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防
司马防(149年—219年),字建公[1][2],據司馬芳殘碑則又名芳,字文豫。[3]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漢安帝時征西將軍司馬鈞的曾孙,豫章郡太守司馬量之孙,潁川太守司馬儁之子,曹魏後期的權臣和西晉奠基人司馬懿的父親。
司馬防 | |||||||
---|---|---|---|---|---|---|---|
漢京兆尹 | |||||||
國家 | 中國 | ||||||
時代 | 东汉 | ||||||
主君 | 漢桓帝 → 漢靈帝 → 漢獻帝 | ||||||
姓 | 司马 | ||||||
名 | 防/芳 | ||||||
字 | 建公/文豫 | ||||||
封爵 | 舞阳县侯(曹魏追尊) | ||||||
籍貫 | 河内温县 | ||||||
出生 | 149年 | ||||||
逝世 | 219年(69—70歲) 洛阳 | ||||||
谥号 | 成侯(曹魏追谥) | ||||||
| |||||||
事蹟
编辑东汉时期
编辑熹平三年(174年),當時為尚書右丞的司马芳推荐曹操为洛阳北部尉[4]。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將漢獻帝等人遷都長安,自己則留守洛陽,時任治書御史的司馬防以為四方將亂,讓長子司馬朗帶領家族回故鄉溫縣[5]。又遷洛阳令,京兆尹[2][6]。後來以司马芳年老為由,轉拜騎都尉。[2]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封為魏王,邀司馬防喝酒。[4]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逝世,享年七十一歲。[2]
魏晋时期
编辑家世
编辑司馬芳有子八人,當時號稱「八達」:
碑文和爭議
编辑1952年西安市广济街出土司马芳残碑,高106厘米,宽98厘米,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12]
由於司馬芳殘碑是魏晉司馬氏的重要考古資料,加上所載碑主司馬芳的官職、籍貫與父親名字(司馬儁)皆與史書上對司馬防的記載吻合,雖然司馬防的名和表字都與碑載不同,但「芳」和「防」形音近似,也不排除是因避諱或傳抄錯誤而令史書上的記載出現不同,故此認為司馬芳即司馬防,此亦是直至現在的主流觀點。不過仍有施蟄存認為碑乃晉時所立,應該用晉所上尊號而非漢官名,故認為司馬芳是司馬防於史傳中無載的兄弟[13]。郭叢則依碑陰中題名的故吏主簿杜畿的生平資料推斷,其擔任司馬芳屬吏的時期,以及史料記載的東漢末京兆尹及司隸校尉的任命,認為司馬芳任司隸校尉當在漢靈帝時期,與司馬防在漢獻帝都於許縣時期並不一致,認同司馬芳及司馬防為兩人,並同意施氏認為二人為兄弟之說[14]。而碑所立年代亦有東漢、東晉及北魏等不同說法,仇鹿鳴則認為此碑立於東漢末而於北魏由司馬氏後人司马准進行重修[15][16]。
藝術形象
编辑影視
编辑- 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2017年):张志忠
動漫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伯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卬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家焉。自卬八世,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儁,字元异。儁生京兆尹防,字建公。
- ^ 2.0 2.1 2.2 2.3 2.4 《三国志注·魏书十五·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司马彪《序传》曰:朗祖父俊,字元异,博学好古,倜傥有大度。长八尺三寸,腰带十围,仪状魁岸,与众有异,乡党宗族咸景附焉。位至颍川太守。父防,字建公,性质直公方,虽间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少仕州郡,历官洛阳令、京兆尹,以年老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年七十一,建安二十四年终。有子八人,朗最长,次即晋宣皇帝也。
- ^ 見杨励三 《司马芳残碑》 《文物》 1965年 第9期,但未能確定與司馬防為同一人,詳見碑文爭議
- ^ 4.0 4.1 《三国志注·魏书一·武帝纪第一》:《曹瞒传》曰: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鄴,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適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马宣王之父。 臣松之案司马彪《序传》,建公不为右丞,疑此不然,而王隐《晋书》云赵王篡位,欲尊祖为帝,博士马平议称京兆府君昔举魏武帝为北部尉,贼不犯界,如此则为有徵。
- ^ 《三國志·司馬朗傳》:是時董卓遷天子都長安,卓因留洛陽。朗父防爲治書御史,當徙西,以四方雲擾,乃遣朗將家屬還本縣。
- ^ 司馬彪之序沒有明言,但按官職品秩,司馬防為洛陽令應在治書御史之後,京兆尹更在其後。王隱晉書所引魏末晉初博士馬平所言京兆府君舉曹操為洛陽北部都尉一事,只是尊稱,非司馬防當時之官職,司馬防為京兆尹約在建安初。
- ^ 《晉書·宣帝紀》:〔正始〕三年春,天子追封諡皇考京兆尹為舞陽成侯。
- ^ 《晉書·禮志上》:〔泰始〕二年正月,有司奏置七廟。帝重其役,詔宜權立一廟。於是群臣議奏:「上古清廟一宮,尊遠神祇。逮至周室,制為七廟,以辯宗祧。聖旨深弘,遠跡上世,敦崇唐虞,舍七廟之繁華,遵一宮之遠旨。昔舜承堯禪,受終文祖,遂陟帝位,蓋三十載,月正元日,又格于文祖,遂陟帝位,此則虞氏不改唐廟,因仍舊宮。可依有虞氏故事,即用魏廟。」奏可。於是追祭征西將軍、豫章府君、潁川府君、京兆府君,與宣皇帝、景皇帝、文皇帝為三昭三穆。是時宣皇未升,太祖虛位,所以祠六世,與景帝為七廟,其禮則據王肅說也。
- ^ 《晋书·礼志上》:及孝武崩,京兆又遷,如穆帝之世四祧故事。
- ^ 裴注《杜恕傳》:晋书云:“宣王第五弟,名通,为司隶从事。”疑恕所云狂悖者。
- ^ 《晉書》卷37:安平獻王孚,字叔達,宣帝次弟也。初,孚長兄朗字伯達,宣帝字仲達,孚弟馗字季達,恂字顯達,進字惠達,通字雅達,敏字幼達,俱知名,故時號為「八達」焉。……宣帝弟魏魯相東武城侯馗……宣帝弟魏鴻臚丞恂……宣帝弟魏中郎進……宣帝弟魏司隸從事安城亭侯通……
- ^ 西安碑林博物馆 司马芳残碑. [2017-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
- ^ 施蟄存《水經注碑錄》〈晉立漢京兆尹司馬文預碑〉:「防乃宣帝之父,晉既受禪,必上尊號,豈可仍以漢官題碑額。芳必防之昆季,《晉書》失錄耳。」
- ^ 《司馬芳殘碑》碑主司馬芳新考
- ^ 仇鹿鳴 〈《司馬芳殘碑》補釋-以中正成立年代為中心〉 《史林》2009年01期
- ^ 王慶衞 〈再論 《司馬芳殘碑》刊刻年代乃其背景〉 《文博》2015年06期
- ^ 宦官組織閹黨之首,實際上真正的大宦已死,只是用其身份
- ^ 十常侍在黃承彥口中得知大宦非閹人
- ^ 由光武碎片與龍鎚震所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