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波利斯军区

拜占庭帝國軍區

尼科波利斯军区希臘語θέμα Νικοπόλεως,转写:thema Nikopoleōs)是拜占庭帝国位于希腊西北部的一个军区,囊括了埃托利亞-阿卡納尼亞伊庇鲁斯地区。建立于9世纪下半叶,可能为886年以后,一直存续到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暂时瓦解。

尼科波利斯军区
Νικόπολις, θέμα Νικοπόλεως
拜占庭帝国军区
886年之后–1204年之后

公元1000年尼科波利斯军区于拜占庭帝国的位置
首府纳夫帕克托斯阿尔塔
歷史
歷史時期中世纪
• 成立
886年之后
1204年之后
今属于 希腊

历史

编辑

巴尔干大部分地区一样,伊庇鲁斯地区自7世纪起涌入大量斯拉夫部落定居。7至9世纪之间的事情所知甚少,但是斯拉夫地名盛行表明该地区定居了大量斯拉夫人。另一方面,拜占庭仍控制着伊奧尼亞群島并建立了凯法利尼亚军区,作为重新控制该地区的基地,故当地较快地重新希腊化[1]

在此期间尼科波利斯军区建立,尽管确切时间无法确定。其可能建立于9世纪后半叶,843至899年(首次在腓洛迪俄斯的《瓊筵序次英语Kletorologion》中出现的时间)之间的某个时间。最有可能的是886年之后,皇帝利奥六世“智者”任期之内[2][3]印章学证据表明,该军区可能来源自伯罗奔尼撒军区下辖的分军区,不过历史学家沃伦·特里高德认为它曾经是凯法利尼亚军区的一部分[2][4]。军区边界的具体细节并不明晰,但范围可能与纳夫帕克托斯都主教区英语Metropolis of Naupaktos大致相同,后者大约也在此时重组[5]

大约在930年,该地遭到保加尔人侵袭,并被短暂占领。后保加尔人又在沙皇薩穆爾带领下重返该地区,大约于980年夺取了其大部分,一直到安布拉基亚湾[6]。在1018年皇帝巴西尔二世征服保加利亚后,在原保加利亚地区设立了独立的奥赫里德大主教英语Archbishopric of Ohrid[6]。巴西尔二世还在如今希腊-阿尔巴尼亚边境地区设立了一些小的军区,管辖范围略多于一个要塞及其周边地区[6]。根据约翰·斯基里泽斯描述,1040年,一位贪腐残暴的税务官员被杀害后,当地人因税收问题而进行起义[7],此地多数军区都加入了起义[2][8]

该地区在11世纪末期的拜占庭–诺曼战争中损失严重,阿尔塔遭到围攻,约阿尼纳甚至被罗伯尔·吉斯卡尔攻陷[9]。军区则幸存至了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期。1198年的一份金玺诏书提及尼科波利斯、都拉齐翁以及约阿尼纳军区,并记载道其被进一步划分为属于教会、修道院以及个人的税区。当时的首府似乎为阿尔塔[2][10]

在《罗马帝国土地分割条例》一书中提及,(拜占庭沦陷后)尼科波利斯以及伊庇鲁斯大部被允诺给了威尼斯,但是后者在都拉其翁之外的地方几乎无力建立权威。希腊贵族米海尔·科穆宁·杜卡斯曾娶了尼科波利斯总督的女儿,并借此巩固了几年自己的统治。起先为威尼斯附庸,后成为一个独立君主。在其于1214/1245年离世时,其治下的伊庇魯斯專制國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原尼科波利斯军区正是其统治中心[2][11]

地理

编辑

至9世纪末期,尼科波利斯军区囊括了今日希腊的埃托利亞-阿卡納尼亞专区以及伊庇鲁斯大部分地区。在古代晚期,此地区对应为旧伊庇鲁斯行省,以及亚该亚行省埃托利亚[7][12]。东部邻接希腊军区,可能沿着莫尔诺斯河英语Mornos品都斯山脉西坡分界[13],北部为都拉其翁军区以及斯卡拉维尼亚英语sclavinia

尽管其名称如此,但其首府并非位尼科波利斯(该城当时已经因为斯拉夫人及阿拉伯人的入侵而化作废墟),而是纳夫帕克托斯[7][14]。因该地是拜占庭经由亚得里亚海进入意大利南部的途径,故有一支馬代特人海軍部队[2][7]。沃伦·特里德戈尔德估测在9至10世纪,军区步兵和海军士兵有1000名[15]

参考资料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0–52頁.
  2. ^ 2.0 2.1 2.2 2.3 2.4 2.5 Kazhdan 1991,第1485頁.
  3.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3頁.
  4. ^ Fine 1994,第83頁; Treadgold 1995,第33, 76頁.
  5. ^ Soustal & Koder 1981,第37, 54頁.
  6. ^ 6.0 6.1 6.2 Soustal & Koder 1981,第55頁.
  7. ^ 7.0 7.1 7.2 7.3 Nesbitt & Oikonomides 1994,第9頁.
  8. ^ Fine 1994,第205頁; Soustal & Koder 1981,第55頁.
  9.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6頁.
  10.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8–60頁.
  11.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9–61頁.
  12.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4頁.
  13. ^ Pertusi 1952,第176頁.
  14.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3–54頁.
  15. ^ Treadgold 1995,第67, 76, 110頁.

书籍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