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佺
生平
编辑祖杜婼,隋冀州刺史。父杜爱,随秘书郎、绛州闻喜县令。杜景佺初名元方,垂拱中改名。
早年参加明经科中舉[3],累升至擔任殿中侍御史,出京担任益州录事参军。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690—691年),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一同掌管刑部大狱,当时人称:“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官洛州司馬。
延载元年(694年),檢校鳳閣侍郎,並同鳳閣鸞台平章事[4]。同年九月,内史李昭德下狱,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佺、苏味道、陆元方等人极力搭救,武后认为杜景佺等附会李昭德结党,当面欺君,将众人贬官,杜景佺降为溱州刺史。后又升任司刑卿。神功元年(697年)十月,杜景佺再次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契丹入寇,河北的州县多被攻陷。平定契丹后,河内王武懿宗准备将陷贼的州县军民尽数致罪,杜景俭反对,武后最终遵从他的意见。次年(698年)七月罢为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景佺騎馬馳往驿站赴任。當晚有大星落于庭前,至并州祁县界而卒。[5]赠相州刺史。
景佺子杜澄,颇以文藻著名,官至巩县尉。杜景佺的一个女儿(682年—734年8月11日)嫁给南充郡司马高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