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巡撫衙門

臺灣巡撫衙門清朝福建台灣省地位最高的衙署,當時與鄰近的欽差行臺遙遙相望。原址位於今中山堂左側、孫中山銅像後方、臺北市政府警察局附近設有「清台灣巡撫衙門舊址」石碑。

點石齋畫報刊印臺灣民主國成立的遊行送印場景於臺灣巡撫衙門。
臺灣巡撫衙門舊址碑,位於現在的中山堂旁邊。
臺灣巡撫衙門舊址碑背面。

歷史

编辑

依據舊址石碑內文的記載,劉銘傳台灣巡撫時期選定在北移後的臺灣府(今臺中市)橋仔頭建造臺灣省城,完工前劉銘傳續留台北延平南路、武昌街口所建之巡撫衙門,故延平南路舊稱為撫臺街,以至於日治時期建於延平南路上的「大和町洋樓」被後世冠上臺北撫台街洋樓。後繼任巡撫邵友濂將省會由建造中的省城移往臺北府,於承恩門內構築巡撫衙門,耗資57,653銀元,歷經兩年方告落成內,分文武兩部,規模宏偉,為台灣官廳之冠。

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福建台灣省(含澎湖廳)予日本日軍進入台北城後,日軍據台灣巡撫衙門及欽差行臺為臺灣總督府、布政使司衙門為近衛師團司令部(1917年又改為臺灣總督辦公廳舍)。直到1919年正式的臺灣總督府(今中華民國總統府)落成。昭和6年(1931年),以紀念裕仁天皇登基為由,決定在布政使司衙門、欽差行臺前廣場興建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除了部分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建築移往圓山動物園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昨日世界舊址,日後毀於颱風)、淨土宗臺北別院(今善導寺)及台北植物園內保存外,其餘附近房舍皆於1932年8月予以拆除。

參見

编辑