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耶號重巡洋艦
摩耶(まや)是日本海軍高雄型重巡洋艦的4號艦[1]。川崎造船所(現在的川崎重工業)神戸造船所動工。艦名是以兵庫縣神戶市的摩耶山命名。在摩耶山上的天上寺山腰建有「軍艦摩耶之碑」。
摩耶 まや | |
---|---|
概觀 | |
艦種 | 重巡洋艦 |
艦級 | 高雄型重巡洋艦(4號艦) |
製造廠 | 川崎造船所 |
動工 | 1928年12月4日 |
下水 | 1930年11月8日 |
服役 | 1932年6月30日 |
結局 | 1944年10月23日被擊沉 |
除籍 | 1944年12月20日 |
技术数据 | |
標準排水量 | 9,850噸 13,350噸(最終時) |
滿載排水量 | 12,781噸 15,159噸(最終時) |
全長 | 203.76米 |
全寬 | 19.00米 20.72米(最終時) |
吃水 | 6.11米 6.44米(最終時) |
动力 | 蒸氣渦輪引擎(4軸) |
功率 | 130,000匹 |
最高速度 | 35.5節 34.6節(最終時) |
續航距離 | 8,000浬(14節) 5,000浬(18節) |
乘員 | 921人 996人(最終時) |
武器裝備 | 1932年(新造時) 20.3厘米連裝砲5座10門 十年式12公分高射砲4門 61厘米連裝魚雷發射管4座8門 1944年(最終時) 20.3厘米連裝砲4座8門 八九式127公厘高射炮6座12門 25毫米3連裝機槍13座39挺 4座16門61厘米連裝魚雷發射管 |
艦載機 | 3架 |
建造經緯
编辑完成妙高型重巡洋艦後的日本海軍,由於華盛頓裁軍條約而制限了主力艦的補充,因此更改為著手建造重巡洋艦。藤本喜久雄造船官的設計原意,是建造為擁有艦隊旗艦機能的高雄型重巡洋艦3號艦。另外,當時由於受到世界經濟大恐慌的影響,令製造本艦的川崎造船廠近乎破產,但在海軍造艦體制維持的觀點介入下,摩耶最後順利動工。不過就以上事件令其動工延遲。服役期间的改装中,该艦撤去了3號主砲塔,改造為2座40口徑12.7厘米連裝高角砲,從而提高了對空戰鬥能力。
艦歷
编辑服役後於1937年8月20日的淞滬會戰中出動,參與了上海登陸作戰、華北攻擊。1941年太平洋戰爭開始,參與菲律賓攻略,翌年1942年1月至3月中參與佔據荷蘭領地東印度諸島的油田地區。
返回日本後,4月參與對東京空襲的杜立特隊的追擊戰,其後5月至6月參與了阿留申群島侵佔作戰。
1943年11月,拉包爾空襲中左舷機關室受損,其後回歸横須賀後,進行修理及強化對空兵裝。
1944年10月23日早晨,在捷一號作戰出擊途中在巴拉望水道被美軍貓鯊級潛艇鰷魚號(USS Dace, SS-247) 的4枚魚雷擊中,並在8分鐘內沉沒。
同型艦
编辑歷代艦長
编辑艤裝員長
编辑- 森本丞 大佐(昭和5年11月8日就任)
艦長
编辑- 森本丞 大佐(昭和7年6月30日就任)
- 山本弘毅 大佐(昭和7年12月1日就任)
- 新見政一 大佐(昭和8年11月15日就任)
- 小澤治三郎 大佐(昭和9年11月15日就任)
- 茂泉慎一 大佐(昭和10年10月28日就任)
- 大島乾四郎 大佐(昭和11年12月1日就任)
- 鈴木義尾 大佐(昭和12年11月15日就任)
- 中原義正 大佐(昭和13年11月15日就任)
- 大杉守一 大佐(昭和14年11月15日就任)
- 伊崎俊二 大佐(昭和16年4月15日就任)
- 鍋島俊策 大佐(昭和16年8月11日就任)
- 松本毅 大佐(昭和17年10月3日就任)
- 加藤與四郎 大佐(昭和18年10月16日就任)
- 大江覽治 大佐(昭和18年12月26日就任) 昭和19年10月23日戰死
註腳
编辑- ^ #聯合艦隊軍艦銘銘伝110頁
備考
编辑- 以摩耶作為艦艇名稱使用,在重巡洋艦高雄型3號艦上是第2次,以前曾作為摩耶級砲艦的船名,這是摩耶這名字的首次使用。當時的同型艦是鳥海、愛宕、赤城(赤城也被用於其他級別戰艦的名字)。
- 在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中被認為是清太父親乘坐的軍艦。
相關條目
编辑-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 鰷魚號潛艇 (SS-247)
- 摩耶 [I] (砲艦)
- 永末英一
參考文獻
编辑- (日語)池田 清『重巡摩耶 元乗組員が綴る栄光の軌跡』(學研M文庫、2002年) ISBN 978-4-05-901110-1
- (日語)* (日語)片桐大自. 聯合艦隊軍艦銘銘伝―全八六〇余隻の栄光と悲劇. 光人社. 2003年8月. ISBN 978-47698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