拉卡塔島(Rakata)。
與蘇門答臘島相比,爪哇島的面積相對較小,但島上的火山密度與活耀程度都比蘇門答臘還要高。爪哇島上共有45座活火山,但不包括狄昂火山群中的20個小火山口與火山錐,以及唐格爾火山綜合體的新火山錐。由於有些火山位置較近,因而在下方列表將其歸類在同一座標中。目前島上最活躍的火山有默拉皮火山、塞梅魯火山、克盧德火山。其中,塞梅魯火山自1967年開始便不斷地爆發[57],默拉皮火山則在1995年起被選為十年火山裡的其中一座。[58]另外,伊真火山的火山口湖散發著五顏六色,而湖水的酸鹼值為0.3[59],該處至今仍有人類在此開採礦硫磺岩石。
小巽他群島
编辑小巽他群島位於爪哇島東方,是由一群小島所組成的群島,由西向東分別為巴里島、龍目島、松巴哇島、弗洛勒斯島、松巴島、帝汶島等,所有島嶼皆位於澳洲大陸棚邊緣。此區域的火山主要成因為兩海洋地殼移動並碰撞而成[105],很多島嶼為火山島,例如桑厄昂火山島。松巴哇島上的坦博拉火山曾在1815年4月5日發生過大爆發,其火山爆發指數等級為7,其程度在人類歷史紀錄中為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3]
班達海
编辑班達海位於摩鹿加群島南方,海上分布著許多島嶼。此海域正處在歐亞大陸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澳洲板塊的交界處,這3個板塊自中生代會合後持續相互擠壓。另外,目前此區域多為火山島以及海底火山。[144]
名稱 | 類型 | 海拔高度 | 最後噴發日期(VEI) | 座標 | 附註 |
---|---|---|---|---|---|
中國皇帝 | 海底火山 | −2,850米(−9,350英尺) | 未知 | 6°13′S 124°13′E / 6.22°S 124.22°E | [145] |
尼沃凱爾克 | 海底火山 | −2,258米(−7,408英尺) | 未知 | 6°36′S 124°41′E / 6.6°S 124.68°E | [146] |
韋塔火山 | 複式火山 | 239米(784英尺) | 更新世 | 6°38′31″S 126°39′00″E / 6.642°S 126.65°E | [147] |
瓦拉利山 | 複式火山 | 868米(2,848英尺) | 1892年6月3日(2) | 7°07′30″S 128°40′30″E / 7.125°S 128.675°E | [148] |
特翁火山 | 複式火山 | 728米(2,388英尺) | 1904年6月3日(2) | 6°58′34″S 129°08′38″E / 6.976°S 129.144°E | [149][150] |
尼拉山 | 複式火山 | 781米(2,562英尺) | 1968年5月7日(1) | 6°44′S 129°30′E / 6.73°S 129.5°E | [151] |
塞魯阿島 | 複式火山 | 608米(1,995英尺) | 1921年9月18日(2) | 6°18′43″S 130°01′01″E / 6.312°S 130.017°E | [152][153] |
馬努克島 | 複式火山 | 257米(843英尺) | 未知 | 5°32′35″S 130°18′11″E / 5.543°S 130.303°E | [154][155] |
班達火山 | 破火山口 | 596米(1,955英尺) | 1988年5月9日(3) | 4°31′23″S 129°52′52″E / 4.523°S 129.881°E | [156][157] |
蘇拉威西島與桑義赫群島
编辑蘇拉威西島由4座半島所組成,島上中部多為高山,但此區較無火山,其火山活動多集中在最上方的半島,並延伸至桑義赫群島[158]:9,而桑義赫群島同時標誌著印尼與菲律賓的邊界。位於托米尼灣的科洛火山曾在1983年7月18日發生火山爆發指數5的噴發活動,這是近期內於此區域火山活動規模最大的事件。[158]:8
哈馬黑拉島
编辑哈馬黑拉島位於摩鹿加群島的北邊,由於此地正好位於三個主要板塊交接處,在島上形成兩座相交的山脈,造成島上共有四座岩石半島,將周圍海域分割成三個海灣。島上的火山弧從西側由北向南延伸,其中有一些是火山島,例如瓜馬拉馬火山和蒂多雷島。瓜馬拉馬火山位於特爾納特島上,自葡萄牙帝國在1512年於此建造一座堡壘後,該島成為香料貿易中心。由於哈馬黑拉島在地理大發現時即為香料貿易中心,島上的火山爆發記錄可追溯到十六世紀初。目前此區域最活耀的火山為杜科諾火山,自1933年至今仍持續地噴發著[178],而伊布火山自2008年後,至今仍有斷斷續續地噴發活動。[179]
歷年火山噴發事件
编辑目前最多火山爆發指數超過4噴發紀錄的火山為克盧德火山,已確認紀錄為8次。[4]坦博拉火山則在1815年發生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其火山爆發指數為7,預估至少造成71,000人死亡。[199]位於蘇門答臘的多巴湖,據推測在距今約74,000年前發生一場大規模爆發,其火山爆發指數為8。[12]以下為歷年印度尼西亞境內火山爆發指數達到4或以上的噴發事件列表。
噴發起始時間 | 火山名 | 火山類型 | 所在區域 | 噴發結束時間 | 火山爆發指數 | 附註 |
---|---|---|---|---|---|---|
2019年2月6日 | 錫納朋火山 | 複式火山 | 蘇門答臘島 | 2019年6月9日 | 4 | [21] |
2017年6月6日 | 塞梅魯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至今持續中 | 4 | [95] |
2014年5月30日 | 亞比火山 | 混合火山 | 小巽他群島 | 2015年11月5日 | 4 | [113] |
2014年2月13日 | 克盧德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2014年2月15日 | 4 | [4] |
2010年10月26日 | 默拉皮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2012年7月15日 | 4 | [5][200] |
2002年9月25日 | 魯昂火山 | 複式火山 | 桑義赫群島 | 2002年年9月 | 4 | [172] |
1990年2月10日 | 克盧德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1990年年3月 | 4 | [4] |
1983年7月18日 | 科洛火山 | 複式火山 | 蘇拉威西島 | 1983年年12月 | 4 | [159] |
1982年4月5日 | 加隆貢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1983年1月8日 | 4 | [201][202] |
1966年8月12日 | 阿武火山 | 複式火山 | 桑義赫群島 | 1966年年10月 | 4 | [175] |
1966年4月26日 | 克盧德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1966年4月27日 | 4 | [4] |
1963年2月18日 | 阿貢火山 | 複式火山 | 小巽他群島 | 1964年1月27日 | 5 | [110][203] |
1951年8月31日 | 克盧德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1951年8月31日 | 4 | [4] |
1933年7月10日 | 蘇沃火山 | 破火山口 | 蘇門答臘島 | 1933年8月5日 | 4 | [53] |
1919年5月19日 | 克盧德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1919年5月20日 | 4 | [4] |
1883年5月20日 | 喀拉喀托火山 | 破火山口 | 巽他海峽 | 1883年年10月 | 6 | [1][203][204] |
1872年4月15日 | 默拉皮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1872年4月21日 | 4 | [5] |
1861年12月28日 | 馬基安島 | 複式火山 | 哈馬黑拉島 | 1862年年10月 | 4 | [194] |
1843年年 | 阿貢火山 | 複式火山 | 小巽他群島 | 未知 | 5 | [110] |
1826年10月11日 | 克盧德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1826年10月25日 | 4 | [4] |
1822年10月8日 | 加隆貢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1822年年12月 | 5 | [77] |
1817年1月16日 | 拉翁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1817年年2月 | 4 | [101] |
1812年8月6日 | 阿武火山 | 複式火山 | 桑義赫群島 | 1812年8月8日 | 4 | [175] |
1815年4月10日 | 坦博拉火山 | 複式火山 | 小巽他群島 | 1815年7月15日 | 7 | [199][3] |
1760年9月22日 | 馬基安島 | 複式火山 | 哈馬黑拉島 | 1761年年4月 | 4 | [194] |
1693年6月4日 | 塞魯阿島 | 複式火山 | 班達海 | 1693年年7月 | 4 | [152] |
1680年年 | 通科科火山 | 複式火山 | 蘇拉威西島 | 未知 | 5 | [170] |
1673年5月20日 | 甘科諾拉火山 | 複式火山 | 哈馬黑拉島 | 未知 | 5 | [184] |
1660年年2月 | 特翁火山 | 複式火山 | 班達海 | 未知 | 4 | [149] |
1646年7月19日 | 馬基安島 | 複式火山 | 哈馬黑拉島 | 1646年7月21日 | 4 | [194] |
1641年年 | 克盧德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未知 | 4 | [4] |
1638年年 | 拉翁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未知 | 4 | [101] |
1593年年 | 拉翁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未知 | 5 | [101] |
1586年年 | 克盧德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未知 | 5 | [4] |
1257年年 | 林賈尼火山 | 複式火山 | 小巽他群島 | 未知 | 7 | [111] |
416年年 | 喀拉喀托火山 | 破火山口 | 巽他海峽 | 未知 | 4 | [60] |
20年±300年 | 默拉皮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未知 | 4 | [5] |
西元前830±50年 | 唐格爾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未知 | 4 | [96] |
西元前1180±70年 | 默拉皮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未知 | 4 | [5] |
西元前2250±150年 | 加隆貢火山 | 複式火山 | 爪哇島 | 未知 | 5 | [77] |
距今約74,000年前 | 多巴湖 | 超級火山 | 蘇門答臘島 | 未知 | 8 | [2] |
參見
编辑註解
编辑- ^ Tom Simkin & Lee Siebert. Volcanoes of the World: A Regional Directory, Gazetteer, and Chronology of Volcanism During the Last 10,000 Years 2nd. Geoscience Press. 1994. ISBN 0-945005-12-1.
- ^ M. Neumann van Padang. Indonesia. Catalog of Active Volcanoes of the World and Solfatara Fields 1. Rome: IAVCEI: 1–271. 1951.
- ^ 喀拉喀托火山的高度以拉卡塔島(Rakata)為主,而非以喀拉喀托之子(Anak Krakatau)為主。
參考文獻
编辑- 引用
- ^ 1.0 1.1 1.2 Winchester, Simon. Krakatoa: The Day the World Exploded: August 27, 1883. HarperCollins. 2003. ISBN 0-06-621285-5 (英语).
- ^ 2.0 2.1 2.2 Oppenheimer, C. Limited global change due to the largest known Quaternary eruption, Toba ≈74 kyr BP?.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02, 21 (14–15): 1593–1609. Bibcode:2002QSRv...21.1593O. doi:10.1016/S0277-3791(01)00154-8 (英语).
- ^ 3.0 3.1 3.2 Stothers, Richard B. The Great Tambora Eruption in 1815 and Its Aftermath. Science. 1984, 224 (4654): 1191–1198. Bibcode:1984Sci...224.1191S. PMID 17819476. doi:10.1126/science.224.4654.1191 (英语).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Kelut Eruptive History. 全球火山作用計劃. 史密森尼學會. [2006-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英语).
- ^ 5.0 5.1 5.2 5.3 5.4 5.5 Merapi Eruptive History. 全球火山作用計劃. 史密森尼學會. [2006-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英语).
- ^ Indonesia Miliki 127 Gunung Api Aktif. pikiran rakyat. 2012-05-02 [2017-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印度尼西亚语).
- ^ Volcano Data Criteria. 全球火山作用計劃. 史密森尼學會. [2015-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英语).
- ^ Centre of Volcanology & Geological Hazard Mitigation. Volcanological Survey of Indonesia. [2006-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16) (英语).
- ^ 9.0 9.1 Simoes, M., Avouac, J.P., Cattin, R., Henry, P. The Sumatra subduction zone: A case for a locked fault zone extending into the mantle (PDF).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4, 109: B10402 [2017-07-01]. Bibcode:2004JGRB..10910402S. doi:10.1029/2003JB00295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2) (英语).
- ^ Subarya, C., Chlieh, M., Prawirodirdjo, L., Avouac, J.P., Bock, Y., Sieh, K., Meltzner, A., Natawidjaja, D.H., McCaffrey, R. Plate-boundary de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great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PDF). Nature. 2006, 440 (7080): 46–51 [2017-07-01]. Bibcode:2006Natur.440...46S. PMID 16511486. doi:10.1038/nature045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2) (英语).
- ^ Lay, T., Kanamori, H., Ammon, C., Nettles, M., Ward, S., Aster, R., Beck, S., Bilek, S., Brudzinski, M., Butler, R., DeShon, H., Ekstrom, G. The Great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of 26 December 2004 (PDF). Science. 2005, 308 (5725): 1127–1133 [2017-07-01]. Bibcode:2005Sci...308.1127L. PMID 15905392. doi:10.1126/science.111225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2) (英语).
- ^ 12.0 12.1 12.2 Chesner, C.A.; Westgate, J.A.; Rose, W.I.; Drake, R.; Deino, A. Eruptive history of Earth's largest Quaternary caldera (Toba, Indonesia) clarified (PDF). Geology (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March 1991, 19 (3): 200–203 [2008-08-23]. Bibcode:1991Geo....19..200C. doi:10.1130/0091-7613(1991)019<0200:EHOESL>2.3.CO;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29) (英语).
- ^ 13.0 13.1 Kerinc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Pulau Weh.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eulawah Agam.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Peuet Sague.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Geureudo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Geureudong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英语).
- ^ Kembar.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ingkut.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21.0 21.1 Sinabu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9-08-30].
- ^ Tob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Helatoba-Tarutung. 全球火山作用計劃.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0) (英语).
- ^ Helatoba-Tarutung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英语).
- ^ Imu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ibualbual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Lubukray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orikmarap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lakma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arik-Gajah.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arap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ndikat-Singgala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ndikat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英语).
- ^ Tala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lang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英语).
- ^ Hutapanjang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英语).
- ^ Sumbing, Sumatr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unyit.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Pendan. 全球火山作用計劃.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4) (英语).
- ^ Pendan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英语).
- ^ Belirang-Beriti. 全球火山作用計劃.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1) (英语).
- ^ Belirang-Beriti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英语).
- ^ Bukit Dau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ab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aba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英语).
- ^ Demp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Patah.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ukit Lumut Balai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英语).
- ^ Besar.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esar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 (英语).
- ^ Rana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ekincau Belira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53.0 53.1 Suoh.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Hulubel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Rajabas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Whittaker, R. J.; Bush, M. B. Anak Krakatau and old Krakatau: a reply. GeoJournal. 1993, 29 (4): 417–420. doi:10.1007/BF00807545 (英语).
- ^ Semeru Weekly Reports. 全球火山作用計劃. 史密森尼學會. [200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英语).
-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Volcanology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s Interior. Decade Volcano Update. Bulletin of Volcanology. 1995, 57 (1): 82–83. Bibcode:1995BVol...57...76.. doi:10.1007/BF00298711 (英语).
- ^ Ansje Löhr; Thom Bogaard; Alex Heikens; Martin Hendriks; Sri Sumarti; Manfred van Bergen; Kees C.A.M. van Gestel; Nico van Straalen; Pieter Vroonand & Budi Widianarko. Natur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Extremely Acid Crater Lake Kawah Ijen, East Java, Indonesi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05, 12 (2): 89–95. doi:10.1065/espr2004.09.118 (英语).
- ^ 60.0 60.1 Krakata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9-06-30].
- ^ Pulosar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ara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63.0 63.1 Perbakti-Gagak.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Gagak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英语).
- ^ Salak.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Gede-Pangrang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Gede-Pangrango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英语).
- ^ Patuh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Wayang-Wind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alabar.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ngkubanparah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Papanday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enda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awah Kamojang.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6) (英语).
- ^ Guntur.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mpomas.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77.0 77.1 77.2 Galunggu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lagabodas.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awah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英语).
- ^ Cereme.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lamet.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Dieng Volcanic Complex.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undor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umbing, Jav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Ungar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elomoy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erbab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uri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Law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Wilis.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awi-Butak.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Arjuno-Welira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Penanggung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alang Plai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95.0 95.1 Semer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96.0 96.1 Tengger Calder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Lamong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Lurus.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Lurus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英语).
- ^ Iyang-Argapur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101.0 101.1 101.2 101.3 Rau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Raung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英语).
- ^ Ije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alur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H. A. Brouwer. Exploration in the Lesser Sunda Islands.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Blackwell Publishing). July 1939, 94 (1): 1–10. JSTOR 1788584. doi:10.2307/1788584 (英语).
- ^ Merbuk.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uyan-Brat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ratan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英语).
- ^ Batur.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110.0 110.1 110.2 Agu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111.0 111.1 Rinjan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mbor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113.0 113.1 Sangeang Ap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Wai San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Poco Leok.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Ranakah.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Inierie.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Inielik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Ebulob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Iy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ukaria Caldera. 全球火山作用計劃.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1) (英语).
- ^ Sukaria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6) (英语).
- ^ Ndete Napu. 全球火山作用計劃.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2) (英语).
- ^ Ndete Napu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英语).
- ^ Kelimut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Paluweh.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Ego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Egon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英语).
- ^ Ilimud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Ilimuda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英语).
- ^ Lewotob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Lerobole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Leroboleng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英语).
- ^ Ilikedeka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3) (英语).
- ^ Ilibole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Lewotol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Ililabalek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Iliweru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atu Tar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atu Tara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英语).
- ^ Siru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Yersey. Deepsea Waters.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英语).
- ^ Yersey volcano. Latitude.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 (英语).
- ^ Christian Honthaasa; Jean-Pierre Réhaulta; René C. Maurya; Hervé Bellona; Christophe Hémonda; Jacques-André Maloda; Jean-Jacques Cornéeb; Michel Villeneuveb; Joseph Cottena; Safri Burhanuddinc; Hervé Guilloud; Nicolas Arnaud. A Neogene back-arc origin for the Banda Sea basins: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from the Banda ridges (East Indonesia). Tectonophysics. 1998, 298 (4): 297–317. Bibcode:1998Tectp.298..297H (英语).
- ^ Emperor of China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英语).
- ^ Nieuwerkerk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3) (英语).
- ^ Gunungapi Wetar.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Wurlal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149.0 149.1 Teo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eon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英语).
- ^ Nil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152.0 152.1 Seru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erua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英语).
- ^ Manuk.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anuk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英语).
- ^ Banda Ap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anda Api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英语).
- ^ 158.0 158.1 Tony, Whitten; Greg S., Henderson. Ecology of Sulawesi. Tuttle Publishing. 2012. ISBN 9781462905072 (英语).
- ^ 159.0 159.1 Col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Una Una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英语).
- ^ Amba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oput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Sempu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6) (英语).
- ^ Tondano Calder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Lokon-Empu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ahaw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ahawu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英语).
- ^ Klabat.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labat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英语).
- ^ 170.0 170.1 Tangkoko-Duasudar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ngkoko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英语).
- ^ 172.0 172.1 Rua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Karangeta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anua Wuh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175.0 175.1 175.2 Aw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Unnamed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英语).
- ^ G. Submarine. Volcanological Survey of Indonesia.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印度尼西亚语).
- ^ 178.0 178.1 Dukon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179.0 179.1 Ib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arak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Duko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英语).
- ^ Tobar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obaru.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英语).
- ^ 184.0 184.1 Gamkonor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odoko-Ran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Jailolo.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Jailol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英语).
- ^ Hir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Gamalama.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idore.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are.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ot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Moti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英语).
- ^ 194.0 194.1 194.2 194.3 Makian.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Tigalalu.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Amasing.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ibinoi. 全球火山作用计划. 史密森尼学会. [2017-06-30].
- ^ Bibinoi volcano. Volcano Discovery. 史密森尼學會.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英语).
- ^ 199.0 199.1 Oppenheimer, Clive. Climatic,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consequences of the largest known historic eruption: Tambora volcano (Indonesia) 1815.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2003, 27 (2): 230–259. doi:10.1191/0309133303pp379ra (英语).
- ^ Mount Merapi Erupts. ANTARA. 2010-10-26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5) (英语).
- ^ Katili, J.A. & Sudradjat, A. Galunggung: the 1982-1983 eruption. Volcanology Survei Indonesia. 1984: 102. OCLC 758289241 (英语).
- ^ Galunggung, Java, Indonesia. Volcano World.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at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200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4) (英语).
- ^ 203.0 203.1 Michael R. Rampino & Stephen Self. Historic eruptions of Tambora (1815), Krakatau (1883), and Agung (1963), their stratospheric aerosols, and climatic impact. Quaternary Research. 1982, 18 (2): 127–143. Bibcode:1982QuRes..18..127R. doi:10.1016/0033-5894(82)90065-5 (英语).
- ^ B.H. Choi; E. Pelinovsky; K.O. Kim; J.S. Lee. Simulation of the trans-oceanic tsunami propagation due to the 1883 Krakatau volcanic eruption (PDF). 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03, 3 (5): 321–332 [2017-07-01]. doi:10.5194/nhess-3-321-20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9-12) (英语).
外部連結
编辑- 印度尼西亞火山調查所官方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印尼文)
- indovolcano.com的印度尼西亞火山與山脈照片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