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高碑店村,是通惠河上的一座水闸。[1]狭义上,平津闸仅指该闸(又称“三闸”、“平津上闸”、“高碑店闸”);广义上,平津闸包括这座平津上闸,明朝废除的平津中闸,以及下游的平津下闸(又称“四闸”、“花园闸”)。

大运河
平津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坐标39°54′21.17″N 116°31′15.92″E / 39.9058806°N 116.5210889°E / 39.9058806; 116.5210889
分类古建筑
时代不详
编号6-810(7-1973-3-009)
认定时间2006年(2013年合并项目)

简介

编辑

高碑店村位于通惠河沿岸,村内有娘娘庙、将军庙、龙王庙等庙宇。平津闸(高碑店闸)位于高碑店村北口桥西,当地居民俗称“老闸口”。[1][2]

北京地势西高东低,落差达到20米。自杭州沿着大运河来的漕船,从北运河经通惠河驶往元大都,但因地势落差而难以行船。郭守敬遂在通惠河上兴建11处控水设施共24座船闸,便于行船。[3]元朝至元二十九年,都水监郭守敬踏勘设计,亲自在高碑店村选址督建了通惠河24闸之一的“平津闸”(高碑店闸),并且指挥数万名军匠疏浚古河道。通惠河自源头至白河200多里,设闸坝30多座,“节水以通漕运”。目前,平津闸是大运河通惠河段惟一保留下来的元代漕运码头遗址。[1][2]如今在通惠河畔,高碑店村立有郭守敬的雕像。[3]

明代吳仲撰《通惠河志》中的“通惠河圖”(中国古代地图的方位习惯与现在相反,为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年),永乐帝迁都北京。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改建北京城,将通惠河圈入皇城内,城内段不再通航,遂改东便门外的大通桥为通惠河的起点,通惠河改称“大通河”。通惠河出北京外城东便门向东,与通州北运河汇流,向南流向杭州,即大运河。通惠河从东便门到北运河段全程21公里。明朝初年多次修治。[3]

郭守敬设计的平津闸分为上、中、下三闸。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御史吴仲力排众议,奏请修浚通惠河,并亲自设计指挥,废平津中闸,留下平津上闸和平津下闸。经过此次修浚,在东便门至北运河段的通惠河上改建成五座船闸,即头闸大通闸、二闸庆丰闸、三闸平津上闸(高碑店闸)、四闸平津下闸(花园闸)、五闸普济闸。通常人们仅称前三闸为一闸、二闸、三闸,不称四闸和五闸。通惠河通过这五座船闸,提升航道水位,解决漕船逆行入北京城的困难。[3]

平津上闸与庆丰闸相距十五里,打开平津上闸,即可见庆丰闸闸底。原来河闸多为木制,年久易朽烂,后来改用石闸。如今的平津闸便是石制。平津闸以大块条石砌成,下游一侧的船闸两边各有两块厚达四、五十厘米的长条石,从闸面倾斜在河面上方,长条石端有粗圆孔,上穿粗圆木,圆木上绕粗绳,垂入水下的绳头以铁钩钩挂住闸板。现今平津闸保存已不完整,但在通惠河上仍留有挑闸板,已经略微发黄,石质粗壮有力。[3]

1950年代前期,高碑店水库尚未修建,通惠河水全部自平津上闸(高碑店闸)流过。1950年代后期,高碑店水库建成后,河水改由平津上闸东面的高碑店水库大坝上新闸桥处通过,水流通过新闸桥后分成两支:北支直接东流通州,为通惠河的主流;南支沿着1958年兴建的高碑店灌渠向东,到北花园村再折向南,用于农业灌溉。高碑店水库建成后,平津上闸便成为该水库南岸边的历史遗迹,不再使用。[3]

在高碑店漕运码头附近,有明代兴建的龙王庙,清代兴建的将军庙。龙王庙、将军庙、平津闸(高碑店闸)合称“一闸两庙”。龙王庙据说十分灵验,过去每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乡民聚集到漕运码头上的龙王庙祈求风调雨顺,香火兴盛。1960年代,龙王庙、将军庙被毁。[3]

2003年,广源闸作为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一部分,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子项。2007年,古码头复建工程启动后,高碑店村首先恢复了平津闸(高碑店闸),随后又启动了龙王庙、将军庙的恢复工程。龙王庙占地面积588平方米,共分24间,共有山门、正殿、配殿三座木结构建筑,为明代建筑。在龙王庙遗址上进行复建时,项目施工队使用古建筑用砖,磨砖对缝。龙王庙北面的湖心岛上,复建了将军庙,庙内供奉三国时期的关羽,这是一座清代建筑,在遗址上复建。[1][4]

2012年1月,在高碑店第七届漕运庙会的开幕仪式上,已经竣工的平津闸、龙王庙、将军庙和高碑店村史博物馆一起对外开放。[1]2013年,平津闸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子项[5]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