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蔑報》(英語:Hong Kong Telegraph[3]),又译作《香港電訊報[4]》、《士喪新闻[5]》、《士喪西报[6]》、《士蔑西報[7]》,创刊于1881年6月15日,是香港20世纪初三大英文报纸之一[8],是香港第一家由美国人创办的报纸[9]

香港电讯报
Hong Kong Telegraph
持有者约瑟夫·惠特西·诺贝尔(1881年-1915年)
南华早报有限公司(1916年-1951年)
創辦者约瑟夫·惠特西·诺贝尔
主編罗伯特·弗雷泽·史密斯[1]
創刊日1881年6月15日[2]
停刊日1951年4月1日
总部 英屬香港威灵顿街

发展历史

编辑

《士蔑报》由美籍猶太裔牙醫约瑟夫·惠特西·诺贝尔(Joseph Whittlesey Noble)出资创办[10],该报于1881年6月15日在威灵顿街的办公室首次以下午报的形式首发,罗伯特·弗雷泽·史密斯(Robert Frazer Smith)担任主编,史密斯曾是黄埔船坞的簿记员,以“在报刊上无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闻名。报纸中文名“士蔑”取"Smith"谐音[11],故华人多称该报为《士蔑西报》或者《士蔑报》[12]

《士蔑報》的办报方针是亲香港总督轩尼诗,反对其继任者宝云。相对而言,该报纸比较同情香港华人。因批评港督宝云,该报多次以“诽谤罪”被罚款[13]。作为该报的主编,史密斯多次被控诽谤。例如,1882年7月,他因“诽谤”演员丹尼尔·班德曼(Daniel E. Bandmann)而被首席法官乔治·菲利波(George Phillippo)定罪,并被判处两个月监禁[11]。史密斯任主笔直至1895年逝世[14]。该报后被约翰·约瑟夫·弗朗西斯(John Joseph Francis)收购[15],1900年,切斯尼·邓肯(Chesney Duncan,1854年-1935年)成为该报编辑,并担任这一职务数年。邓肯力挺當時清朝的革命意識,曾與《德臣西報》的編輯參與起草興中會對外國列強的宣言書的英文版。[16] 他离职后为《每日邮报》报道义和团事件。他后来为《海峡回声报》(Straits Echo,又译作《亦果西报》)、《槟城公报》(Penang gazette)和《马来亚时报》(Times of Malaya)工作[17]。 随后,埃斯伯特·福布斯·斯凯特利(Ethelbert Forbes Skertchley)成为编辑[15]

1916年,《士蔑报》被南华早报有限公司(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Ltd.)收购,该公司还出版了另一份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18]。1951年4月1日,《士蔑报》正式停刊[19]

參考資料

编辑
  1. ^ 亚洲研究. 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 1999: 88–. 
  2. ^ Great Britain. Colonial Office. Hong Kong. H.M. Stationery Office. 1950: 7–. 
  3. ^ Emilie Yueh-yu Yeh. Early Film Culture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Republican China: Kaleidoscopic Histor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4 February 2018: 96– [2020-07-06]. ISBN 978-0-472-053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4. ^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1189– [2020-07-06]. ISBN 978-7-300-022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5. ^ 十九世纪的香港. 中华书局. 1994: 323– [2020-07-06]. ISBN 978-7-101-0118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6. ^ 张海鹏. 中国近代通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148–. 
  7. ^ 柯保罗. 香港童军百年图史. Scout Association of HK. 2012: 8– [2016-07-28]. ISBN 978-962-7835-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8. ^ 林啓彦. 鸦片战争的再认识.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3: 220– [2020-07-06]. ISBN 978-962-996-07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9. ^ 方积根; 王光明. 港澳新闻事业概观. 新华出版社. 1992: 21–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10. ^ 中国社会科学院硏究生院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版社. 1992: 44–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11. ^ 11.0 11.1 Old Hongkon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2 January 1934: 17. 
  12. ^ 新闻硏究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252–. 
  13. ^ 邓毅; 李祖勃. 岭南近代报刊史.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 91– [2020-07-06]. ISBN 978-7-218-0288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14. ^ 李谷城. 香港报业百年沧桑. 明报出版社. 2000: 55– [2020-07-06]. ISBN 978-962-973-4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15. ^ 15.0 15.1 Death of Mr. Skertchley: Former Hongkong Journalis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2 May 1907: 4. 
  16. ^ 李谷城. 香港報業百年滄桑. 香港: 明報出版社. 2000. 
  17. ^ Mr. Chesney Duncan: Former Editor of The Hongkong Telegraph.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 October 1935: 12–. 
  18. ^ Newspapers Come Into Being: Road Developments Star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5 January 1941. 
  19. ^ Canada. Dept. of Trade and Commerce. Foreign Trade Service.Foreign Trade. 1951: 651–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