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唱片 (上海)

設於上海百代唱片,是中國二十世紀上半葉最具規模的唱片公司,成立於約1909年,1949年停止營業。百代唱片出版唱片數量極多,無論數量、品種;皆遠超越中國同時期其他唱片公司。中國時代曲首次錄製成唱片,亦是來自百代。

1935年百代唱片公司出版之電影音樂,義勇軍進行曲。雄雞是百代公司出品的標誌。

源起

编辑

前身為成立於1908年,由法國人樂濱生 E.Labansat 創立之「柏德洋行」。樂濱生最初到上海,在南洋橋(今西藏路)一帶擺放留聲機,播放「洋人大笑」唱片賺錢。其广告语为:“十文钱即可听一次洋人大笑,使你忍俊不禁,为之捧腹。凡听而不笑者,分文不取。”这张片长2分多钟的唱片,组合洋人各种笑声,在当时大受欢迎。这张《洋人大笑》唱片作为传入中国的第一代唱片。

1908年,积攒了第一桶金后,乐浜生在上海南阳桥(今西藏南路)附近租房创立了“柏德洋行”。在上海代理法國百代公司(法語:Pathé Frères;英語:Pathe Records留聲機、唱片等音響設備。[1]「百代」為法文 Pathé 音譯。


發展經過

编辑

1910年4月,柏德洋行改稱「東方百代公司」(Pathé Orient,法商東方百代),開始錄製唱片,主要收錄京劇等中國戲曲。初時製作方法,是在中國收音後,送往歐洲壓製成片,再在中國各地發行。一次大戰期間,往歐洲貨運受阻,影響百代生意。1915年左右,在上海徐家汇谨记桥徐家汇路(今衡山路)1434号购得地皮,1917年,百代於上海法租界徐家滙路設立中國首家唱片製造廠,減少對歐洲依賴,並加快唱片製作。1921年,在製造廠建成收音棚及公司總部,此建築物一直保存至今。到了1920年代中期,百代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唱片公司,在全中國各地設有分銷處;在香港、天津有分公司,唱片發行遍及全中國、以至南洋及北美。內容方面,百代最初多數灌録傳統戲曲,主要為京劇,亦有粵劇等地方戲曲。1920年起,收録題材開始多元。隨著電台電影普及,開始出版電影歌曲、西洋音樂、合唱團歌曲等等。1927年,百代錄製了中國最先的時代曲黎錦暉的《妹妹我愛你》及《毛毛雨》。[1]

 
百代位於徐家滙總部

1930年,英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Columbia Graphophone Company Limited,是美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分公司) 收購法國百代公司(Pathe Records) 全部唱片業務,包括上海的「東方百代公司」。在中國,收購後唱片出品仍然維持中文品牌「百代」,與及其紅底黑圖雄雞商標。「東方百代公司」變成英商百代有限公司。原來之唱片製作廠,擴充後獨立,改稱「中國唱片有限公司」(China Records Co Ltd),並開始代其他公司生產唱片。[1]百代公司亦開設另一副品牌麗歌唱片,專門出版新人作品。[2]

翌年,英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與「留聲機公司」(Gramophone Company,出品以 HMV 為品牌)在英國合併,改稱「電器音樂實業集團」(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 EMI) 。位於上海的百代及中國唱片,被併入於香港註冊之「英商電器音樂實業有限公司」(Electrical Musical Industries (China) Ltd),成為英國EMI 全球總公司在中國的分部。品牌依然維持使用「百代」。1930年代中,百代營業額超過一百萬法幣,職工一千人以上,[1]唱片年產量達二百七十萬張。[3]內容方面,電影歌曲及時代曲興起,成為百代主要產品及盈利來源。

1937年,抗戰爆發。百代公司屬於英商,位於法租界,仍然繼續經營。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孤島時期結束。英商 EMI 成為敵國資產,被日軍接管。日本政府將百代交予日本唱片商「株式会社日本蓄音器商會」營運,維持以「百代」品牌出版唱片。依旧维持着“上海百代公司”的称号,继续使用“雄鸡”商标,但“英商电气音乐实业有限公司”的正式称谓被废止,出品的部分唱片片心去除了“上海”字样,底纸颜色由紫色改为深红色,底端清晰地刻有“大日本蓄音器”的字样。部分唱片印有日本帝国音乐局监制的字样。1945年日本投降後,百代回歸英商EMI。[1]

1948年,隨著中國內戰形勢惡化,百代經營漸轉困難,1949年4月,宣告暫停營業。上海百代公司停业、闲置的状态维持了两年多。朝鲜战争英国参战、对华禁运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收购或征用英资企业。1952年1月5日,上海唱片厂在百代公司的原址上成立,其所使用之厂房、设备等概由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出面租借。1952年3月10日,上海唱片厂发行了第一张唱片——《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新的唱片牌号定为“中华唱片”,“天安门”与“华表”成为新的商标图案。

隨著時代曲被共產黨定性為「黃色音樂」,禁止演出及創作。不少百代旗下歌星、音樂人遷居香港。EMI 於1953年在香港成立香港百代公司,繼續以「百代唱片」製作及發行唱片。[4]

影响

编辑

百代唱片在上海四十年期間的唱片製作量,以1960年代清查倉庫仍存有模具者計算,最少為6300張,實際數字更多[1]。百代唱片是30年代至40年中國唱片業三巨頭之首,產量超另外兩家勝利唱片大中華唱片 。1930年代至1940年代的時代曲,由百代持有版權的達90%以上,(當中包括1940年代由勝利唱片轉賣予百代)。[5]以製作計,百代佔30年代流行曲市場70%以上。以發行量計,曾創下月銷十萬張紀録。百代不單擁有全中國最佳設備,亦有可稱最佳作曲、作詞人、編曲及與及樂隊。[6]1949年以前中國流行曲主要歌星,包括40年代上海歌坛七大歌星,幾乎全部都曾經在百代録過唱片。[1]

除時代曲外,百代出版其他戲曲、曲藝唱片,數量、品種亦遠超其他唱片公司。[1]太平洋戰爭開始時,百代倉庫存有唱片原模具達萬張以上,(當中包括代製品),可見百代出產數量之多。[6]

太平洋戰爭以前,百代以法資、英資公司於上海法租界運作,創作、出版相對自由。國民政府於1931年起即在上海頒行唱片錄製審查,但對百代、勝利兩家租界外資公司,基本上並無效用,管制成為虛文。[7]任光聶耳等左翼音樂人都曾先後於百代任職。當中任光於1932年起成為百代音樂部主任。九一八事變以後,百代唱片曾出版與抗日相關題材唱片,當中包括1935年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8]到了1940年代,黎錦光於百代任職,在日治時期仍然創作及出版了包括夜來香等眾多名作。[9]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收回上海租界。1946年,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對唱片業進行整治,開列電台禁播,唱片廠禁止生產發行之「禁用唱片」,當中近半為百代出品。1948年,上海市曾一度提出要求實行唱片錄製前審查,唯未及實施。[7]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葛涛. “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纪. 史林. 2008年, (108) [202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2. ^ 吳劍. 何日君再來:流行歌曲滄桑史話 [1927-1949]. 北京: 北方文藝出版社. : 142 [2020-05-01]. ISBN 9787531724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3. ^ Wong, Jum-sum.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antopop: 35. 2003. doi:10.5353/th_b3105733. 
  4. ^ 周光蓁. 香港音樂的前世今生 香港早期音樂發展歷程(1930s-1950s). : 296. ISBN 9789620438455. 
  5. ^ Shoesmith, Brian. Rossiter, Ned. [2004] (2004). Refashioning Pop Music in Asia: Cosmopolitan flows, political tempos and aesthetic Industries. Routeledge Publishing. ISBN 0-7007-1401-4
  6. ^ 6.0 6.1 張偉. 西風東漸: 晚清民初上海藝文界 BOD 一版. 台北: 要有光. : 100. ISBN 9789868995437. 
  7. ^ 7.0 7.1 葛涛. 與“靡靡之音”開戰 (PDF). 中國史研究. 2011年, (73)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03). 
  8. ^ 品味人:百代小紅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文汇报
  9. ^ 東西. 歌王黎錦光不朽名曲. 開放雜誌. 開放雜誌.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