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定理(英語:Thomas theorem)是一個社會學理論,由威廉·艾薩克·托馬斯(William Isaac Thomas)和多蘿西·斯溫·托馬斯(Dorothy Swaine Thomas)於 1928 年提出:

換句話說,對情況的解釋導致了行動。 這種解釋並不客觀。行動受到對情況的主觀看法的影響。是否存在客觀正確的解釋對於幫助指導個人行為而言並不重要。

該學說不是數學意義上的定理

情境的定義

编辑

1923 年,W. I. Thomas 更準確地指出,對情況的任何定義都會影響現在。此外,經過一系列涉及個人的定義之後,這樣的定義也會“逐漸[影響]整個人生政策和個人自身的個性”。[1] 因此,Thomas 強調諸如親密關係家庭教育社會問題,在檢測一個社會世界「在其中主觀印象可以被投射到生活之上,因而對投射者來說是真實的」時,是特定情境所扮演之角色的基礎。[2]

情境的定義是符號互動論中的一個基本概念。[3][4]它涉及對社會情境特徵(如規範價值觀權威、參與者角色)的建議,並以促進社會凝聚力社會行動的方式尋求他人的同意。衝突通常涉及對相關情況的定義存在分歧。因此,這個定義可能成為不同利益相關者(或自我認同感)之間論辯的領域。

情境的定義與“構建”情境的想法有關。互動框架(即社會背景和期望)和身份(自我身份或群體身份)的構建、呈現和維護微觀社會互動的基本面向或向度。

參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Dorothy Swaine Thomas. The Child In America Behavior Problems And Programs. 1928. 
  2. ^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Contribution of Thomas to Theory and Social Research. Edmond H. Volkart [ed.] N.Y.: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1951: 14
  3. ^ DeLamater, John D., and Daniel J.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6th ed., 2007 (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pp. 227–228. ISBN 978-0-495-09336-7
  4. ^ Thomas, William. "The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in Self, Symbols, and Society: Classic 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Nathan Rousseau (ed), 2002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p. 103–115. ISBN 978-0-7425-1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